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朕要殺

崇禎皇帝朱由檢重重的一拍自己的大腿,霍然起身!“不行!朕要殺,誰不聽朕的話,朕就殺誰,殺仇人重要,殺不聽話的就更重要!你到底按不按朕的意思辦?老師,你不打算再爲大明盡忠了,是不是?”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臉是陰沉沉的,在這黑暗之中,在這燭光中的側面,雖然依然年輕,依然英俊,但是卻帶着七分的邪惡,讓孫承宗不寒而慄,他沒有想到大明到了這個時候,會出來這麼一個暴君?這麼一個兇殘到了極點的皇帝?“皇上,老奴如果沒有辦法勸您不殺袁承煥,老臣就替那些個畏敵不前的將領們求個情面吧?這兩日的戰況,皇上是親眼目睹了的,大明的這些將領雖然膽怯了,但是皇上不退,他們也不退,都死戰到了剛纔啊!您還是要殺他們是?”

崇禎皇帝朱由檢大怒,瞪着眼睛!“他們死戰?他們剛纔都蹲在城牆根呢!朕只看見曹文詔,盧象升,孫祖壽和秦良玉他們在死戰!不然朕怎麼會退兵的?大明的將領,就是有一口氣在,就要血戰到底!這纔是大明的軍規,永世不改!如果大明早有這條軍規,大明何至於被這些胡虜欺負成這樣?你看見這血流成河的北京城了嗎?看見這一片廢墟了嗎?你聽明白了嗎?”

崇禎皇帝朱由檢說到最後,幾乎是吼出來了!外面的王承恩也是心驚膽戰!楊四慶跟徐國偉更是嚇得噤若寒蟬!所有人都不知道皇上怎麼會忽然變成這樣了啊?這也太鐵血了吧,動不動就是跟這個拼命跟那個拼命的?

孫承宗見實在是勸不了皇帝了,頹然的坐在地上。嘆口氣。“老臣願意爲皇上擔這些惡名。但是皇上,這次的京師保衛戰結束之後,請准許老臣告老還鄉。”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準!這次過後,朕就準你告老還鄉,朕還讓你風風光光的告老還鄉!雖然你的理念跟朕不合,但朕在心裡,還是敬重老師的!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整個大明的問題,這是整個大明教育的問題!大明就應該有一套軍國主義的教育,大明的人,太軟弱可欺了!太逆來順受了!如果有一套系統的教育方式,人人都有血性!怎麼會亡國!”

孫承宗大汗,這還沒有到亡國的時候呢,您這也太悲觀了些吧?但是不敢再勸,皇上正生氣的時候呢!孫承宗從來沒有想到壓力會讓一個人這樣,但是大明就是皇帝的大明,皇帝要這樣。他也只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沒有辦法!

孫承宗在心中暗自爲大明祈福。爲皇帝祈福,老頭實在是心力交瘁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封閉了京師,京師再次戒嚴,雖然這次被建奴屠戮了半座北京城!死傷人口超過了四十萬!但是糧草因爲崇禎皇帝朱由檢預先有所防備,皇家的財富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宮內的建築大部分被焚燬,但是格局還在,紫禁城還大!紫禁城的城牆都還在!整個北京城的格局也都還在!不破不立!

誰也沒有想到皇帝在一日之內,發動了五萬多士卒,就將整個京師的百姓們都集中起來,將所有的軍營帳篷都拿出來,在承天門外清理出來一個巨大的廣場,一部分供傷員休整,一部分供應老百姓暫住!

雖然這場兵災持續了整整七日七夜,但是北京城的當官的人大部分都活着,皇親國戚們也大部分活着,這也證明了一件事情,當官的人,都有自己的求生法則!不管怎麼浩劫,他們都有辦法活下來,倒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那新考選令出來的八千多從九品,死傷了大半!

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帝這是又要唱的哪一齣戲?建奴的大營已經遷至遷安,遵化,永平,灤州四座堅城!這個時候不趕緊修繕房屋,不趕緊遣散京畿地區周邊州府的各地府兵,還召集的哪門子朝會?

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朝會,有七十多萬人蔘加!

崇禎皇帝朱由檢親自將他那部防彈車上面車載的高音喇叭拆下來,放在了一日之間重整一新的承天門上!有人在,一座磚石砌成的城樓,一個北京城的象徵,當然可以馬上修復!昨日,承天門還是傷痕累累,今天就已經煥然一新了!

廣場上是無數個粥場,崇禎皇帝朱由檢更是拿出了皇宮儲存的所有酒肉出來勞軍,但是將領們,朝臣們,則被晾在承天門下面,最靠近皇帝的地方站着!

等到所有人都吃飽了!

王承恩在皇帝的授意下,對着那個高音喇叭大聲道,“皇上駕到!”

這聲音太大,將王承恩都嚇了一跳,望着黑壓壓的七十多萬人,王承恩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面,上回除夕放煙花,可沒有這麼多人的!

這聲音,整個北京城都可以聽的清清楚楚,因爲崇禎皇帝朱由檢故意將音量調製最大,生怕大家聽不清楚,因爲七十多萬人,實在是太多了一些!

所有人都呼呼啦啦的跪下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情形,同樣出現在廢墟一般的皇宮內,因爲聽見皇帝駕到,宮女和太監們,還有皇后和貴妃們,以及懿安皇后張嫣都跪下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還沒有讓人去找鄭月琳和張慧儀,他沒有那個功夫,也沒有騰出那份心思,但是鄭月琳和張慧儀也同樣的跪在人羣中!她們都活了下來。

宮中的人雖然離得遠,但也能夠聽得見崇禎皇帝朱由檢在講話!

“都不要平身!都跪着,朕也跪着!我們大家都跪着,你們跪着,是因爲你們沒有血性,你們枉爲大明百姓和官吏!朕跪着,是因爲朕對不起列祖列宗,北京城在朕的手上破了!連朕的皇宮,連列祖列宗的皇陵都被建奴給糟蹋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聲音清晰,有力!在北京城的上空迴盪着,可謂字字血淚!

嗚嗚嗚……

第685章 排頭兵第725章 嚴婷的邀請第9章 千刀萬剮六言官第684章 別撞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192章 孟加拉虎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305章 喜事重重第784章 朕開始沉下心來了第69章 滿桂落馬第355章 一絲絲的光線第668章 瘋狗第127章 回宮第737章 印鈔機第260章 遠洋貨輪第423章 步驟第133章 小姐都要二百二十兩第130章 提拔袁佑爲吏部侍郎第357章 舉叔第467章 皇帝氣場第978章 熟悉的場景第595章 小主第357章 舉叔第493章 漫天大雪第93章 魏忠賢交底第51章 懿安皇后張嫣第253章 職業儈子手第371章 你睡了嗎第299章 絞盡腦汁想巴結第175章 亂世用重典第859章 何可綱第686章 下野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481章 遲鈍1103 雙方佈局第217章 匪夷所思的政論第578章 感覺第1022章 快避開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481章 對手第720章 王承恩回來了第157章 叫魂第18章 京師保衛戰第679章 舞臺劇第9章 千刀萬剮六言官第392章 秘密任務第29章 登聞鼓第952章 陳奇瑜第475章 放鬆第160章 周延儒第446章 魏忠賢死了第1092章 屠戮日本第682章 手榴彈第678章 飛機第308章 不分輕重第691章 女人當官第854章 分崩離析和一個整體第997章 朕要打一窩第244章 乾淨第472章 他有個兒子第1章 崇禎元年1098 涼山戰場第91章 娃兒乖第65章 乞丐守城第840章 金牌訟師第156章 不堪重負第546章 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1106 千鈞一髮第433章 滾出去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44章 都是神人在夢中告訴朕的1106 千鈞一髮第8章 言官張有德第209章 爲情自殺?第126章 孫承宗的顧忌1115 飯後慶祝第501章 鵪鶉一般第240章 三個女人第567章 什麼都可以輸第595章 小主第480章 絕代風華第946章 兩小無猜第599章 蘇泰大福晉第977章 大炮第1058章 錦衣衛密探第697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91章 張敏1125 教授美意第30章 言官串聯第559章 黑錢第673章 白蓮教第331章 要出大事第218章 安內必先攘外第226章 紛亂和穩定第34章 錦衣衛小旗第542章 轉變很大的藍琪薇第910章 爭寵第515章 罷市的擔憂第394章 毛文龍被殺第651章 工業母雞
第685章 排頭兵第725章 嚴婷的邀請第9章 千刀萬剮六言官第684章 別撞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192章 孟加拉虎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305章 喜事重重第784章 朕開始沉下心來了第69章 滿桂落馬第355章 一絲絲的光線第668章 瘋狗第127章 回宮第737章 印鈔機第260章 遠洋貨輪第423章 步驟第133章 小姐都要二百二十兩第130章 提拔袁佑爲吏部侍郎第357章 舉叔第467章 皇帝氣場第978章 熟悉的場景第595章 小主第357章 舉叔第493章 漫天大雪第93章 魏忠賢交底第51章 懿安皇后張嫣第253章 職業儈子手第371章 你睡了嗎第299章 絞盡腦汁想巴結第175章 亂世用重典第859章 何可綱第686章 下野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481章 遲鈍1103 雙方佈局第217章 匪夷所思的政論第578章 感覺第1022章 快避開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481章 對手第720章 王承恩回來了第157章 叫魂第18章 京師保衛戰第679章 舞臺劇第9章 千刀萬剮六言官第392章 秘密任務第29章 登聞鼓第952章 陳奇瑜第475章 放鬆第160章 周延儒第446章 魏忠賢死了第1092章 屠戮日本第682章 手榴彈第678章 飛機第308章 不分輕重第691章 女人當官第854章 分崩離析和一個整體第997章 朕要打一窩第244章 乾淨第472章 他有個兒子第1章 崇禎元年1098 涼山戰場第91章 娃兒乖第65章 乞丐守城第840章 金牌訟師第156章 不堪重負第546章 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1106 千鈞一髮第433章 滾出去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44章 都是神人在夢中告訴朕的1106 千鈞一髮第8章 言官張有德第209章 爲情自殺?第126章 孫承宗的顧忌1115 飯後慶祝第501章 鵪鶉一般第240章 三個女人第567章 什麼都可以輸第595章 小主第480章 絕代風華第946章 兩小無猜第599章 蘇泰大福晉第977章 大炮第1058章 錦衣衛密探第697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91章 張敏1125 教授美意第30章 言官串聯第559章 黑錢第673章 白蓮教第331章 要出大事第218章 安內必先攘外第226章 紛亂和穩定第34章 錦衣衛小旗第542章 轉變很大的藍琪薇第910章 爭寵第515章 罷市的擔憂第394章 毛文龍被殺第651章 工業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