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 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

被明國皇帝突然的進攻,殺得他步軍損失大半,甚至連海州都差點失守。這要是不找回場子,那就是他多鐸也擺在明國狗皇帝手下,這是他非常不願意的事情。

動員全國之力,要把明國皇帝留在遼東,這是多爾袞下的決斷,那他多鐸就更是擁護。

因此,在多鐸回過神來之後,他立刻興奮着,帶着一點詫異之色說道:“難道你們還怕明國皇帝逃跑?”

“要是知道我大清舉國之兵前來海州決戰的話,要換成我是明國皇帝,肯定是要先撤退的。”嶽託聽了,淡淡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道。

“關鍵是不知道呢?”多鐸剛說到這裡,忽然就愣住了。大清國內有明國細作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因此,這不知道的假設,他就沒有再繼續下去了。

稍微沉吟一下後,多鐸的臉色就嚴肅了很多道:“這個事情,至少目前來說,明國皇帝應該還是不知道的。要不然,你們來援之後,他不會派騎軍反攻。剛纔我在城頭上,看得很清楚,明軍根本就沒有一點退兵的意思!”

“這個不好說!”嶽託聽了,卻是搖搖頭道,“明國皇帝老奸巨猾,搞不好就是在撤退之前先打一仗,然後當我軍沒防備的時候就撤走了。”

豪格聽了半天,這時候才插話問道:“那怎麼辦?”

多鐸稍微沉默了一會才說道:“如果能斷其後路就好了,可如今我們和明軍的兵力相差不多,且明軍的騎軍也有一萬多騎,而車營又能有效地剋制大清騎軍,這個事情,有點不好辦啊!”

“那就這樣,派騎軍衝過去,佔領耀州驛如何?”嶽託這個時候,想起多鐸之前的建議,便說出來徵求意見道。

如今大清騎軍,全部合起來,大概有三萬多了。分出一萬多衝過去的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三千的話,那是大概率羊肉虎口。

可多鐸聽了,卻是搖搖頭道:“騎軍不善守,如果我們眼下就去截斷明軍退路的話,必然招致明軍的瘋狂反撲,耀州驛的騎軍就會有危險。”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後立刻問道:“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在攝政王領主力馬上要到達的時候,再出兵截斷其後路。而在此之前,就一直粘着明軍,不讓他們能有下定決心逃竄的機會!”

對於這個,他是深有體會的。

當初從耀州驛撤軍的時候,騎軍要想撤回海州,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步軍要撤回來那就難了。如果不是實在沒辦法,當初他也不會把步軍丟下,自己領着騎軍逃回海州的。

明軍這邊應該也一樣。

明國的騎軍大概就一萬多,絕對不到兩萬,其他三萬多就都是步軍,車營和炮兵什麼的,全都算在這裡面。如果和大清在交戰狀態,明國皇帝要逃跑的話,必然會遇到多鐸之前遇到的難題:步軍還保不保了?

而要讓明國皇帝爲難的話,那大清這邊就必然要給明軍那邊有足夠的壓力。讓明國皇帝忌憚,一旦後撤的話,大清這邊的趁勢進攻,很可能會把明國步軍全部吃掉。

不管明國皇帝多有錢,損失三萬多步軍,那是絕對會非常心疼的。因此,只要有機會,就絕對不會丟下步軍的。

就這個理由,多鐸給其他兩人解釋了一遍。

嶽託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點點頭道:“有道理,雖然我們進攻,而明軍又善防守,會讓我軍的傷亡大一些。可只要拖到攝政王領着主力趕到,那損失多少都是值得了!”

見他附和自己的看法,多鐸正高興着,可這時,豪格卻插話說道:“萬一明國皇帝壓根就不知道攝政王領主力趕來呢?”

“……”多鐸和嶽託聽了,互相看了一眼,都是無語。

有這種可能性麼?當然是有的,剛纔多鐸自己都還懷疑過,明國皇帝應該是還不知道的。

如果明國皇帝真不知道攝政王領主力趕來的話,以目前雙方兵力的對比,明國皇帝肯定不會主動就馬上撤走了。真要這樣的話,要豁出損失主動攻打明軍,就沒必要了。

要知道,大清的軍隊已經損失過多,再多損失,那都是非常心疼的了。

由此,三人都是沉默了一會,忽然,嶽託和多鐸異口同聲地說道:“要不看看情況再說?”

如果看到明國皇帝要有走的意思,那個時候再全力進攻,拖住明軍不讓走,也是可以的。除非明國皇帝說要走,只是帶着騎軍一跑了之。要不然,大軍要開拔,那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麼想着,三人便達成了一致意見,就準備看看情況再說。當然了,他們的決定,也少不了立刻派人回去給路上的多爾袞稟告。

只是,他們都沒想到,多鐸身上有甲級竊聽種子,他們所討論的事情,崇禎皇帝都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甚至崇禎皇帝還比他們三人更確切地知道,多爾袞領軍到什麼地方,離海州還有幾天的路程等等。

因此,崇禎皇帝看完竊聽種子反饋的消息之後,便淡淡地笑道:“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朕要說,再多的臭皮匠,也贏不了朕!”

“陛下,您說什麼?”邊上站着的伍忠聽到聲音,但是卻沒聽清楚,只好問道。

崇禎皇帝聽了,又是一笑道:“沒什麼,明日的時候,卿再指嶽託和豪格給朕看看。另外傳旨給各總兵,好好休息,這幾天免不了要去找建虜麻煩!”

“末將遵旨!”伍忠一聽,答應一聲,沒再多想,立刻便去傳旨了。

第二天的時候,多鐸和嶽託等人還有點擔心,結果沒想到,明軍竟然主動來進攻,一點都沒有撤退的意思,這讓他們三人都是大喜過望。

“哈哈,看來明國狗皇帝這次是在劫難逃了!”豪格當即哈哈大笑道。

嶽託卻是皺了眉頭道:“看來明國皇帝還是沒有得到消息,那麼問題就來了,明國細作應該不是我們三部手下了,對不對?”

一聽這話,其他兩人頓時就愣了愣。事實上是,就連嶽託自己都愣住了。

因爲按照他說得這個邏輯的話,那明國細作就只能是代善和阿濟格兩人的手下了。阿濟格不去管他,代善是他爹,他爹手下,搞不定會和他也有點牽扯都不一定。

他正在想着,豪格卻是先回過神來,如獲至寶,當即哈哈大笑起來道:“沒錯,肯定是這樣的。這下好了,這仗之後,嚴查他們兩個。不但阿濟格要查,代善老兒……”

說到這裡時,他看了嶽託一眼,然後不在乎地繼續說道:“……也要查!這個事情,關係到我大清的國運,一定要徹查到底!”

這個時候,阿濟格已經倒向多鐸和多爾袞這邊,因此,多鐸是不想查阿濟格的。可是,如果明國細作真在阿濟格手下的話,那也必須是要查個明白的。不過,最好是由他或者多爾袞來查,不讓別人,特別是不讓豪格插手是最好的。

這麼想着,多鐸便立刻轉移話題道:“眼下最爲關鍵的是,我們要保持給明國皇帝的壓力,卻又不能讓明國皇帝感覺壓力太大而撤退。因此,我建議,我們三部輪流出戰,就和明軍耗着,保持僵持就是最佳的了!”

聽到這話,嶽託也是立刻附和道:“對,如今最重要的,還是不能讓明國皇帝跑了!我們應該要先有這個心理準備,損失多點就多點,千萬不能讓明國皇帝跑了!”

豪格見他們兩人都是這麼說話,又逮着他商議具體拖住明軍的事情,便沒法子,只好把查內奸的事情先放到一邊去再說。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明軍和建虜那是打得轟轟烈烈起來。

“轟轟轟……”

“呯呯呯……”

“嗖嗖嗖……”

“哇哇哇……”

火炮轟鳴聲,火槍射擊聲,弓箭聲,喊殺聲,成爲海州城外的主旋律。

建虜這邊,出動步騎攻打明軍大營;而明軍在防守的同時,也會出動驃騎營趁機反擊,戰事打得那是非常地激烈。

正如幾個奴酋所擔心的,雙方兵力差不多,可明軍的裝備要精良得多,又善守,有火器助陣,因此,建虜損失就有點大了。

但是,不管是嶽託、多鐸還是豪格,都是咬牙撐着的,要迷惑明軍,一直拖着明軍等到多爾袞領主力趕到。

當然了,他們三人畢竟也肉疼自己的手下損失,因此,那是一天一派信使,加急趕回去催着多爾袞快點趕到海州城。

不過要徵調全國兵力,多爾袞的事情也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但是,他也知道,不能拖太久,於是,也是各種嚴旨催促,甚至還讓先集結的先走,後到的追趕。

就這麼着,等阿濟格到盛京的時候,多爾袞已經先一步到遼陽了。

他並沒有在遼陽休整,而是日夜兼程,催着手下趕路,這一日,終於趕到鞍山驛堡之後,他才讓大軍休整,同時,他焦急地等待海州那邊的信使。

如果明國皇帝這個時候跑了的話,那他就真得要氣得吐血了。眼看成功在即,可千萬別發生這樣的事情!多爾袞心中想着,甚至都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希望能保佑明國皇帝還在,讓他不至於前功盡棄。

坐等不是他的作風,信使同時派出,前去告訴海州那邊,他這邊再有一兩天的時間,就能趕到。

剛派出信使之後,從海州來的信使也到了鞍山驛堡。

多爾袞聽聞,全然沒有叔父攝政王的威嚴,下意識地站了起來,急急地跑出了大堂,迎面看到由親衛匆匆引過來的信使,就忍不住先喝道:“明國皇帝可還在海州?”

“回殿下,明國皇帝還在海州,今日一戰,我軍又損失了一千人馬!”信使一見,立刻打千跪地,趕緊回答道。

多爾袞一聽,不由得鬆了口氣,渾然沒有管損失的一千人馬,當即興奮地一拍手,哈哈大笑起來道:“好,好,好!”

“……”信使跪在那裡,低着頭,心中有點不舒服。這些天來,大清連續損兵折將在和明軍正面交鋒,雖然今天才損失一千人馬,可這前後加起來,也已經不少了,攝政王就一點都不感到心疼麼?

多爾袞纔不管他區區一個信使怎麼想,高興之後就立刻回到大堂內,開始考慮軍隊休整之後,用怎麼樣的方式突然出現在海州?

此時的他,已經不滿足只是把明國皇帝留在海州,最好是把這支來犯之敵,連帶着他們的皇帝,全部都留在海州,這樣一來的話,明國實力元氣大傷,就算再出英明神武的皇帝,大清的日子,也不會再像眼下那麼難過了!

然而,他卻不知道,他這個大明的金牌臥底,已經把情況在第一時間內,就已經稟告到了崇禎皇帝這裡。

看完了竊聽種子處反饋回來的消息,崇禎皇帝便立刻下旨召開軍議。

等諸將見禮完畢之後,崇禎皇帝便帶着一絲微笑說道:“卿等立刻回去悄然準備,今晚三更開始撤軍,目標是耀州驛,不得有誤!”

這幾天,正和建虜打得高興,突然之間,皇帝就下令半夜撤軍,這讓所有的總兵和監軍都是一愣:這也太突然了吧?

“陛下,爲何如此匆忙撤軍?”賀人龍回過神來後,當即出列抱拳請教道。

看到他們都是疑惑不解的樣子,崇禎皇帝心中便想着,你們都感覺不到,那建虜那邊就更是會意外了。

這麼想着,他心情很好,便對賀人龍說道:“奴酋多爾袞已經領着將近六萬人馬到鞍山驛堡了,後續還有兩萬建虜也在繼續趕來。”

一聽這話,中軍大帳內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建虜來這麼多人馬?這是豁出去了吧?

基本上,這是比明軍要多一倍以上的兵力了,而且建虜還是本地作戰,不管是地形還是後勤方面,都是優勢不小的。

657 陳述事實538 誤打誤撞?775 糧草危機19 傻眼了315 天災不斷651 該回家看看了115 怒火燒向誰624 世界第一771 攀科技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946 里斯本之戰57 真香245 形勢一片大好228 犯大明者誅495 建虜並不笨105 宴席議事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347 天恩浩蕩802 錫蘭90 駕臨御馬監軍營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945 得意地笑224 明狗太囂張了755 問話碰撞378 不計傷亡455 奪嫡之爭14 殺193 重現洪武盛況833 站在風口上983 盤口394 不近人情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85 僞君子真小人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9 虎落平陽被犬欺29 欺君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496 夜襲625 兵力優勢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層樓855 這是怎麼回事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741 有點狐假虎威167 實力地較量640 何通事607 神秘的信946 里斯本之戰431 世襲罔替104 有擔當427 只是想靜靜39 痛哭流涕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924 打怕了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729 血債血償891 隱憂562 恭送上路之建虜版422 皇太極的懊悔625 兵力優勢223 就等着殺豬了(爲大家辛苦抓蟲加更)75 表功270 敲打731 心中發毛462 一個很大的局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97 人心慌了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870 老套路146 人間百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5/11)635 狀元榜185 一起質問皇帝(爲songshy萬賞加更)243 投名狀701 湯若望的勸說175 不小心就秀了一把161 諸軍免送884 外強中乾650 靜極思動424 整頓內政463 威脅遼東腹地571 遼東伯661 殺殺殺麼973 下戰書481 對夷之策633 須佐銀礦917 錢糧你們出978 怕他個啥290 崇禎十三年的大事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929 阿巴斯二世的死法907 死得意外538 誤打誤撞?293 失足落水948 葡萄牙藩國454 懲惡揚善926 扎“小人”684 勝了?305 “利”
657 陳述事實538 誤打誤撞?775 糧草危機19 傻眼了315 天災不斷651 該回家看看了115 怒火燒向誰624 世界第一771 攀科技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946 里斯本之戰57 真香245 形勢一片大好228 犯大明者誅495 建虜並不笨105 宴席議事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347 天恩浩蕩802 錫蘭90 駕臨御馬監軍營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945 得意地笑224 明狗太囂張了755 問話碰撞378 不計傷亡455 奪嫡之爭14 殺193 重現洪武盛況833 站在風口上983 盤口394 不近人情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85 僞君子真小人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9 虎落平陽被犬欺29 欺君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496 夜襲625 兵力優勢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層樓855 這是怎麼回事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741 有點狐假虎威167 實力地較量640 何通事607 神秘的信946 里斯本之戰431 世襲罔替104 有擔當427 只是想靜靜39 痛哭流涕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924 打怕了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729 血債血償891 隱憂562 恭送上路之建虜版422 皇太極的懊悔625 兵力優勢223 就等着殺豬了(爲大家辛苦抓蟲加更)75 表功270 敲打731 心中發毛462 一個很大的局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97 人心慌了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870 老套路146 人間百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5/11)635 狀元榜185 一起質問皇帝(爲songshy萬賞加更)243 投名狀701 湯若望的勸說175 不小心就秀了一把161 諸軍免送884 外強中乾650 靜極思動424 整頓內政463 威脅遼東腹地571 遼東伯661 殺殺殺麼973 下戰書481 對夷之策633 須佐銀礦917 錢糧你們出978 怕他個啥290 崇禎十三年的大事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929 阿巴斯二世的死法907 死得意外538 誤打誤撞?293 失足落水948 葡萄牙藩國454 懲惡揚善926 扎“小人”684 勝了?305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