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絕戶計(十六)

出了關之後的確風雪是更加猛烈了,而丁一也才愈感覺得孫太后這絕戶計的毒辣之處。

說來無他,出了鐵門關,就在第一次領着容城書院學生出關時,與七受撻那顏作戰的那個地帶,遷出關來的雷霆書院京師書院,就選址定在這裡。大約是丁如玉覺得還是把學生放在接近後方的所在,比較人性一些,但沒有想到出關的時節,鐵門關的守將待到丁某人三四十人,百餘匹馬魚貫出了那狹小的鐵門關之後,突然於風雪裡在城牆大叫一聲:“總憲留步!”

丁一回過身來,便見那喚作施劍卿的守將,鐵塔一般的漢子,在風雪漫飛的城牆上猛然矮了一截,卻是就這麼直挺挺地衝着丁一他們一行人跪了下去,只聽他於狂風中咆哮吼叫道:“總憲!您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跟着您出關的,也是世上的好漢子、好男兒!姓施的對不起您啊!”風雪呼嘯着,有些話聽不清了,那陣風吹盡了,卻聽着施劍卿猶在咆哮,“……可上峰有令,許出不許進!這鐵門關不能進人啊!要讓韃子混進來,京師就完了!”

丁一衝着李雲聰伸出手,後者極爲知機地把一個鐵皮大喇叭遞了過來,丁一接過那喇叭,衝着城頭吼道:“漢臣揚旗出鐵關,虜不成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將軍,爲國珍重!”吼罷將鐵喇叭扔給李雲聰,在風雪策馬向前。毫不停留!

城牆上魁梧的施劍卿聽得清楚,在這風雪裡目送這數十騎向北而去,不知道爲什麼。多少刀傷箭創他都咬牙忍過,不嗆一聲的施劍卿,便在城牆上,嚎啕大哭起來,哭得象個無助的孩童。或許他哭的也不是丁一,他哭的是,這漸漸老邁的大明。

丁一聽不見施劍卿的哭聲。便是聽着,他也絕對不會回頭。如果說很多謀略和計策,教他憤怒;很多計算。教他絕望。那這一樁,就真的是讓他出離了憤怒。是啊,韃虜混入關來,京師不保。多麼堂皇正大的理由?這真是任誰也揪不出錯處。任誰也指責不了啊!

只不過關外的安西都督府。戰報根本沒法入關不說,連雷霆書院京師分院的二千學生,也根本不可能撤入關內,至於安西都督府那兩個都司的士兵,受傷了之後的傷兵,想要撤入關內更加是不可能了,他們在打的,不是一場依託國門的仗。他們甚至不是孤軍,而是棄子。

孤軍還有殺出重圍。會合大部的可能,而安西都督府,則是根本沒有這種可能。

只有他們死了,韃子退了,或是他們死光了,韃子接着攻打鐵門關或是宣大防線,大明的百姓,纔會知道原來關外有一支明軍,已然爲了國家戰死於此——不,那個時候,人們更多的是逃命,拖家帶口,盡一切所能地往南逃竄……

不過出了關之後,那在京師中層層疊疊束縛着丁一的無形枷鎖,卻就被這風雪催得蕩然無蹤,儘管心中極爲憤慨,普通人在這時節,便是所謂手足無措之際,但丁一仍然很冷靜做出了戰術安排,派出偵察人員,展開隊形等等,如同早已銘刻於血肉深處的認知一般。

當到達雷霆書院京師分院的時候,根本一路上連個鬼影都沒有看到,而在風雪裡傳來的一聲示警槍聲響起,伴隨着還有少年變聲期的喊話:“來者停步!通名!棄械,否則格殺勿論!”倒是終於讓丁一被霜風吹得僵硬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知兵事的,大抵也就認爲這書院的學子,還很盡職,保持着警惕什麼的,頂天了也就是這樣的認知;但對於丁一這種內行人來說,這一聲槍響,一句喊問,卻就說明了許多問題,他連書院都不用進去,便能從這一點,知道很多事。

至少書院學子的人手,還是充足的,因爲長期觀察雪地的話,是會引發雪盲的,在丁一這一行人離得這麼遠,就開始示警,說明崗哨的輪值安排得很合理,學生並沒有因爲人手不足長期值勤而失去焦點;書院的糧草還很充足,從這喊話聲裡,聽得出中氣還很足,不是那種連番圍城,無糧無水的守軍,所具有精神面貌;書院的指揮系統還在正常運作,由學生組成的守軍,都能按照號令運作,不是打到心浮氣燥,然後入關不得,只好三五一堆各自爲政。

當然如果丁一願意,還可以推出更多的東西,例如彈藥仍很充足,否則就不會用槍來示警,而應該用羽箭,或是敲起銅鑼之類……不過這些已然足夠了,丁一便示意李雲聰放下裝備前去接洽,不多時,李雲聰便爲丁一帶回來一個熟人。

那人端倪着丁一半晌之後,一下子跪倒在雪地裡,抱着丁一的腿大哭起來:“那顏啊!我,撻馬赤伊基拉塔,您最忠實的奴才,終於再見到您了!長生天啊!我不再怕這漫天的風雪,那顏在這裡,撻馬赤伊基拉塔的心頭,就有着火熱的溫暖!”

卻是那個歸順了丁一的蒙古小汗,丁一輕踢了他一下,示意他起來,向他問道:“吉達呢?”出了關,回到沙場之上,丁一真的腦筋都通達了許多,似乎每一個細節,他都能夠從中讀出背面的許多東西。

例如之所以李雲聰會帶着這撻馬赤伊基拉塔過來,很明顯就是書院之中,只有這個蒙古小汗見過自己,所以纔會在堪對密碼無誤之後,教着他來認人……甚至丁一還可以估計到,這個小汗在書院的景況,怕是不太好。

“吉達貴人跟着尊貴的如玉汗,正在跟也先作戰……”在伴着丁一進入書院的路上,這位小汗盡其所能,把許多的消息告訴了丁一,足以讓丁一踏入書院之前,就拼湊出一幅大概的形勢圖。

看起來丁一出關的時節是選擇得很好,事實上韃虜的騎兵,在這十數日裡,已攻打了書院三次,也就是基本雪睛的天氣,他們都會發出進攻,按着撻馬赤伊基拉塔所說的,大約是兩個千人隊,不過書院明顯不太好打,三次攻擊韃子扔下了近兩百具屍體,輕傷重傷的想必是更多,這倒是讓丁一對於書院的學生的戰鬥力,有了一點好奇。

不過行近了書院,丁一就啞然失笑了,因爲自從京師書院遷址,他一直都沒有機會過來。

剛纔離得遠,在風雪裡也看不真切,近了才發覺,這是什麼書院?哄鬼去吧!

這完全就是五個大棱堡爲主體的一系列棱堡羣!只要人手充足,彈藥充足,糧食充足,只怕沒有兩萬重步兵加上相應攻城器械,是很難拿得下這工事的,而且只要五個大棱堡沒有完全失陷,就算拿下其中一個,守軍依然可以通過地道、夾牆等等通道來進行反擊。

“這就是撻馬赤伊基拉塔的那顏!黑夜的神祇阿傍羅剎!你們快來給那顏磕頭!”撻馬赤似乎突然找到給他撐腰作主的靠山,看起丁一所料是不差的,剛進入南邊那座大棱堡,他就已經一副遍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

但很顯然現時在書院之中主事的學生並沒有把他當一回事,而是直接走到丁一的面前,強抑着自己的激動對丁一說道:“請驗指紋。”丁一點了點頭,並沒有不快,如果這書院的棱堡羣,丁一刷臉就可以進入,主事人等聽着行生來了,納頭便拜,那纔是大大的麻煩。

所以丁一在邊上學生遞來的印泥上沾了一下,然後端端正正印在半透明的紙張上,那主事的學生擡手作了一揖,沒有說什麼,而是和另外一個學生一起,掏出一個貼了封條、漆記的鐵盒,揭破那不能復原的封條、漆記,從盒子裡取出一張有着半個指紋的紙張,疊在方纔那張類似竹青紙的半透明紙張上,兩人一齊查對無誤之後,付於火盆之中看着兩張印有丁一指紋的紙完全化爲灰燼。

然後兩人整了衣冠,方纔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那腔調裡盡是激盪而引起的哽咽:“京師分院第二期學生,鐵玉鷹……”、“……柳滿天叩見先生!”然後他們便激動得說不下去了,只是衝着丁一,便要磕頭。

丁一搶上前去,一手一個扯了起來,笑罵道:“別磕,磕傻了以後出去,說是丁某人書院的弟子,這還有人敢來上學麼?知道你們心意,生受了,不必行這種虛禮的。你們坐下,先把韃子攻打書院的情況講一下,然後再把前方的戰事述說一番。”

兩個學生對望了一下,那鐵玉鷹開口道:“柳同學先說吧,你表述得清楚條理些。”後者也不推辭,但將他了解的戰況,從頭到尾一一說來;而鐵玉鷹顯然是長於實務的,韃子用什麼弓,騎什麼馬,使什麼刀,傷亡多少開始撤退,在他們兩人互相的補充之中,漸漸的,就把撻馬赤伊基拉塔話裡的空隙補全了起來。

丁一聽罷來龍去脈,只覺頭大無比,這回搞不好,真的要死在關外!。.。

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7章 辭京(二)第78章 贏取自由身(三)第23章 種田(二)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1章 督廣西(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1章 舊部(三)第4章 新君(五)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3章 心如鐵(七)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45章 幽懷恨無句(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8章 轉進(十一)第55章 受辱(一)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2章 遠航(二十)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83章 其血玄黃(七)第7章 猙獰(十五)第3章 飛地(二)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七)第5章 故人心(一)第3章 飛地(六)第81章 翻雲覆雨(十二)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5章 君臨(三)第50章 幽懷恨無句(二十)第43章 暗涌(一)第4章 新君(八)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二)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11章 威脅(一)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7章 猙獰(十一)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2章 遠航(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3章 飛地(二)第7章 風蕭蕭(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3章 立儲(十三)第2章 絕戶計(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5章 奪門(九)第41章 殺熟(一)第5章 君臨(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2章 定埃及(四)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9章 風*流*眼(十九)第7章 風蕭蕭(十七)第3章 爪哇(十八)第1章 舊部(六)第5章 租界(四)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第19章 大禍(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1章 入埃及(十六)第4章 新君(八)第93章 萬事皆備(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八)第45章 幽懷恨無句(十五)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6章 傷別離(二)第1章 溫柔鄉(七)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
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7章 辭京(二)第78章 贏取自由身(三)第23章 種田(二)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1章 督廣西(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1章 舊部(三)第4章 新君(五)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3章 心如鐵(七)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45章 幽懷恨無句(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8章 轉進(十一)第55章 受辱(一)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2章 遠航(二十)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83章 其血玄黃(七)第7章 猙獰(十五)第3章 飛地(二)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七)第5章 故人心(一)第3章 飛地(六)第81章 翻雲覆雨(十二)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5章 君臨(三)第50章 幽懷恨無句(二十)第43章 暗涌(一)第4章 新君(八)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二)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11章 威脅(一)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7章 猙獰(十一)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2章 遠航(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3章 飛地(二)第7章 風蕭蕭(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3章 立儲(十三)第2章 絕戶計(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5章 奪門(九)第41章 殺熟(一)第5章 君臨(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2章 定埃及(四)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9章 風*流*眼(十九)第7章 風蕭蕭(十七)第3章 爪哇(十八)第1章 舊部(六)第5章 租界(四)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第19章 大禍(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1章 入埃及(十六)第4章 新君(八)第93章 萬事皆備(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八)第45章 幽懷恨無句(十五)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6章 傷別離(二)第1章 溫柔鄉(七)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