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9-11-9 23:02:49 字數:2530
今年的春闈有些晚,原本次年春季(在陰曆二月或稍後)就會舉行會試的,不過今年推遲了一個月,禮部三月十五考試。
艾父三月三春遊時認識了一位不得了的人,似乎是姓鄭,對艾父倒是很看中。艾父雖然沒有到處嚷嚷,但是對家裡人的詢問還是有問必答,對家裡人諞嚯一下也不算啥吧?!
艾晴直接“批評”了艾父在家裡的張狂態度,艾父倒好,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老夫”都出來了,還跟個老頭子計較什麼,反正艾父也就是想在沉悶嚴肅的考試前能這麼輕鬆一下,還真挺不容易的……
艾父其實很辛苦。原本老實巴交的一個鄉土農民進來個狡詐的靈魂,幸好多年的時間艾父的性格和記憶和平演變了,要不八成得人格分裂了。
最幸運的還是架空秦可以用簡筆字,艾父也曾是老三屆從小上過私塾的,在這裡接受知識還算容易,只是艾父畢竟是活了半輩子的現代人,毛筆字和古人思想知識還是很勉強的。從不識字一村民到拿雞蛋換書本,艾父也是經歷了複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的。
後來艾父的記憶越來越多,已經不滿足識字而已了,年紀大了沒有人教導,艾父也是走了很多彎路的。
艾晴何其幸運遇見了原來的父母,艾家夫妻尤其是艾父有何其幸運和女兒團聚又想起了過往。
艾父的性格終於完全成長,艾晴的“特別”又給了艾父強烈的信心、堅定的信念。
一家人以後是否榮耀和安全又給了艾父強烈的進取心,艾父怎能不努力呢?!
開始艾父只是想賺好多錢,一家人好好生活罷了~可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艾晴的戒指雖好,但很多事情是很受侷限的……於是艾父時常在農閒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特別是考慮到,艾晴現在還很年輕,這個朝代並沒有給她多少歸屬感和緊迫感……
艾父猜到了十之八九,如果不是父母在這裡,艾晴不知道該如何了。可是現在,面對期盼多年的父母的再見面,艾晴似乎把所有身家性命和全心的信任都給了艾氏夫妻……
“晴兒這幾年,心智仍沒什麼變化,反而越來越像個依賴父母的孩子了……”某天臨睡前,艾氏夫妻閒聊,艾父有些感嘆~
艾父當了半輩子的公務員了,還是很嚮往悠閒自得的田園生活的,可惜如果當個地主爹或者商人爹,家裡一些事情不能保證啊~就像李大富這樣的鉅富,真出了事情還不是得和族裡的李敬忠李大人商量……
自己可就是白丁一個,在京城不容易啊~
--我------------愛-----------農------------場---
轉眼間便到了考試的正日子,李大富已經幫艾父在城裡找好的房子,離着考場還是很近的,人員也比較簡單,平時也比較安靜,真是備考的好地段。
錢進和李府一個下人隨同艾父一起去城裡,臨行前他還叮囑艾母和兒女不要掛心。只是幾個人還是不放心,叮囑多帶了些銀兩,不管信不信幾個人還是上了幾注香,保佑艾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艾父考了三天的試,真是欲仙欲死。自己的情況自己知道,前幾天那鄭姓的經義大家對自己稍加提點,簡直有醍醐灌頂之功,而且自己在死記硬背方面還是很有心得的。
艾父反覆思量,雖然鄭大家只是在短短時間內把一些該注意該側重的地方稍加提點,還把全國形勢和這幾年的政治側重也稍加描述,自己還就是缺少正宗的教導,反正是獲益不少,一些想不通的地方豁然開朗……雖然李大富的面子肯定是很重要的,但對自己這沒話說~真是交淺言深~交淺言深啊!
難道是覺得自己英俊灑脫,倜儻超然?!
三天轉眼就過,坐在回家的車上,艾父細細思量自己的考中的概率。
經義就不用說了,艾父只能算盡力了,死記硬背的效果還不錯,浩瀚的文義,這次艾父只能算中規中矩了。
策論艾父寫的熱血沸騰,不過度還是要把握的,起碼要忠君吧?!練字的效果也顯現了出來,雖然毛筆字不好練,但艾父下了苦工,字如其人,內有棱角,外展圓潤渾厚。一篇文章做得字字珠璣,剛勁有力,艾父最後檢查時闇誦數遍,稍有自得~
別的科目艾父還是很有把握的,不過李敬忠曾經告誡他,有些內容和艾父理解記憶的不甚相同,讓艾父把書又連看了幾遍……
---我------------愛-----------農------------場----
艾父一到家就被全家人熱烈歡迎了。
不大的包袱自然不是艾父揹負的,不過一到家艾元曄就蹦過來說要給他鬆鬆筋骨,洗澡水也燒好了,飯菜也等着艾父除了風塵往上送了,吃了幾天不良飯食的艾父自然是想想就流口水。
快速的洗完澡,一桌熱騰騰的飯菜隨着艾父入座一一被端了上來~還有加了梅子汁的糯米釀,真是王者歸來一般。
艾晴微微啜飲着酸甜可口的甘露,臉上紅撲撲的,雖然這果飲酒精度數很小,不過喝多了也會上頭,可惜自己現在還小,父母只許自己喝一杯呢!幸好自己也比較自覺,加了米釀的不敢多喝,小孩子喝酒萬一傻了怎麼辦啊!雖然心智已開,不過身體上這個腦子可沒有發育完全!
考完試就不想那些複雜的事情了,艾父在等候結果的這段時間把全部的熱情貢獻給了家中的小店和後花園,幸好有個能幹的管家,省了不少事呢!
從考完糊名、閱卷到張榜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閱完卷子的大人們在張榜前的某天正激烈的爭論着什麼。
趙大人臉漲的通紅,“此人經文中上,策論上佳,取二甲一等有何不可?!”
“趙大人~誰不知道文以經爲重,此人進二甲猶可,一等還差點吧……”章大人撇撇嘴。
“今上以策爲重,此人進二甲一等也未爲不可~”孫大人捋捋鬍子。
“您覺得呢,李大人?”周大人看李敬忠進來巡視,趕緊起坐上茶。
李敬忠拿起手中清秀墨香之卷,微微一愣,“怎麼像光瑜的字?”,順手翻看,竟被那番策論吸引,“好!好!好!”
“單憑策論,有治國之才,只是研經不專,取二甲一等第七即可~”李敬忠放下卷子,心中高興,幾日未見刮目相看,沒想到光瑜經學和書法進步不小,策論更是做得好文章啊,此次自己評卷也很公平,也夠得上登堂入殿了,發揮如何就看光瑜你了……
科舉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十名,上等前七名和一甲三名提前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面試,剩下的考中人員三日後再考一次殿試,但皇帝就不用露面。當然,如果皇帝對那十個人的名次不滿意,名次也可以在總張榜時調整,或者順延。
艾父作爲二甲第七是實力也是李敬忠的提拔,如果皇帝滿意自然艾父可以再前進一步,不滿意就掉落名次,二甲第七由三天後的那場殿試第一接任,如果艾父的文章不入考官眼,考不中也不會是稀罕事,只能算艾父自己點兒背了……
求推薦和收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