於是幾大縣令紛紛書寫奏請,生怕晚一點這孢蟲就被別縣搶走了。
這種事不算大,本不用姜苒一一過問,不過閒來無事,恰好看見,便將這幾份地方奏請看了一遍,這才發現幾位縣令爲了這隻孢蟲,簡直各顯神通。
有簡約直述的,澤鹽縣縣令李梅:“臣聽聞人蔘稚仙子誕有一蟲,可濟世安民,下官仰求天恩,赦賜聖蟲,臣不甚感激。”
有拍馬屁的,卓鯉縣縣令陳凌寫道:“伏惟殿下德合乾坤,躬耕藉田,勸課農桑,澤被草木。下臣深受殿下教誨,專力農事,心無旁騖。殿下清輝,皎若夜月……(此處省略拍馬屁三百字)……若殿下能將孢蟲交予卓鯉縣,卓鯉百姓仰沐王恩,戴恩戴德。”
有拉踩競爭對手,順便做出保證的,樺觀縣縣令胡靜璇道:“臣恭賀殿下再添一隻稚仙子,聞南方諸縣皆請聖蟲,恐其地官吏怠惰,徒耗城帑,臣所治樺觀雖僻小稚嫩,然夙夜匪懈,若蒙恩賜,必十倍其效!”
“……”
姜苒看到最後一張奏請,剛看到一個開頭,忍不住一笑。
在一旁侍俸研墨的李福勝見了,不由新奇,“殿下爲何發笑?”
姜苒把青松縣縣令張允濤的奏請遞給李福勝看,“李總管一看便知。”
“不敢,我乃府中侍從一員,不敢妄自窺探政務。”
“一個奏請而已,算不得什麼,看吧,我準了。”姜苒哂笑。
李福勝也是好奇,是什麼能引得表情一向波瀾不驚的殿下動容,於是伸手接過,看清裡面的內容,也是忍俊不禁。
無他,青松縣主,滿滿一頁訴苦文章,雖是訴苦,但並不覺冒犯,只覺對方苦逼搞笑:
“臣乃青松知縣張允濤謹奏……”
還未正經半句話,便見筆鋒一轉:“殿下!臣苦啊!好苦啊!縣境皆山,百姓可耕種之田不過三十頃!從事種植的農戶僅兩千餘!縣內多山,不宜耕種麥、谷,歲收微薄,所收錢糧不足三月之食!”
“臣苦啊!”
“臣借寶丰錢莊兩萬靈晶,所爲百姓購買藥種,可所種藥材生長期長,未能賣出逾期還不上借款,錢莊莊主不近人情(劃掉)剛正不阿,曰要收了下臣房子,臣好說歹說,才讓陳莊主網開一面,免了臣帶着妻兒風餐露宿……”
“臣苦啊!好苦啊!”
“百姓窮困愚昧,常被山賊裹挾,臣剿滅賊匪,手段雷霆了些,百姓無知,受人挑撥,便罵我是暴虐之輩,偷偷往臣家中扔蛇,嚇得臣幾天不敢睡覺……”
寫到這裡,李福勝見紙上有水漬,似有人抹了一把眼淚,好不可憐。
一篇幾乎幾乎是在說自己有多麼多麼苦,只有最後,才提到希望姜苒能把孢蟲分給青松縣,“仰乞聖恩賞賜孢蟲,以安黎庶事。”
李福勝看完,好像都對張允濤起了幾分憐憫,“青松縣地理位置確實沒有其他幾縣好,殿下,反正人蔘稚仙子之後還會分出孢蟲,不如……”
……
兩日後,羽林衛護送人蔘孢蟲前往青松縣,和孢蟲一起打包過來的,還有洞天村一位叫丁陽村民以及若干人參種子。
這兩位村民對於種植人蔘有一點心得,特地前去援助青松縣。“多謝殿下恩典!”
張允濤見到黃色的人蔘孢蟲,喜出望外,對於來到青松縣的丁陽也是熱情歡迎。
人蔘喜陰涼,溼潤的氣候,一般種植在山區或者丘陵地帶,這點,背靠蒙松山的青松縣倒是十分適合種植人蔘。
張允濤親自帶領百姓上山深耕土壤。
丁陽將種子穴播進土壤,施足底肥,一邊對身後的村民說道,“要想人蔘長得又快又好,肥料十分重要,可以用草木灰混和豬糞……人蔘喜溼,可以用稻草保溼。人蔘怕熱曬,到了夏天,需要搭設遮陽網……”
日曆一頁一頁翻過,春去秋來,麥田漸黃,又是收穫的季節。
姜苒喜食白米膳食,白晶稻穀種植規模越大,碧泉灣百畝下品靈田中,大半種植了這些晶瑩如玉石的稻米。
靈泉自源頭來,貼着石底奔流,泠泠如碎玉,水面白霧隨波逐流,遊至下游農田百姓家。
碧泉灣,時有妖靈探頭喲鳴,揮舞着翅膀在肥沃土地上灑下精光,今日,外人生進的地方忽然喧囂了一些,原來是此地的主人降臨。
“種了四、五年的聖紋棉樹,此時終於開花了!”
一道粗重的爽朗男聲傳來,語氣中帶着濃郁喜意,李一牛抱拳,眼睛眯成了一道縫,“恭喜郡王殿下!”
碧泉灣中聚集着不少人,姜南城、李一牛、黃依、張小川……衆人望着聖紋棉樹,紛紛露出歡喜之色。
姜苒手裡捧着一隻黑得五彩斑斕的靈蟲,這隻靈蟲不似其他妖靈那般模樣可愛,額頭的蟲紋讓它看起來總是皺着眉似的,眼神和叫喚的語氣顯得很兇,“囚咪!”
“好棒的靈蟲。”姜苒難得哄一次聖紋棉靈蟲。
作爲“壞小蟲”、“蟲霸”的小妖靈經常被主人多加管制的,聽到的批評甚多,這突如其來的誇獎反而讓蟲不會了,害羞地把頭陷入主人柔軟的手心,只留下一個蟲屁股。
“囚咪~”
混、混蛋,別以爲你誇我我就不欺負其他蟲了~
姜苒獎勵了聖紋棉蟲一塊指甲大小的綠茵生機石。
黑色小妖靈眼神頓時發光,“囚咪!”看在石頭的份上就暫時不欺負其他蟲了混蛋!
姜苒端詳着林園的聖紋棉樹。
這幾年來,大宿種植下去的聖紋棉樹有二十一棵,但這樣的珍稀的靈樹並不怎麼好養活,即使有聖紋棉靈蟲在,二十多棵聖紋棉樹也只活下來了八棵。這八棵聖紋棉樹中,有五棵的個頭非常矮小,不足一米之高,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
剩下的三棵中,一棵已經有了三米多,其他兩棵是最先種下去的,因聖紋棉時常棲息的緣故,這兩棵高及二十多米,和其他樹木看起來不像同一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