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思想

秦朝變法,以法家治國,國力逐漸雄厚,最終滅六國而一統。然而因爲種種因素,最終被漢朝替代,漢初,以黃老之學爲主,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從而開啓了兩千年的儒家統治。

而歷史上各個大大小小的起義,大多都會打着人人平等土地均分的旗幟進行鬥爭,雖然相對簡單的多,但也是一種思想。

然而周少瑜自身是怎麼想的?其實他自己都不確定,就更莫說提出什麼綱領來。

儒家是否定的,華夏兩千年曆史足以證明,儒家治國,終究不過是一個又一個輪迴。尤其程朱理學出現之後,對社會的管制程度更是嚴苛,再後來滿清入關,異族統治,爲迎合統治者需求,更是進一步束縛思想與自由。

而且就算是儒家,其實也是結合法家來治國的。

當然,也不能因此全盤去否定儒家的作用,儒家重禮,其本意是好,但終究經過不少人的加工歪解。況且重禮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法律不可能規定一切,而禮之一字,形成道德,違反道德固然不會受法律嚴懲,但道德約束總歸是有用的,當然了,徹底的禮樂崩壞之後又是另一碼事。

“妾以爲,可仍用儒家。”李清照思索良久,最終卻如此提議。

這讓周少瑜挺意外,因爲周少瑜的態度已經表明,儒家有些東西會用,但肯定不會爲主。既然如此,爲何李清照仍舊建議用儒?

“何故?”既然李清照提出,自然有她的想法的道理,周少瑜沉下心,暫且聽聽如何解釋。

“此方世界,與我等華夏曆史全然不同,但又有不少相似之處。而最似之處,便是儒生治國。”李清照屢屢思路,緩緩道:“到如今,儒家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天下皆以儒生爲榮,周郎於誠徽州推行他法,建立學院教導其他,雖看似成功,但終究例外,說到底,誠徽州已經脫節。

若是照搬現有制度於大梁強行推行,勢必遭到天下儒生反對,妾斗膽試問,周郎當做好了得罪天下學子的準備?”

必須沒有!

固然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最不好招惹的,也是他們!

乍一看,似乎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罷了,然而事情絕對不能只看表面。

誠然,若是周少瑜不用儒家,也自然不會巴望着他們來爲官,那麼儒生也就失去了作用。可真正只是如此麼?

大梁延續至今,已有三百載,過長的時間,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以明朝舉例,爲了體現對於讀書人的優待,對於擁有舉人身份的書生,免繳稅賦!

是以,哪怕一個寒門,一旦中舉,那麼不只是親朋好友,就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都可能跑過來將田契交過來,目的是爲了不交稅,但會給舉人一定的租子。

大梁與明朝許多地方近似,這一點也是一樣的,所以但凡是舉人,單憑這一點,那就沒有窮的,而與之掛鉤求生存的人,數百上千實在正常的很。滅了舉人的活路,也基本等同於滅了他們的活路,這等於被綁在了一條利益繩上。

而像李清照說的,儒家統治時間太長,已經根深蒂固,直接一杆子想打翻,這難度,有點兒像跑到西歐去,要他們從此不得再信上帝,改信三清一樣,想想都嚇人。

畢竟人家的整體已經形成,利益鏈依然固定,周少瑜一旦敢喊取消掉儒家,另立其他學說,絕對立馬成爲遺臭萬年之人。

開玩笑,輿論本就是他們掌控的,到時候所有讀書人都說周少瑜是異端,是惡鬼,無知的底層百姓,又沒有知曉真相的途徑,自然也就成了人云亦云。

而失了民心,他一個本身就算是造反的人,還拿什麼爭奪天下?憑藉一個誠徽州麼?

“妾觀歷史,儒家出現過不少學派學說,各有釋義解釋,中心思想也不同。這說明,儒家是可以改動的,然否?”李清照卻忽的提議。

“嗯?”周少瑜一愣,還可以有這操作?

不過怎麼改,這是個問題,反正肯定不是周少瑜擅長的,最多來個不一樣的‘格物致知’,也不能說不一樣,格物,本身就沒有作詳細解釋,這也讓後人理解時,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含義,而周少瑜只需要解釋成推究事物根源,也就是各種科學研究嘛,這樣子解釋就挺好。

“以新的儒家學派進行推廣,戴着儒家的皮,實際卻偷樑換柱,即便仍舊會遭受儒家不少的打壓,但總歸能夠拉攏一批,何況周郎如今有着大梁第一才子的名頭,以此身份加以宣傳,必定能叫不少人信服,至少不會被天下所有儒生所排擠……

再且,仁、孝、義等等,也是值得推廣的思想,法固然能治理萬民,但若萬事皆以法治,那這時間又有幾分人情味可言?到最後仍舊必亂。”

李清照侃侃而談,想來這些問題也是想了很久,也不排除李清照的個人原因,說到底,李清照也是正統的儒家傳人麼。

周少瑜捏捏下巴,心中瞭然,這等於用着儒家的名,當然有一部分也會延續儒家的思想,但其內核,卻偷偷換掉了。對此,周少瑜覺得似乎可行,但終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急不得,反正才女那麼多,讓她們多加商議的來。

反正對外無需講究什麼禮啊仁的就行,沒那必要。

總之,這東西涉及的事情太多了,比如開科取士,到時候又如何考?是吧。

正準備進一步商議一番,卻見周再興門外匯報,說潭王府來信,打開一瞅,頓時讓周少瑜糾結。

潭王蕭璟將要大婚,鳳姬還爲此邀請過周少瑜去府城做客。然而周少瑜不置可否。沒曾想,現在居然是以潭王的名義發出來的,還附上一份精美的請柬一張。

“黃縣令那邊可有請柬?”周少瑜好奇問了句周再興。

“不曾有過,據聞,此次請柬,他縣爲官者,只有寥寥數人收到請柬。”周再興答道。

既然如此,那爲何還給我發?明明是敵對關係好不好。

頭好痛

第67章 粉絲第八百八十七章 面首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影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定第六百五十四章 婚紗第七百四十一章 誤解第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雅渡第三百七十四章 排外第157章 軟文第八百七十七章 斬首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再來第三百零四章 看穿第4章 準備抽獎第八百七十七章 斬首第四百零二章 預防第六百一十三章 感慨第七百三十三章 救援第五百零九章 又搶第三百三十六章 信念第128章 吃味第六百五十七章 迴歸第二百三十一章 殺匪第三百九十八章 黃家第六百七十八章 思想第二百三十七章 投賊第七百九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五章 豬友第七百六十六章 戲弄第三百三十章 二真第七百八十六章 信件第73章 動手第八百零二章 棋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婉兒第五百五十章 情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蜀州第八百一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章 邀請第四百三十一章 接觸第六百三十五章 誤會第28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話第二百九十六章 玉清第八百零七章 密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抉擇第八百七十五章 誤解第26章 晚宴第七百九十七章 玉京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說第二百四十二章 入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拌嘴第125章 絕招(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末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進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黑棍第三百七十七章 清白第七百零二章 解釋第四百九十四章 雞湯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解第五百九十六章 姐姐第六百九十八章 宋國第八百九十五章 綁架第三百九十八章 黃家第157章 軟文第八百一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話第102章 港灣第二百六十一章 伏筆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九章 閒閒第90章 招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第164章 百蟲第五百零二章 打劫第七百六十五章 改造第六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二百一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五十章 龍陽第一百七十章 指揮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話第165章 暗號第八百章 交易第八百六十七章 戰起第七百章 歸越第67章 粉絲第七百九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一十章 石川第一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六百五十章 歪招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山第22章 改變計劃第六百五十七章 迴歸第七百七十章 夜話第60章 白兔第六百七十六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整蠱?第七百五十九章 興趣第四百六十七章 遭圍第三百零一章 桃花
第67章 粉絲第八百八十七章 面首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影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定第六百五十四章 婚紗第七百四十一章 誤解第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雅渡第三百七十四章 排外第157章 軟文第八百七十七章 斬首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再來第三百零四章 看穿第4章 準備抽獎第八百七十七章 斬首第四百零二章 預防第六百一十三章 感慨第七百三十三章 救援第五百零九章 又搶第三百三十六章 信念第128章 吃味第六百五十七章 迴歸第二百三十一章 殺匪第三百九十八章 黃家第六百七十八章 思想第二百三十七章 投賊第七百九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五章 豬友第七百六十六章 戲弄第三百三十章 二真第七百八十六章 信件第73章 動手第八百零二章 棋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婉兒第五百五十章 情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蜀州第八百一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章 邀請第四百三十一章 接觸第六百三十五章 誤會第28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話第二百九十六章 玉清第八百零七章 密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抉擇第八百七十五章 誤解第26章 晚宴第七百九十七章 玉京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說第二百四十二章 入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拌嘴第125章 絕招(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末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進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黑棍第三百七十七章 清白第七百零二章 解釋第四百九十四章 雞湯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解第五百九十六章 姐姐第六百九十八章 宋國第八百九十五章 綁架第三百九十八章 黃家第157章 軟文第八百一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話第102章 港灣第二百六十一章 伏筆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九章 閒閒第90章 招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第164章 百蟲第五百零二章 打劫第七百六十五章 改造第六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二百一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五十章 龍陽第一百七十章 指揮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話第165章 暗號第八百章 交易第八百六十七章 戰起第七百章 歸越第67章 粉絲第七百九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一十章 石川第一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六百五十章 歪招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山第22章 改變計劃第六百五十七章 迴歸第七百七十章 夜話第60章 白兔第六百七十六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整蠱?第七百五十九章 興趣第四百六十七章 遭圍第三百零一章 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