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9-10-5 22:01:47 字數:2935
呵呵,今天涉及錢幣換算,先說詳細。
一銅板相當於現在的五角錢,在架空年代可以買兩個大包子。五個銅子=一個銅板,十個銅板=一個大錢(大錢和銅板大小差不了太多,主要是含銅量不一樣,政府規定含量並統一制錢),二十個大錢=一串錢,一百個大錢=一兩銀子,一百兩銀子=一兩金子
---我------------愛-----------農------------場-------
艾元曄自然是聽父親的話跟着父親走。商量好後,一大早艾家小子就跟着進城賣玉米的隊伍後面,看看走的路離村好遠了,抄小路跑到隊伍前面,看看隊伍到了,一出溜從樹上跳下來,這才嚇了大家一跳。
一看是兒子,艾家老爺子心中一鬆,臉卻一沉,“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跑到這來了,誰讓你來的?嗯?!”
艾元曄自然是不能說,爹啊,就是你讓我來的~他不好意思的搔搔頭,“是我自己要來的,爹啊,也讓我去吧,我身上有把子力氣,搬運東西都不費力……”
艾氏老爹臉更沉了,“你這個不孝子,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你母親不見你該多焦急,你還是回去吧!”
“我已跪求母親,路上多多幫助父親,山高林密,孩兒爲父親擔心,難道父親不擔心孩兒嗎?!”說着眼角竟然紅了~
臭小子,還裝的挺像,弄得我心中也酸酸的,艾父長嘆一聲,“就算我答應帶你去,你的哥哥們不知道答應不答應啊?!說着一使眼色。
艾元曄趕緊走到衆人面前,又是拱手又是作揖,“衆位哥哥體諒則個,走了這麼遠,獨自回去恐出危險,就幫我說個話讓我爲村子勁份力吧?!”><~
大家面面相覷,啥個意思?!去縣城?行!說得這麼嚴肅幹啥?都走了這麼遠了還能讓回去?!……我們不是傻子!你艾元曄在村裡那可是有名的好獵手,七八歲會拿叉招呼野牲口了,還危險?!那我們不是手無縛雞之力,還奇怪怎麼不讓你去了呢?!......
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定定神,擦擦冷汗,上前拱手,“叔,你就讓元曄去吧~我們一定愛護好他,不讓出一丁點兒危險的~”
艾父滿意的點點頭,“很好很好……真是兄友弟恭啊!我家元曄可就依靠你們了,哈哈~”
得兒,連保鏢都找好了……
---我------------愛-----------農------------場-------
一夥人前呼後擁的跟着牛車進了城,雙眼一下子不好使了,寬闊的石條路(古代文獻中便有商朝人修築護養道路的記載,當時人們已經懂得夯土築路,並利用石灰穩定土壤。從商朝殷墟的發掘,發現有碎陶片和礫石鋪築的路面),兩邊商鋪林立,在外面門板上掛着特色的產品,有些店面還時不時傳來包子饅頭蒸騰的香味,藝人商販填街塞巷……
這個架空的朝代改變了周、秦、漢、唐時期居民不得向大街開門、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從事買賣活動的舊規矩,並允許市民開店設鋪和在沿街做買賣,放寬了宵禁,城門關得很晚,開得很早。時常還能看見穿着官服的衙役們維持一下交通秩序,疏導人流車流,唐代已有公共交通車,當時稱之爲油壁車。現在更是了不得,時常看見車身很長的油壁車穿行於路……
天色已然不早,今天先得安頓下來找個地方住,艾氏老爹趕着牛車,帶着一幫護着玉米的年輕氣盛的小夥子顯然不能到處走。艾父第一次進縣城時也是有點手忙腳亂,轉不過方向,再進縣城就好了不少。
選擇住什麼樣的客棧呢,太貴的肯定不行,雖然玉米比較安全,環境好,飯菜香,住的牀舒適,可還沒賺錢就先花筆大的實在不符合艾父的性格,人也不少,得花不少錢。
太便宜的也不行,一人只要一個大子兒,倒是很吸引人,常常是人力雜夫們去住,一溜十個人的通鋪,環境不好,住宿的人員複雜,有時候還會有糾紛和盜竊發生,玉米這麼珍貴,可不能丟啊,上次艾父住了一晚就不敢再住了……
倒是還有一些普普通通的客棧,價錢沒那麼高,環境尚可,對村裡人來說還是有點貴,可是珍貴的玉米還是比較有保障的,有一家悅來客棧艾父曾經住過,那裡的酸豆漿還是有名的小吃呢,最重要的是老闆人不錯,價錢很公道……
和衆人商量了一下,衆人自然唯艾父馬首是瞻。
到了那家客棧,討價還價後要了三間房,艾父墊了錢,讓小二帶牛進棚子,玉米全放進艾父和艾元曄屋裡,其他人四人一間屋,倒是也不算擠,落在每個人頭上的錢花的還不多,艾父有些得意……一夥人看着穿着打扮很不起眼,艾父倒是也不怎麼擔心竊賊來偷,而且還有機靈的兒子呢~聽着外面深夜有時候打着梆子喊防盜,防火,防止意外事故的聲音,艾父慢慢進入了夢鄉……
---我------------愛-----------農------------場-------
第二天自然是個豔陽天,安排四個人在客棧看守着暫時不賣的玉米,帶着另外的四個小夥,駕上牛車,拉上艾家幾大袋還有村中高中低品各一袋的棒子,找了個香火鼎盛的寺廟,找了個空地,架起四個爐子,四口大鍋,一個鍋裡放一個品種,“咕嘟咕嘟的”燒火煮棒子……
只一會,一股玉米特有的香味便輕飄飄的瀰漫開來,幾個過路的油壁車的窗簾同時打開,露出了裡面裝飾的華美……
香!怎麼這麼香!沿途挑貨吆喝的貨郎,開門做生意的店主,遊玩的書生小姐老爺夫人,挎籃子串親的大嬸兒老漢……瞪着滴溜溜圓的眼睛尋找着香氣的來源。
不一會就有一些人圍了上來,艾父讓元曄看好自家的棒子,大聲吆喝着,“來一來看一看哦,來了你就想吃,吃了你就想再買,就是不買您也能看個稀罕嘍,這可是胡商從西域那邊帶來的,聞一聞都神清氣爽,小棒子只要一個五個銅板(其實挺貴的),中棒子一個八個銅板,大棒子一個十五個銅板,還有最大的鍋裡那棒子,一個也就要您十個大錢,這可是西域的稀罕物,就是隻買一個也是又好吃解饞有給您張臉,要是供給菩薩,立刻給您加功德……”
不拉不拉不拉……說了那麼長時間艾父都不帶喘的,看得大家都覺得他是更像是賣大力丸的
價錢有點貴啊,大家躍躍欲試,不過觀望氣氛很濃……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場面一時間有些凝滯。
終於,一個被抱在婦女(奶奶輩兒)懷裡小孩兒,流着口水,一直指向艾家那鍋品相絕佳的金黃色玉米,孩子的母親沒法,花了五個銅板買了個小棒子抱着孩子趕緊向外走……看着家境還不是很好的樣子,艾父一看,有門兒,拿出一個艾家大鍋裡的大玉米,大聲的說,“大嬸兒,您可是我們這個攤子第一個買的人哦,這個棒子就送給你,算是給小朋友的禮物,也算是有個好彩頭哦!”^_^
大嫂千恩萬謝地走了,十個大錢可不是小數目,還沒走遠就有人以七個大錢來買,大嫂竟然沒賣?!艾父有點詫異,不過還是挺高興的,咱家的玉米牛啊!~
有一就有二,小棒子轉眼就少了一半,吃了一口就想兩口,本來想帶回家分吃的,一吃就吃完了整個棒子,慚愧的衆人拿出了貼身的錢,或一個或兩個,準備帶回家給家人,忍着心中的饞意還是趕緊回家吧……
小棒子沒了,被玉米甜香誘惑的衆人,有錢的買個整的中的大的棒子,沒錢的兩三人湊一湊買箇中個的,把那幾個小夥樂的滿面紅光,嘴角向上一直到咧不動……
艾元曄有些着急的看着自家還沒怎麼動的鍋,艾父看着倒是十分的悠然……
正午收攤前,一頂小轎從西面而來,正好吹着東風,那股香甜的味道把轎子都籠住了,簾子微動,那轎邊上的婆子趕緊把頭伸了過去,一陣耳語,艾父使勁眯眼也只是看見了一現而落的簾子內裡的細絲絨……
求推薦票和收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