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思路清晰起來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設想是,由銀本位過度到金本位,或者複合本位,從而過度到以大明紙幣爲主的信用本位制度!以通過大明紙幣的霸主地位,從而成爲世界上唯一能夠在國際上面流通的貨幣!

如果能夠達到這一步,大明再無難題,什麼難題都沒有!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思路,始終沒有全部放在跟後金硬碰,或者跟中原反民們硬碰,或者跟江南財閥們硬碰上面去!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依靠對外貿易,短期內改變這樣的困境!

這同樣也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所能夠想得到的,最好的改變大明目前的危局的解決辦法!

對於金銀本位最大的抨擊來自於社會發展的需要。因爲採用金銀本位的話,那就意味着國家發行貨幣的量,將與國庫內庫存的金銀存量掛鉤。可問題在於社會進入急速發展期,必然導致社會商品價值總量的急速提升,不發行足量的貨幣會導致通貨緊縮制約經濟。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國家購入相應數量的黃金白銀,然後按比值發行貨幣。但同時我們要知道金銀的總量是有限的,如果國家沒有購進相應數量的金銀就發行貨幣,那就相當於把貨幣貶值。貨幣貶值是國家不願意看到的。可還有個特例,如果國家要應付的不是經濟發展而是戰爭,那也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金銀本位的地位也不像有的人想象中那麼牢固,因爲金銀是可以摻假的。在過去那是夠殺頭的罪名,但如果犯法的是國王。那大家也就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既購不得相應數量的金銀。又不貨幣貶值。國王們通常會採取的折中辦法,就是摻假以降低國庫內金銀的純度以增加總量。但這種手法只能在自己國家耍耍,國外可不吃那麼一套,所以實際在外匯市場,貨幣仍將貶值,這也是匯率會發生變化的原因。

拋棄金銀,以紙幣作爲本位幣,必須找到金銀的替代品。世界標準的本位幣。大體可以認爲是美圓,而美圓是與石油掛鉤的。所以貨幣或者本位幣無論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都是換湯不換藥的。而以紙幣作爲本位幣拋棄金銀,最大的問題在於紙幣可以濫發濫印,如果貨幣的發行得不到強有力的監管,所有人都逃不出通貨膨脹的魔咒。

金銀本位的時代,貨幣的發行由於要受到金銀總量的制約,所以控制起來還比較容易。可取消金銀本位之後,貨幣的發行成爲了一個大難題,利益集團出於利益的考慮希望加大貨幣的發行量。並且他們可以以輕度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發展這一事實作爲理由。當銀行業對外提供的貸款已經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時,危機就埋下了。國家不可能希望經濟停滯。所以對銀行業能拉一把就絕對不會放,這就導致了國家不得不加大貨幣的發行量而造成通貨膨脹,爲了控制通貨膨脹又不得不放出大量的國債吸引貨幣迴流,爲了支付發放國債產生的利息又不得不再度加大貨幣的發行量,這一惡性循環。簡單地說,國家發放國債並不是缺錢花,而是爲了控制通貨膨脹,而發放國債這一手法本身卻又在進一步加大通貨膨脹,國家每年發放國債的數量就可以看成是這個國家通貨膨脹程度的晴雨表。

我們可以把經濟發展看成是一缸滿滿的水,通貨膨脹造成的泡沫經濟會使水溢出,國家發行國債可以看成是拿了個臉盆在收集溢出的水。臉盆也在不斷換大,但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通貨膨脹的速度遠遠高於經濟發展的速度,那麼遲早會把臉盆也一起填滿,到那時,就是經濟崩潰的開端(甚至不需要人爲製造通貨緊縮以最終奪取國家核心資產的行動)。

控制了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就控制住了這個國家的命脈。所以關鍵的問題不在於本位幣的選擇,而在於國家自己控制住貨幣的發行權。

本幣指的是某個國家法定的貨幣,除了法定貨幣之外其他的貨幣都不能在這個國家流通。如中國大陸唯一法定貨幣爲人民幣,所以這時我們也把人民幣稱爲本幣,但這種概念大多是用在匯市上的。除了本幣之外其他的都統稱外幣。

本位幣和原幣都是相對的概念。

比如中國,規定以人民幣爲記帳本位幣,意思是說在國內的企業所有的財務報表都要用人民幣來進行反應,方便統計、計劃等宏觀分析,也方便橫向、縱向對比;

而原幣則相對於本位幣來講,比如一家德國外資企業,老闆是德國人,企業的財務報表當然要讓德國老闆看得明白,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德國馬克來向老闆彙報財務報表的,這個時候的德國馬克在中國國內就被看作原幣。

主幣又稱本位幣,是一國貨幣制度中的基本通貨,它是國家法定的計價、結算貨幣單位。主幣具有無限清償能力,主要用於大宗商品交易和勞務供應的需要。主幣在一國經濟生活中起主導作用。

同樣的情況如果到了德國,則馬克成了本位幣,而人民幣則成了德國人眼中的原幣。一般情況下,國內的外資企業在向國內的一些政府機構上報統計報表的時候,都要換算成本位幣的報表。

人民幣除了有主幣和輔幣之分外,還有一種爲紀念幣。所謂紀念幣,是國家爲紀念國內外重大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或根據特殊需要,有選擇、有控制地發行的鑄幣。

外幣是指在一個官方的貨幣區域內所使用的一種其它貨幣或者利用一種其它貨幣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外國貨幣”的簡稱,是指本國貨幣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它常用於企業因貿易、投資等經濟活動引起的對外結算業務中。

輔幣即輔助貨幣,是指本位幣單位以下的小額貨幣輔助大面額貨幣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它的特點是面額小,流通頻繁,磨損快,故多用銅、鎳及其合金等賤金屬鑄造,也有些輔幣是紙製的。輔幣一般是有限清償貨幣,即每次交付的輔幣數量有一定限制,超過限額,收方可以拒收。不少國家規定輔幣和主幣一樣具有無限清償的能力,我國採取了這種做法。

1、將進入流通領域的貨幣(通貨)可以區分本位幣和輔幣。本位幣是按照國家規定的貨幣單位所鑄成的鑄幣,亦稱主幣。輔幣是主幣以下的小額通貨,供日常零星交易與找零之用。輔幣是本位幣以下的小額通貨,供小額週轉使用,通常用賤金屬鑄造。 各國貨幣制度一般規定輔幣限制鑄造。輔幣只具有有限法償力。

2、本位幣的面值與實際金屬價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貨幣,國家規定本位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允許本位幣可以自由鑄造和熔化的國家,對於流通中磨損超過重量公差的本位幣,不準投入流通使用,但可以向政府指定的機構兌換新幣,即超差兌換。

3、輔幣一般用賤金屬鑄造,其所包含的實際價值低於名義價值,但國家以法令形式規定在一定限額內。輔幣僅具有限法償性,但可以與主幣自由兌換。輔幣不能自由鑄造,只准國家鑄造,其鑄幣收入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當代紙幣條件下,輔幣與賤金屬鑄造的主幣經常標示國家名稱或者可以體現國家權威,但與歷史上金屬貨幣體系中將主幣與輔幣鑄造發行權分別授予不同部門比較,更多的是具有象徵意義。

在現代各國普遍實行不兌現信用制度下,黃金已基本喪失世界貨幣的地位,而由某些國家的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取而代之,稱之爲國際貨幣。能夠在世界市場上執行貨幣職能的少數國家貨幣,必須具有廣泛的可普遍接受性和可自由兌換貨幣的特點。如在國際結算、支付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作爲國際儲備資產;無需經國家貨幣主管當局批准,即可在市場上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當然,能夠具有這種能力的只是那些在國際貿易中佔有較大份額,經濟實力較強國家的貨幣,而不是所有國家發行的主權貨幣。

美元仍然是國際儲備資產的中心,但日元、英鎊、馬克(1999年以後被歐元取代)、歐元以及特別提款權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

衆人都雲裡霧裡的聽着崇禎皇帝朱由檢越說越遠,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卻一點都沒有注意,或者說即使是注意到了,他也懶得去管!

崇禎皇帝朱由檢到了這個時候,並不像是在給這些人講解什麼,反而是讓自己頭腦中的藍圖越來的越清晰了起來!

一個人,管不了別人,最重要的也只能夠是讓自己變得思路更加的清晰,崇禎皇帝朱由檢就有這麼一個意思!

第73章 理想化的官員體制第514章 點透第860章 做人就是要爭氣第335章 血人第1028章 強勢出現第909章 除夕第763章 很自私的人第1036章 互相咬死第440章 喂喂喂第650章 古洛塗教授第875章 又胡來?第1054章 親情第374章 汽車第696章 身份證第882章 腳踏實地第695章 蘇茉兒第799章 談婚事第711章 交子第581章 殺氣騰騰第994章 一手遮天第306章 短刀第272章 分道走第1064章 皇帝被圍第1045章 多爾袞第120章 豪格大軍第288章 討厭的很第452章 海賊第609章 不服輸的人第38章 傅永淳第394章 毛文龍被殺第211章 誰敢議一議第455章 天津第509章 公平第698章 院子外面第1091章 東俄羅斯第498章 揚州大營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60章 送人回家第602章 走走第929章 展翅高飛1130 國之大者第938章 罷了鄭芝龍第837章 朕哭了第25章 東廠的水夠深第403章 檢郎第449章 劉香第255章 直升機第405章 同一個規格第206章 坤寧宮序章第189章 你是古代人啊第314章 還是叫錦衣衛第169章 很多想法的周延儒第984章 大明行省第402章 不可能的吧第867章 正大光明第559章 黑錢第339章 你有感覺嗎第1031章 朕是皇帝第718章 告發田建章地1034章 戰爭第839章 公審第256章 心智如鋼鐵第258章 只好做朋友第528章 越爽第805章 對外貿易的重要性第200章 血戰拒馬河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219章 一二三四第566章 嫉惡如仇第462章 攪屎棍第524章 都走第637章 孫祖壽發威第82章 朕不認錯認罰第1014章 興子天皇第72章 大明報第128章 糧荒問題第782章 有所保留第551章 天真的孩子第689章 沒有發生誰知道?第757章 時間不會讓人忘了痛,只會讓人習慣了痛第28章 寒風第814章 太多禮品第346章 經絡第955章 庵堂裡的張嫣第596章 林丹汗酒席第195章 老虎肉好吃第995章 皇太極的盟友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487章 朕是朱由檢第24章 朕喜歡聰明人第588章 給了朕吧第122章 火箭炮第602章 走走第727章 記日記第911章 剖腹自盡第1004章 倭奴1130 國之大者第1041章 張敏第517章 十歲女童陳圓圓
第73章 理想化的官員體制第514章 點透第860章 做人就是要爭氣第335章 血人第1028章 強勢出現第909章 除夕第763章 很自私的人第1036章 互相咬死第440章 喂喂喂第650章 古洛塗教授第875章 又胡來?第1054章 親情第374章 汽車第696章 身份證第882章 腳踏實地第695章 蘇茉兒第799章 談婚事第711章 交子第581章 殺氣騰騰第994章 一手遮天第306章 短刀第272章 分道走第1064章 皇帝被圍第1045章 多爾袞第120章 豪格大軍第288章 討厭的很第452章 海賊第609章 不服輸的人第38章 傅永淳第394章 毛文龍被殺第211章 誰敢議一議第455章 天津第509章 公平第698章 院子外面第1091章 東俄羅斯第498章 揚州大營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60章 送人回家第602章 走走第929章 展翅高飛1130 國之大者第938章 罷了鄭芝龍第837章 朕哭了第25章 東廠的水夠深第403章 檢郎第449章 劉香第255章 直升機第405章 同一個規格第206章 坤寧宮序章第189章 你是古代人啊第314章 還是叫錦衣衛第169章 很多想法的周延儒第984章 大明行省第402章 不可能的吧第867章 正大光明第559章 黑錢第339章 你有感覺嗎第1031章 朕是皇帝第718章 告發田建章地1034章 戰爭第839章 公審第256章 心智如鋼鐵第258章 只好做朋友第528章 越爽第805章 對外貿易的重要性第200章 血戰拒馬河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219章 一二三四第566章 嫉惡如仇第462章 攪屎棍第524章 都走第637章 孫祖壽發威第82章 朕不認錯認罰第1014章 興子天皇第72章 大明報第128章 糧荒問題第782章 有所保留第551章 天真的孩子第689章 沒有發生誰知道?第757章 時間不會讓人忘了痛,只會讓人習慣了痛第28章 寒風第814章 太多禮品第346章 經絡第955章 庵堂裡的張嫣第596章 林丹汗酒席第195章 老虎肉好吃第995章 皇太極的盟友第926章 調馬世龍第487章 朕是朱由檢第24章 朕喜歡聰明人第588章 給了朕吧第122章 火箭炮第602章 走走第727章 記日記第911章 剖腹自盡第1004章 倭奴1130 國之大者第1041章 張敏第517章 十歲女童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