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

“你們兩個找我有事兒嗎?”李世民問道。

李承乾說道:“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兒,原來是想向您稟報一下泰山封禪大典的事情,正好五弟想向您稟報一下關於美食大會的事情。”

李承乾和李佑所要稟報的事情,李世民基本上清楚了,他相信他們能夠安排的妥妥當當。現在他感興趣的已經不是這兩件事情了。

他直接問道:“剛纔,高靜明跟你們說了什麼?”

李承乾老老實實地說道:“高大人說了父皇您想重修永安宮的事情。”

“你們兩個人怎麼看,這永安宮該不該修啊?”李世民問道。

“應該,早就應該修了。”李承乾說道。

“是啊,父皇您要重修永安宮,兒臣贊成。”李佑說道。

李承乾和李佑的態度令李世民感到滿意,他點頭說道:“當初修建永安宮殿是爲了給你們皇爺爺祈福,你皇爺爺走後,我考慮到朝廷財政困難,這件事一直就耽擱了下來。

興慶宮地勢低窪,夏季躁熱難耐,況且又是隋朝所建,年久失修,早該興建一座新的宮殿了。這些年來,經過勵精圖治,國富民強府庫充盈,重新開始修建永安宮,有什麼不應該的?”

李承乾和李佑說道:“父皇說的對,應該修。”

李世民問道:“你們對此事有何想法?”

李承乾和李佑有一齊說道:“應該修。”

李世民說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我是問你們該如何重修,你們有什麼具體建議?”

兩兄弟一起搖頭,說道:“兒臣沒有什麼建議,父皇說該如何做,兒臣就如何做。”

聽到李承乾和李佑的話中沒有熱情,李世民心裡有些不高興了,他說道:“修建永安宮需要籌集資金和組織施工,你們有什麼建議?”

李承乾說道:“兒臣剛聽說此事,一時還沒有想好,暫時沒有什麼建議。”

李佑說道:“是啊,兒臣也沒有什麼建議。”

李世民有些不得要領,不知道該把話如何進行下去。他想了想說道:“這件事情你們好好想想。明日在早朝上要討論這個問題,到時候表明你們自己的態度。”

李承乾和李佑一齊說道:“而臣遵旨。”

李世民說道:“太子你先退下吧,李佑留下。”

李承乾走後,李世民問答:“佑兒,父皇想修建永安宮,資金可能會有些困難,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李佑說道:“兒臣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時真的想不出有什麼辦法。父皇既然提起此事,說明您已經事先想好了,您說怎麼辦,兒臣遵旨,努力去辦就是了。”

李世民不過是聽了李泰的蠱惑,提出了此事,他根本沒有想好具體該怎麼辦。他聽完了李佑的話,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李佑說道:“父皇,您一貫主張節儉,兒臣猜想重修永安宮的事情,應該是有人提議以後,您才決定這麼做的。

兒臣認爲,既然有人提議此事,那麼他一定對此事已經下功夫進行了研究,肯定想好了萬全的辦法,就按照他說的辦法去做不就行了。”

李世民英明神武,一聽李佑的語氣,頓時就明白了李承乾和李佑對此事沒有熱情的原因了。他知道一定是高靜明跟他們說了事情的原委,知道是李泰提議的此事,這兩個傢伙纔不願意了。

李世民之所以跟高靜明說是李泰的提議,就是想給李泰一個立功的機會,爲提升李泰的地位做鋪墊。他剛剛取得了東征軍高句麗的勝利,志得意滿,在慶典活動時,又受到了萬人空巷的歡迎,有些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影響力,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就完全沒有顧忌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的感受,直接就提了出來。

這時,他才發現自己這件事情做得有些莽撞了,他清楚李承乾和李佑跟李泰之間的恩恩怨怨,覺得自己應該是先跟李承乾和李佑溝通一下。

不過,他現在騎虎難下,又覺得自己這影響力如日中天,不願意向李承乾和李佑服軟,決定把這件事情做下去了。

他說道:“既然如此,你也退下吧!”

李佑和李承乾本身就是願意爲李世民盡孝的。李佑原本打算,如果李世民跟自己好言商量,自己就不再計較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會幫助李世民完成他的心願的。

此刻,李世民這種態度,令李佑到一陣心涼。

這麼多年來,李佑爲唐朝所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打造了一個新的唐朝。他付出的努力,做出的犧牲,一切的一切,仍然比不上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李佑起身行禮,淡淡地說道:“兒臣告退了。”

這一幕看在王德的眼裡,不由得暗暗擔憂起來。這麼多年來,王德一直跟隨在李世民的身邊,朝中的事情他看的一清二楚。他覺得一場波瀾恐怕又要發生了。

此刻,王德心中暗暗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多嘴,把李佑和李承乾前來兩儀殿,並且跟高靜明見面的事情,向李世民稟報了。

李佑離開了兩儀殿,又去了東宮。

聽到李佑說了他跟李世民的對話以後,李承乾的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兒,兄弟二人商量過後,決定對此事不反對也不參與。

李世民也沒有閒着,他接着就叫來了長孫無忌、房玄齡和侯君集,詢問了他們的意見。

長孫無忌如今行事越來越小心謹慎了,對於李世民的想法,他心中不太認可,因爲剛剛提出了撫民以靜的政策,轉眼就要大興土木,修建規模如此龐大的工程,真是有些不合時宜。不過,長孫無忌如今的態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他表示贊成,心中也拿定了主意不參與此事。

房玄齡老了,快退休了,他比長孫無忌還要小心,他表示贊成李世民的決定,隨後又幹脆直接提出退休了。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態度,李世民覺得有些怪怪的,他們雖然贊同他的意見,可是總是有種言不由衷或者說不情願的感覺。

侯君集沒有意見,凡是李世民提出的事情,他堅決贊成,他不分管戶部,花不花錢,花多少錢都跟他沒關係,給李世民修宮殿,妨礙不着他的事情。

李世民最頭疼的是魏徵,可是這件事情是繞不開他的,於是他就找來了魏徵。

李世民說了修建永安宮的事情,也說了長孫無忌、房玄齡和侯君集三位宰相人物的態度,他問道:“魏徵,你覺得如何?”

魏徵說道:“臣對於修建永安宮沒有意見,但是不同意在這個時候修建,朝廷剛剛宣佈了撫民以靜的政策,此時就要大興土木,恐怕會引起朝野之間的非議的。

臣建議,修建永安宮的事情向後拖幾年再說。”

魏徵依舊是以前的那個剛正不阿的魏徵,不過,現在他做事比起以前,更加講究策略了。

今天,李世民徵求了高靜明、李承乾、李佑、長孫無忌、房玄齡、侯君集和魏徵這些朝廷中舉足輕重人物的意見,基本上沒人反對,可是李世民心裡就是覺得怪怪的,總是覺得這些人沒有熱情,似乎心中都不贊成,只不過是不敢反對自己的意見罷了。

其實,修建永安宮,對於李世民來說並沒有那麼迫切,他最想要的不是這個,而是那種萬人敬仰,對自己的由衷的愛戴的感覺。他自以爲現在是千古一帝,自己的威望應該是到達了頂點,衆人應該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懇求他修建永安宮纔是。

可是,這種怪怪的氣氛,令他心裡很不舒服。

李世民一生中經歷過很多次萬民擁戴的場面,當年他在平定天下的時候,他所統帥的唐軍經常會遇到夾道歡迎的情況,後來在戰勝東突厥竭利可汗、拿下西域、平定草原和建立西北道等事情上,還有那次求雨成功,他也多次受到了百姓的真誠的歡呼。

不久前的東征高句麗的勝利慶典,更是他一生中經歷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慶典場面,那天參與慶典活動的人數竟然達到了50萬人。

在那一天,他的自信心到達了頂點。

然而,這纔過去幾天,李世民心中的興奮勁兒還沒有過去,大臣們的態度卻令他感到十分難受。

不過,他還是有信心的,覺得在朝堂上自己一定是會一呼百應的,他決定再後天的早朝上推出李泰的提議。

離開了兩儀殿以後,長孫無忌等人也沒有閒着,暗暗打聽事情的來龍去脈。

經過了一個休沐日以後,早朝開始了。

李世民說道:“各位愛卿,興慶宮是前隋所建,早已年久失修。如今的大唐繁榮昌盛,興慶宮早已經不能代表朝廷的形象了。

朕這麼多年來一直倡導厲行節約,不願意增加朝廷和百姓的負擔,因此一直沒有提出修建永安宮的事情。如今,大唐的國力比起貞觀八年,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是時候重啓永安宮的修建了。

李泰作爲朕的皇子,頗有孝心,他首先提議重啓永安宮的修建,朕心甚慰,

各位愛卿,你們以爲如何?”

第三十九章 我沒錢,一分也不捐第九十八章 父皇,啥意思?第二百五十六章 語言學院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佑的狗鼻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的尷尬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人必須留下第六百七十章 神奇的白晝第三百八十七章 敗家娘們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詩集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二百一十章 危險人物第九十五章 天佑大唐啊第三百零七章 李泰的絕招第九百零九章 就知道欺負我第八百六十一章 絕對的本錢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可以信任齊王殿下嗎第五百二十七章 李佑要納妾第七百二十九章 計劃被打亂之後第九百七十三章 全方位支持第五百五十七章 排名第一的治癒手段第九十七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不是簡單人物第三百五十一章 您還認識我嗎第三十章 紅旗報捷第七百七十七章 鬼使神差第八百八十七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二十八章 離奇的故事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很放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氏父子的損招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想死別帶上我第九百一十五章 突然造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然牛叉的李承乾第七章 佛跳牆第四百零七章 吃貨的緣分第八百七十三章 令人敬畏的神奇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的人事調整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國的真正含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果然厲害啊第八百二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八十一章 野戰炊事車和戰場救護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九百二十章 你們這是幹什麼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教阿史那晴第二百零二章 熱血死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們全部留下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九百八十八章 枕旁風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世民的感慨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要扣留你做人質第八百六十七章 男人都是jian皮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閃電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心虛的表現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城震動九百七十四章 東羅馬帝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七十七章 心真大第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感慨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聽王爺的,聽我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生活要有改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很想這個兒子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粉抹在臉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飛吻第二百九十三章 彈劾總爆發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大難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四百零二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百零一章 再踏上一隻腳第五百九十五章 脫胎換骨第六百五十章 神奇的一幕第九百二十八章 軍隊的根基第五十七章 下馬威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四百八十四章 濟州島羈縻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射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唯一可以指望的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諺語怎麼說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奧妙原來很簡單第五百三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零三章 一定要改變歷史第八百四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九百六十七章 穿越者的貢獻第二十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四百九十二章 處處是京觀第九百七十二章 轟天雷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服,你來試試第七百九十章 竹鼠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進軍最好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們全部留下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然牛叉的李承乾第九百九十章 傲慢與無知第二百零二章 熱血死士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就讓他猖狂吧第八百六十三章 少年名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專業技術職稱
第三十九章 我沒錢,一分也不捐第九十八章 父皇,啥意思?第二百五十六章 語言學院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佑的狗鼻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的尷尬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人必須留下第六百七十章 神奇的白晝第三百八十七章 敗家娘們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詩集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二百一十章 危險人物第九十五章 天佑大唐啊第三百零七章 李泰的絕招第九百零九章 就知道欺負我第八百六十一章 絕對的本錢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可以信任齊王殿下嗎第五百二十七章 李佑要納妾第七百二十九章 計劃被打亂之後第九百七十三章 全方位支持第五百五十七章 排名第一的治癒手段第九十七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不是簡單人物第三百五十一章 您還認識我嗎第三十章 紅旗報捷第七百七十七章 鬼使神差第八百八十七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二十八章 離奇的故事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很放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氏父子的損招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想死別帶上我第九百一十五章 突然造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然牛叉的李承乾第七章 佛跳牆第四百零七章 吃貨的緣分第八百七十三章 令人敬畏的神奇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的人事調整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國的真正含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果然厲害啊第八百二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八十一章 野戰炊事車和戰場救護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九百二十章 你們這是幹什麼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教阿史那晴第二百零二章 熱血死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們全部留下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九百八十八章 枕旁風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世民的感慨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要扣留你做人質第八百六十七章 男人都是jian皮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閃電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心虛的表現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城震動九百七十四章 東羅馬帝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七十七章 心真大第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感慨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聽王爺的,聽我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生活要有改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很想這個兒子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粉抹在臉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飛吻第二百九十三章 彈劾總爆發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大難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四百零二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百零一章 再踏上一隻腳第五百九十五章 脫胎換骨第六百五十章 神奇的一幕第九百二十八章 軍隊的根基第五十七章 下馬威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四百八十四章 濟州島羈縻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射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唯一可以指望的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諺語怎麼說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奧妙原來很簡單第五百三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零三章 一定要改變歷史第八百四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九百六十七章 穿越者的貢獻第二十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四百九十二章 處處是京觀第九百七十二章 轟天雷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服,你來試試第七百九十章 竹鼠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進軍最好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們全部留下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然牛叉的李承乾第九百九十章 傲慢與無知第二百零二章 熱血死士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就讓他猖狂吧第八百六十三章 少年名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專業技術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