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教皇亞歷山大

聖約姆修士會的騎士班在這所羅馬偏僻角落的旅店中已經等候了一週時間,可是他還是沒有得到教皇霓下召見的命令,這讓騎士班感到十分的焦急,在波羅的海沿岸土地急需基督福音牧化的時候,卻得不到教皇霓下的召見商議派遣得力教職人員,終於班也無法繼續這樣呆下去,他離開旅店來到教皇的聖所外,再一次的請求接見。

“教皇霓下最近很繁忙沒有時間。”聖所的執事搖晃着自己的肥胖腦袋,對等候在迴廊處的班回覆道。

“那,教皇霓下什麼時候有空?”聖約姆修士會騎士班皺着眉頭問道,這種回覆已經很多次了,但是都是這種敷衍。

“如果教皇霓下有空會召見的,耐心等候就是了班兄弟。”聖所的執事說完後便離開不再理睬,羅馬教廷此時雖然並非如12、13世紀那樣富有權柄,但是對於整個歐羅巴地區的教會來說卻是佼佼者,因此對於來自窮鄉僻壤他所認爲的蠻荒之地的修士們並不放在眼中。

“唉,這到底該怎麼辦?”騎士班心中着急但是也不得其門而入,當他來之前聖約姆修士會的長老給了他幾個名字,本來這是在教廷中所熟識的執事,如果有他們引薦的話一定會沒有問題受到教皇的接見,可是當班來到羅馬後才發現這些執事有的已經隱退,有的已經死於疾病,頓時在這人生地不熟的羅馬城中無了着落。

“快點走,教皇霓下正在誦經室內,再去添些香料。”這時候從騎士班的身邊經過兩名修士,他們是行走的匆忙,一邊走一邊小聲說道。

“再這樣等下去也不是辦法,乾脆跟在他們身後去探個究竟。”騎士班雖然是一名修士。但是畢竟是一位有爵位的騎士,自有自己的果斷決絕,想到這裡他立即跟在兩名侍奉教皇的修士身後闖了進去。

教皇的誦經室其實並不小。絕非一般的貴族修建的小誦經室,其實這一處的誦經室是由意大利地區的藝術家和石匠工會大師製作的。不但是由堅固的石料修建寬廣,並且在外部用各種鮮豔顏色描繪着各種宗教繪畫,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大理石雕塑,穹形的屋頂以及瀰漫點燃的薰香味道,顯示着作爲教會之首的羅馬教廷的富麗堂皇。

“最近意大利國王有什麼動向?”教皇亞歷山大頭戴一頂白色的小帽,遮蓋住自己的頭頂,顯示對上帝的尊重,他的身旁站着的是一名來自意大利地區的主教。其實是教皇亞歷山大的耳目。

“意大利國王正致力於調節自己本國貴族們的矛盾,從外表上看倒是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意大利主教戴着一頂紅色小帽,花白的頭髮身穿一件主教袍子,他低着頭站在亞歷山大的身邊,眉宇之間帶着憂慮。

“據你的觀察這位意大利國王是一位虔誠的人嗎?”亞歷山大同主教一起在誦經室內走動着,他們邊走邊聊着的卻是世間俗世,與這誦經室內的宗教氣氛格格不入,不過對於亞歷山大來說這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雖然在自己的王國內修建了教堂和修道院,但是這位國王陛下卻絕非虔誠之人。在王室的宴會中有傳言說這位國王陛下似乎很嚮往羅馬的繁華。”主教說道這裡偷眼瞧了瞧亞歷山大一眼,雖然說亞歷山大並非是多麼強勢有能力的教皇,但是這位由羅馬貴族們推舉出來的教皇也知道。這座永恆之城絕非能夠抵擋意大利國王的染指,這不由得使得亞歷山大愁眉苦臉起來。

“羅馬是聖教的樞紐,怎麼能夠讓俗世之人染指,真是褻瀆,褻瀆。”亞歷山大惱怒的低聲說道,感到身心疲憊不已,手中沒有可靠的軍隊是羅馬教廷最大的弱點。

“你是什麼人?怎麼胡亂闖教皇霓下的聖所。”正在此時,從誦經室的門外傳來吵雜的聲音,只見一羣侍奉教皇的修士們拼命在阻擋一名企圖闖進去外地修士。不過那名修士彷彿頗爲強悍,那些平日裡只是誦經撰寫的孱弱修士們竟然攔不住。

“你是什麼人?”亞歷山大以爲有人企圖行刺自己嚇得連連後退。此時守衛教皇的衛兵們也聽見了動靜朝着這邊趕過來,不過看哪位外地修士身強力壯若是帶着什麼兇器。恐怕亞歷山大的命就要交代在這裡了。

“噢,是教皇霓下嗎?我是來自梅克倫堡聖約姆修士會的修士班,前來覲見霓下。”騎士班拼命的對裡面大聲高呼道,誦經室就像其他的歐羅巴建築一般,窗戶較少裡面比較昏暗,也符合基督教內省的教義,不過就算如此亞歷山大身上的袍子足以顯得自己的身份。

“梅克倫堡?”見來人是覲見自己的而不是刺客,亞歷山大倒是放心了不少,他的印象中好像沒有聽過這個地方,畢竟梅克倫堡是來自北方偏遠地區,對於身處自認爲是世界中心的亞歷山大來說,沒有聽過也是平常,不過聖約姆修士會他倒是知道,那是一位被派遣到那裡的羅馬教廷執事所建立的修士會。

“是的。”騎士班連忙跪倒在地,對亞歷山大回稟道。

“額,梅克倫堡?你們的君主是不是最近擊敗了波希米亞公爵。”這時候在亞歷山大身邊的主教,若有所思的詢問道。

“沒錯,梅克倫堡伯爵大人正是擊敗了入侵的波希米亞公爵,並且這位伯爵大人對於聖教十分虔誠,多次擊敗了異教徒的進攻,在異教徒中傳播福音也是十分賣力的。”騎士班對亞歷山大說道。

“哦,我想起來了,曾經簽署過一個對將梅克倫堡納入到文明之列的賞賜。”說到這裡亞歷山大纔想起來,對於天主教徒爭奪異教徒聖教都有一定的賞賜,不過對於亞歷山大來說自己有整個歐羅巴的教務處理,這種事情當然是簽完字就忘了。

“梅克倫堡伯爵據說是一位英勇善戰的貴族。”看向騎士班,意大利主教小聲的在亞歷山大耳邊說道。

第7節 神的旨意第80節 地下**第71節 軍事操典第121節 儀仗隊第194節 痢疾橫行第70節 黑暗之中人們第53節 近射爆頭第100節 和平第102節 勝利與榮耀第55節 政治第122節 回報第317節 代罪羔羊第3節 打鬥第81節 行軍路第21節 “龍血”秘藥第83節 急行軍第181節 回家第16節 日食第103節 輿論制高點第132節 飢餓戰第193節 激戰第129節 爭執第162節 銅壺第27節 懦夫第231節 北歐資源第55節 波美拉尼亞大軍第228節 蠻族攻擊第55節 波美拉尼亞大軍第73節 木雕第53節 近射爆頭第108節 列國紛爭第74節 惡人巴努爾夫公爵第296節 奧貝爾夫首領第148節 密林隱修院第171節 永無寧日第234節 小丑第138節 陣列第242節 夜襲第7節 領主裁決第175節 策略第5節 唐式皮革甲第96節 大盾矛兵第277節 和談第184節 教會法的侵蝕第30節 騎士誓言第6節 血戰第141節 橋堡第320節 利達堡城下第166節 土地與財富第271節 國王來了第50節 車輪戰第4節 沃德親王衛隊第63節 攔截第18節 宗教與文明第二百三十二 猶太人第215節 甲板戰第63節 催情藥粉第52節 戰爭與財富第98節 突襲第164節 裂痕第122節 德意志萬歲第38節 中世紀城管第74節 龍蝦與盔甲第52節 十字弩第71節 勇氣第49節 平叛第31節 廟算第6節 血戰第29節 死神擦肩而過第108節 談判第66節 旋風炮第31節 避難所第158節 荷爾蘭家族第64節 前哨戰第57節 維斯馬城鎮攻防戰第68節 慘勝第13節 封賞第163節 陰影中的毒蛇第23節 人生目標第193節 激戰第318節 陰狠第234節 小丑第63節 戰前演講第1節 意志第35節 晚宴第139節 家族權利第6節 英國佬第210節 承諾第94節 泰德的決斷第234節 緊鑼密鼓第77節 戰斧連隊第5節 家族動員第42節 出擊第163節 陰影中的毒蛇第55節 說服第82節 攻與守第137節 軍演第22節 攻城與守城第171節 信物第217節 狩獵
第7節 神的旨意第80節 地下**第71節 軍事操典第121節 儀仗隊第194節 痢疾橫行第70節 黑暗之中人們第53節 近射爆頭第100節 和平第102節 勝利與榮耀第55節 政治第122節 回報第317節 代罪羔羊第3節 打鬥第81節 行軍路第21節 “龍血”秘藥第83節 急行軍第181節 回家第16節 日食第103節 輿論制高點第132節 飢餓戰第193節 激戰第129節 爭執第162節 銅壺第27節 懦夫第231節 北歐資源第55節 波美拉尼亞大軍第228節 蠻族攻擊第55節 波美拉尼亞大軍第73節 木雕第53節 近射爆頭第108節 列國紛爭第74節 惡人巴努爾夫公爵第296節 奧貝爾夫首領第148節 密林隱修院第171節 永無寧日第234節 小丑第138節 陣列第242節 夜襲第7節 領主裁決第175節 策略第5節 唐式皮革甲第96節 大盾矛兵第277節 和談第184節 教會法的侵蝕第30節 騎士誓言第6節 血戰第141節 橋堡第320節 利達堡城下第166節 土地與財富第271節 國王來了第50節 車輪戰第4節 沃德親王衛隊第63節 攔截第18節 宗教與文明第二百三十二 猶太人第215節 甲板戰第63節 催情藥粉第52節 戰爭與財富第98節 突襲第164節 裂痕第122節 德意志萬歲第38節 中世紀城管第74節 龍蝦與盔甲第52節 十字弩第71節 勇氣第49節 平叛第31節 廟算第6節 血戰第29節 死神擦肩而過第108節 談判第66節 旋風炮第31節 避難所第158節 荷爾蘭家族第64節 前哨戰第57節 維斯馬城鎮攻防戰第68節 慘勝第13節 封賞第163節 陰影中的毒蛇第23節 人生目標第193節 激戰第318節 陰狠第234節 小丑第63節 戰前演講第1節 意志第35節 晚宴第139節 家族權利第6節 英國佬第210節 承諾第94節 泰德的決斷第234節 緊鑼密鼓第77節 戰斧連隊第5節 家族動員第42節 出擊第163節 陰影中的毒蛇第55節 說服第82節 攻與守第137節 軍演第22節 攻城與守城第171節 信物第217節 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