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

“……總而言之,這甘薯就如同人蔘一般是個好東西,吃多了對人體無益,少吃點卻是好處多多。”胡廣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最後總結道,“雖然朕可能說得誇張了點,但卿等只要明白一點,甘薯可食用,明白了麼?”

“……”底下臣子皆是無語,能明白他所說的那些話纔有鬼了!不過至少皇帝表明了態度,這甘薯可吃!

徐光啓激動了,他爲此不知道做過多少努力,可一直不能推廣之。沒想到這大年初一的朝會上,竟然在沒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皇帝要以身作則,率先食用甘薯,這麼一來,天下人都會知道這甘薯,且都會主動去種植了!

其實,他也知道,甘薯這種新作物推行天下之所以阻力那麼大,最大的原因是那些糧商,還有大地主們不想推廣。朝堂上反對,地方上阻攔,如何推行得下去?

正如他剛纔所說,在災荒時期,不要說甘薯有些小毛病了,就算真是有毒作物,老百姓飢不擇食之下,也都會去吃。畢竟這些甘薯的弊端,比觀音土如何?比易子相食如何?這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但徐光啓沒法明確說,否則會得罪太多的人,就算是他,也是扛不住的。剛纔是一時之氣,不由得把隱藏在深處的話吐了出來,果然引發了成基命的激烈反應。而其他同僚默不作聲,也多少說明了態度。要知道,這可是皇帝強烈要求解決糧食問題的朝議。

徐光啓沒法肯定皇帝所說到底是真心話,還是隻想推廣這甘薯而說得場面話?不過他無所謂了,畢竟這些對他來說不重要了。

只見徐光啓向皇帝躬身一禮道:“臣在北方所儲之甘薯,在前些日子已經捐獻給永平百姓食用。陛下如若想吃,臣讓家人從南方再帶過來。閩地百姓都有種植,且已有幾個品種,陛下都可一試,味道各有不同!”

福建以前曾有大面積饑荒,當時的巡撫在福建推廣甘薯種植,不但渡過了饑荒,也讓甘薯成爲閩地百姓的主糧之一,品種也日漸豐富起來。

胡廣一聽,他隱約想起來了,當初朝臣捐糧捐物的時候,徐光啓好像確實提過這事。只是當時沒問,不知道他是把甘薯捐出去吃了。要知道的話,肯定會攔着他的!

“陛下,慎重啊!”成基命有點不甘心,一臉爲皇帝安危着想的樣子,有點痛心地再次勸諫道。

胡廣一聽,伸手一攔,語氣堅決地說道:“卿無須多言,朕說過,朕知道甘薯。”

說完之後,他臉上露出一絲懷念,對徐光啓說道:“甘薯還分紅薯和白薯等,可切成塊和菜一起炒,亦可單獨煮熟了吃。不過朕最喜歡的是,烤紅薯吃!那個香氣,至今想起來都讓人回味啊!”

工部尚書南居益聽到這裡,眼珠子一轉,跨步出列奏道:“陛下這麼一說,臣亦想起來了。臣在巡撫閩地之時,亦吃過閩人所烤紅薯,那個香味,臣至今亦是記憶猶新!”

一聽這話,胡廣一拍手,笑着讚道:“看,朕沒說錯吧!”

說完之後,他轉頭看向溫體仁吩咐道:“內閣擬旨,着福建巡撫選取優良甘薯種子以及有經驗的甘薯種植老農,向全國各地推廣甘薯。各省巡撫在崇禎三年的第一要務,就是種植甘薯。”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向徐光啓道:“賜徐卿尚方寶劍,巡查全國,督辦甘薯種植一事。如有地方官員膽敢怠慢,甚至陰奉陽違的,五品及以下,可先行罷官拘押,另則他人後再行奏報朝廷!”

“臣遵旨!”溫體仁躬身迴應道。

徐光啓則大禮參拜,激動之極,一朝心願,得償所願,還是如此高規格,如此大力度的推廣。有皇如此,大明之幸也!

胡廣有了這個啓發,當即又說道:“朕還知道幾種農作物,亦是如同甘薯一般對大明現有糧食作物是個有益的補充。朕會讓宮內畫師畫出來,而後傳旨全國各地,懸賞試種之!”

玉米等物現在什麼個情況不知道,因此還是要謹慎些,不像這個甘薯,不但福建已經大面積種植,而且徐光啓已將番薯相關內容整理成冊,就不用顧忌什麼了。

底下的徐光啓一聽,耳朵頓時豎了起來,還有如同甘薯一樣的新作物?他有些心癢!他對這些的渴望,就如同他去學西學一般,很是在意,爲此不會顧忌自身會如何被別人看待。

但他也和其他同僚一般,對於皇帝的廣博見識很是好奇,不知道皇帝是從哪裡知道的這些東西。不過他們就算再好奇,也沒法去追問皇帝,問他是怎麼知道的?

這次的朝議,開得突然,來得猛烈,卻又結束得意外,收穫很大。

不過胡廣還沒時間高興,因爲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萬事俱備,如今只等東風了。他叫來曹化淳問道:“白杆軍如今到何處了?”

“陛下,據推算,應該在明後兩日內能到京師!”曹化淳一聽,連忙回答道。

明後兩日,那也差不多了。胡廣心中想着,便吩咐曹化淳道:“有關晉商通虜,還有相關人等的材料,重新整理一份完備的,準備明發天下!”

“是,陛下!”曹化淳一聽,就知道白杆軍到的時候,就是向晉商動手的時候。也只有先動手,而後纔會把罪證明發天下。

正在這時,有內侍稟告說,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請求覲見。

胡廣一聽,傳旨召見,同時吩咐曹化淳道:“大伴去通知首輔,有關赦免軍卒的旨意儘快明發天下,最晚不得遲於明日早上!”

雖然皇帝沒有說,曹化淳卻直覺這道旨意和查抄晉商有關。因此,立刻答應一聲,便緩步後退離開了。

他到了殿外,剛好遇見匆匆而來的王德化。曹化淳壓根不管想和他打招呼的王德化,自個揚長而去,頓時氣得王德化牙齒暗咬。

平復了下心情,他進了殿內後,躬身向皇帝奏道:“陛下,原首輔韓爌有本上奏!”

好了,欠更還完!

1080 魂兮歸來兮972 好意外的消息1132 求援161 胡扯的下限733 沒法再要臉45 各有算計23 暗潮涌動522 李定國(第三更)532 傳國玉璽1092 盛京之變861 禮制(第五更)746 擾亂軍心938416 李過的發現432 孫傳庭升官1018 盛典496 堅持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501 會師425 又遇佳人40 任重道遠984 貢生都有946 緊張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671 救救我(第三更)615 破襲戰914 明國蠻橫無理263 溫體仁密奏378 草原形勢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90 你行你上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1253 一系列操作478 誠意470 攻打海州559 高峰1126 莫臥兒帝國89 發號施令398 橫衝直撞1038 最後一批糧食122 要錢不要名1334 明威堡之戰4 第一個任務1290 祭奠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167 培養巾幗英雄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878 絕對不能姑息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526 當尿壺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1116 明暗兩套1018 盛典1153 南方造勢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622 復社1111 大明發力937 這是要幹嘛?207 賜宴(第四更)176 京營初整頓525 天無絕人之路823 莫名其妙393 招安張獻忠10 定策655 蒙古人好忽悠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695 決斷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393 招安張獻忠86 昌黎第一功949 又吐血啦812 江湖相遇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377 圖謀吳襄757 看傻了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159 廢祖制1009 出兵洞吾969 死中求活之策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1332 井底之蛙501 會師1139 土著猴子35 你們想多了387 吊着684 固始汗很厲害1289 喪家犬1066 殺賊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972 好意外的消息
1080 魂兮歸來兮972 好意外的消息1132 求援161 胡扯的下限733 沒法再要臉45 各有算計23 暗潮涌動522 李定國(第三更)532 傳國玉璽1092 盛京之變861 禮制(第五更)746 擾亂軍心938416 李過的發現432 孫傳庭升官1018 盛典496 堅持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501 會師425 又遇佳人40 任重道遠984 貢生都有946 緊張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671 救救我(第三更)615 破襲戰914 明國蠻橫無理263 溫體仁密奏378 草原形勢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90 你行你上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1253 一系列操作478 誠意470 攻打海州559 高峰1126 莫臥兒帝國89 發號施令398 橫衝直撞1038 最後一批糧食122 要錢不要名1334 明威堡之戰4 第一個任務1290 祭奠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167 培養巾幗英雄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878 絕對不能姑息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526 當尿壺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1116 明暗兩套1018 盛典1153 南方造勢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622 復社1111 大明發力937 這是要幹嘛?207 賜宴(第四更)176 京營初整頓525 天無絕人之路823 莫名其妙393 招安張獻忠10 定策655 蒙古人好忽悠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695 決斷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393 招安張獻忠86 昌黎第一功949 又吐血啦812 江湖相遇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377 圖謀吳襄757 看傻了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159 廢祖制1009 出兵洞吾969 死中求活之策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1332 井底之蛙501 會師1139 土著猴子35 你們想多了387 吊着684 固始汗很厲害1289 喪家犬1066 殺賊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972 好意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