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

“你們兩個找我有事兒嗎?”李世民問道。

李承乾說道:“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兒,原來是想向您稟報一下泰山封禪大典的事情,正好五弟想向您稟報一下關於美食大會的事情。”

李承乾和李佑所要稟報的事情,李世民基本上清楚了,他相信他們能夠安排的妥妥當當。現在他感興趣的已經不是這兩件事情了。

他直接問道:“剛纔,高靜明跟你們說了什麼?”

李承乾老老實實地說道:“高大人說了父皇您想重修永安宮的事情。”

“你們兩個人怎麼看,這永安宮該不該修啊?”李世民問道。

“應該,早就應該修了。”李承乾說道。

“是啊,父皇您要重修永安宮,兒臣贊成。”李佑說道。

李承乾和李佑的態度令李世民感到滿意,他點頭說道:“當初修建永安宮殿是爲了給你們皇爺爺祈福,你皇爺爺走後,我考慮到朝廷財政困難,這件事一直就耽擱了下來。

興慶宮地勢低窪,夏季躁熱難耐,況且又是隋朝所建,年久失修,早該興建一座新的宮殿了。這些年來,經過勵精圖治,國富民強府庫充盈,重新開始修建永安宮,有什麼不應該的?”

李承乾和李佑說道:“父皇說的對,應該修。”

李世民問道:“你們對此事有何想法?”

李承乾和李佑有一齊說道:“應該修。”

李世民說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我是問你們該如何重修,你們有什麼具體建議?”

兩兄弟一起搖頭,說道:“兒臣沒有什麼建議,父皇說該如何做,兒臣就如何做。”

聽到李承乾和李佑的話中沒有熱情,李世民心裡有些不高興了,他說道:“修建永安宮需要籌集資金和組織施工,你們有什麼建議?”

李承乾說道:“兒臣剛聽說此事,一時還沒有想好,暫時沒有什麼建議。”

李佑說道:“是啊,兒臣也沒有什麼建議。”

李世民有些不得要領,不知道該把話如何進行下去。他想了想說道:“這件事情你們好好想想。明日在早朝上要討論這個問題,到時候表明你們自己的態度。”

李承乾和李佑一齊說道:“而臣遵旨。”

李世民說道:“太子你先退下吧,李佑留下。”

李承乾走後,李世民問答:“佑兒,父皇想修建永安宮,資金可能會有些困難,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李佑說道:“兒臣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時真的想不出有什麼辦法。父皇既然提起此事,說明您已經事先想好了,您說怎麼辦,兒臣遵旨,努力去辦就是了。”

李世民不過是聽了李泰的蠱惑,提出了此事,他根本沒有想好具體該怎麼辦。他聽完了李佑的話,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李佑說道:“父皇,您一貫主張節儉,兒臣猜想重修永安宮的事情,應該是有人提議以後,您才決定這麼做的。

兒臣認爲,既然有人提議此事,那麼他一定對此事已經下功夫進行了研究,肯定想好了萬全的辦法,就按照他說的辦法去做不就行了。”

李世民英明神武,一聽李佑的語氣,頓時就明白了李承乾和李佑對此事沒有熱情的原因了。他知道一定是高靜明跟他們說了事情的原委,知道是李泰提議的此事,這兩個傢伙纔不願意了。

李世民之所以跟高靜明說是李泰的提議,就是想給李泰一個立功的機會,爲提升李泰的地位做鋪墊。他剛剛取得了東征軍高句麗的勝利,志得意滿,在慶典活動時,又受到了萬人空巷的歡迎,有些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影響力,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就完全沒有顧忌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的感受,直接就提了出來。

這時,他才發現自己這件事情做得有些莽撞了,他清楚李承乾和李佑跟李泰之間的恩恩怨怨,覺得自己應該是先跟李承乾和李佑溝通一下。

不過,他現在騎虎難下,又覺得自己這影響力如日中天,不願意向李承乾和李佑服軟,決定把這件事情做下去了。

他說道:“既然如此,你也退下吧!”

李佑和李承乾本身就是願意爲李世民盡孝的。李佑原本打算,如果李世民跟自己好言商量,自己就不再計較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會幫助李世民完成他的心願的。

此刻,李世民這種態度,令李佑到一陣心涼。

這麼多年來,李佑爲唐朝所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打造了一個新的唐朝。他付出的努力,做出的犧牲,一切的一切,仍然比不上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李佑起身行禮,淡淡地說道:“兒臣告退了。”

這一幕看在王德的眼裡,不由得暗暗擔憂起來。這麼多年來,王德一直跟隨在李世民的身邊,朝中的事情他看的一清二楚。他覺得一場波瀾恐怕又要發生了。

此刻,王德心中暗暗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多嘴,把李佑和李承乾前來兩儀殿,並且跟高靜明見面的事情,向李世民稟報了。

李佑離開了兩儀殿,又去了東宮。

聽到李佑說了他跟李世民的對話以後,李承乾的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兒,兄弟二人商量過後,決定對此事不反對也不參與。

李世民也沒有閒着,他接着就叫來了長孫無忌、房玄齡和侯君集,詢問了他們的意見。

長孫無忌如今行事越來越小心謹慎了,對於李世民的想法,他心中不太認可,因爲剛剛提出了撫民以靜的政策,轉眼就要大興土木,修建規模如此龐大的工程,真是有些不合時宜。不過,長孫無忌如今的態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他表示贊成,心中也拿定了主意不參與此事。

房玄齡老了,快退休了,他比長孫無忌還要小心,他表示贊成李世民的決定,隨後又幹脆直接提出退休了。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態度,李世民覺得有些怪怪的,他們雖然贊同他的意見,可是總是有種言不由衷或者說不情願的感覺。

侯君集沒有意見,凡是李世民提出的事情,他堅決贊成,他不分管戶部,花不花錢,花多少錢都跟他沒關係,給李世民修宮殿,妨礙不着他的事情。

李世民最頭疼的是魏徵,可是這件事情是繞不開他的,於是他就找來了魏徵。

李世民說了修建永安宮的事情,也說了長孫無忌、房玄齡和侯君集三位宰相人物的態度,他問道:“魏徵,你覺得如何?”

魏徵說道:“臣對於修建永安宮沒有意見,但是不同意在這個時候修建,朝廷剛剛宣佈了撫民以靜的政策,此時就要大興土木,恐怕會引起朝野之間的非議的。

臣建議,修建永安宮的事情向後拖幾年再說。”

魏徵依舊是以前的那個剛正不阿的魏徵,不過,現在他做事比起以前,更加講究策略了。

今天,李世民徵求了高靜明、李承乾、李佑、長孫無忌、房玄齡、侯君集和魏徵這些朝廷中舉足輕重人物的意見,基本上沒人反對,可是李世民心裡就是覺得怪怪的,總是覺得這些人沒有熱情,似乎心中都不贊成,只不過是不敢反對自己的意見罷了。

其實,修建永安宮,對於李世民來說並沒有那麼迫切,他最想要的不是這個,而是那種萬人敬仰,對自己的由衷的愛戴的感覺。他自以爲現在是千古一帝,自己的威望應該是到達了頂點,衆人應該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懇求他修建永安宮纔是。

可是,這種怪怪的氣氛,令他心裡很不舒服。

李世民一生中經歷過很多次萬民擁戴的場面,當年他在平定天下的時候,他所統帥的唐軍經常會遇到夾道歡迎的情況,後來在戰勝東突厥竭利可汗、拿下西域、平定草原和建立西北道等事情上,還有那次求雨成功,他也多次受到了百姓的真誠的歡呼。

不久前的東征高句麗的勝利慶典,更是他一生中經歷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慶典場面,那天參與慶典活動的人數竟然達到了50萬人。

在那一天,他的自信心到達了頂點。

然而,這纔過去幾天,李世民心中的興奮勁兒還沒有過去,大臣們的態度卻令他感到十分難受。

不過,他還是有信心的,覺得在朝堂上自己一定是會一呼百應的,他決定再後天的早朝上推出李泰的提議。

離開了兩儀殿以後,長孫無忌等人也沒有閒着,暗暗打聽事情的來龍去脈。

經過了一個休沐日以後,早朝開始了。

李世民說道:“各位愛卿,興慶宮是前隋所建,早已年久失修。如今的大唐繁榮昌盛,興慶宮早已經不能代表朝廷的形象了。

朕這麼多年來一直倡導厲行節約,不願意增加朝廷和百姓的負擔,因此一直沒有提出修建永安宮的事情。如今,大唐的國力比起貞觀八年,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是時候重啓永安宮的修建了。

李泰作爲朕的皇子,頗有孝心,他首先提議重啓永安宮的修建,朕心甚慰,

各位愛卿,你們以爲如何?”

第六十二章 笑死人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二百五十一章 絕世武功第三百零二章 美女總動員第八十一章 打回了原形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皇,您的聖旨不管用啊第一百五十三章 慶賀要及時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攻勢從美食開始第二百四十五章 情聖高賀年第八百六十九章 美人如玉第六十八章 老哈,你怕死嗎?第八十章 老公老婆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氏的反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家不見第四百三十章 奇思妙想第六百七十三章 沉甸甸的責任第五百七十章 李佑的大蛋糕第一百七十六章 令人不安的味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高橋家族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六百三十五章 你不相信王爺的智慧嗎第八百一十五章 相同的處境第九百零七章 裴迪蘭的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八百零七章 嚼糖第九百二十四章 騙人的訣竅第九百九十九章 好歹活一個第一百四十四章 瘟疫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教阿史那晴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大的好消息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一次打他一次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很放心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九百零五章 隱藏的秘密第五十二章 臥底計劃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牛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恪對李佑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九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覺得很可怕嗎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盤大棋第七十三章 專門禍害御史第九百零一章 這些人不好對付第六百五十三章 接先輩們回家第七百八十章 第一個掉進坑裡的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連環殺人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服,你來試試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一百六十五章 佑哥接旨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襲第六百三十九章 談判第六十三章 全城押注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食王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好了,你贏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泱泱大國王霸之氣第三百九十章 神醫孫思邈第九百九十八章 去向第六百五十三章 接先輩們回家第四十一章 皇子們的謀劃第二十二章 彈劾李世民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軍基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毛頭的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李世民給李佑的交代第二百零七章 囂張的夷男第七百八十章 第一個掉進坑裡的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夢中情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您怎麼知道的第三百零三章 一定要改變歷史第四百六十五章 誰不服,先跟老夫比劃第二十九章 相信歷史第九百四十章 蘇東坡是誰第九百零八章 這都是你父親逼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小娘子,有人欺負你了嗎第九百八十七章 都是土老帽第七百零七章 十五的月亮第五百九十七章 老李,我餓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蹟般的變化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打新羅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程咬金請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真是神人啊第九章 朝堂辯論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五十七章 突然驚覺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九百三十二章 王爺就是神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開始燒包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定要救出他們第六百五十一章 奧妙原來很簡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推背圖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上老君不在家第九十八章 父皇,啥意思?第八百零九章 難以享受的美食第四百一十八章 錢多信譽高啊第八百零七章 緊急事件
第六十二章 笑死人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二百五十一章 絕世武功第三百零二章 美女總動員第八十一章 打回了原形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皇,您的聖旨不管用啊第一百五十三章 慶賀要及時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攻勢從美食開始第二百四十五章 情聖高賀年第八百六十九章 美人如玉第六十八章 老哈,你怕死嗎?第八十章 老公老婆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氏的反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家不見第四百三十章 奇思妙想第六百七十三章 沉甸甸的責任第五百七十章 李佑的大蛋糕第一百七十六章 令人不安的味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高橋家族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六百三十五章 你不相信王爺的智慧嗎第八百一十五章 相同的處境第九百零七章 裴迪蘭的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八百零七章 嚼糖第九百二十四章 騙人的訣竅第九百九十九章 好歹活一個第一百四十四章 瘟疫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教阿史那晴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大的好消息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一次打他一次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很放心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九百零五章 隱藏的秘密第五十二章 臥底計劃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牛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恪對李佑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九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覺得很可怕嗎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盤大棋第七十三章 專門禍害御史第九百零一章 這些人不好對付第六百五十三章 接先輩們回家第七百八十章 第一個掉進坑裡的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連環殺人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服,你來試試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一百六十五章 佑哥接旨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襲第六百三十九章 談判第六十三章 全城押注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食王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好了,你贏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泱泱大國王霸之氣第三百九十章 神醫孫思邈第九百九十八章 去向第六百五十三章 接先輩們回家第四十一章 皇子們的謀劃第二十二章 彈劾李世民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軍基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毛頭的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李世民給李佑的交代第二百零七章 囂張的夷男第七百八十章 第一個掉進坑裡的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夢中情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您怎麼知道的第三百零三章 一定要改變歷史第四百六十五章 誰不服,先跟老夫比劃第二十九章 相信歷史第九百四十章 蘇東坡是誰第九百零八章 這都是你父親逼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小娘子,有人欺負你了嗎第九百八十七章 都是土老帽第七百零七章 十五的月亮第五百九十七章 老李,我餓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蹟般的變化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打新羅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程咬金請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真是神人啊第九章 朝堂辯論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五十七章 突然驚覺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九百三十二章 王爺就是神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開始燒包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定要救出他們第六百五十一章 奧妙原來很簡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推背圖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上老君不在家第九十八章 父皇,啥意思?第八百零九章 難以享受的美食第四百一十八章 錢多信譽高啊第八百零七章 緊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