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盤大棋

李佑說道:“父皇,兒臣歷次上朝,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您說話不太靈光,很多事情難辦。因爲不太聽話的人很多,而您卻拿他們沒有辦法。

那些不聽話的大臣們,朝廷的決策只要是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就會遭到堅決的反對,因此您推行任何一項決策都十分艱難。

按說這件事也簡單,只要是撤換了不聽話的官員,就可以解決此事。可是,您也沒辦法這樣做。

因爲,您手裡沒有人才,找不到大批能夠替換他們的人。”

這番話,正好說中了李世民心中的痛點,他坐直了身子,嚴肅地說道:“李佑,現在是正式的君臣奏對,你把心中所想,認真地說出來。

高靜明,你來記錄這件事。”

高靜明說道:“臣遵旨。”

看到李世民如此重視自己的意見,李佑也下定決心,幫助老爹解決這個難題了。

他說道:“父皇,兒臣想讓您下一盤大旗,這盤棋分爲開局、中盤和後盤。具體的來說……”李佑根據後世對唐朝整個歷史的研究,提出了一個長遠的計劃。

李世民認真地聽着,不時地提出問題,李佑一邊解答他提出的問題,一邊繼續講解自己的計劃。

經過了足足兩個多小時的講解,李佑終於闡述完了他的整個計劃。

李世民瞪着眼睛,盯着李佑不說話,突然伸出龍爪在李佑的頭上拍了一下,說道:

“好兒子。此計劃正合我意。如果能夠完成這樣的計劃,我大唐將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局面,開創一個輝煌的盛世是必然的。”

高靜明也十分激動,讚道:“殿下的這些舉措,匪夷所思,臣完全贊成。”李佑的計劃不僅不需要戶部出錢,還能夠爲戶部增加財富,他自然是贊成的。

李世民考慮了一會兒,說道:“立刻傳長孫無忌、房玄齡、岑文本和魏徵覲見。”

接下來,大唐高層會議整整開了半天,李佑計劃的第一步開始實施了。

李世民和大臣們都很興奮,可是還有個難題需要解決。

他們要完成這件事情,還需要說服兩個人。可是,這兩位老頑固,不是好對付的,李世民聽到他們的名字就頭疼。

這兩位老傢伙,有着響亮的名字——孔穎達和蕭乾!!

一聽說要去做他們的工作,衆人面面相覷,於是把目光都投到了李佑身上。

李佑很吃驚,問道:“你們看我幹嘛?我可不去啊。”

房玄齡說道:“殿下,在座的這些人裡面,就你的鬼點子多,這件事我們都不行,只有你能夠辦到,你說,你不去誰去啊?”

魏徵點頭說道:“殿下,臣也是這樣認爲的,臣跟着你打賭就沒有輸過,因此,臣最信任你了。”

長孫無忌說道:“是啊,你今天提出的計劃,我們誰都想不到,說明你比我們都聰明,你不去說誰去呢?”

“我靠,這些大唐頂級的智者,也太那個了吧?”李佑哭喪着臉說道:“你們這些長輩,加起來好幾百歲了,合起來欺負我一個孩子,好意思嗎?”

沒人理他。

李世民發話了,他說道:“齊王李佑聽旨,蕭乾和孔穎達的工作,就由你去做,務必完成,不得有誤。現在,就去辦吧。欽此、此、此……”

他洪亮的聲音迴盪在寬大的房間裡。

李佑滿臉鬱悶,乖乖地說道:“兒臣遵旨。”

李佑走後,老傢伙們哈哈大笑起來。

皇城,博文殿。

貴族子弟學校是皇宮內府辦的,嚴格來講是一所私學。收錄的學生是國公以上的子弟,主要是以啓蒙教育爲主,相當於小學。從這裡畢業以後,他們就會進入國子監學習。

大儒孔穎達原本是國子監的祭酒(校長),現在是這所小學的監正(校長),同時負責《五經正義》的編纂。

李佑曾經是他的學生,以前也是他經常處罰的對象,因此,李佑自從畢業以後,就再也沒有跟孔穎達打過交道。

不久以前,因爲標點符號的事情,李佑編寫了一本小冊子,這才和孔穎達有了來往。後來,李佑派人給貴族學校送來了整套的課桌椅,老爺子對他的觀感纔好了起來。

近來,李佑多次牛叉的表現,令這位曾經的老師感到驕傲,不管怎麼說,李佑也曾經是他的學生。

聽說李佑來訪,孔穎達端坐在辦公房中,等着李佑進來。

李佑進來後,孔穎達站起來,拱手說道:“臣孔穎達……”天地君親師,李佑現在已經不是孔穎達的學生了,應該是孔穎達先向李佑行禮。

李佑急忙攔住,說道:“師傅不必多禮。師傅請坐。”說着,親手扶着老爺子坐下了。

等老爺子坐好後,李佑恭恭敬敬地行禮說道:“學生李佑見過師傅。”

孔穎達對李佑的態度十分滿意,說道:“殿下,你今天來找老臣,有什麼事情嗎?”

李佑說道:“我最近閱讀了五經《禮記》中的一些文章,對於其中的一些問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也不知道是否正確。

您是我朝儒學研究第一人,學生想向您請教一下。”

五經指五部儒家經典著作,即《詩》(《詩經》)、《書》(《尚書》、《書經》)、《禮》(《禮記》)、《易》(《周易》)、《春秋》。漢武帝時,朝廷正式將這五部書宣佈爲經典,故稱“五經“。

對於五經,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隋唐建立以後,爲了統一的封建政權的政治、思想、文化建設的需要,亟需整頓混亂的經學,由朝廷出面撰修、頒佈統一經義的經書。

目前,朝廷爲了統一對五經的理解,決定編撰一部《五經正義》,作爲社會行爲準則。

孔穎達因爲是孔子後裔,儒學大家,擔綱此事。

孔穎達看到李佑肯於鑽研學問,十分高興,說道:“有什麼問題你儘管問,老臣一定會認真解答的。”

李佑說道:“《禮記》中的《檀弓》中說道:‘公儀仲子之喪,檀弓免焉……’”

李佑說完了原文,就開始對原文進行解釋。孔穎達原本抱着挑毛病的想法,準備找到李佑的理解錯誤之處,進行指正。

可是他越聽越是心驚,不僅無法找到錯處,反而感覺到自己以前對《禮記》中認識模糊之處,豁然開朗。

老爺子激動起來了,不斷地跟李佑進行探討,他發現,李佑對五經的理解和自己的思想基本上一致,而且更加精闢通透。他不由得大有知音之感。

其實,李佑懶得研究五經這些枯燥乏味的著作,對於其內容的理解更是一知半解。他給孔穎達講的對五經的理解,其實是從《五經正義》上抄來的。

《五經正義》原本就是人家孔穎達的思想,是人家辛苦研究的成果,孔穎達有知音之感那是必須的,沒有人不贊成自己的意見的。

此時《五經正義》還在編撰過程中,李佑是用人家孔穎達研究的成果來顯擺的,孔穎達想不服氣都不行。

就在孔穎達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李佑不說了。

孔穎達正聽得入迷,不滿地說道:“殿下,請接着講啊!”

第八百章 此人卑鄙無恥啊弟九百五十章決戰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郝連博特的證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一盤大棋第五百五十二章 兒子的事情最大第八百零六章 又是天大的難題第九百四十三章 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第八百零五章 總是有人多嘴第一百五十八章 弱小的鄰居最好第一百章 爲什麼記吃不記打第七百零一章 做一個有秘密的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吃貨的威力第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安城的困境第二百零七章 囂張的夷男第三十五章 高御醫的好奇第七百六十九章 連環殺人案第七百二十九章 計劃被打亂之後第五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三十五章 符合他的人品第六百七十一章 王爺,不能走啊第七百零五章 格物改變生活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是吃貨該管的閒事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又是什麼情況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奇的功能第七百三十五章 高句麗新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仗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兵的真正原因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承乾的覺醒第八百五十二章 箭已上弦第四百三十二章 李泰的秘密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盤算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安浪漫第九百五十一章第九百二十一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三十章 奇思妙想第五百八十九章 給我們留條活路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心願第九百章 還沒打就輸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聰明人第七百零二章 慰問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最大限度的成果第六百七十八章 廣場舞第六百零六章 大食遊騎第八百三十五章 想死別帶上我第八百五十九章 消於無形第二百一十七章 狼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男人的話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圍城第八百零五章 總是有人多嘴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跟他不死不休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戲開始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的手段第五百五十七章 排名第一的治癒手段第七十章 叛亂第八十一章 打回了原形第五百八十二章 最佳的位置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粉抹在臉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騙人的訣竅第七百四十九章 先聲奪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心誠則靈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眠之夜第八百三十章 長孫皇后的智慧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五章 相同的處境第二百四十七章 牛人輩出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大的好消息第八百五十二章 箭已上弦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食王子第十一章 剽竊侯君集的創意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個理由朕喜歡第五百九十九章 可怕的阿拉伯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還讓不讓人活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敵的代價第七百六十六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就不是當太子的料第一百四十五章 銀翹散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八百四十二章 不眠之夜第八百零二章 最後的請求第三百五十一章 您還認識我嗎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算人才嗎第三十三章 發財的隊伍在壯大第一章 油炸響尾蛇第五百三十八章 輿論導向和報紙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上門來了第六百零一章 影響深遠的戰略思想第七十二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聽王爺的,聽我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的人事調整第六十三章 全城押注第六百三十四章 好了,你贏了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盤算
第八百章 此人卑鄙無恥啊弟九百五十章決戰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郝連博特的證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一盤大棋第五百五十二章 兒子的事情最大第八百零六章 又是天大的難題第九百四十三章 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第八百零五章 總是有人多嘴第一百五十八章 弱小的鄰居最好第一百章 爲什麼記吃不記打第七百零一章 做一個有秘密的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吃貨的威力第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安城的困境第二百零七章 囂張的夷男第三十五章 高御醫的好奇第七百六十九章 連環殺人案第七百二十九章 計劃被打亂之後第五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三十五章 符合他的人品第六百七十一章 王爺,不能走啊第七百零五章 格物改變生活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是吃貨該管的閒事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又是什麼情況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奇的功能第七百三十五章 高句麗新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仗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兵的真正原因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承乾的覺醒第八百五十二章 箭已上弦第四百三十二章 李泰的秘密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盤算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安浪漫第九百五十一章第九百二十一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三十章 奇思妙想第五百八十九章 給我們留條活路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心願第九百章 還沒打就輸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聰明人第七百零二章 慰問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最大限度的成果第六百七十八章 廣場舞第六百零六章 大食遊騎第八百三十五章 想死別帶上我第八百五十九章 消於無形第二百一十七章 狼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男人的話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圍城第八百零五章 總是有人多嘴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跟他不死不休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戲開始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的手段第五百五十七章 排名第一的治癒手段第七十章 叛亂第八十一章 打回了原形第五百八十二章 最佳的位置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粉抹在臉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騙人的訣竅第七百四十九章 先聲奪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心誠則靈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眠之夜第八百三十章 長孫皇后的智慧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五章 相同的處境第二百四十七章 牛人輩出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大的好消息第八百五十二章 箭已上弦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食王子第十一章 剽竊侯君集的創意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個理由朕喜歡第五百九十九章 可怕的阿拉伯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還讓不讓人活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敵的代價第七百六十六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就不是當太子的料第一百四十五章 銀翹散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八百四十二章 不眠之夜第八百零二章 最後的請求第三百五十一章 您還認識我嗎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算人才嗎第三十三章 發財的隊伍在壯大第一章 油炸響尾蛇第五百三十八章 輿論導向和報紙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上門來了第六百零一章 影響深遠的戰略思想第七十二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聽王爺的,聽我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的人事調整第六十三章 全城押注第六百三十四章 好了,你贏了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