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不計傷亡

要真是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的話,那所領軍隊就絕對是十萬以上去了。要不然,就算明國皇帝有膽子來遼東,明國的臣子也絕對會死諫的。

多鐸想到這一點,立刻就聯想起了塔山的多爾袞。兵力相差如此懸殊,不用說,多爾袞肯定危險了。如果他不出事,海州和鞍山驛堡就絕對不可能發八百里加急過來的。

於是,這一次,他不等皇太極看奏章,就立刻問信使道:“明軍來了多少人馬,戰況如何,可知塔山睿親王的消息?”

他們能想到的情況,皇太極當然也能想到。此時的他,心中其實比其他人更要確定,肯定是關寧軍以外的明軍來了,要不然,就憑關寧軍,連塔山的多爾袞所部都不可能打贏的。

之前的時候,自己還以爲是海州守將誇張了。可如今看來,恐怕不但不誇張,反而是隻把看到的稟告了過來,對於後續明軍的到來,卻是來不及送信出來了。

這麼想着,皇太極也是急了。他都顧不得再封鎖消息,隨便多鐸在那問話,自己用最快的速度打開黃馬褂轉呈上來的奏章,快速看了起來。

一如海州的那份奏章,鞍山驛堡的建虜向皇太極稟告,說關口來了四五千明國騎軍,他們大都攜帶了大清國人的首級,初步覈實,是塔山的大清軍隊的首級。

經查,這些明軍屬於明國御馬監轄下驃騎營,明軍這次肯定是大舉來犯,等步軍到來的話,明軍肯定攜帶重炮,鞍山驛堡危矣,求皇太極這邊速派援軍。否則鞍山驛堡失陷,遼陽就會暴露在明軍的視野之內,會直接遭到明軍的攻擊。

這一次,皇太極看完了奏章,就沒有再捏扁這份奏章了。而是又重複看了一遍,心中算了一下情況,頓時,他有點駭然。

之前以爲,從時間上算,塔山的多爾袞就算戰敗,可其所領一萬多大清軍隊,肯定也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的。就是從這一點推測,海州那邊肯定誇張了。

但是,如今看來,這恰恰證明,明國怕是也盡起國內明軍主力,由明國皇帝親自領軍,就算不是,那也是重臣領軍,絕對是有十幾二十來萬明軍,以絕對的力量,才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打敗多爾袞所部。由此,明軍的先鋒騎軍,纔會攜帶如此之多的大清首級。

而該死不死的,這個時候,自己剛好領着國內主力到了平壤,遼東腹地兵力空虛,根本沒有機動兵力增援野戰。如果各地城鎮只是固守而無援軍的話,以明軍的實力和攻城能力,還真有可能見一座大清城池,就能奪取一座大清城池……

皇太極腦補到這裡,頓時也慌了。此時,他擡起頭,剛好又聽到了信使回答多鐸的話道:“目前鞍山驛堡這邊,只發現了四五千明國驃騎營的騎軍,都是從海州方向而來。且他們大都攜帶了大清勇士的首級,丟在鞍山驛堡城下,至少有三千多。初步覈實,這些都是塔山睿親王所部人馬的首級!”

聽到這話,多鐸的臉色白了白,這麼多首級,那足以說明塔山的多爾袞所部大敗。

於是,他立刻轉頭看向皇太極,發現皇太極正擡頭在看平壤城那邊的戰事。

多鐸是不管這個了,他擔心多爾袞的安危,立刻向皇太極奏道:“陛下,明國驃騎營接連出現在海州,鞍山驛堡,肯定是大軍出動了。連明國皇帝的御林軍都出來了,搞不好就是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所領兵力絕對不會少。遼東腹地危矣,當盡數救援,臣弟願爲先鋒,日夜兼程趕回遼東!”

其他建虜頭目聽了,紛紛點頭。對於他們來說,平壤之戰,一下就不重要了。相比來說,他們當然更關心老巢的安危。要是老巢丟了,打下平壤又有什麼用,甚至進一步說,就是打下整個朝鮮也沒什麼用啊!

在多鐸的話說完之後,皇太極並沒有馬上答話,而是看着正在進行的平壤之戰,有點愣神的樣子。

此時的皇太極,心中非常地糾結。他何嘗不知道遼東要是丟了的話,大清就沒了根基。遼東和平壤相比,對於大清來說,根本就是不能比的。

可是,他身爲大清皇帝,是要通盤考慮的。費勁心思佈置了平壤之戰,如今已經開始了戰事,這時候要撤軍的話,所有心血就白費了,且東江軍會繼續成爲大清的心腹之患,下次再誘使盧象升和大清來正面對戰,就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着這些事情,看着激烈的平壤之戰正在進行,皇太極不由得開始檢討自己剛纔是不是有點自己嚇自己了。下意識地,他開始找理由來說服自己,遼東那邊沒有那麼危急,足以等到平壤之戰結束之後,再回師遼東,解決遼東那邊的事情。

“陛下,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如今遼東危矣,還請陛下回師救援!”多鐸見皇太極不說話,便立刻又再次求道,“臣弟願爲先鋒,日夜兼程趕回遼東,拖住明軍主力,把明國皇帝拖在遼東,等陛下主力一到,一舉滅了明國皇帝!”

“是啊,陛下,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肯定兵力雄厚,來勢洶洶,不可不防,當重視之!”嶽託也跟着附和道。

“……”

聽到七嘴八舌地聲音,皇太極回過神來,這個時候撤軍,他心有不甘,因此便對多鐸說道:“我大清軍威,難道是浪得虛名?就憑明國皇帝,他敢御駕親征遼東?就算他敢御駕親征,他的臣子能同意?明國皇帝又不是沒被俘虜過,他們就不怕那崇禎小兒,也步他們祖宗後塵,被我大清俘虜了?”

說到這裡,他看到多鐸似乎有點不服氣,還想再說,便進一步強調道:“再者說了,你們知道朕令主力在朝鮮,但明國皇帝從何知道?就算有人通風報信,但從時間上算,明國皇帝也來不及做出反應。既然如此,對於明國來說,他們不知道我大清主力東征朝鮮。那明國有幾個膽子,敢直接發大兵來打遼東?難道當年的薩爾滸一戰,他們的教訓還不夠,又想再來一次麼?”

這些話說出之後,這些建虜頭目不由得都沉默了,他們不得不承認,皇太極說得又道理。

皇太極自己也是越說越有信心,便繼續大聲說道:“再者說了,明國的精銳,能和我大清軍隊抗衡的,又能有幾支?朕還派了濟爾哈朗等人統領蒙古草原各部族,攻打明國漫長的邊關,明國又能從何調兵來遼東?”

這些建虜頭目被皇太極說得都是鬆了口氣,這種種理由說得都有道理,從道理上來說,明國皇帝絕對不可能御駕親征。既然不是明國皇帝御駕親征的話,那兵力肯定也有限。海州和鞍山驛堡等地會出現明國騎軍,塔山大清軍隊會戰敗,更多的是一種意外了。

除了多鐸擔心多爾袞,還想着再爭取一下,其他建虜頭目,便又轉頭看起平壤之戰了。只要遼東不是太過危險,滅了平壤再回轉遼東,就只是耽擱一天,兩天這樣的時間,也是可以接受的。

皇太極也注意到了多鐸的樣子,便用斬釘截鐵地話說道:“此戰,一定要拔出東江軍這顆釘子,一定要把盧象升殺了。如此,我大清才無側翼之憂。諸卿不用多想,打好了這一仗,朕就回師遼東,狠狠地給明軍一個教訓!”

說完之後,他便不再管遼東之事,只是把隱憂埋在心底,擡頭看着平壤城頭那邊,心中更是急迫,希望平壤之戰,最好立刻就結束。當然,前提是打下來。

此時,平壤戰況已經非常激烈。

火炮的轟鳴聲,火器的射擊聲,弓弦的震動聲,還有喊殺聲,慘叫聲,全都響成了一片。每時每刻,都有人中箭倒地,中彈哀嚎,又或者,被鐵彈砸得四分五裂,連慘叫聲都沒資格發出來。

終於,有一架投石車被推到了足夠近的距離,一大羣建虜立刻忙碌了起來,喊着固定投石車,又去搬運石彈,準備向城頭投射石彈。

不過,城頭上一聲轟鳴,眨眼間,一顆鐵彈已經先發而至,正中固定好的投石車,“嘩啦”一下,投石車立刻就四分五裂散落一地,底下正在忙碌的建虜,立刻慘叫聲一片,多有受傷。

然而,投石車實在太多了,就在這當口,又一架投石車被固定住了,第二架,第三架,越來越多的投石車被固定準備投彈。城頭上的火炮雖然已經竭盡全力,想要打散這些投石車,可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打散那麼多的投石車。

終於,第一顆磨盤大的石彈,呼嘯着撲向平壤城。不過很遺憾,只是砸到了平壤城下,壓根就沒碰到城頭。不過巨石落地,砸起的聲勢還是很驚人的。

皇太極看到又一架投石車向平壤城頭髮射了石彈,剛好砸在了垛口處,頓時,那段垛口就像泥糊的一樣,頓時被砸了一個大坑,周邊的明軍被飛起的石塊擊中,頓時死傷一片。

“好!”皇太極看到,不由得振奮地叫了一聲,而後,他又看到,有石彈飛過城牆,砸到城裡去了。

稍微掃視了一眼,皇太極便迫不及待地下旨,讓攻城部隊出擊。

於是,一直候命的建虜,擡着雲梯,立刻二話不說地向平壤城跑去。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建虜,確實是相當精銳的。一般的軍隊,己方還在用投石車砸城的情況下,又有幾個人有膽子敢在這時候衝鋒。但是,皇太極的旨意一下,他們卻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就發起了衝鋒。可見,令行禁止這一點,至少執行地很到位。

與此同時,皇太極也有旨意給投石車那邊傳去,讓他們延伸投彈,這樣多少能防止誤傷。

這個時候,其實城頭上的防守並沒有被建虜完全壓制,雙方還是有來有往地再打。這個時候讓攻城部隊登城,是要承受很大的傷亡。

但是,皇太極急啊,他恨不得立刻拿下平壤就回師遼東,因此,要多承受些損失,他也是認了。

不過他這麼不計傷亡地攻城,也確實給城頭上的明軍和朝鮮軍隊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應付建虜遠程兵種的同時,如今又要防禦建虜的登城,這守城的難度就更大了。

此時的盧象升,已經從箭樓上轉移了。建虜的投石車一旦開始投彈,箭樓就是主要目標之一。

他就在城垛處,由親衛護着,盯着城外的動靜,眉頭皺成了一團。建虜的瘋狂,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不管怎麼樣,建虜這第一次攻城的士氣正盛,絕對不能讓他們得逞,一定要狠狠地打擊,把這第一波攻城給打回去才行。

這麼想着,盧象升立刻命令道:“令城下送萬人敵到城頭,一旦建虜登城,立刻投下萬人敵!”

這個萬人敵,是鄭芝龍上次去京師時,崇禎皇帝御賜下來,由兵仗局製造的。東江軍這邊,也曾模仿着造了一些。但是,因爲萬人敵要想威力夠大,就極其耗費火藥,還有其他砒霜等配料,東江軍這邊,萬人敵的儲備並不多。

盧象升雖然帶來了平壤,但原本想着,這批萬人敵要用在最關鍵的時候。可是,沒想到建虜的第一次攻城,竟然就這麼激烈。這個時候,他也顧不得以後有沒有萬人敵可以用,眼前這關,先過了再說。

命令下去之後,盧象升繼續觀察城外戰況。終於,他忽然有了一個疑惑:“建虜這麼不計傷亡的攻城,實在有點違背常理啊!”

這麼想着,盧象升便擡頭,目光看向遠處,建虜僞皇所在的那個地方。他實在有點疑惑,不知道這僞皇是怎麼想的?

這擡頭一看,頓時,就讓他吃了一驚。雖然距離有點遠,可這是大白天,他是神射手,視力自然是不錯的,看到了有兩騎,就相差個幾百丈,一前一後地急速馳向建虜僞皇所在。

880 老鄉見老鄉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727 忙成狗了962 物是人非675 發動人民戰爭770 點睛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824 未雨綢繆383 誰是叛徒?456 總有意外45 大眼瞪小眼296 翻臉752 你們明不明白?336 下餃子嘍(感謝ZhengyuanHX的萬賞)754 說複雜了125 清屯充餉63 其心可誅896 搞定美洲344 大明密探78 東廠做事707 安南人傑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496 夜襲848 反攻明國207 鋤奸街971 看大戲517 公佈細作身份597 人盡其才26 掩護和突圍673 未必不是機會430 曇花一現477 圖謀攝政王537 建虜來了176 軍權在握(爲月票五百加更)598 大賞506 英雄所見略同141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爲唐鐵光盟主加更2/11)203 封賞處罰185 一起質問皇帝(爲songshy萬賞加更)264 雁過拔毛744 荷蘭人的智慧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197 緝拿欽犯54 新官上任61 威風凜凜803 抱怨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450 刺激351 尚可喜之死820 慘了310 海上怕怕530 掌舵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78 東廠做事725 今時不同往日461 錦囊妙計812 試航867 陷阱220 對藩王府出手396 完顏阿骨打託夢(爲書友20190203025737197加更)815 投海自盡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86 廠衛新氣象767 高興的太早了點610 將軍大人英明神武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915 都是在逃562 恭送上路之建虜版963 別開槍964 末日已經籠罩歐洲855 這是怎麼回事21 悔不當初881 抉擇526 必須設省851 心不在焉861 爾虞我詐76 對比134 大戰(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1/4)59 擔憂102 微服出宮422 皇太極的懊悔453 一代梟雄973 下戰書495 建虜並不笨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271 內應847 老夫聊發少年狂163 腹背受敵519 阿濟格的下場815 投海自盡823 他做夢了714 隨便玩519 阿濟格的下場214 形勢急轉直下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60 老太監出手
880 老鄉見老鄉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727 忙成狗了962 物是人非675 發動人民戰爭770 點睛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824 未雨綢繆383 誰是叛徒?456 總有意外45 大眼瞪小眼296 翻臉752 你們明不明白?336 下餃子嘍(感謝ZhengyuanHX的萬賞)754 說複雜了125 清屯充餉63 其心可誅896 搞定美洲344 大明密探78 東廠做事707 安南人傑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496 夜襲848 反攻明國207 鋤奸街971 看大戲517 公佈細作身份597 人盡其才26 掩護和突圍673 未必不是機會430 曇花一現477 圖謀攝政王537 建虜來了176 軍權在握(爲月票五百加更)598 大賞506 英雄所見略同141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爲唐鐵光盟主加更2/11)203 封賞處罰185 一起質問皇帝(爲songshy萬賞加更)264 雁過拔毛744 荷蘭人的智慧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197 緝拿欽犯54 新官上任61 威風凜凜803 抱怨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450 刺激351 尚可喜之死820 慘了310 海上怕怕530 掌舵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78 東廠做事725 今時不同往日461 錦囊妙計812 試航867 陷阱220 對藩王府出手396 完顏阿骨打託夢(爲書友20190203025737197加更)815 投海自盡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86 廠衛新氣象767 高興的太早了點610 將軍大人英明神武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915 都是在逃562 恭送上路之建虜版963 別開槍964 末日已經籠罩歐洲855 這是怎麼回事21 悔不當初881 抉擇526 必須設省851 心不在焉861 爾虞我詐76 對比134 大戰(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1/4)59 擔憂102 微服出宮422 皇太極的懊悔453 一代梟雄973 下戰書495 建虜並不笨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271 內應847 老夫聊發少年狂163 腹背受敵519 阿濟格的下場815 投海自盡823 他做夢了714 隨便玩519 阿濟格的下場214 形勢急轉直下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60 老太監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