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萬人敵

雖然他也看到了,城頭上的明軍,似乎已經把能用的守城手段都用上了。火炮,滾木礌石,弓箭,狼牙拍,金汁等等,可根本沒有阻止大軍的攻城,這都快攻上城頭了,還有城下那密密麻麻的兵卒,都在等着有突破口便一擁而入。難道……難道明軍還有殺手鐗沒有出?

想到這裡,他腦中如同電光火石般閃出一個事情,阿濟格當初從昌黎城下敗回時,好像有提到過守軍用了一種很厲害的火藥防守武器。

皇太極正想到這裡,就見到蓋州城頭忽然飛出一排排的物體,並沒有飛多遠就落向地面,離城牆大概十多丈遠的地方。才一落地,就見到那邊就燃起了大火,而且火勢迅猛。附近的兵卒有不少都被火燒着了,一個個火人四散,或逃,或滾,在戰場上非常地明顯。

這樣的場景並不只是一處地方,而是以蓋州城爲圓心,離蓋州城牆差不多十多丈遠的地方都是,幾乎就成了一個着火的隔離帶出來了。

這個火圈大概有一丈不到點,可火勢猛烈,除了當場燒死的人之外,周圍立刻隔離開了人羣,外面的遠遠退去,不敢衝過火場去進攻。而內圈的兵卒,都被燒得往城下擠。一時之間,那原本就多人的城下,立刻擠得密密麻麻,甚至連攻城都受到了影響。

皇太極看清之後,不由得大驚失色道:“是關寧軍的守城利器!”

所謂關寧軍的守城利器,其實並不是紅夷大炮,而是這種用棉被上裹了油,火藥等易燃物,拋灑下去後火勢猛烈的東西。原本之前不見有這東西,還以爲蓋州這裡沒有,畢竟眼下是寒冬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棉被等物資。就算有,可能也很少,對於大軍來說,並沒有多大影響。

可眼下所見那繞城的一個火圈,足以說明明軍事先準備了很多,真捨得下這個本錢啊!

皇太極的感嘆還沒來及發出來,就立刻失聲說道:“不好,快,趕緊傳令撤軍!”

這種時候,就算再傻,也知道明軍花了那麼大的代價,用火燒出一個大圈來,使得城下擠滿了攻城的兵卒,肯定是還有後手的。如果不撤的話,絕對會損失慘重。

然而,他的旨意還沒來及傳下去,就見到城頭上的明軍,忽然往城下丟下一個個的籠子。那些籠子落到地面上的人羣中,倒也沒有砸死人,可那些籠子裡很快就噴出火焰,帶着濃煙,甚至還有不少在旋轉着的,帶動那些火焰和濃煙噴得到處都是。

這樣的籠子,一個又一個的從城頭上丟下,而且還不是亂丟。是每一段城牆上都在均勻地往下丟。只是一會的功夫,火圈內圍到城牆的這段距離上,基本上全部處於火焰和濃煙的籠罩下了。

這個時候,別說攻城了,也不分蒙古人還是漢軍八旗,又或者是精銳的滿洲族人,只要在這個圈內,一個個都丟了兵器,捂着頭企圖四處躲避。可他們的周圍全都是人,根本就無從躲避。

只是一會的功夫,城下這一片地方就成了人間地獄。剛纔還生龍活虎的精壯漢子,都在哭爹喊娘地要救命,試圖逃命卻沒地方可逃,陷入了絕境之中。

就算是見識多廣的范文程,也都驚呆了,看着蓋州城下,喃喃自語地說道:“那是什麼東西?”

其實,這種東西並不神秘,而是大號的手榴彈改造而來。之前崇禎皇帝出主意,在昌黎城發威之後,兵仗局的工匠們又在那個的基礎上做了改進,纔有瞭如今這東西。

這東西,被大明工匠重新命名了一個非常霸氣的名氣,叫做萬人敵!具體做法是把中空的泥團晾乾後,通過上邊留出的小孔,裝滿由硝和硫磺配成的火藥,並由人靈活地增減和摻入毒火、神火等藥料,壓實並安上引線後,再用木框框住。

這種萬人敵,點燃後丟下城,因爲有木框的保護,並不會破裂,從中會噴出火力,帶着毒煙,四面八方地旋轉起來,給敵人大量殺傷。己方因爲在城頭上,卻不會受一點影響,算是真正最爲厲害的守城武器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種叫做萬人敵的武器,也是在明末出現的。宋應星在他的《天工開物》上,就有明確的記載。

當然,這種武器也有侷限性。如果是大城的話,城下夠寬,敵人不多,你丟下去,敵人在反應過來後自然能躲避,就無法達到最大的殺傷。

可眼下,就因爲蓋州城並不大,明軍纔有足夠的物資,先放建虜大軍攻城,使得他們的兵力大量集中在城下後,用火燒出一條隔離帶,進一步驅趕建虜往城下集中。也在這個情況下,這種萬人敵才發揮出了最大的效果。

看着蓋州城下那一片人間地獄,火圈外面的兵卒都驚呆了。他們看着剛纔還勇猛的同夥,被一個個燒成了焦炭,一個個捂着口鼻卻使勁呼吸而吸不上氣的痛苦表情,反正就是那種面對死亡而無力反抗的場景,深深地印入了他們的腦海中。

這時候,皇太極下旨的鳴金收兵聲音終於傳來,喚回了神的這些兵卒,不管是蒙古人,還是精銳的建虜軍卒,全都慌里慌張地如潮水般退了下去,誰也沒有再去管城下的同伴,因爲他們知道,那些同伴肯定只有死路一條了!

遠處,布和看到這一切,久久無語,過了好半天后,才倒吸一口涼氣道:“明軍有這種殺器在手,難怪有恃無恐!”

這種算是早期的毒氣彈了,在這個時代,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中招的話,還無視你的兵卒是否精銳,損失慘重自然難以避免。

說完之後,布和轉頭看向皇太極的方向,並沒有說話,只是心中充滿了同情。

而海蘭珠從震撼中回過神來後,則默默地拍下了她這個角度的一張照片,進入聊天羣傳給了崇禎皇帝,同時說道:“陛下,蓋州守住了!”

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179 漠北三族498 時機很重要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445 未雨綢繆1175 煎熬760 吐血(第三更)437 情況有變98 此乃何物457 殺神(加更)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960 升官1056 天大的好消息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76 昌黎做得很好930 散夥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356 新的水師716 盧象升的決定503 屠城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687 遠交近攻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703 勸降712 空城計也要有實力才行(第三更)329 狗官1 我是崇禎117 閔洪學946 緊張751 薑是老的辣59 老婆熱炕頭808 老子天下第一530 鴻門宴麼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1257 亂波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130 大侖山慘案1289 喪家犬1235 裡子面子都要129 突如其來137 敵明我暗470 攻打海州771 省親(第三更)849 暴露的風險788 銀行總結967 北方蒙古定也243 反常好多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858 缸無粒米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173 南亞之變235 徐光啓的請求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377 圖謀吳襄535 奴酋有動作1150 處置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1180 都是坑1040 有的放矢581 兩個皇帝都忙461 大陣勢收割548 梟雄的下場428 實力133 宣傳型人才630 趁火打劫400 看天又怎麼了432 孫傳庭升官628 期待(第三更)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37 精忠報國1073 代善的怒喝386 攻城1094 能不扯淡不?219 既往不咎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359 海蘭珠的約會1169 錢家655 蒙古人好忽悠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1222 聊天羣的快捷324 狗糧來了410 死戰345 榜樣1308 誘捕957 不要慌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404 鐵模鑄炮219 既往不咎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854 必然如此752 出戰423 臨時有變692 明國要報大腿
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179 漠北三族498 時機很重要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445 未雨綢繆1175 煎熬760 吐血(第三更)437 情況有變98 此乃何物457 殺神(加更)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960 升官1056 天大的好消息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76 昌黎做得很好930 散夥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356 新的水師716 盧象升的決定503 屠城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687 遠交近攻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703 勸降712 空城計也要有實力才行(第三更)329 狗官1 我是崇禎117 閔洪學946 緊張751 薑是老的辣59 老婆熱炕頭808 老子天下第一530 鴻門宴麼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1257 亂波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130 大侖山慘案1289 喪家犬1235 裡子面子都要129 突如其來137 敵明我暗470 攻打海州771 省親(第三更)849 暴露的風險788 銀行總結967 北方蒙古定也243 反常好多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858 缸無粒米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173 南亞之變235 徐光啓的請求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377 圖謀吳襄535 奴酋有動作1150 處置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1180 都是坑1040 有的放矢581 兩個皇帝都忙461 大陣勢收割548 梟雄的下場428 實力133 宣傳型人才630 趁火打劫400 看天又怎麼了432 孫傳庭升官628 期待(第三更)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37 精忠報國1073 代善的怒喝386 攻城1094 能不扯淡不?219 既往不咎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359 海蘭珠的約會1169 錢家655 蒙古人好忽悠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1222 聊天羣的快捷324 狗糧來了410 死戰345 榜樣1308 誘捕957 不要慌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404 鐵模鑄炮219 既往不咎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854 必然如此752 出戰423 臨時有變692 明國要報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