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自殘(山西篇)

預想中的順軍襲擊並沒有出現,事實證明,唐王這次是多餘擔心了。

李自成派來的這兩位使者是誠心誠意與唐王議和,所謂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在和談尚有一線希望時,李自成不會輕易開戰的,朱聿鍵當然不知道,此時李自成日子也並不好過。

順軍追趕周遇吉漸漸逼近寧武關,一路之上,李自成一直期盼寧武關守將能早日“順應天命,棄暗投明”向大順投降,爲此李自成還特意命令順軍放緩行軍速度,三番五次責令劉宗敏不要冒進,爲的是給周遇吉留出充足時間做好投降準備。

李自成拳拳之心等到的卻是周遇吉馬不停蹄逃竄,從代州一直逃到寧武,卻始終沒有回頭,哪怕派出使者與順軍談談。

當然,周遇吉之所以沒有與李自成交接,不是因爲不想,只是因爲不敢。

直到劉宗敏部被唐王派出的夜不收襲擊,李自成終於看出寧武關沒有任何想要投降的意思,就在他準備揮師東進,發動全面進攻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崇禎皇帝朱由檢御駕親征,此時正在寧武關。

大順皇帝相信,不出意外順軍將很快攻克寧武關,消滅這股負隅頑抗的明軍,哪怕對面有皇帝鎮守。

可是,弒君之罪可不是小事,倘若朱由檢真的死在自己手中,到時四面軍閥一起圍攻自己,搞不好李自成就會重蹈董卓命運。

再者,經過一個多月東征,長時間攻城略地,順軍已經失去西京誓師時的銳氣,從一支精銳之軍變爲疲老之師,攻克寧武關後繼續向前,到底能給順軍帶來多大收益呢?

會不會還有幾萬張嘴等着自己去養活?

說到底,李自成現在還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接手大明的一切。

朱由檢手下那些大臣們該如何處置。一殺了之?全部放掉?如果他們投降大順,又該如何處置。

順軍補給線已經是岌岌可危,陝西已經竭盡全力,老百姓就差吃觀音土了,再搜刮下去,早晚會激起民變。

從西安走來,走到哪裡搶到哪裡,除了就地搶糧,順軍沒有任何辦法。

所謂“闖王來了不不納糧”現在只存在於幻想中,大家都不向闖王納糧,等到富戶被搶完了,再不搶窮人難不成把自己餓死?

進入山西后戰事異常順利,各地明軍望風歸降,新增的上萬人馬每天都要吃喝拉撒,這些明軍打仗都是軟蛋,斂財本事卻一個比一個強,如喲是不給他們吃食,呵呵。

慾壑難填。

李自成知道自己已經支撐不了這場無休止的戰鬥了,除非他能變出銀子糧食。

銀子糧食當然是變不出來的。

談判無疑是最優解,只要寧武關投降,生擒朱由檢,便能搶掠更多的糧食銀兩,甚至可以挾天子令諸侯,從而結束這場沒有盡頭的遊戲。

至於投降順軍的這些降軍,可以把他們帶回陝西,再慢慢分割消化。

兩位順軍使者在甲兵護衛下,帶着李自成筆寫給崇禎皇帝的書信,登上了寧武關。朱聿鍵在總兵官署大廳接待了兩名使者。

至於那十幾名順軍,剛一入關被熊通下令解除武器,關押起來。

之所以沒有立即殺掉是爲了留着祭旗——戰事正式開始時照例要殺幾個人頭告慰在天之靈。

兩位文官模樣的使者站在唐王身前,他們身上穿着大順王朝新發的官服,這些服飾因爲製造倉促,看起來頗爲滑稽,也不分什麼左衽右衽,像是戲服。使者見到唐王,只是微微拱手,大咧咧道:

“下官奉大順皇帝之命,特來通知明國皇帝,”

兩人邊說邊向四周望去,看了一忽兒,只見到周圍一張張怒氣衝衝的臉,並沒有看到傳說中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使者不以爲然道:“也好,明國皇帝不在,那就由你轉達給他,“

”聽聞大明皇帝來到山西,吾皇特命吾二人來寧武關勸降,吾皇有言,請諸位轉告崇禎皇帝朱由檢。正所謂天道無常,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吾皇親率大軍二十萬,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代州,晉城,平遠,望風歸降,今陛下率大軍屯兵寧武關以北,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逆天行事,而有成者,未嘗聞也,願將軍遵從天意,生擒朱由檢,獻於吾皇,必有封賞,否則大軍壓境,玉石俱焚,望諸位三思!”

兩位勸降皆是陝西人,李闖進入陝西之前,兩人皆是大明縣令。雖沒什麼才學,不過每次說起話來卻是言必稱孔孟,充滿浩然之氣。

周圍衆將早已按捺不住,正欲發作,被朱聿鍵呵斥住。唐王示意衆人稍安勿躁,招呼唐通來到近前,低聲問道。

“皇上御駕親征,來了山西?孤怎麼不知道?”

唐通一臉茫然,他早在寧武關在方圓五十里內放出夜不收,遇有消息,隨時稟告。崇禎皇帝御駕親征,不可能沒有任何風吹草動啊?沉吟半響,唐千戶猶豫不決道:

“莫不是闖逆殿下帶來的黃龍旗,誤以爲是皇上旗幟,因此才·····”

朱聿鍵覺得這話有些道理,只有這麼解釋才能說得通。

“皇上正在京師忙着訓練中衛軍,如何脫得了身?再說,既然已經讓孤來到山西,皇上又何必在親自來?“

朱聿鍵回頭望向兩位使者,眼神中忽然閃過濃濃殺氣:

“對付爾等鼠輩,哪用得着崇禎皇帝親自御駕親征?有孤就夠了!“

兩位使者這才意識到形勢不對,他們從順軍大營過來時,被牛金星委派來寧武關招降時,兩人都相信此行必定加官進爵,榮華富貴不再話下。畢竟從晉城到平遠再到代州,無不如此。

沒想到站在他們面前這個人竟然不知好歹。

”你是何人,竟敢對本使無禮!若激怒吾皇,破城之日,雞犬不留!“

朱聿鍵冷冷道:“孤乃大明宗室,南陽唐王!崇禎九年,孤與李自成在裕州交手,殺的你們片甲不留,抱頭鼠竄!八年不見他,孤甚是掛念,今天他既然來寧武關送死,孤就成全他!“

”至於你們兩個,“朱聿鍵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這裡有一把刀,看好了,本王數二十下,你們兩人中只能活一個!”

第三百三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零八章 夜王第十八章 王牌第二百六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零九章 屍毒第三百一十章 屠島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北第三十三章 兵餉第三百十二章 改土歸流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煎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佔莫臥兒帝國(六)第三百零二章 萌芽第九十章 首戰第四十五章 小弟第三百四十一章 俘虜第三百十二章 霸業第八十九章 棱堡第三百十五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三十章 淪陷第一百八十六章 富庶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盜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一百二十章 和談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從海底出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艦隊第九十章 首戰第二百三十章 殺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蟒之災第三百零九章 屍毒第二十七章 紅顏第九十二章 忠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盜夢空間第四十章 賠本第三百十二章 武當仙山第三百章 賜死第三百零八章 漢化第三百章 前程第八十四章 塵土第三百章 初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攻佔莫臥兒帝國(五)第三百十三章 彼得大帝第三百零八章 斷魂關於朱由檢性格說明第五十七章 屠戮(京師篇)第一百一十六章 熊掌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三百零一章 血滴第九十二章 炮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毒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烤肉第四十章 賠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的名字第三百一十章 傳首第七十七章 南下第九十章 臨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豐收第三十二章 銘記第一百八十一章 殺賊第一百五十八章 博弈第二百一十二章 凜冬第三百章 進化第二百二十七章 歡顏第三百零八章 漢化第十一章 藩王第一百二十章 和談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說第一百一十五章 棄子第三百四十章 荒野生存關於朱由檢性格說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困獸第九十三章 近戰第二百零九章 轟炸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八十一章 渡江第三百章 蕭牆第一百五十七章 魚肉第一百七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四十章 填壕第三百零九章 糉子第三百零一章 海盜陌路第八十六章 決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野豬本色第一百五十三章 半島第八十六章 蝴蝶第十二章 勤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博弈第一百七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八十九章 豐收第二百二十七章 歡顏第三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三十章 征戰莫臥兒王朝(二)第三百章 忠義第八十章 炮灰第一百十六章 收割第二十三章 唐王第三十三章 兵餉第八十一章 弓手第八十五章 兩手第十一章 藩王
第三百三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零八章 夜王第十八章 王牌第二百六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零九章 屍毒第三百一十章 屠島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北第三十三章 兵餉第三百十二章 改土歸流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煎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佔莫臥兒帝國(六)第三百零二章 萌芽第九十章 首戰第四十五章 小弟第三百四十一章 俘虜第三百十二章 霸業第八十九章 棱堡第三百十五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三十章 淪陷第一百八十六章 富庶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盜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一百二十章 和談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從海底出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艦隊第九十章 首戰第二百三十章 殺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蟒之災第三百零九章 屍毒第二十七章 紅顏第九十二章 忠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盜夢空間第四十章 賠本第三百十二章 武當仙山第三百章 賜死第三百零八章 漢化第三百章 前程第八十四章 塵土第三百章 初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攻佔莫臥兒帝國(五)第三百十三章 彼得大帝第三百零八章 斷魂關於朱由檢性格說明第五十七章 屠戮(京師篇)第一百一十六章 熊掌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三百零一章 血滴第九十二章 炮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毒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烤肉第四十章 賠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的名字第三百一十章 傳首第七十七章 南下第九十章 臨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豐收第三十二章 銘記第一百八十一章 殺賊第一百五十八章 博弈第二百一十二章 凜冬第三百章 進化第二百二十七章 歡顏第三百零八章 漢化第十一章 藩王第一百二十章 和談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說第一百一十五章 棄子第三百四十章 荒野生存關於朱由檢性格說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困獸第九十三章 近戰第二百零九章 轟炸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八十一章 渡江第三百章 蕭牆第一百五十七章 魚肉第一百七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四十章 填壕第三百零九章 糉子第三百零一章 海盜陌路第八十六章 決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野豬本色第一百五十三章 半島第八十六章 蝴蝶第十二章 勤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博弈第一百七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八十九章 豐收第二百二十七章 歡顏第三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三十章 征戰莫臥兒王朝(二)第三百章 忠義第八十章 炮灰第一百十六章 收割第二十三章 唐王第三十三章 兵餉第八十一章 弓手第八十五章 兩手第十一章 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