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天災不斷

正在擔心什麼的時候,朝廷竟然會一改國策,突然就允許漕糧海運。這樣的運氣,還能有誰了?

於是,樂慶生二話不說,立刻和伍忠盟約,並且約定,只要拿到大清皇帝的玉璽印章爲憑,以後他樂慶生就全力爲大清收購大清想要的物資。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這一次的物資糧草之類,是伍忠能付錢的。以後規模更大,可都是要樂慶生先行運往遼東。因此,他不得不要個保證。

這個事情這麼順利辦妥,朝廷改漕運爲海運的事情,算是臨門一腳。對於這事,伍忠都有點懷疑,該不會皇上做出這個決策,就是爲了給他方便?

可是,想想看,這麼大的事情,又怎麼可能是爲了他在辦得這件事情!那也只能說,運氣好了!

事實上,就只是拿運河來說,之所以開鑿,並不是爲了民生,而是爲了官府之需。不止是運河,包括官道驛站,在古代來說,基本上都是爲了統治者自身需要,很少有爲民生考慮的。

如今漕運改爲海運之後,運河卻不廢棄,而專門整頓疏通,雖然說又可以保持收稅之舉,但也不得不承認,可以算是民用之先例,又豈會是爲了伍忠這邊的事情而專門去做。

其實,伍忠這個事情,能順利地辦成,也算是借了不少東風,不止是漕糧改海運一事。

樂慶生之所以急於開拓新的錢財來源,除了和遼東做生意利潤極高之外,還有張溥在江南這邊的動靜有關。

等回頭張溥查到他這邊來的時候,田產方面,就不是能糊弄得過去了。更爲關鍵的是,出去田賦之外的差役,大鹽商那麼大一家子,可都是要服役的。就算不去服役,每次折算成役銀,那都是好大一筆錢的。未雨綢繆,也讓這些大鹽商更想多賺點錢了。

伍忠留在江南這邊當作人質,他帶來的兩艘船裝滿了糧草物資,還有樂慶生的人,一起前往遼東談生意去了。

他們以爲,這事很順利,卻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在錦衣衛的掌握之中。就在那兩艘船起航之際,錦衣衛指揮使就派人快馬回報京師了。

所有的一切,看着風平浪靜,實際上,只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而已!

這麼一說,也還真是,江南這帶,進入梅雨季節之後,雨就沒停過。

長時間的下雨,讓張溥的事情也難以開展,畢竟是要去核查糧田,巡查各縣鄉的。下着雨,道路泥濘不說,很多地方都被淹了,走都沒法走。

對此,張溥有點憂心。皇帝早有旨意下來,南方要注意澇情災害。他在巡查地方的時候,自然也在關注水利方面,發現情況並不是很樂觀。

聽有經驗的老農說,今年的雨水,比起往年要多,很可能會有大災。可一般興修水利,都是在秋季收糧農閒之時,那個時候,也沒多少雨水,利於組織做事。

如今這個雨勢之下,只能臨時抱佛腳,冒雨防備重點地段,以防大的澇情。

這個事情,隨着時間進入崇禎十三年五月,雨勢不但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大,使得張溥的本職工作也不得不停了下來,投入到了防災抗災的事情上。

南京這邊,鎮守太監盧九德已經接到皇帝旨意,甚至都已經調動軍隊開始加入到防災抗災一線了。吏部尚書孫傳庭甚至對地方官員的考覈要求中,明確提出坐衙和外出時間比例,就是促使地方官奔走到抗災救災一線。

各地用於救災的錢糧物資,在這前期,都是卡着五萬左右申請,一般都會立刻得到批覆。不過左都御史楊廷麟同樣冒雨巡查地方,覈查災銀使用情況。

對於朝廷的這些舉措,老百姓自然看在眼裡,感激在心中。大明官員的口碑,皇帝的威望,就在這防災抗災活動中,越來越好,越來越高。

連綿大雨中,南方官場,幾乎全被這個“雨”字所塞滿。官吏上衙,第一句話,不再是“吃了麼?”,而是問“水勢如何了?”

從西到東的官道,每隔半天時間,不管白天黑夜,都能見到有驛卒,踏着雨水,在泥濘道路上飛馳而過。每隔一段路,都有當地驛卒在等着,接力傳遞上游水情。

天災不可怕,只要衆志成城,終歸是能渡過去的。

這一點,在崇禎十三年五月,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雖然天災沒有因爲崇禎皇帝的穿越而改變,依舊在五月十三日這一天,洪峰來襲,蘇、鬆、湖等府的吳江、歸安等地水勢驟發,霎時洶涌,不分堤岸,屋宇傾倒。

在原本歷史上,史書記載,澇情嚴重,米價騰踊,鬥米至銀三四錢,富家多閉糶,民食草木根皮俱盡,拋妻子死者相枕。強橫之徒三五成羣,鼓譟就食,街坊罷市,鄉村閉戶人情洶洶。

不過在這位面上,崇禎皇帝穿越而來的蝴蝶效應,卻讓情況有了根本改變。

雖然堤壩衝開,糧田被淹,房屋倒塌。可是,大部分百姓,卻在官府的預警之下,及時得到了轉移。而後,事先準備的抗災預備,糧食調配之類,也起到了穩定作用。

一隊隊官軍出沒災區,地方官員安撫災民,幾乎可以說,雖然天道無情,可人間有情,災區井然有序,再無原本歷史上的那種慘絕人寰的事情發生。

雖然百姓不知道歷史上曾發生了什麼,可他們都是有眼睛的。這麼大的澇災,如果換了以往的話,會是什麼情況,他們自己當然心中有數。

可是如今,皇上果然沒有食言,先前巡撫覈查官紳優免限額和催繳欠賦所得錢糧,就是用到了他們的身上,還嚴格官員,和百姓共渡災荒。這些事情,讓他們中的不少人甚至都在家立了皇帝的長生牌位,向上天祈禱,這樣的好皇帝,定要長命百歲。不,不是長命百歲,而是萬萬歲!

一直以來,大明皇權,在江南這邊,其實是算薄弱的。可是,從這崇禎十三年開始,就開始有了改變。

涉及江南長江眼線的這次澇災,持續多天後,洪水退去,官府又領着災民開始防疫。一些簡單的常識,自然都是皇帝之前旨意中發佈的。

“不能喝未燒開的水,聽到了沒有?那水裡面都可能有髒東西,必須燒開了把它們都燙死了才能喝!”

“對於發臭屍體,腐爛的東西要儘快燒燬,埋了都沒用的,知道麼?”

“對了,要戴上口罩,有些東西會在空氣中傳播的。很簡單的道理,你自己看看去好了,空氣中有灰塵的,還有氣味,你聞不到麼?”

“……”

在這樣一條條地告誡聲中,有一名遊方郎中聽得非常奇怪,他連忙問一名正在告誡別人的衙役道:“請問這些事情,你是從何知曉的?”

那衙役看了他一眼,見他是個遊方郎中的打扮,便多了一份耐心,雙手抱拳,往京師方向一禮後道:“我哪有這個能耐,都是當今皇上聖旨中交代的,做好了這些,能大大降低災後瘟疫發生的可能性。”

那遊方郎中聽了一怔,隨後很是詫異地問道:“皇上還能知道這些?”

他對皇帝的質疑一出,衙役還沒來得及回話,周圍的百姓就不樂意了,立刻紛紛回懟他道:“你個遊方郎中懂什麼,皇上不懂就你懂了?”

“皇上乃是真龍天子,金口玉言,又豈會不懂?”

“對,皇上肯定是懂的,你知道什麼?”

“……”

面對衆多百姓的怒意,衙役作爲官方代表,心中很是得意,看到專業人士,遊方郎中的吃扁,他更是有興趣,便又說道:“皇上何止懂這些,還有交代,說老鼠身上的跳蚤,還有蚊子等等,這些小東西咬人血,就很有可能會傳播瘟疫,非常厲害的那種,因此,一定要做好滅鼠防蚊的事兒,這你又不知道了吧?就你這種沒本事的遊方郎中,是不是就只會騙錢?”

說到這裡,他就開始查了:“你是什麼人,哪裡人氏?姓什麼叫什麼?”

聽說眼前這個遊方郎中有可能是騙子,頓時,周圍的人羣就不樂意了,立刻把他圍了,紛紛幫着衙役喝斥他。

也確實是這樣,有一些江湖中人,藉助出家人,遊方郎中等等,到處騙錢騙物,這種事情,經常有聽說的。

這名遊方郎中看到這情況,有點慌了,也有點急了,連忙回答道:“不是的,我不是騙子,我是感覺官爺所說的,有好幾處和我走遍大江南北,琢磨出來的東西很相似,因此纔有疑惑,就想問問清楚還有誰……”

這個時候,他說這樣的話,又有誰能信他,紛紛七嘴八舌地說着,要拿下這個騙子。

那名衙役當然也不會聽了,直接索要路引,查他身份,看樣子,一個不對就要逮捕他了。

“吳又可?”衙役看着路引,有點驚訝地問了出來道,“你是吳又可,江蘇吳縣東山的那個吳又可?”

“嗯,是我,怎麼了?”遊方郎中,也就是吳又可感覺有點不對,自己好像沒有被通緝吧?心中有點慌亂地問道。

邊上有人聽到了,連忙問道:“官爺,怎麼了,是不是這個是被朝廷通緝的要犯?”

“該不會就是江湖騙子吧,這次自己撞上來了。不能讓他跑了!”

“對,大家圍住他,抓住他,不要讓他跑了……”

“……”

說到後來,就有性子急的人,甚至都想着動手了。吳又可被圍着,退無可退,那神情慌得有點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這簡直是禍從天降啊!他自認爲救死扶傷,應該沒得罪過人啊!

不過正在這時,卻聽那衙役突然大喝一聲道:“都住手!”

這麼一喊,所有人都停住了,包括吳又可本人,全都看着衙役,不知道他喊這話是什麼意思?

只見這名衙役高興地說道:“原來你就是吳又可先生啊!皇上在旨意中有提到你,讓各地找您,說您對瘟疫方面的學識,在大明醫師中悟性最好,讓您去京師,由皇上指點,當能爲大明百姓盡一份力……”

多的話,聽到的人都聽不大明白,不過有一點卻是能聽出來的了。就是這個遊方郎中好像是真有本事的,是皇帝在找的人。

這麼一來,剛剛還氣勢洶洶的百姓,就有點不好意思了,連忙離吳又可遠了一點。

吳又可本人壓根沒注意他們,只是驚訝地看着衙役問道:“你……你是說,皇上在找我?”

“是啊,皇上旨意中有找你的,沒想到讓我給撞見了,哈哈!”衙役纔不管其他,在那先樂開了。

吳又可作爲遊方郎中,上山下鄉,走到那裡,他自己都不知道。因此,崇禎皇帝的旨意都下了差不多有一年了,還沒找到這個因爲電影給了他印象的《瘟疫論》作者。

對此,吳又可本人也是驚訝。要是衙役直接找上他,說皇上下旨找他,說不定他會有點害怕,可此時,他聽到皇上說了那麼多有關瘟疫方面的東西,很多和他這些年來琢磨出來的東西很像,那就是同道中人,感覺有很多話要說,心中就一點懼意都沒有了。

一直以來,他的一些行醫經驗和普通醫師不同,被一般人所排斥,甚至還引來攻擊,讓他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更爲關鍵的是,就感覺沒有人能理解他,讓他有種孤獨的感覺。

可沒想到,他如今找到了一個同道中人,意見相同的人,竟然是當今皇上,吳又可要對皇帝不好奇,那就是假的。

這一次,他沒跑,反而心中帶着期待,就隨衙役安排,準備進京去見見名聲越來越大的皇帝。

在這個澇情防治當中,五月底的時候,有了崇禎皇帝的回覆,又有大量錦衣衛趕往江南,和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匯合後,震驚江南的鹽商案,終於爆發了。

錦衣衛繞開鹽道衙門,直接從各衛所調兵,抓了不少揚州,淮安等地的大鹽商以及不少和鹽有關的御史以及地方官員。罪名是通虜,謀逆。

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349 朝鮮反正887 波蘭來使225 峰迴路轉,皇上聖明(爲5月月票200加更)759 賦詩一首867 陷阱780 回頭見737 野心411 賀瘋子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56 九頭牛都拉不回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305 “利”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326 無能廢物938 麒麟661 殺殺殺麼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439 斷子絕孫792 瓜分世界850 明奸598 大賞971 看大戲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256 狡辯722 老漢奸648 熱血青年193 重現洪武盛況526 必須設省321 絕對不行136 求生的意志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201 皇上是暴君麼902 神977 百萬大軍118 君臣關係289 建虜水師708 結盟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302 萬萬不可368 自己打自己臉了816 沙賈汗324 滿清後宮慘案480 點石成金86 廠衛新氣象896 搞定美洲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822 結束這該死的戰事753 言出必行419 濟爾哈朗之死321 絕對不行605 自上而下的推進769 九死一生之計116 濟南失陷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292 滿載而歸286 爲朕所用(爲推薦票6萬加更)937 盧象升來了902 神697 今昔之別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985 大結局739 意外之喜(補昨天一更)504 傾國之戰84 擔當540 跳坑373 盧象升的考慮949 回來了37 有沒有461 錦囊妙計280 有刺客874 最關注的事情526 必須設省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163 腹背受敵623 本官還是先睡了!719 我家主公叫愛新覺羅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679 總有刁民想害朕467 專門打臉296 翻臉329 先聲奪人733 嚇到了405 兵役8 內書堂797 計劃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410 提頭來見545 籌糧211 圖謀河套(爲推薦票兩萬五加更)390 掃把星602 劉姥姥來了923 垂死掙扎646 以夷制夷655 底牌358 難以置信
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349 朝鮮反正887 波蘭來使225 峰迴路轉,皇上聖明(爲5月月票200加更)759 賦詩一首867 陷阱780 回頭見737 野心411 賀瘋子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56 九頭牛都拉不回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305 “利”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326 無能廢物938 麒麟661 殺殺殺麼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439 斷子絕孫792 瓜分世界850 明奸598 大賞971 看大戲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256 狡辯722 老漢奸648 熱血青年193 重現洪武盛況526 必須設省321 絕對不行136 求生的意志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201 皇上是暴君麼902 神977 百萬大軍118 君臣關係289 建虜水師708 結盟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302 萬萬不可368 自己打自己臉了816 沙賈汗324 滿清後宮慘案480 點石成金86 廠衛新氣象896 搞定美洲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822 結束這該死的戰事753 言出必行419 濟爾哈朗之死321 絕對不行605 自上而下的推進769 九死一生之計116 濟南失陷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292 滿載而歸286 爲朕所用(爲推薦票6萬加更)937 盧象升來了902 神697 今昔之別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985 大結局739 意外之喜(補昨天一更)504 傾國之戰84 擔當540 跳坑373 盧象升的考慮949 回來了37 有沒有461 錦囊妙計280 有刺客874 最關注的事情526 必須設省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163 腹背受敵623 本官還是先睡了!719 我家主公叫愛新覺羅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679 總有刁民想害朕467 專門打臉296 翻臉329 先聲奪人733 嚇到了405 兵役8 內書堂797 計劃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410 提頭來見545 籌糧211 圖謀河套(爲推薦票兩萬五加更)390 掃把星602 劉姥姥來了923 垂死掙扎646 以夷制夷655 底牌358 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