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

二月冰雪消融得差不多,京師裡的文人騷客,都結伴外出踏青,再壞的心情,這當口也能稍爲快活起來一些。只不過坐在紫禁城裡的皇帝,卻是鬱積得要緊。因爲剛剛接到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廠衛線報,說是接旨當天,丁某人就帶着劉鐵,兩人四馬離開了梧州府,說是要從水路進發,直找天津上京來。這其中還包括了廣東地界的衛所公文、他派下去宣旨的太監、地方上的採珠太監等等心腹家奴的情報。也即就是廣東廣西兩地的文武官吏,還有景帝的家奴太監都這麼報上來,若說這線報信不過,那景帝真不知道這天下他還能信得過誰了。

“皇帝,或是老夫先前有些想岔了。”于謙撫須沉吟了片刻,他清瘦的面容上很有些糾結,“或者如晉本無他念,只知一心報國,是老夫想得太多……事到如今,還要安撫一下,以免傷了天下忠忱臣子的心……”

現是已是景泰三年春,景帝在這龍椅上也坐了幾年了,他已經習慣以一個皇帝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他當然知道于謙說的是什麼意思,重點不在於丁一接旨之後馬上離開梧州府上京,而是丁一是要坐船上京。若是丁一心懷不軌,那麼他行陸路的話,會好上許多,至少可以派精銳人手,打前哨,化裝成商販之類暗中保護等等。

最爲重要的是,他丁容城一路行來,就是一路的聲名,大家都看着丁一這麼孤身上京,這等忠臣——至少表面上看來就是這樣,若是景帝要對他不利的話,那真是天下官吏都寒了心:這跟莫須有,有區別麼?讓丁一帶二千護衛,要他真帶了,還說囂張拓拔。眼中無人。

可人家永鎮廣西的丁一就這麼孤身上京,皇帝真的就這麼把丁某人入了罪,無論以什麼理由都好,這玩意交代不過去。景帝又不是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帝王,想殺誰就殺誰,想滅十族就滅十族。連個相權他都不敢可勁跟于謙爲首的文官集團爭呢,論到強勢。他真連英宗都遠遠不如,因爲英宗至少沒有先天缺陷,景帝不一樣,得位不正,真是永遠的痛。

他一時就有點不知道怎麼辦了,丁一走水路。連說他欺世盜名都談不上,這怎麼整?

這時就聽着閣外急匆匆的腳步聲,然後是重物落地的聲音,于謙一下子就站了起來,宮禁之地,如何會有人如此冒失?這時卻就聽着外面響起興安那壓低了嗓門卻仍尖銳的聲音:“滾開、滾開!誤了爺爺的事,你有幾個頭可以殺的?”說着便見興安簡直是連爬帶滾入了來。

景帝看着興安那模樣。咬牙忍得全身不住顫抖,他是想發笑,但于謙在邊上,真要笑起來的話,一會難免又是一通訓斥,只是興安着實十分可笑,明顯是跌了一交,身上沾泥帶塵都不必提了。連手上都擦破了淌着血,額上還腫起一個大包,看着和生出一個角也似的。

入得閣裡,這位司禮監大太監慌張得不行了,完全是失了章程的模樣,看上去象個知道先生要找家長告狀,而又無可奈何的彷徨的孩童。煞是可笑。尤其是他那淌着血的手裡還拿着一份公文,顫抖着嘴脣,一下子跪倒在地,眼巴巴的急得說不出話來。

“天塌不下來。”幸好于謙在旁邊朗聲說了這麼一句。“成何體統?”

景帝才反應過來連忙開口道:“怎麼搞成這般模樣?滾起來說話!”興安看來摔得不輕,爬起來都掙扎了幾次,只不過他連傷痛處都不敢去揉,一瘸一拐過了來,把手上公文遞給了景帝,又衝于謙感激地點了點頭,方纔順過氣來開口道:“爺爺!白蓮教妖人要壞了如晉少爺!”

這下連於謙也不覺握緊了放在膝上的手,白蓮教作亂倒是不出奇,他們也不是第一回起事,景泰年各地亂起真的如雨後春筍一般的,此起彼落,不過於謙鎮在那裡,倒還是支應得過來,所以真的也不算太大的事,問題是,現在他們要搞丁一,而丁某人就帶了一個劉鐵!

組織過京師保衛戰的于謙,可不是不知兵的書生,不會認爲反正丁一能打,殺個七進七出就好了。統共兩人,白蓮教起事,往往都是裹脅數地百姓,丁一師徒兩人,就算全身都是鐵打的,又如何支應得過來?丁一可以死,問題是不能在接旨之後孤身上京的路上死掉啊!

要是這麼死了,這帳必定是算在景帝頭上的,誰知道是不是景帝派了廠衛,僞作白蓮教妖人去對丁一動手啊?這玩意是說不清的,真的黃泥糊在褲檔上的感覺。這時景帝匆匆看完了公文,又把它遞到了于謙手裡,景帝捏着拳頭,衝着興安揮了揮手:“還不下去裹傷?”

“先生,這可如何是好?”景帝着急地衝着于謙問道,他也是知道事態的嚴重,丁一無論如何不能在這關節出事。皇帝,名義上口含天憲,富有四海,但事實上歷朝歷代除了開國之君那一兩任之外,往往傳了幾代之後,其實也有許多束縛的。

于謙沒有馬上回答景帝的詢問,他可不是興安,這麼大一個國家,相權就握在以他爲首的文官手裡,他要開口,就得能夠直接有效地處理和解決問題,這份公文于謙看得很仔細,前後反覆參照對比,想要從中找出一些字面上所沒有的東西,但很明顯,他並沒有找到。

“丁如晉是要以身爲餌了。”于謙終於看完那份公文,他將之置於一旁,想了想方纔對景帝說道,“香山縣能持丁如晉的條子,派差役快馬去廣州府向各衙門報信,丁如晉卻沒有走,很明白的事,他便是想把白蓮妖人一網打盡。”于謙又沉吟了一番,“上番的線報裡,說是丁一在香山縣,造了一條几百料的船,載不了貨,不過跑起來卻是比尋常船隻快上許多……”

景帝聽着便鬆了一口氣,笑道:“看來如晉是想把妖人穩住,若是事態不好,便輕舟北上,倒也是一個好主意。”于謙聽着苦笑,擡頭望向景帝,雖然沒有說話,但意思那是再明白不過了:你覺得這是丁一能幹出來的事嗎?丁如晉會這麼幹?

“那先生的意思?”

于謙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幾百料的船,算上水手船工,還有平時看船修船的,想來也有幾十人吧?老夫只怕如晉又發狂態,從這幾十人裡,擇出一二十個強健漢子,配以棍棒刀槍,然後便在香山縣與那些白蓮妖人決一死戰……皇帝,這等事,世間五品以上的官員,大致是沒有人敢這麼幹的,就算敢這麼幹也不會這麼傻的,但丁如晉,他真的會。”

“他早就不是那個八品縣丞、四夷館通譯了!他不過二十來歲,已是位極人臣,身爲朝廷二品大員,除開國之臣外,絕對世間罕有!且也是封了爵的人,又是永封廣西的世襲勳貴,他怎能這般糊塗!”景帝突然就發作起來,把御案上的奏摺、筆墨掃落了一地,便連可能引來於謙的訓斥也不顧了。

他氣得在殿裡大吼着:“丁如晉!真真是有負君恩!朕哪裡對他不起?他爲何到了今日今時,還要做出這等事啊!他難道不曉得,朝廷二品大員,要是陷在白蓮妖人手裡,朝廷顏面掃地,朕又如何面對天下士子詰問!豈有此理!便是教他去督雲南,朕也是跟他商量過的,何曾有半點強逼!”在丁一來說,自然覺得景帝讓永鎮廣西的丁一去督雲南,當然是調虎離山、出爾反爾的事。但在皇帝來說,先下了密旨和丁一商量,雖然只是面子上的商量,丁一除非扯旗造反,要不然也只能同意的事。於皇帝而言,這也真實的給足了大臣的面子了。

“興安老狗!給朕滾過來!”景帝暴怒之下,大聲呼叫着。可憐興安裹傷裹了一半,聽着連忙叫御醫行罷手,又是一瘸一拐奔了過來,景帝這當口哪裡還去管他有傷?只急急道:“速命東緝事廠、錦衣衛人等,全力救援香山!教他們到達香山之後,暫歸丁一調派處置!”

興安連忙叩頭應了,卻聽景帝又加了一句:“如晉是爲朕的御弟,一應廠衛人等,有不聽其令的,皆可臨陣斬決,不必上奏!若如晉有不忍言之事,一應廠衛皆誅!”這就是極重的旨意了,景帝並不是頭腦發昏,而是他清楚那些廠衛的性子,如果沒加這麼一句,那些人不知道怎麼偷奸耍滑的,仗着皇家家奴的身份。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就是丁一不能出事。

至少別在奉旨上京的路上出事啊!

“如晉怎麼的做出這等事!氣殺朕了!”他說着,瘋狂衝着興安踹了七八腳,喘着氣道,“先生,丁如晉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他怎地就不知道個輕重?”

“因着他是丁如晉。”于謙倒很平靜,哪怕面上有點苦澀和無奈,但他真的沒有景帝這麼氣惱和激動,“皇帝那年在那旗上,賜了他八個字,他便是精忠報國、勇冠三軍的丁如晉。”

第3章 飛地(二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3章 爪哇(十七)第2章 遠航(十八)第9章 風*流*眼(四)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84章 虎脫柙(八)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七)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3章 立儲(十五)第3章 心如鐵(十)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88章 萬事皆備(七)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5章 君臨(四)第7章 猙獰(十)第56章 更有強中手(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7章 風蕭蕭(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4章 萬山在握(九)第2章 割袍(二)第57章 工欲善其事(七)後記第5章 忠義無雙(一)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67章 麻煩(四)第3章 爪哇(二)第2章 定埃及(五)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65章 麻煩(二)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八)第3章 立儲(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5章 租界(七)第7章 猙獰(五)第5章 奪門(三)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2章 絕戶計(一)第2章 遠航(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32章 舌戰(二)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一)第3章 立儲(十五)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丁一的奮鬥二十七第3章 心如鐵(二)第2章 遠航(十八)第7章 風蕭蕭(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五)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3章 立儲(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6章 傷別離(一)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30章 殺官(二)第4章 新君(十二)第7章 考較(一)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4章 新君(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
第3章 飛地(二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3章 爪哇(十七)第2章 遠航(十八)第9章 風*流*眼(四)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84章 虎脫柙(八)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七)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3章 立儲(十五)第3章 心如鐵(十)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88章 萬事皆備(七)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5章 君臨(四)第7章 猙獰(十)第56章 更有強中手(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7章 風蕭蕭(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4章 萬山在握(九)第2章 割袍(二)第57章 工欲善其事(七)後記第5章 忠義無雙(一)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67章 麻煩(四)第3章 爪哇(二)第2章 定埃及(五)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65章 麻煩(二)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八)第3章 立儲(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5章 租界(七)第7章 猙獰(五)第5章 奪門(三)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2章 絕戶計(一)第2章 遠航(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32章 舌戰(二)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一)第3章 立儲(十五)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丁一的奮鬥二十七第3章 心如鐵(二)第2章 遠航(十八)第7章 風蕭蕭(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五)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3章 立儲(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6章 傷別離(一)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30章 殺官(二)第4章 新君(十二)第7章 考較(一)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4章 新君(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