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

十歲的孩子,就懂得這麼捉住機會,也許她的智力如何還不可知,但至少她的情商絕對是沒話說。說句直白的,比天然呆大多數時候的表現,要理性和反應敏銳許多了。

這時便有僕役來報:“老爺,縣尊過府來拜!”

錢知縣在等着通傳之際,禁不住又往自己兒子屁股上來了一巴掌。

那小孩本就眼中帶淚,又突然被扇了一巴掌,立時便又哭了起來。

錢知縣望着自己兒子,真是又憐又恨。

得罪誰不好,去得罪這位?

天官王直多次說過“古有房謀杜斷,今有丁言”、“丁如晉,正人哉!”

王直這天官是幹什麼的?吏部尚書才叫天官嘛,吏部,不就是管官員考評升遷的麼?

丁一要是一封私信寄給王直,只要順手提上一句:近日有弟子被知縣之子毆打。

不用評價錢知縣政績如何,人品如何,當這麼一句,考評的時候,錢知縣覺得那就完蛋了!何況這位是簡在帝心的人物,做過五品高官的人啊,哪裡是他小小一個七品知縣得罪得起的?

更別提丁一兩位兄長,正都春風得意!

而且丁一可是個喜歡殺人的……這也是錢知縣急急前來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這錢知縣也是關心則亂,丁一倒沒爲難他,雖然諸事雜忙,仍是請他到客廳待茶,好言相對。倒是錢明府看着丁一隱約有些愁意,卻便問道:“不知丁公何事煩憂?若是有什麼差遣,下官必以公馬首是瞻!”

丁一苦笑道:“這個你是幫不了忙的,我試着燒一些瓷器,爐溫不夠。”

錢知縣聽着,猶豫了一下卻是道:“……其實,學生有一些淺薄之見,只恐有污清聽……”

他原本是不想說的,因爲無他,錢知縣的出身很不好,他是匠戶的子弟。匠戶自然是很低下的戶籍,歷史上終明一代,一千多名庶吉士裡面,也不過三十七位匠戶出身。

但愈因着是這樣,他這進士出身的知縣,愈怕得罪了丁容城。因爲官場上除非能達到一定高度,有人願意依附在自己身邊,那自然不必提,例如歷史上的張居正,也是軍戶出身,哪有什麼干係?一般的小官,通常都是物以類聚,匠戶出身的官員不多,也就是說錢知縣能抱的大腿也不多。

所以他終於還是開口了:“學生出身匠戶,讓丁公見笑了。”

丁一聽着卻就來了精神,要是一般進士開口說有什麼見解,那多數是引經據典,說一堆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說明什麼問題的東西。但匠戶出身的卻就不同,人家是有見過,不是憑空來胡吹的。

於是丁某人興奮之下也不再模擬首輔氣度了,高聲道:“展之,把上回在京師回來時,皇帝給的茶拿過來!給明府換上!”然後卻對錢知縣說道,“其實皇帝給的茶,也不見得好喝,咱拿它出來,也是給皇帝應有的尊重,別說拿茶出來還看不起他送的,這說不過去,不是臣子之道。”

錢知縣嚇得一身白毛汗,御茶啊,這位從頭到尾沒提過一個賜字,還敢嫌不好!所幸丁一也沒有要求他表態是否認同自己的話,要不錢知縣感覺大約昏過去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了。

丁一真不忌諱這個,當着景帝的面他都敢說當皇帝每天吃那菜太可憐了。這人一整出風格來,還真就不算是個事。遠的什麼魏徵之類就不提了,就說丁如晉他結義大哥李賢吧,他整天噴皇帝,李賢就那麼點愛好,也沒見景帝或是英帝找他事,噴久了,他要不噴還以爲這廝在醞釀什麼大陰謀呢。

王直都提出“丁言”這概念了,也就是丁一不會說假話,這都風格化了,又不是去幹涉立儲之類的大事,說皇帝的茶不好喝又怎麼了?只不過就是丁一敢說,錢知縣就不太敢聽,聽着想哭罷了。

所以茶沒上他就急急把自己知道說了:“學生年幼時,曾有江湖豪客尋着天外隕石來尋家祖,但尋常爐火無法融煉,那江湖豪客大怒,威脅要殺個雞犬不留,家祖父無法,只好去尋翻古籍……”

這時皇帝賜的御茶拿了上來,錢知縣看那器皿真是宮用御用的,不禁手也抖了起來,一副隨時要羊癲瘋發作的模樣,好不嚇人。丁一看着奴婢在置換茶葉,卻笑着對錢知縣說道:“不要說什麼尋翻古籍,這話我不信。實話實說便是。”

華夏向來有個很頑固的毛病,就是什麼玩意都跟古董一樣,越老越值錢。這毛病去到千百年後被武俠小說發揚光大之後,漸漸才成了笑談。問題是這真不是武俠小說作者造的孽,向來如此的,國人有這習慣,動不動就是“人心不古”,好象古人就特別善良一樣;“三代之治”上古三代就跟天堂一樣也似的感覺。

丁一是看出錢知縣對自己出身有點自卑,拉出古籍來壯色,本也沒什麼,但真有什麼工藝,別因爲這環節,硬給牽強依會得莫名其妙才好,所以他纔打斷錢知縣,提醒他直說就是,別亂扯。

錢知縣愈加有點尷尬,清咳了兩聲,大約是看在那御茶的份上,終於鼓起勇氣說道:“實則是家母想出的法子,但真是從宋版書裡中得到的法子,便是用‘瑞炭’來煉這天外的隕石,能比用木炭更佳……”

丁一聽着站了起來,他是知道明代就有用焦炭煉治金屬的。但這年頭又沒搜索引擎,光是記得個名字有什麼用?至於什麼宋版書的‘瑞炭’,丁一因爲這些日子也在想怎麼弄焦炭、這年代有沒有焦碳?所以也有看過相關於碳方面的書籍:宋代的瑞炭,是用來墓葬的!要說歷史上從啥時有焦碳倒也罷了,若說是從這得到的法子,感覺那是白扯了。

“令堂識字?”

錢知縣剛接過奴婢沖泡好御茶,激動之中下意識搖了搖頭:“唉,匠戶裡的女子,哪有識字的福份……”話一出口就把自己嗆了個大紅臉,那邊廂說他娘看宋版書得到做端炭的法子,這邊又說他家老孃目不識丁,這宋版書不成還是連環畫還是自帶語音朗讀?

“家慈彰德府磁州人氏,故有此得。”錢知縣不得不說了實話,他所說的地方丁一倒是知道,自古就是煤礦區,千百年後六河溝煤礦、峰峰煤礦也在那一帶,若說他母親是那裡煤礦區長大,懂得怎麼製作焦碳,那還是比較靠譜的。

錢知縣卻就不再說了,用心喝着那御茶,中間還停了下來,激動得眼角發紅,這位進士出身的知縣還當場口占了兩首不算好也不算太差的絕句,來讚歎這御茶。

“不知道這瑞炭如何取得,錢前輩可否教之於我?”丁一要求人,前輩都叫了出來,不過憑着錢知縣的進士出身,倒還是穩穩當得起。

不過錢知縣是個穩重人,卻不敢在丁一面前拿大,連忙放下茶杯站了起來,長揖及地道:“如何當得起丁公稱呼!折殺學生了!”以他的角度來看,匠戶出身能得中進士到放出來當知縣,真是每一步都是艱難的,一點半分不敢行差踏錯,天知道此時應下這句前輩,後面會不會出什麼事?

他哪裡敢和丁一比?

別說丁某人的功勳了,也不要說他做過五品高官,這些就算全抹了去:他有當郎中的大哥、當左春坊大學士也就是國家總理助理的二哥;他有兵部尚書的老師;勳貴圈子絕對靠前的英國公是他的弟子;他交往的人物,是手握兵權的武清侯,是歷經數朝的天官王直;他還被孫太后認爲義子;南宮還囚着一位當他是朋友的太上皇……

這些全不算了,他每月上京去國子監被兩位狀元公考較文章之後,離京之前還總能被皇帝召進宮去,得見天顏,多有賞賜!錢知縣怎麼教和丁某人這十九歲的年紀、人見得就要尊稱“公”的傢伙一般?

當下丁一就以一壺御茶,換來了焦炭爐的搭建之法。

最爲滑稽的是,錢知縣辭去時,他的兒子竟跟丁君玥和她的小夥伴玩在一起,吵着也要進雷霆書院讀書。

“這倒也沒什麼,多一個孩子也無什麼干係。”丁一微笑着衝那小胖子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又叫了丁君玥和她的同學排好隊,示意杜子騰帶隊去後花園,卻攬着小胖子說道,“你叫什麼名字啊?”

那小胖子有點跩跩的,打量着笑眯眯的丁一,還不太樂意開口。

錢知縣在邊上看着急,這進士出身的縣尊是真上火了,冷着臉就訓那小胖子:“孽畜!還不快點跪下,給丁公叩頭!”這可算不上奴顏婢膝,這時代給長輩叩頭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實到了千百年後,比較傳統的人,去給長輩拜年也有叩頭的。

小胖子似乎很怕他父親,知道縣尊是在剋制了,再不聽話恐怕會當場捱打,連忙就衝丁一跪下,丁一笑着將他扯了起來,對他道:“叫什麼?多大了?”(。)

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4章 新君(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30章 殺官(二)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7章 辭京(七)第3章 心如鐵(七)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8章 決鬥(二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5章 君臨(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2章 遠航(九)第3章 飛地(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2章 絕戶計(二)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7章 猙獰(四)第3章 飛地(八)第117章 血腥序幕(十四)第2章 定埃及(二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2章 絕戶計(十二)第6章 會師(四)第1章 溫柔鄉(六)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2章 遠航(十四)第4章 新君(七)第79章 翻雲覆雨(十)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六)第5章 租界(四)第51章 淡馬錫(一)第1章 入埃及(四)第8章 轉進(一)第6章 會師(一)第3章 飛地(十九)第6章 歐洲(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5章 君臨(一)第2章 絕戶計(十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3章 心如鐵(七)第2章 定埃及(五)第7章 辭京(五)第4章 新君(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3章 心如鐵(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117章 血腥序幕(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2章 定埃及(二)第2章 絕戶計(十九)丁一的奮鬥三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3章 飛地(三)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6章 故人心(二)第2章 絕戶計(十一)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5章 君臨(九)第54章 謀遺產(二)第5章 租界(三)第26章 江山萬里煙(十六)第2章 定埃及(八)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2章 遠航(一)第1章 溫柔鄉(一)第3章 爪哇(十四)
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4章 新君(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30章 殺官(二)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7章 辭京(七)第3章 心如鐵(七)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8章 決鬥(二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5章 君臨(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2章 遠航(九)第3章 飛地(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2章 絕戶計(二)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7章 猙獰(四)第3章 飛地(八)第117章 血腥序幕(十四)第2章 定埃及(二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2章 絕戶計(十二)第6章 會師(四)第1章 溫柔鄉(六)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2章 遠航(十四)第4章 新君(七)第79章 翻雲覆雨(十)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六)第5章 租界(四)第51章 淡馬錫(一)第1章 入埃及(四)第8章 轉進(一)第6章 會師(一)第3章 飛地(十九)第6章 歐洲(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5章 君臨(一)第2章 絕戶計(十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3章 心如鐵(七)第2章 定埃及(五)第7章 辭京(五)第4章 新君(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3章 心如鐵(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117章 血腥序幕(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2章 定埃及(二)第2章 絕戶計(十九)丁一的奮鬥三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3章 飛地(三)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6章 故人心(二)第2章 絕戶計(十一)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5章 君臨(九)第54章 謀遺產(二)第5章 租界(三)第26章 江山萬里煙(十六)第2章 定埃及(八)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2章 遠航(一)第1章 溫柔鄉(一)第3章 爪哇(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