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

歷史上同樣被俘的皇帝,有趙佶爺倆、李後主等等這些人,李後主就不要提了,連自己女人都保不住,最後還被毒殺;趙佶父子比李後主更苦逼,不單自己被百般折辱,同被俘的後宮、宗室之女被任意糟踏,最後也是屈辱死在五國城。

英宗卻就不同了,他去瓦剌雖說被俘,但他能忽悠,雖說生活是苦點,也沒受什麼折辱,身邊還有服侍的人,感覺被當活佛供着一樣;連背叛他投向瓦剌的賣國賊漢奸喜寧,都能被他用計殺了,並且也先也並沒有因此發作而爲難英宗;最後還能忽悠得也先把他送回大明。

什麼談判專家、心理醫生能和這位比忽悠?

丁一是真不敢說太多,在這位面前,說多了怕就露怯。

周圍狼狽逃竄的明軍足足是瓦剌軍隊的十倍,但數日來的糧草短缺已經讓他們的體力跌到了谷底;至於士氣那更是不要提了,當初在京師出征,作爲跟隨御駕親征的士兵鬥志昂揚自然是有的,但去到大同又聽着前方戰敗,然後就灰溜溜地撤軍,向紫荊關走了一段,又生生被叫回頭換成出京的路線撤退,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麼折騰之下來,哪裡還有士氣可言?

更別提成國公帶了五萬騎出去,到此時一點聲影也沒有,倒是瓦剌人大軍逼近。

若說還幾分意志在支撐着,這邊廂皇帝又與瓦剌人議和,眼看瓦剌軍馬都撤走了,沒飯吃還說咬牙死撐着,沒水喝呢?

正常來說是七天,沒水喝七天基本就脫水死了;也有說三天,就是不進食任何含水分的東西,例如水果等等;若是沙漠,一天左右,就差不多了。

不論七天還是三天,這些明軍還要行軍啊!

多少人都在喝自己的尿撐着了,沒什麼羞噪的,都快渴死了。真是連尿都拉不出的時節,一看瓦剌人撤軍,河水就在邊上,誰還撐得住?

就這十多萬明軍都是現代軍隊,都是鐵人,也扛不下啊。

丁一是暗暗慶幸自己知道這情況,事先做了準備,這也是爲什麼先前喝水進食,全都是列出陣勢把那幾人圍在中間的原因——邊上人是連尿都沒得喝!丁一感覺要不是事先做了安排,就算是他,撐到此時也絕對是在河邊被瓦剌任意砍殺的一員。

都快脫水死了,還談什麼意志?

難不成還能大夥就站這等死?邱少雲也就那麼一例好吧!

所以當瓦剌人回頭殺將過去,那些嚴重脫水又全無陣形明軍是全然沒有能力反抗的。要不然英宗的禁衛也不會被潰兵一衝而散,這再怎麼強悍的人,不給水喝又來回行軍,別說鐵人,機械人都扛不下,更別說是血肉之軀。

在史書上看來,土木堡到底有多少明軍?有說二十萬,有說五十萬;瓦剌軍有多少人?有說二萬,最扯的一路說到七八萬……但不論是到底多少,這些其實對於後人來講,都不過是一串串數字。

而站在戰場上丁一才感覺到生命的無力:所能做的就是跑到河邊喝足了水,然後逃命;或是在跑到河邊之前讓瓦剌人砍死;或者喝完了水,讓瓦剌人砍死。

沒有第四條路,別說轉身就逃,不用提兩條腿的步兵跟四條腿的騎兵之間的速度差距!嚴重脫水的人,怎麼逃啊?那些喝不上水的明軍,不是讓人潮踩踏死了,就在癱在地等被擠倒,然後被踩踏至死。

這就是戰場。

倒下的,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鮮活的生命,猶是深閨夢中人。

這些潰逃的明軍,大都是去喝過水並在河邊逃過一劫的,他們纔有氣力逃命。胡山那五十餘人的小方陣在這個戰場實在太渺小了,小到連潰兵都不願意衝擊,直接繞過他們向一旁逃命;而有幾個文官裝束的傢伙經過,也根本沒有向這些列車的錦衣衛求救,誰也不認爲這個每行七、八人,總共七列的方陣,能在這千軍萬馬中拯救誰。

倒是有好幾夥人眼饞方陣後面那剛纔繳獲的戰馬,想過來搶上一匹逃命——不單軍士,也有文官,而且英宗就和丁一站在那些馬匹邊上,這時間壓根沒人來山呼萬歲,也沒有提什麼君臣父子了——於是方陣的槍林上,便有了血。看着同伴倒在方陣的槍林刺擊之下,這才使得那些潰兵不敢再生出什麼心思來。

“走!”丁一把英宗扶上了馬,又招呼十來個馬術好些的錦衣衛騎上方纔繳獲的戰馬,分作兩股向左右衝殺,中間卻是方陣的軍士,將長槍上肩快步從騎兵開拓出來的通道撤離。這就是有秩序的撤離與潰散的區別了。

“閃開!”突然邊上傳來如雷暴吼,就看着一個巨漢策馬而來,手裡一柄大鐵錐,將那些潰卒橫掃蕩開,在他身邊跟着百十騎,皆是盔甲齊整殺氣騰騰。丁一揮刀砍倒一個想將英宗扯下馬的士卒,回頭望見那巨漢,卻是先前英宗微服出行召見他時,隨侍邊上的那個侍衛。

那巨漢那柄大鐵錐恐怕有百八十斤,隨手一蕩便有許多潰兵被掃得飛跌出去,卻聽他喝道:“樊忠在此,犯上作亂者死!”他身後那百多騎,齊聲呼應,“犯上作亂者死!”一時之間,竟將周圍潰兵嚇得勢頭一滯,紛紛醒起丁一身邊那身着黃金甲冑的,不就是大明天子麼?自己方纔竟想將他扯下馬來!

丁一不禁皺起眉頭來,心裡不禁咒罵着那樊忠:他孃的以爲這是戲臺麼?有病啊!

這是通知瓦剌人,大明天子就在這裡,快來捉嗎?

樊忠此時已拍馬衝到英宗身邊,雙眼赤紅對英宗說道:“微臣死罪!”他沒有一句話的辯解,也沒有問自己帶人去取水時,已交代了其他禁衛,爲何此時一個人也不曾見?更沒有抱怨英宗爲何不在大帳等他,卻與丁一同行之類。

所謂死忠,大致便是如此了。

英宗在馬上點了點頭,對樊忠笑道:“何罪之有?有勞愛卿了。”丁一看着不禁心中暗贊,這位還真是有那麼幾分氣度,千軍萬馬潰散之際,他沒有嚇到驚惶失措,禁衛被潰兵衝散也沒有讓他亡魂喪膽,此時樊忠趕上來,他來上這麼一句,不說別的,心理素質的確過人。

“你們快走,我斷後。”丁一把英宗坐騎的繮繩扔給樊忠,卻向胡山說道:“還能戰否?”

“能戰!”胡山斬釘截鐵地回答。

他明白丁一爲什麼這麼問,因爲又有近百騎的瓦剌,正在一邊屠殺明軍潰卒,一邊向這處殺來,如果沒有人斷後,那麼皇帝一旦被這隊瓦剌人咬着,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瓦剌人加入,那英宗根本就不可能逃脫得了。

丁一揮出長刀,踢向馬腹,怒吼道:“衝鋒!”

戰馬受痛嘶鳴四蹄紛飛,將前方潰兵撞散了三四人,嚇得那些潰卒連忙閃開路來,那十數個騎在馬上的軍士,跟着丁一便這般衝出去,在幾十萬潰軍之中逆流而上,逼向正在屠殺追擊明軍的瓦剌軍隊。

丁一衝了百十步就遇着一隊散開了正在屠殺、驅趕明軍的瓦剌人,瓦刺人被這一彪半路殺出的軍馬嚇了一跳,當頭那人剛橫過刀來,丁一手中長刀已掠過他的咽喉,大好頭顱沖天飛出!

這隊瓦剌人約莫有百十騎,看着同伴被殺不禁火起,若是兩軍對陣此時早就殺了過來,但明軍足足二十萬,加上民夫什麼的,怕不下三四十萬人,瓦剌軍隊統也就是三二萬人,此時明軍是喪了膽,但潰兵潮裡要策馬奔殺過來,卻又是不能如意,於是那些瓦剌人便去摘弓,誰知丁一比他們更快,單手從背後扯出弩弓,踢蹬踩着弩弓前面的拉環上了弦,順手便將當頭一個瓦剌人射下馬去,身邊隨他衝殺的十數騎,也無不抽弩發射,這一輪便射倒了七八個瓦剌人。

但隨着戰馬奔馳,潰兵下意識地散開,那夥瓦剌人匯在一起與丁一這十數騎對衝過來,這時丁一身後這十數騎已射了兩輪,當場撩倒十幾個瓦剌人,這不僅僅是超越時代的科技的力量,萬軍叢中敢於逆流而上,敢於跟隨丁一,以寡敵衆,是熱血燃燒!

他們握緊長槍,哪怕對衝而來瓦剌人,馬術如何強悍,這些跟隨着丁一的軍士卻絕不害怕,這是一種信任,對於丁一的崇拜而形成的跟隨。

交錯殺過,丁一身後便只有兩騎了。

而瓦剌人只有兩三人被斬下去馬去,基本是七比一的戰損比。

馬術這玩意是作不得假的,草原上的軍隊,紀律是不好,但中原小孩子還在撒尿和泥時,草原小孩已在玩馬了……就算跟着丁一的這些軍士原先有馬術基礎,身手也不錯,但十餘騎對百十騎,這硬對硬的,哪有什麼僥倖可言?

若是二十萬明軍都能取得七比一的戰損,那麼應該明軍死掉大半,然後瓦剌全部兵力就要被滅亡掉了;如果二十萬明軍能取得十比一的戰損,那麼成國公朱勇統率着大明最爲精良的五萬騎兵,也得拼掉五千瓦剌人——也先在近三成的戰損情況下必定退兵的!不退兵他就要冒着崩潰的危險!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明軍做不到,連二十比一都做不到,成國公朱勇那五萬人,根本就沒有帶給瓦剌人什麼傷筋動骨的創傷。

七比一,農耕民族的半吊子騎兵對於遊牧民族的精銳騎兵,這絕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戰績!

丁一大吼道:“能戰否?”()

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5章 奪門(九)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2章 遠航(十一)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55章 工欲善其事(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64章 麻煩(一)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1章 督廣西(十)第4章 萬山在握(四)第6章 歐洲(九)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8章 決鬥(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4章 新君(七)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1章 舊部(五)第7章 風蕭蕭(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3章 飛地(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4章 退婚(二)第3章 立儲(十四)第8章 決鬥(十五)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6章 獵火照狼山(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61章 更有強中手(六)第3章 飛地(六)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1章 入埃及(十)第3章 立儲(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8章 轉進(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36章 刺殺(二)第8章 轉進(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3章 爪哇(十四)第6章 歐洲(九)第5章 奪門(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8章 決鬥(八)第60章 交易(四)第3章 飛地(十二)第42章 教看風雲手(三)第5章 租界(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50章 幽懷恨無句(二十)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3章 爪哇(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3章 飛地(十)丁一的奮鬥l六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7章 猙獰(十)第2章 絕戶計(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八)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7章 猙獰(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4章 槍在肩(四)第3章 心如鐵(十一)丁一的奮鬥十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1章 溫柔鄉(六)第3章 飛地(六)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97章 只待東風(一)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4章 新君(十九)第3章 立儲(四)第2章 遠航(十一)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1章 舊部(十)第83章 其血玄黃(九)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3章 飛地(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
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5章 奪門(九)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2章 遠航(十一)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55章 工欲善其事(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64章 麻煩(一)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1章 督廣西(十)第4章 萬山在握(四)第6章 歐洲(九)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8章 決鬥(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4章 新君(七)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1章 舊部(五)第7章 風蕭蕭(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3章 飛地(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4章 退婚(二)第3章 立儲(十四)第8章 決鬥(十五)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6章 獵火照狼山(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61章 更有強中手(六)第3章 飛地(六)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1章 入埃及(十)第3章 立儲(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8章 轉進(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36章 刺殺(二)第8章 轉進(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3章 爪哇(十四)第6章 歐洲(九)第5章 奪門(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8章 決鬥(八)第60章 交易(四)第3章 飛地(十二)第42章 教看風雲手(三)第5章 租界(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50章 幽懷恨無句(二十)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3章 爪哇(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3章 飛地(十)丁一的奮鬥l六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7章 猙獰(十)第2章 絕戶計(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八)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7章 猙獰(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4章 槍在肩(四)第3章 心如鐵(十一)丁一的奮鬥十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1章 溫柔鄉(六)第3章 飛地(六)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97章 只待東風(一)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4章 新君(十九)第3章 立儲(四)第2章 遠航(十一)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1章 舊部(十)第83章 其血玄黃(九)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3章 飛地(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