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兵役

他們想着的是,皇上剛纔所說,是大明西北的所有男丁,難道說那些有功名的秀才,甚至舉人都要當兵?還有那些世家子,比如藩王郡王什麼的嫡子世子什麼的,難道也要當兵?

皇上說這個話的時候,是不是說得有點不妥當,沒把這些人給撇開?是不是應該說大明西北所有的民戶男丁?

在他們看來,皇上肯定是說錯了話,本身的意思是不會包括這些人的。

因此,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就想想,並沒有在意。

而點將臺下的這些青壯,基本上都是普通民戶,聽皇上說得在理,自然就都答應了。

崇禎皇帝說完了這個事情,他就回去了。不過錦衣衛指揮同知伍忠,卻還留在這裡,開始詢問這些青壯,有關歸化城和草原上,他們所看到的所有情況。

這些細節上的東西,崇禎皇帝就無法通過竊聽系統知道,因此,就有必要這樣收集信息來補充對歸化城那邊的敵人的瞭解。

回到議事大堂,司禮監的太監沒在身邊,內閣成員也沒有,崇禎皇帝便口授,讓三邊總督鄭崇儉擬旨,準備把義務兵役制這個新生事物,先在大明西北進行試驗。

鄭崇儉邊聽邊寫,不過寫着寫着,就寫不下去了,他不得不提醒崇禎皇帝道:“陛下,有免役的那些,該不用如此做吧?”

這麼說着,他就準備把崇禎皇帝所說得所有成年男丁改爲按律服役之人。

但是,崇禎皇帝卻斷然說道:“此事,不算勞役,不在免役之中。所有人等,皆要遵守!”

聽到這話,鄭崇儉頓時有點呆住了,其他那些文官武將也都呆住了。所有人都要當兵,這是不是開玩笑啊?

他們的腦海中立刻想象出那些秀才,舉人老爺,又或者那些世子什麼的,一個個苦逼去當兵的樣子,這……這叫什麼個事?

鄭崇儉最先回過神來,不得不提醒皇上道:“陛下,這怕是不妥吧?”

其他文官武將,聽到這話,也全都看着崇禎皇帝,很想知道皇上接下來會怎麼說?

“有何不妥?”崇禎皇帝一聽,毫不猶豫反問了一句,他盯着鄭崇儉的眼睛,讓對方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不得不低下了頭,而後才繼續說道,“建虜肆虐的時候,難道還會挑選是否有功名?兵災之下,所有人都是一樣,沒有人能夠倖免的。男兒有力氣,爲何不能自己保家衛國?當兵訓練個三年,至少讓他們都能知道,當敵人入侵的時候,自己該怎麼做!”

如果說,這話是在崇禎十一年之前所說,甚至這話在崇禎十三年之前所說,估計都會引來在場不少人的反對。至少這些文官,肯定是要反對的。

但是,如今崇禎皇帝的威望,那是與日俱增,特別是在近段時間,威望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些在崇禎皇帝身邊的文官武將,那個不對崇禎皇帝心服口服。

因此,崇禎皇帝此時說出來的話,那份量是相當重的。

在崇禎皇帝的強勢之下,鄭崇儉不敢再反駁,他怕皇上又會提“投筆從戎”的事兒,似乎和眼前皇上的意思,還是有點相似的。這可是文人從武的經典,是被傳頌的。

再者說了,秦漢時候,那時候也是全民皆要服兵役的。雖然秦漢時候和後世比起來,特別是從隋唐有了科舉,經歷過宋代之後,情況已經大大不同。可是,畢竟是有了出處不是!

與此同時,在他內心中又想想,皇上這道旨意,也不關他什麼事情,沒必要犯顏直諫。

因爲大明官場上有規矩,官員必須異地爲官,在大明西北的他們,就不是大明西北的人,因此,皇上這道旨意,和他們是無關的。既然事不關己,那就高高掛起好了。

在場的其他文官,也大都這個想法。

至於那些武將,在經過最初的驚愕之後,心中其實不無期待,平日裡那些文人對他們這些武將指手畫腳的。呵呵,等以後他們當兵了,看他們還怎麼說?

這麼想着,他們甚至更期待那一天快點到來,他們就想看看,那些有功名的人當兵,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於是,就這麼地,在場的文官武將,在崇禎皇帝的威望之下,沒人再反對。

看着這道聖旨擬好,崇禎皇帝親自過目,符合自己的意思之後,便笑着說道:“其實,當兵的好處也是多了去的。如今這個時候,保家衛國,守護自己的親人,這個就不用說了。就算是和平年代,沒有了外敵。可當兵也能鍛鍊身體,強健體魄,還能鍛鍊意志,讓人知道服從集體的重要性……”

說到這裡,他的目光掃視過堂下的這些文官,加重了語氣說道:“總要好過那些文人士子整天無所事事,逛青樓,穿婦人衣裳招搖過市,是不是?”

這種情況,在西北這邊很少,在北方相對也少,最主要的是江南那邊多。鄭崇儉聽到這話,心中頓時一驚,該不會這事兒,皇上還想推廣到江南那邊去吧?

不過他作爲一個實幹派的文官,帶兵打仗的,自然也看不慣那種娘娘腔的文人士子,然而,風氣如此,就算是他,那也是無可奈何的。

因此,皇上要真得向江南推廣,朝中重臣之子,皇親勳貴之子,全都要遵守此項規定的話,那自己孫子也要這麼做,也就無所謂了。

這麼想着,他便向崇禎皇帝躬身奏道:“陛下所言極是,儒家子弟,其實皆是能文能武。只是到了後來,很多人一心只讀聖賢書,卻把先賢教導的其他東西給弄丟了。弱不禁風,何以爲陛下效命!”

其他文官聽了,有點詫異鄭崇儉的反應。他們覺得,這事兒,不反對就是了。可總督大人爲何還要如此贊成?

他們在想着,那些武將卻樂得起鬨,頓時一個個都向崇禎皇帝附和,表現出強烈擁護聖意的意思。

其他文官見了,就怕在崇禎皇帝的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便也都支持了。

崇禎皇帝聽得微微一笑,如此一來,等到以後在大明都推廣之後,既然大家都當過兵,那麼世俗對武人的歧視,就會少很多了,有利於實施文武並重的治國方略。

等他們都附和了一會之後,崇禎皇帝纔開口繼續說道:“如今對歸化城一戰,須得進一步了……”

衆人一聽,立刻端正了態度,一個個表現得很嚴肅,看來,皇上終於是要御駕出征了。

不過他們沒想到,崇禎皇帝話鋒一轉,卻是說道:“……斥候戰要加大強度,始終保持我軍兵力比建虜探馬要多,形成優勢不斷消耗建虜兵力,並且進一步威壓建虜和蒙古部族,加速他們的糧草消耗。如果有必要,驃騎營全部出動,就依託榆林重鎮,一日可達範圍內和建虜作戰。總之,耗建虜兵力,威壓建虜,耗建虜糧草,這就是下一步的作戰目標,逼迫建虜和蒙古部族決裂,明白麼?”

“遵旨!”文官武將們一聽,立刻大聲領旨道。

他們心中都是高興地在想着:皇上的這一個方略,對明軍來說,又是風險最小的,這一步步算計,建虜那邊怕是要苦不堪言了。

於是,大明和建虜的斥候戰再度升級。

一般來說,探馬的數量,一隊也就十來人左右;可是如今,這斥候戰導致雙方的數量都在增加。建虜探馬增加到一隊五十人,但是,明軍夜不收這邊立刻就增加到一隊一百人,形成對建虜的兵力優勢,加上夜不收皆出自驃騎營,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只要雙方發生遭遇戰,那絕對是明軍這邊佔據優勢。

如此情況下,建虜探馬抵擋不住,不得不後退,同時也增加了兵力,一隊也增加到一百人,想要和明軍夜不收至少在兵力上持平。但是,明軍夜不收,一隊立刻增加到兩百人,且派出的夜不收隊伍也增加了,至少在靠近邊關一帶的草原上,幾乎都是明軍夜不收的身影。

如此幾次之後,前方軍情再次報到歸化城的濟爾哈朗這裡,他就有點吃不消了。這樣耗下去,他可耗不起。他最大的期望,就是明國皇帝快點出關來攻打歸化城。

這一日,他又得到手下探馬稟告,說明軍每日出關的騎軍,至少有四千人左右,大清探馬這邊,實在是無法應對了。

濟爾哈朗對此想了很久,終於做出了決定,傳令軍隊集結。

蒙古部族頭目們一聽,不由得喜出望外,那是飛一般地速度趕來聽令。路上遇見熟人,就很是感慨道:“看來是明國皇帝終於要出關了,這下好了,終於等到了,打完這次戰事,就能入關去搶他孃的了!”

“是啊是啊,我那邊都快堅持不下去了,已經有族人趕來稟告說,部族那邊再不補充糧草,就只能殺馬充飢了!”

“那可不行啊,牛馬羊都殺了,明年怎麼辦?”

“……”

就這麼聊着,他們興高采烈地跑去聽令,結果濟爾哈朗卻對他們說道:“要是不狠狠地教訓一次明軍夜不收,痛打他們一頓,明國皇帝還不會出來……”

他的話還沒說完,那些蒙古部族的頭目紛紛跳了出來,再沒有以前對濟爾哈朗的敬意,立刻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都是非常詫異和有點怒氣了。

“啊,什麼,明國皇帝沒出關啊?”

“什麼時候才能和明國決戰,殿下給個準信吧!”

“打明國夜不收,大清軍隊出動就可以了,爲什麼叫我們?”

“就是,我們的兒郎都躺着不敢動,就怕肚子餓得更快,那還能出兵啊,一點糧草,都留着打決戰呢!”

“……”

這種情況,以前從未有過,讓濟爾哈朗的臉色有點陰沉了下來。他明顯地感覺到,這些蒙古部族的頭目,似乎越來越大膽了。當然,他也明白,這完全是因爲糧食鬧的。

邊上的阿濟格卻聽得怒氣頓生,如此無禮,反了天了。

這麼想着,他一下從座位站了起來,大步走過去,盯着其中幾個鬧得最兇的蒙古部族頭目,惡狠狠地說道:“軍機重地,大清親王面前,誰敢再呱噪?”

聽到這話,這些蒙古部族頭目們立刻想起建虜的兇殘,頓時,所有人就變得都安靜了。

適時地,濟爾哈朗趕緊當紅臉道:“以雷霆之勢除掉明國騎軍,等回頭決戰的時候,也能輕鬆不少。就算明國皇帝不出關,只要他沒了騎軍,那我們也可以解除戰備,無需時刻備戰的。”

行吧,反正你說啥是啥!蒙古部族的頭目們心中想着,也不敢不遵守軍令,只能遵守。

於是,建虜軍隊出兵三千,各蒙古部族出兵六千,從歸化城出發,繞了一個大圈,然後從大明邊關的左右兩側,一起夾擊包圍出關的明軍。當然,與此同時,其探馬還假裝敵不住明軍夜不收,往後敗退,想要吸引明軍這邊更進一步深入草原。

這日出關的騎軍,剛好是吳三桂所部。

對於建虜的情況,可以說是這支關寧軍最爲熟悉了。就算吳三桂一時沒有察覺,可軍中老兵卻立刻有了反應,把情況報到了吳三桂這裡:“老爺,情況似乎不對,按理來說,建虜好像沒到這樣敗退的地步!”

“呵呵,沒想到是真的,這事兒皇上已經算到了!”吳三桂一聽,臉上再次露出了敬佩之意道,“臨出關前,皇上有給本帥交代,說建虜耗不住了,很可能這次會出兵,想要包圍消滅我部。”

一聽這話,他的手下頓時驚喜,沒想到皇上竟然有交代,那肯定是真的了。

吳三桂就根據崇禎皇帝給他所說的“推測”,立刻召集分開的其他幾支騎軍,合併一處之後,突然往西側而去,直接撞上了烏拉特部的三千人馬,立刻殺了個對穿,而後揚長而去。

等到附近的建虜軍隊趕過來時,吳三桂早就進關了。從崇禎皇帝御駕親征以來,邊關的明軍,第一次見到了建虜和蒙古聯軍出現。

那沒得說,既然敢來,那就要好好招待一番的。

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172 軍功章(爲月票300加更)531 科技的種子101 手段324 滿清後宮慘案88 嘉定伯府208 這腦洞(爲推薦票2萬加更)7 懸而未決687 虛兵347 天恩浩蕩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207 鋤奸街594 都在掌握之中969 這下放心了927 坐井觀天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358 難以置信474 會師2 各有心思732 這還怎麼搞?682 感覺有點懸!504 傾國之戰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921 方正化違旨不遵21 悔不當初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7 懸而未決794 蒸汽船476 宣撫極西之地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746 狩獵54 新官上任509 一臉懵逼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704 自取滅亡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512 上下一心38 激將計790 弱國無外交之葡萄牙707 安南人傑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82 朕陪你走一趟648 熱血青年713 真沒見過世面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463 威脅遼東腹地429 失望透頂708 結盟789 國富論852 不想當懿文太子369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9 虎落平陽被犬欺533 大明英雄勳章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569 一蹶名王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326 無能廢物843 打賭不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797 計劃332 死不悔改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281 順勢加碼286 爲朕所用(爲推薦票6萬加更)220 對藩王府出手408 血債血償764 要死803 抱怨671 雖遠必誅不是喊口號(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3/3)630 雞血來了787 驚爲天人373 盧象升的考慮387 屢戰屢敗394 不近人情81 良心被狗吃了151 修理勳貴731 心中發毛745 來得好145 真香612 仁者無敵124 因糧均輸之爭156 各有所得46 三條妙計295 怒火中燒305 “利”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985 大結局727 忙成狗了249 爲自己而戰466 烽火遍地279 一石二鳥412 抓哪呢?(爲ZhengyuanHX護法加更)129 簡在帝心935 大明的疆域848 反攻明國689 決戰489 朕撤你的職689 決戰
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172 軍功章(爲月票300加更)531 科技的種子101 手段324 滿清後宮慘案88 嘉定伯府208 這腦洞(爲推薦票2萬加更)7 懸而未決687 虛兵347 天恩浩蕩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207 鋤奸街594 都在掌握之中969 這下放心了927 坐井觀天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358 難以置信474 會師2 各有心思732 這還怎麼搞?682 感覺有點懸!504 傾國之戰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921 方正化違旨不遵21 悔不當初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7 懸而未決794 蒸汽船476 宣撫極西之地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746 狩獵54 新官上任509 一臉懵逼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704 自取滅亡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512 上下一心38 激將計790 弱國無外交之葡萄牙707 安南人傑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82 朕陪你走一趟648 熱血青年713 真沒見過世面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463 威脅遼東腹地429 失望透頂708 結盟789 國富論852 不想當懿文太子369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9 虎落平陽被犬欺533 大明英雄勳章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569 一蹶名王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326 無能廢物843 打賭不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797 計劃332 死不悔改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281 順勢加碼286 爲朕所用(爲推薦票6萬加更)220 對藩王府出手408 血債血償764 要死803 抱怨671 雖遠必誅不是喊口號(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3/3)630 雞血來了787 驚爲天人373 盧象升的考慮387 屢戰屢敗394 不近人情81 良心被狗吃了151 修理勳貴731 心中發毛745 來得好145 真香612 仁者無敵124 因糧均輸之爭156 各有所得46 三條妙計295 怒火中燒305 “利”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985 大結局727 忙成狗了249 爲自己而戰466 烽火遍地279 一石二鳥412 抓哪呢?(爲ZhengyuanHX護法加更)129 簡在帝心935 大明的疆域848 反攻明國689 決戰489 朕撤你的職689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