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

這麼一想,南居益便立刻奏道:“陛下,如此一來,各衛所之軍器局該如何處理?”

如果軍器局大使全都要改爲正五品,那這個就有點多了,和地方上的關係如何等等,有不少後續問題的。

崇禎皇帝皇帝一聽,想都沒想,立刻答覆道:“由京師工部軍器局進行整編,朕的打算,大明只分京師和應天府兩個軍器局,且以京師軍器局爲主。有才能的,技藝有專長的,都安排進這兩個軍器局,其他冗餘無能之人妥善裁撤,具體如何做,需要給朕報備,不能直接拋棄了事!”

南居益聽了,躬身領旨。他說完之後,其他人一時都沒有發言,場面就安靜了下來。

對於軍器的革新,讓首輔溫體仁嗅到了一絲與衆不同的味道。按他對皇帝的瞭解,只要這個軍器革新通過,並且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恐怕皇上會繼續下旨,將工部所屬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個清吏司都按此模式進行革新。到時候的工部,恐怕和以往將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革新之後,是有利朝廷的,那麼這種革新並無不妥,至少中國幾千年來,一直也在變化着。在隋之前,如今最爲重要的科舉制卻是沒有的。在大明之前,宰相一直是存在的。等等這些,都是在變化着的,如果有一天,工部完全變樣,那也沒什麼!

但如果革新後的東西不行,那必然會有反覆。溫體仁想着,此時的他,沒法考慮清楚,這次軍器局革新之後,最終的實際情況會呈現什麼樣一個情況。不過目前聽着不錯,且看看吧!

崇禎皇帝見下面的臣子都沒有反應了,便揚聲說道:“軍器局局長一職至關重要,說嚴重點的,將負責起軍器局的生死。這第一任由諸卿推薦,以後工部再有工部任命。”

置於兵仗局,都是太監掌印,崇禎皇帝打算自己挑選一個,而後直接插手兵仗局的革新,自然不管外面這些臣子的事情了。當然了,他不想兵仗局一家獨大,因此軍器局那邊他也會親自來管,至少第一任的時候要這樣。畢竟這個革新太過新穎,這個時代,估計也就魂穿過來的他知道怎麼操作而已。

皇帝的話說到這裡,這些臣子能聽出,要沒有反對意見的話,這事就這麼定好了。

如果說軍器制度革新,動了誰的利益,自然是原本和軍器打造的一系列人員和部門。在場的這些最高官員中,當然也有人牽扯在內。

可他們看着地上的那三具屍體,這可是明晃晃,實實在在地威脅。皇帝還沒說怎麼處置呢,如果有人反對這個軍器革新的話,信不信皇帝立刻下旨徹查!這種要挾的手段,崇禎皇帝在之前已經用過幾次了!

這樣的前提下,沒人敢出聲反對。畢竟人都是自私的,自己能逃過一劫,誰還管後來人還能不能從中撈到好處。

崇禎皇帝坐在那裡,見沒人反應,便開口定論道:“如此,明天午時之前,諸卿舉薦一個軍器局局長出來吧!”

說完之後,他竟然沒有說地上三人的最終處置結果,擺駕回去了。這讓一衆臣子不由得面面相覷,這事就懸着?

崇禎皇帝纔沒管他們怎麼個想法,這把刀就是要懸着,要讓自己不高興了,就讓你們也不高興。回到宮內後,他立刻又傳旨司禮監掌印太監覲見。

王德化難得有崇禎皇帝召見的機會,接到旨意後便興沖沖地趕了過去。曹化淳隨駕左右,見到他過來,就知道要明瞭兵仗局的事,該是有司禮監掌印太監直管,心中不由得再次微微羨慕。

誰也沒想到,崇禎皇帝一見到王德化到來,冷着臉大聲訓斥,說王德化身爲內監第一人,兵仗局腐化如此,竟然一點都沒察覺,辜負聖恩,發配他去鳳陽守皇陵,和原先的京營提督太監作伴去了。

其實,兵仗局的腐敗,至少牽扯到宮內一大堆太監級別的宦官,王德化肯定是跑不了的。真要查起來,就如同工部軍器局一般,會有一場腥風血雨。

崇禎皇帝在處置了王德化後,在一衆宮女內侍膽戰心驚的情況下,突然又露出了一絲笑意。只見他對曹化淳說道:“大伴這半年來深知朕意,爲朕鞍前馬後四處奔波,朕很是滿意。因此,就有大伴負責司禮監,替朕掌印,分擔日常繁忙之事務。”

這也就是說,曹化淳被升爲司禮監掌印太監了。衆人聽到,不由得羨慕地看向曹化淳,同時心中鬆了口氣,皇上似乎就只處罰王德化一個人。

曹化淳也沒想到會如此,他一時也難言是個什麼樣的心情。按理來說,司禮監掌印太監從幾百年前,就慢慢地成爲了宮內宦官第一人了。可在崇禎朝,崇禎皇帝勤勉政事,幾乎趕上了太祖成祖,如此一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作用就大大減少,真要說起來,還不如東廠來得重要了。而且從目前來說,東廠正在擴大,權勢自然日漸加大。說真的,他還真有點捨不得放手。

不過皇帝旨意已下,還是高升,曹化淳就是膽子再大一些,他也不敢拒絕。不過他心中有點好奇,不知道誰來接任東廠提督一職。

讓曹化淳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是崇禎皇帝早就想好的。這樣調動好了之後,外庭的首輔溫體仁,宮內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都能很好地明白自己做事的原則,如此才能放心讓他們處理更多的政務,才能把自己從日常政務中解放出來。

呵呵,要像原崇禎皇帝那樣勤政,那就是見鬼了,這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再說了,這京師的成就值遲早有一天會被自己刷完,到那時候,自己必然要外出走走,京師這邊,由溫體仁和曹化淳一外一內,也能放心不少。

另外還有一點,東廠像錦衣衛這般正式擴展爲一個正規衙門,很多人都是曹化淳招進來的。這種情況下,不管曹化淳本人怎麼樣,都有必要把他調離,不能讓他的勢力在東廠根深蒂固,這樣不利於統治。

處理完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事後,便輪到空缺出來的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了。

第二章在十二點左右。

500 沒得選擇830 啓動A計劃1095 帶個話320 新軍成軍349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804 假意招撫1075 城破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1202 海軍陸戰隊62 京師之亂36 娶媳婦必須謹慎1153 南方造勢1175 煎熬1112 摔杯112 勝利396 朕要微服私訪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623 壓力有點大63 料事如神94 出動1092 盛京之變121 一條好狗89 發號施令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901 嚴峻律法145 利用資源54 朕要一塊算賬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99 論功行賞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1332 井底之蛙1287 神風助力685 反常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51 誰的責任182 晉商會議265 蛋糕做大再說9381099 土司之議1324 風雨欲來467 居中調度530 鴻門宴麼89 發號施令607 合約(第三更)502 密謀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1222 聊天羣的快捷1332 井底之蛙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619 草原貴客581 兩個皇帝都忙838 答非所問729 夜襲蓋州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865 多話的小男孩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12 內閣的反撲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904 冷麪閻王444 精忠報國百死不悔145 利用資源1067 大清之國戰556 結束1083 變天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196 密商65 劉懋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987 大展拳腳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392 張定國的招供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121 一條好狗3 結交近侍麼602 定位1212 一派宗師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197 入城991 瘋了麼5 興奮了1070 御駕親征410 死戰52 溫體仁的能耐1104 專家會議408 追賊1151 掌嘴763 五年平遼613 高瞻遠矚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676 要錘子幹啥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665 再次出使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30 先打了廷杖再說
500 沒得選擇830 啓動A計劃1095 帶個話320 新軍成軍349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804 假意招撫1075 城破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1202 海軍陸戰隊62 京師之亂36 娶媳婦必須謹慎1153 南方造勢1175 煎熬1112 摔杯112 勝利396 朕要微服私訪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623 壓力有點大63 料事如神94 出動1092 盛京之變121 一條好狗89 發號施令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901 嚴峻律法145 利用資源54 朕要一塊算賬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99 論功行賞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1332 井底之蛙1287 神風助力685 反常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51 誰的責任182 晉商會議265 蛋糕做大再說9381099 土司之議1324 風雨欲來467 居中調度530 鴻門宴麼89 發號施令607 合約(第三更)502 密謀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1222 聊天羣的快捷1332 井底之蛙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619 草原貴客581 兩個皇帝都忙838 答非所問729 夜襲蓋州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865 多話的小男孩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12 內閣的反撲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904 冷麪閻王444 精忠報國百死不悔145 利用資源1067 大清之國戰556 結束1083 變天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196 密商65 劉懋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987 大展拳腳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392 張定國的招供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121 一條好狗3 結交近侍麼602 定位1212 一派宗師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197 入城991 瘋了麼5 興奮了1070 御駕親征410 死戰52 溫體仁的能耐1104 專家會議408 追賊1151 掌嘴763 五年平遼613 高瞻遠矚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676 要錘子幹啥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665 再次出使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30 先打了廷杖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