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

絕大多數百姓還是向着李起說話的。

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民意基礎在,使得這一小部分人只要稍稍對李起表示了一點不滿,便是會被百姓連聲斥責。

那些人自然也是不敢再多說什麼,紛紛收斂,即使是有那頑固不化的,也只敢在自己家裡發發牢騷,哪裡又敢到外面去說。

這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起自從起兵以來,對老百姓都是極好,從未聽說李起對老百姓有任何不義之舉。

而這一次李起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鳳陽皇陵痛責崇禎帝的罪過,

這不但沒有對李起的名聲造成絲毫損害,反而使得李起的地位更加鞏固。

離開鳳陽皇陵後,李起便立即馬不停蹄,連南()京京城都沒有落腳,直接帶着人馬向那被北()京出發。

一路前行,晝夜星馳。

雖然路途也是遙遠,但好在這時候韃子也已經被趕出關外,李自成、張獻忠的勢力也還遠遠沒有觸及到這裡。

所以這一路上李起都是太平無事。

儘管路上也有一些勢力,比如那鄉紳地主武裝,小的山頭勢力等,這些也是有的。

但是在李起這樣的身份面前,在李起的大軍面前,試問又有誰敢跳出來。

他們人人爭先恐後,巴結李起都來不及,哪裡敢去做任何阻撓的事情。

對於這些像蒼蠅一樣的人,李起自然也是懶得搭理,連見他們的興趣都沒有,直接便是選擇了無視。

一路順利無比,李起到達北()京後,便是選了一個日子登基稱帝。

弘光元年七月初八,李起在這一天,在北()京登基稱帝。

正式昭告天下,於今時今日正式改年號爲“恆盛”,李起自然便是爲“恆盛皇帝”。

本來按照封建禮法制度,新君繼位都需要援用前一任皇帝的年號,直到第二年初,纔會正式更改自己的年號。

但是因爲李起這一次登基稱帝情況比較特殊,因爲弘光皇帝在弘光元年就已經死了。

現在說弘光二年其實也並不準確,不過只是爲了將中間那謀朝篡位的朱常淓區別開來而已。

你讓李起去援用朱常淓的年號,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接着用弘光的年號,卻又不準確,

所以李起在禮部朝臣的建議下,一登基就用屬於自己的年號,也算是新朝新氣象。

恆盛,連綿不絕謂之“恆”。興旺熾烈謂之“盛”。

二字合二爲一,寓意便是王朝將擁有綿綿不絕的繁榮昌盛。

這樣的意義也正是李起需要的,所以對於“恆盛”這個年號,李起也是比較滿意。

有道是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戰爭動亂的年代,更應如此,方可彰顯新朝氣象。

所以李起在登基的這一天,立即下旨昭告天下,免除天下農稅三年,徭役三年。

不但如此,而且所有投身於賊寇的人,不論其罪行大小,自李起登基之日起一年內,只要向朝廷俯首認罪,朝廷便對其既往不咎,讓其有一個從新做人的機會。

即便是像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首惡,李起也是公然表示只要他們可以改邪歸正,投靠朝廷,李起也可以不追究他們的罪過。

而與此同時,所有被關押在監牢裡面的罪犯。除惡意殺人,罪行民憤極大的大罪,其餘人也都是全部被赦免,

出獄,讓他們和家人團聚,從新開始新的生活。

李起的這一封旨意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意義重大,這自是不言而喻。

第一,免除天下農稅三年,徭役三年,這是封建王朝亙古未有的事情,從未聽說,更不要說親身感受。

須知封建王朝靠的就是農稅啊,歷朝歷代他們能夠維持基本的統治,靠的就是收稅和徭役。

可是現在李起竟然一口氣免了農稅和徭役三年,不得不說,這樣的魄力真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有的人可能就要問了,李起爲什麼要免去天下的農稅和徭役呢?

難道僅僅是討好百姓嗎。

免除了賦稅和徭役,李起還拿什麼來供養大明的軍隊,拿什麼來維持朝廷的運轉。

難道軍隊和官員都不吃不喝了。

這一點當然李起是心中有數的。

第一,因爲天下大亂了二十多年,大明大部分的地方早就是一塌糊塗,許多的省份別說收稅了,不給王朝添麻煩,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現在縱觀整個天下,還能夠正常收稅收的地方,那也就只剩下江南等少部分地區。

其他的地方,例如京畿,陝西、河南、山東、四川,山西等地方,因爲多年的戰亂,早就是民生凋零,人口銳減,赤地千里也是常見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下,你找誰去收稅。

而像江南那些省份雖然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目前多少還能正常的收些稅。

但是如果免除了戰亂地區,這大半個大明的賦稅,而不免江南之地的稅賦,那又難免落人口實,說李起處事不公。

有道是不患貧而患不均。

要免就都免,要麼就一個都別免,這便是這年頭大多數人的思想。

否則,李起便是又要將江南那些地方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以許多劣紳的德性,他們就有理由來反對李起了。

這是李起考慮的一個因素。

另一點便是因爲大明王朝自太祖高皇帝以來,基本上在稅收這個制度上就開始變得僵化。

可以說維持大明帝國財政稅收的主要來源就是農稅。

農稅佔了帝國財富稅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餘的商稅茶稅什麼的,這些本該重稅的稅收反倒是少了。

這樣的稅收制度在大明王朝開國之初,自然也是合理的。

畢竟那時候百廢凋零,農業是重中之重,是發展的第一當務之急,也是當時唯一着力發展的產業,

所以農稅自然也是佔據朝廷稅賦的絕大比例,這無可厚非。

但是時間在流逝,事事自然也在變化,隨着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繁榮昌盛,天下經濟形勢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意多鐸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假亂真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八十章 訓練第三百章 廝殺第三百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鍋與蓋第六百一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五百章 最是無情負心郎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五章 煌煌大明萬年青第兩百八十章 反目第四百二十七章 惱怒的多爾袞第六十二章 軍隊名號第八十二章 馬長樂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事不好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七百三十一章 從來沒有忘記他們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四百一十八章 往哪走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會張獻忠第七百一十八章 猶豫不決的李自成第六百一十五章 李起入川第四百九十章 李起的態度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得罪的是老天爺第四百六十一章 識破身份第九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西招撫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寇白門的見解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放軍建功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九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七十五章 家還是家嗎第四百九十章 李起的態度第五百五十五章 這不可能第一百九十五章 虛僞李自成第五百九十九章 尷尬的李定國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七百二十九章執着的陳圓圓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不容樂觀第兩百五十五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五十二章 誰能想到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比賽第九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訝的多爾袞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二十一章做夢都不敢想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兩百八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七章 吳三桂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十四章 你以爲是請客吃飯啊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難道我要葬身以此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別樣意味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結局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兩百二十七章 難道不是一路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字害死人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場體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奴才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五十八章 你們自己想一想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七百七十八章 時代的覆滅和新生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兩百四十九章 李起大怒第五百零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可以回家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你的頭還是昏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六百一十三章 武進侯第兩百九十二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必過分看重第八十章 訓練
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意多鐸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假亂真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八十章 訓練第三百章 廝殺第三百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鍋與蓋第六百一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五百章 最是無情負心郎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五章 煌煌大明萬年青第兩百八十章 反目第四百二十七章 惱怒的多爾袞第六十二章 軍隊名號第八十二章 馬長樂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事不好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七百三十一章 從來沒有忘記他們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四百一十八章 往哪走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會張獻忠第七百一十八章 猶豫不決的李自成第六百一十五章 李起入川第四百九十章 李起的態度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得罪的是老天爺第四百六十一章 識破身份第九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西招撫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寇白門的見解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放軍建功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九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七十五章 家還是家嗎第四百九十章 李起的態度第五百五十五章 這不可能第一百九十五章 虛僞李自成第五百九十九章 尷尬的李定國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七百二十九章執着的陳圓圓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不容樂觀第兩百五十五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五十二章 誰能想到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比賽第九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訝的多爾袞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二十一章做夢都不敢想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兩百八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七章 吳三桂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十四章 你以爲是請客吃飯啊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難道我要葬身以此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別樣意味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結局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兩百二十七章 難道不是一路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字害死人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場體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奴才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五十八章 你們自己想一想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七百七十八章 時代的覆滅和新生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兩百四十九章 李起大怒第五百零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可以回家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你的頭還是昏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六百一十三章 武進侯第兩百九十二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必過分看重第八十章 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