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工業革命的開端

田敏也在圍觀的人羣當衆,他看到了李佑,就迎了上來,陪在他的身邊,一起觀看那兩輛馬車。

這兩輛馬車跟大唐以往的馬車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四個輪子的,而在此之前唐朝馬車都是兩個輪子的。

很多人看國產古裝劇或者一些老照片的時候都會發現,中國一直都是兩輪馬車,而從來沒有出現像福爾摩斯探案裡面那種,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四輪馬車,而實際上四輪馬車在載重和舒適度方面都完爆兩輪馬車,英國女王出門也是坐的四輪皇家馬車。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一直都是兩輪馬車,而沒有出現四輪馬車呢?

中國古代沒有四輪馬車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人一直沒有解決四輪車的轉向問題,中國人的四輪車是簡單地將四個輪子安裝在一個固定的車架上,因此無法轉向,這樣的四輪馬車雖然看起來有四個輪子,但卻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即便有四十個輪子也白搭。

清明上河圖中出現的四輪車,雖然有四個輪子,但卻是典型的不能轉向的四輪車,這種車一直使用到建國後的五十年代初。四個窄窄的鐵箍木輪裝在車架上,由三到四頭牛拉着,轉向問題是靠四頭牛憑力氣大生拉硬拽解決。(確切的說是靠車轍解決轉向問題,車輪子把路面壓了很深兩道溝,車輪就在溝裡滾動,秦始皇搞車同軌得目的就是爲了這個方便。)40年代出生的北方農村人都見過。

要想製造出四輪馬車,就必須先製造出轉向差速器,解決四輪轉向問題,西方發明了轉向架,四輪車就可轉向自如了。西方的四輪車前兩個輪子裝在一個車架上,後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後面的車架架在前面個車架上由一根立軸連接。實際上是兩個兩輪車的組合。這就是著名的四輪車轉向問題,這是個曠世的問題,可惜中國人幾千年也沒解決。直到西方人來到之前,中國人一直使用兩輪車。

歐洲出現四輪馬車古羅馬時期就有,但不普及,直到15世紀凱爾特人大規模應用,特別是在胡斯戰爭中四輪馬車發揮了重要作用。拿破崙時代是四輪馬車的頂峰,載重量達到了1.5噸,拖重炮和軍隊後勤運輸都是四輪馬車。

四輪馬車李佑早就想搞了,可是這件事說起來了簡單,卻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因爲要建造一輛四輪馬車,不單單是要建造如上面所說的兩個兩輪馬車連接在一起那麼簡單,而是要建造相關的產業鏈。

比如螺絲釘、螺栓、螺母、齒輪、齒條、彈簧、軸承、減震器等等,這裡面又可以分得很細,比如說軸承,要有強度也很高的鋼材,要能夠製造加工大小不一的鋼圈,這是要求有精密的切削手段,也就要求有高強度的切削工具,要有很高的光潔度,就要有相對應的拋光機械。要製造鋼珠,還要有相應的模具,要想防止軸承的磨損,還要有相應的潤滑油。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卻在整個工業生產製造領域卻起着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就是,中國古代的科技長期落後,因此無法生產製造具有四輪轉向能力的四輪馬車。

李佑來到朝廷後不久,就在研究院裡面設置了一個研究機構,專門兒研究四輪馬車的製造,這是提高大唐整個工藝水平的一條捷徑,只要能夠製造出四輪馬車,就標誌着大唐整個工業加工工藝的突破性變化,就能夠形成一條機械加工的產業鏈條。有了這樣的工業加工基礎,再去發展大唐其它的工業製造,進步的速度就會加快了。

在李佑的指點下,研究院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完成了四輪馬車的製造。

白虎駕駛馬車,李佑、尉遲寶琪、田敏和趙富一起體驗了四輪馬車。

當馬車飛速行駛的時候,田敏十分好奇,問道:“殿下,馬車跑這麼快,爲什麼沒有感到很大的顛簸呢?”

李佑讓白虎停下來,帶着大家下了馬車,來到車輪的旁邊,他指着連接車駕的部分說道:“看到那兩片鋼板了吧,它們能夠隨着車輛的行駛上下顫動,這就減弱了車廂上感覺到的震動。這個叫鋼板彈簧減震器。”

第二天早朝以後,這兩輛馬車出現在了朱雀門前的廣場上。

李世民帶着文武百官參觀了這兩輛馬車,並親自乘坐體驗了一番。

趙富介紹完了客運馬車以後,指着貨運馬車介紹道:“陛下,這輛貨運馬車,可以載重2000斤,在水泥馬路上每個時辰行駛35裡以上,普通的道路每個時辰也不低於20裡。”

李靖很高興,他說道:“陛下,咱們大唐以往的貨運馬車,最多可以載重500斤,行駛速度不超過10裡。有了這樣的運輸能力,對於軍隊的調動可是大大的方便了。”古代馬車載重也可以達到800斤,可是隻能緩慢行進,快速奔跑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喜歡高上大,他問道:“要是六個輪子,八個輪子,甚至十個輪子,是不是可以運送更多的貨物啊?”

李佑說道:“父皇說的是,在道路條件好的情況下,多增加牽引的馬匹,是可行的,可以稱之爲載重貨運馬車。”

李世民很高興,咧着嘴笑了。

李佑說道:“父皇,四輪馬車的製造,不單單是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載工具,而是標誌着大唐整體的工業製造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這麼說吧,就以製造弓弩來說吧,同樣的工匠的數目,比如都是500人,同樣的時間裡,假如高句麗人能夠製造出一千把,大唐現有的工藝製作水平,就能夠製造出一萬把,效率是他們的十倍,質量也會遠遠高於他們的製作水平。

可以說,大唐現在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兵器製作基礎,也就有了更大的戰爭潛力。當然了,用在民用上,大唐的工業製造發展也是上了一個臺階。”

在李佑的幫助下,大唐的工農業、科教衛生各個方面都在加快發展,原本整體實力就高於周邊國家的大唐,越來越拉開了與同時代的國家的差距。

李世民很高興,說道:“幹得好,朕要大大地獎勵你們。”

李佑忽然有些燒包了起來,他說了一番話,直接遭到了衆人的質疑。

第八百五十三章 緊迫第二百四十六章 高級秘籍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一次打他一次第九百三十四章 驚天秘密第六百四十九章 唐軍將領是個菜鳥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人指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練兵的絕好機會第五百四十六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五十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聰明人第四百零八章 情況突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城震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敵鉅艦第七百九十四章 善於發財的大食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溫柔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武則天出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無敵水師第五百四十二章 咱們是自己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排名第一的治癒手段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詩集第七百零三章 真正的波斯貓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即攻擊,打沉它第七百八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點點地改變着唐朝第七百二十九章 計劃被打亂之後第五百五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十章 叛亂第七百四十六章 李承乾的判斷第七百九十八章 看不懂他們的意圖第五百七十六章 神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氏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信任和期盼第九百九十章 傲慢與無知第九百三十章 投名狀第六百一十九章 組團忽悠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人空巷 (爲脩成丶和A你值得擁有打賞加更)第九十三章 犯衆怒了第二十七章 內定的黑鍋第六百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這樣也不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假齊王第二十八章 混不吝勁頭上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阿史那晴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聰明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險惡的招數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國陽謀第八百一十三章 心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兒子的事情最大第七百九十一章 讓我跟着你害人,沒門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八十一章 打回了原形第五百零六章 情義無價第四百零一章 也就是個紈絝子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爭債券第二十四章 一條褲子第九十七章 各方心思九百五十七章 咱們又見面了第六百零七章 努力沒有白費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虎出彩第八百三十九章 知己第七百五十一章 狄仁傑出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鬼使神差第三百零九章 該來的一定會來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錢多信譽高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夫妻搭檔第八百九十一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五百一十章 兩儀殿的一齣戲第六百七十九章 心腹班底第四百八十六章 殿下,你這就不靠譜了第二百零三章 還讓不讓人好好吃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稱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造世界貨幣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佑的任務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陛下的密旨第七百六十七章 佛道合作的良好開端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一百章 爲什麼記吃不記打第八百零一章 敢給老子上眼藥第四百六十二章 聰明的海盜第三百七十三章 雌雄不分第七百八十四章 國寶換破爛第七百五十三章 天下第一大馬屁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要管閒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九十三章 犯衆怒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國的真正含義第六百二十六章 交鋒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西域的羊皮卷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兒子是草原新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賜婚第二百九十六章 暗藏的殺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要再說這樣的話第三百零七章 李泰的絕招第九百八十四章 羅馬人給我等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瘋狂的羅馬人
第八百五十三章 緊迫第二百四十六章 高級秘籍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一次打他一次第九百三十四章 驚天秘密第六百四十九章 唐軍將領是個菜鳥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人指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練兵的絕好機會第五百四十六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五十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聰明人第四百零八章 情況突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城震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敵鉅艦第七百九十四章 善於發財的大食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溫柔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武則天出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無敵水師第五百四十二章 咱們是自己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排名第一的治癒手段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詩集第七百零三章 真正的波斯貓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即攻擊,打沉它第七百八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點點地改變着唐朝第七百二十九章 計劃被打亂之後第五百五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十章 叛亂第七百四十六章 李承乾的判斷第七百九十八章 看不懂他們的意圖第五百七十六章 神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氏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信任和期盼第九百九十章 傲慢與無知第九百三十章 投名狀第六百一十九章 組團忽悠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人空巷 (爲脩成丶和A你值得擁有打賞加更)第九十三章 犯衆怒了第二十七章 內定的黑鍋第六百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這樣也不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假齊王第二十八章 混不吝勁頭上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阿史那晴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聰明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險惡的招數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國陽謀第八百一十三章 心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兒子的事情最大第七百九十一章 讓我跟着你害人,沒門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八十一章 打回了原形第五百零六章 情義無價第四百零一章 也就是個紈絝子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爭債券第二十四章 一條褲子第九十七章 各方心思九百五十七章 咱們又見面了第六百零七章 努力沒有白費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虎出彩第八百三十九章 知己第七百五十一章 狄仁傑出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鬼使神差第三百零九章 該來的一定會來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錢多信譽高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夫妻搭檔第八百九十一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五百一十章 兩儀殿的一齣戲第六百七十九章 心腹班底第四百八十六章 殿下,你這就不靠譜了第二百零三章 還讓不讓人好好吃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稱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造世界貨幣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佑的任務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陛下的密旨第七百六十七章 佛道合作的良好開端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一百章 爲什麼記吃不記打第八百零一章 敢給老子上眼藥第四百六十二章 聰明的海盜第三百七十三章 雌雄不分第七百八十四章 國寶換破爛第七百五十三章 天下第一大馬屁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要管閒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九十三章 犯衆怒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國的真正含義第六百二十六章 交鋒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西域的羊皮卷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兒子是草原新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賜婚第二百九十六章 暗藏的殺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要再說這樣的話第三百零七章 李泰的絕招第九百八十四章 羅馬人給我等着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瘋狂的羅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