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雁門關

京師保衛戰是崇禎皇帝朱由檢親自領導,親眼見證的,他深深的被秦良玉和她的白桿兵而感動着,但是抵禦外敵還好一些,這是衛國戰爭,讓秦良玉的白桿兵幫着自己去剿殺反民大軍,這就需要朝廷正統的軍隊,需要自己的御林軍和三邊大軍這樣的專職服務於皇帝的軍隊了!他的性格讓他不忍心開口。

優柔寡斷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也有着面子薄的特點,他絕對不是一個臉皮厚,隨便就能夠對別人提出要求的人,而且,此時的明庭非常衰落,除了秦良玉這樣少數的地方愛國武裝,根本沒有什麼地方軍隊會聽從皇帝的調派,他怎麼好意思讓白桿兵這種,純粹是靠着馬家的家族體系組建起來的軍隊而去反民大軍血戰呢?

大同上空的白雲層層疊疊,這是一個深春的好時節,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卻無心欣賞這空中的美景。他駕駛着武裝直升飛機在大同上空盤旋了一週,不確定該在哪裡着陸,他自己也並沒有想好。

“問清楚了曹文詔和孫傳庭軍隊的具體位置了嗎?”崇禎皇帝朱由檢問身邊的副手高德威,高德威即錦衣衛的大頭領,同時也是檢荀樓的直屬跟班,雖然他的品級已經遠遠的高出於檢荀樓的那個從七品的小旗頭銜。

高德威點點頭,“大同城內駐防的都是秦良玉的大軍,共計八千多人,而孫傳庭的一千大軍在寧武關駐防,曹文詔的一千大軍在雁門關駐紮。至於楊鶴大軍的消息並不確切,一直在陝西至山西周邊調動。具體人數也不確切。”

崇禎皇帝朱由檢嗯了一聲。什麼都沒有說。他已經想好了去哪裡。他跟秦良玉之間並沒有無線電系統聯繫,一方面是出於對軍事秘密的保護,另一方面,他沒有辦法將全部是靠着家族體系組成的秦良玉的白桿兵劃入自己的中央軍。這就是他和秦良玉軍隊之間的微妙關係。

楊嗣昌同樣什麼也沒有說,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個檢大人對自己有所防備,而且以他的城府,一般是不跟不熟悉的人說太多話的,更何況這個人是王承恩的外甥。是皇上身邊親近的人,在這一世,楊嗣昌和皇帝還沒有過接觸。

但是楊嗣昌聽見了一點點關於父親的消息,還是很欣慰的,父親的三邊大軍移動到了陝西和山西交匯的周邊,說明父親的心,還是在朝廷的身上的。

雁門關是古代宋明兩代的歷史標誌,一說雁門關,人們馬上想到宋代楊家將爲國前仆後繼的故事。

“天下九塞,雁門爲首。”“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羣像,並在東城門外,爲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爲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流傳至今。

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裡羣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 ”。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爲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爲險要。明末清初的著 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眼,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

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爲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臺,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 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牧。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 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

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着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爲“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杆,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後的數株青松。

“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華所說的戰國良將李牧的故事。史載,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爲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人幕府,爲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 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他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爲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爲“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

崇禎皇帝朱由檢之所以將武裝直升飛機停靠在雁門關,並不是不放心秦良玉會對自己怎麼樣,他是完全相信秦良玉的愛國情懷的,他只是希望離着前線更近一些,得到的消息更確實,更快捷一些,反正他有武裝直升飛機,也不用擔心自己有什麼危險。

第845章 朕不傷害別人第273章 倆女第409章 大明的老闆第1022章 快避開第295章 逼着你表態第316章 幾代人第622章 第二次京師保衛戰第966章 雙女王制度第332章 心理博弈第931章 霸氣的大明皇帝第164章 芳香氣息第880章 享受殘酷第535章 屋檐第857章 爲了蘑菇雲生氣第806章 金本位第887章 火銃第345章 德羅辛克第816章 鄭月琳家提親第1093章 皇帝來了第457章 會晤鄭芝龍第917章 額不去第176章 拒馬河第368章 綁票的人第462章 攪屎棍第414章 最大的悲哀第1035章 碾壓洋狗第355章 一絲絲的光線第1017章 崇禎,你怕了嗎?第557章 三門第205章 劉鴻訓第581章 殺氣騰騰第140章 酸不溜秋的心情第41章 御前審案第871章 皇太極和大玉兒第191章 藍琪薇和魏蔓婷不是親母女第914章 瘋了的御林軍第577章 怎麼選第514章 點透第571章 牙口不錯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605章 藝術家第798章 石榴裙第506章 投標第343章 航輪靠岸第706章 逆天第200章 血戰拒馬河第316章 幾代人第587章 泡澡第5章 鄉幹部的權謀第580章 張慧儀和鄭月琳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438章 乾淨第375章 出韓城第275章 三邊的重要第46章 史上最大力度的京察大計第333章 困境第483章 表達出來第118章 聖旨比皇帝本人威力大第619章 角山之巔第33章 雙規第292章 後院第978章 熟悉的場景第371章 你睡了嗎第370章 因禍得福第110章 回到大明朝第533章 實力第816章 鄭月琳家提親第554章 做客1101 雜衆島省第604章 能嗎?1119 校園格鬥第772章 楊鶴用計謀第967章 朕好開心啊第698章 院子外面第194章 冰塊一般的兩個美女第1054章 親情第705章 寶物第737章 印鈔機第130章 提拔袁佑爲吏部侍郎1096 這樣悽美第628章 史上最邪惡皇帝第677章 抱着藍琪薇第23章 三個臭皮匠也賽不過諸葛亮第12章 跟皇帝討價還價第1064章 皇帝被圍第779章 楊鶴之死第628章 史上最邪惡皇帝第652章 機牀第812章 朕親自帶領第1036章 互相咬死第693章 倔強第57章 誰是楊衰?第755章 再也無法回現代第44章 都是神人在夢中告訴朕的第632章 高音喇叭第625章 出來SOLO第207章 小螞蟻皇帝第494章 密旨鄭芝龍第113章 建奴傷兵第1077章 超級軍師
第845章 朕不傷害別人第273章 倆女第409章 大明的老闆第1022章 快避開第295章 逼着你表態第316章 幾代人第622章 第二次京師保衛戰第966章 雙女王制度第332章 心理博弈第931章 霸氣的大明皇帝第164章 芳香氣息第880章 享受殘酷第535章 屋檐第857章 爲了蘑菇雲生氣第806章 金本位第887章 火銃第345章 德羅辛克第816章 鄭月琳家提親第1093章 皇帝來了第457章 會晤鄭芝龍第917章 額不去第176章 拒馬河第368章 綁票的人第462章 攪屎棍第414章 最大的悲哀第1035章 碾壓洋狗第355章 一絲絲的光線第1017章 崇禎,你怕了嗎?第557章 三門第205章 劉鴻訓第581章 殺氣騰騰第140章 酸不溜秋的心情第41章 御前審案第871章 皇太極和大玉兒第191章 藍琪薇和魏蔓婷不是親母女第914章 瘋了的御林軍第577章 怎麼選第514章 點透第571章 牙口不錯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605章 藝術家第798章 石榴裙第506章 投標第343章 航輪靠岸第706章 逆天第200章 血戰拒馬河第316章 幾代人第587章 泡澡第5章 鄉幹部的權謀第580章 張慧儀和鄭月琳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438章 乾淨第375章 出韓城第275章 三邊的重要第46章 史上最大力度的京察大計第333章 困境第483章 表達出來第118章 聖旨比皇帝本人威力大第619章 角山之巔第33章 雙規第292章 後院第978章 熟悉的場景第371章 你睡了嗎第370章 因禍得福第110章 回到大明朝第533章 實力第816章 鄭月琳家提親第554章 做客1101 雜衆島省第604章 能嗎?1119 校園格鬥第772章 楊鶴用計謀第967章 朕好開心啊第698章 院子外面第194章 冰塊一般的兩個美女第1054章 親情第705章 寶物第737章 印鈔機第130章 提拔袁佑爲吏部侍郎1096 這樣悽美第628章 史上最邪惡皇帝第677章 抱着藍琪薇第23章 三個臭皮匠也賽不過諸葛亮第12章 跟皇帝討價還價第1064章 皇帝被圍第779章 楊鶴之死第628章 史上最邪惡皇帝第652章 機牀第812章 朕親自帶領第1036章 互相咬死第693章 倔強第57章 誰是楊衰?第755章 再也無法回現代第44章 都是神人在夢中告訴朕的第632章 高音喇叭第625章 出來SOLO第207章 小螞蟻皇帝第494章 密旨鄭芝龍第113章 建奴傷兵第1077章 超級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