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

即將散朝的時候,魏忠賢若無其事地靠近王立,低聲說道:

“小王公公!散朝之後,萬歲爺很可能獨自見你!關於加徵田稅之事,你怎麼看?”

這一問,王立陷入了兩難!

魏忠賢詢問自己的意見,這在王立的意料之外。

但稍一細想,又在情理之中。

先前,殿上的嘴炮確實激烈。

魏忠賢一黨同意重建西廠,衆臣全都反對,此事不了了之;

緊接着,有人提出加徵田稅,衆臣一致附和,魏忠賢一黨卻表示反對;

這事,也在嘴炮聲中不了了之。

但是,並不意味着徹底結束!

或者說,嘴炮纔剛剛開始!

散朝,只是暫時的休戰!

這兩件事還是會搬上朝堂,繼續打嘴炮!

當然,朱由檢也可以自己決定。

只要他不怕被罵!

其實,向朱由檢上書的“楊大人”,正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現任副都御史楊鶴。

他的奏書能送到朱由檢手上,這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朱由校當政期間,他整天沉迷於做木匠活,幾乎從不上朝。

那時候,朝中和地方大臣的奏書,如果與魏忠賢的意見不同,或者對魏忠賢不利,絕對送不到皇帝手上!

並且,所有奏書的批覆,所有聖旨的發佈,全都由魏忠賢一手操控!

因爲,魏忠賢本來就兼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之職!

再加上司禮監秉筆太監塗文輔,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的協助,魏忠賢就把持了大明的朝政!

當然,那些反對魏忠賢的大臣,如果想面見皇帝,那就更不可能了!

而今,朱由檢登基,連續兩日親自上朝,還在試探階段的魏忠賢,明顯收斂了許多。

正因爲這樣,楊鶴提議加徵田稅的奏書,才能送到朱由檢手上。

只不過,朝中衆臣對魏忠賢還是有所顧忌!

縱然是打嘴炮,也只限於議論朝政,沒敢直接攻擊魏忠賢。

先前,朝上衆臣議論時,王立也在苦思。

在他少得可憐的明末歷史中,沒有此次加徵田稅的記載。

但是,如果加徵的是“三餉”,王立還略有所知。

三餉,就是遼餉、練餉、和剿餉,史上稱“明末三餉”。

這三餉,本意是臨時加徵,沒想到戰事不斷,一直持續到了明朝滅亡。

而且,一年比一年徵得多!

在王立看來,“明末三餉”跟當前的“田稅”,基本類似。

對於皇帝和朝臣來說,每畝只加徵了一點點,百姓確實活得下去。

但是,據一些史料所說,這個政策執行到百姓手上時,就不是加“一點點”那麼簡單了!

通過各級官員的層層追加,至少增了十倍不止!

在王立看來,明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自始至終,他就沒想過改變歷史,不認爲自己有這樣的能力!

他在想方設法斂財的同時,也有一點憐憫之心。

如果,能爲百姓做點事情,也不辜負穿越者的身份!

當然,不需要做很多,一點點就夠!

就比如,朝上所議的田稅!

能減輕一點點百姓的負擔,讓他們在明朝滅亡前能多吃幾口飯,也是功德一件了!

於是,王立鄭重地開了口:

“魏公公!我個人認爲,大明的田稅已經很高!如果再加,百姓飯都吃不上了!”

“哦?”魏忠賢有些意外,也有些驚喜:“這麼說,你也反對加徵田稅?”

“沒錯!”王立的回答斬釘截鐵:“不過,我人微言輕,萬歲爺不會聽我的!”

“不要緊!只要你反對就行!”

魏忠賢滿意一笑,湊到王立耳邊:“你放心!重建西廠之事,他們越是反對,萬歲爺越要重建!你就等好消息吧!”

王立點點頭,心裡卻有了底。

就算魏忠賢不說,他也能猜到朱由檢的決定。

對於朝中官員來說,已經有了“監察百官”的東廠,如果再來一個“西廠”,他們還要不要活?

但對朱由檢來說,或許,他不需要監察百官,卻不再信任魏忠賢和東廠!

所以,重建西廠,削弱東廠的實力,迫在眉睫!

那幫言官,隨他們罵去吧!

王立和魏忠賢,都沒有猜錯!

散朝後,朱由檢確實留下了王立!

王體乾送來一張聖旨,王立趕緊接過。

上面的字,基本能看懂!

沒錯!

聖旨上,朱由檢任命自己爲西緝事廠提督!

還撥出三萬兩白銀!

這,還只是前期資金!

我去!

發了!

大發了!

哈哈哈!

“小王公公!西廠籌備之初,儘量低調而行!別給我惹麻煩!

另外,楊大人提出的加徵田稅之事,你怎麼看?”

“萬歲爺,小奴認爲……加徵田稅確實不太妥當!”

話音落下,王體乾和塗文輔面露喜色。

朱由檢卻有些生氣,目光凌厲!

“哦?連你也反對?”朱由檢站起身,直直瞪着王立:

“加徵田稅,能迅速緩解大明的財政危機!

但是,有意思的是,朝中衆臣都同意,唯獨你和魏公公反對?”

聽到這話,王立心頭一緊!

朱由檢的意思很明顯:自己跟魏忠賢同流合污了!

這還得了?

按照歷史上朱由檢的性格,他除掉魏忠賢的同時,會不會,認爲自己也是他的黨羽?

會不會順帶着,把自己一併除掉?

我去!

得趕緊跟魏忠賢撇清關係!

但是,好像不太容易啊!

一不小會,還會越描越黑!

王立正在苦思對策,朱由檢又開了口:

“小王公公!你是我最信任的人!

朕,很想知道你反對的理由!”

此時的朱由檢,目光如炬,等着王立的解釋!

王體乾和塗文輔默不作聲,生怕漏了一個字!

畢竟,朝上發生的一切,二人都要向魏忠賢回報!

如果遺漏了什麼,事情就大了!

“萬歲爺!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別再油嘴滑舌!有話直說!”

“萬歲爺!這會得罪很多人,小奴不敢直說!真的不敢說啊!

如果萬歲爺有時間,可以去宮外走一走,一切都會明白!”

“哦?出宮?”

王立的話,成功勾起朱由檢的興趣。

王立的面容,確實是情真意切!

於是,朱由檢緩和了下來。

“也對!朕都在害怕,你又如何不怕!

不過,若要出宮……

罷了!退下吧!”

朱由檢發了話,王立如蒙大赦。

趕緊告退,心頭暗喜。

這一招“化骨綿掌”,果然有效!

如果,朱由檢真敢出宮走一走,必能發現各級官員的層層剝削!

也能發現大明百姓的水深火熱!

加徵田稅一事,必會作罷!

如果他不敢出宮,或者不打算出宮,至少也相信了自己話,沒把自己與魏忠賢看作同黨!

王立沒有猜錯!

朝上發生的一切,以及散朝之後的一切,馬上就傳到魏忠賢耳中!

但另一件事,王立卻不知道:

昨夜,離開鹹安宮後,魏忠賢跟客印月商議到天明!

在王立的暗示之下,二人都認爲他的話沒錯:朱由檢喜歡權勢!

於是,二人都認同王立的“以退爲進”之法。

只不過,要向朱由檢遞交辭呈,這也太冒險了!

如果他大筆一揮,自己就萬劫不復了!

重建西廠一事,可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吧!

在魏忠賢看來,支持朱由檢重建西廠,雖然會削弱自己的部分權力,卻是“以退爲進”的最好辦法!

至少,比遞交辭呈穩妥多了!

於是,魏忠賢迫不及待找來崔呈秀,由他出面,在朝會上提出此事。

衆臣的反對,在魏忠賢的意料之中。

朱由檢沒有表態,也在意料之中。

其間,魏忠賢對“以退爲進”深信不疑!

他相信,自己力挺崔呈秀,就是在支持朱由檢!

果然沒錯!

這一把賭對了!

朱由檢不顧衆臣的反對,讓塗文輔擬了重建西廠的詔書!

再讓王體乾親自交到王立手中!

更讓魏忠賢意外的是,因爲自己的支持,朱由檢龍顏大悅!

他發出口諭,自己和崔呈秀,每人獲賞二百兩黃金!

看來,王立那小子年紀不大,卻懂得揣摩聖意!

而且,揣摩得非常準確!

如果不出意外,西廠很可能由他主持!

因爲,朱由檢無人可用!

這就對了嘛!

這傢伙跟自己都是“閹黨”!

不是敵人,同穿一條褲子!

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最可喜的是,這傢伙不愛權勢!

能用金子銀子擺平的事,那還叫事?

屆時,東西兩廠還不是一家人?

真的沒錯,王二狗這傢伙,確實跟自己同穿一條褲子!

在加徵田稅一事,他果然提出了反對意見!

其實嘛,我並不反對加徵賦稅!

只是反對加徵田稅!

農民手上有幾個錢?

總共能加徵多少?

再說了,加徵田稅的差價,全進了那幫文臣的腰包!

我能得到什麼好處?

如果加徵的是商稅,那該多好啊!

那幫商人個個都有錢,身後還有文官做靠山!

哼!

必須想想辦法,讓萬歲爺加徵稅!

徵死那幫文官!

看你們還敢嘚瑟!

“九千歲爺!那王二狗,又被萬歲爺請到了乾清宮!已經兩個時辰了,還沒有出來!”

我去!

這傢伙到底有什麼本事?

既把張皇后搞得團團轉,還能把朱由檢搞得團團轉?

這傢伙!

如果偷偷地奏自己一本,那可不得了!

還好,還好!

他喜歡銀子!

“九千歲爺!王承恩公公過來傳話,請你到乾清宮覲見!”

我去!

乾坤宮覲見?

哈哈!

那王二狗,真的向萬歲爺說了好話?

他有那麼好心?

“那個王二狗,是否還在乾清宮?”

“回稟九千歲爺!沒見他出來,應該還在!”

好!

太好了!

萬歲爺身邊的王二狗和王體乾,都是自己人了!

再搞定他身邊的王承恩,“三王”都成了自己人!

下半輩子的榮華富貴,再也不愁了!

哈哈哈!

魏忠賢實在欣喜,屁顛屁顛往乾清宮而去。

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98章:喜添二將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66章:蠢蠢欲動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79章:三幅名畫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239章:演技高超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31章:兩道聖旨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139:孤城的守將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59章:各懷鬼胎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61章:臨時詔獄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66章:蠢蠢欲動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59章:各懷鬼胎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
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98章:喜添二將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66章:蠢蠢欲動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79章:三幅名畫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239章:演技高超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31章:兩道聖旨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139:孤城的守將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59章:各懷鬼胎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61章:臨時詔獄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66章:蠢蠢欲動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59章:各懷鬼胎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