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血腥星期日

“什麼事?”

wωw_ttκǎ n_co

“回皇上,昨天,也就是28日,聖彼得堡東正教一個神職人員叫蓋龐神父,帶領一個爲數約三萬人的工人組織到冬宮外廣場和平示威,目的是向臨時政fǔ遞‘交’請願書,以表達勞苦大衆的困苦和對政fǔ依附我國的不滿,請求政fǔ進行社會改革與終止與我國的外‘交’關係,並期望不要有超時的工作與合理的待遇。但當時臨時政fǔ要員們都正在皇村舉行會議。當時負責守護冬宮的武裝士兵,列陣與示威羣衆對峙,而聚集的民衆後來增加到二十萬人,大家手拿著聖像、彼得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的圖像,唱著聖詩與愛國歌曲,士兵後來對空鳴槍示警,不久之後便向羣衆‘射’擊,民衆在驚慌中逃亡而爭相推擠,蓋龐神父也在‘混’‘亂’中身亡。後來,從俄政fǔ得到的確切消息宣稱,在這次事件中死亡96人,受傷333人,而政fǔ的反對勢力則宣稱死亡人數超過4000人,據我們的保守估計約1000人傷亡。此一血腥鎮壓事件,引起公衆的憤怒,俄國人不再寄望於臨時政fǔ,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一連串大規模的罷工接連在各地發生。這次事件由於是發生在星期日,因此俄國當地民衆稱作‘血型星期日’。”趙秉鈞說罷,‘舔’了添乾澀的嘴‘脣’,臉上滿是憂‘色’。

關緒清沉‘吟’半晌道:“查出這次事件的組織者沒有?”

趙秉鈞呈上一份名單:“這是安全局初步查出的幾個涉嫌的組織者,請皇上御覽。”

一個名字赫然出現在眼前,列寧!

他指着名單問道:“這個列寧不是在歐洲活動嗎?怎麼他也參與了此次事件?”

“列寧這幾年由於一直髮表發政fǔ的言論,因此遭到俄羅斯當局的監禁和流放,後來被迫流亡到歐洲,繼續從事反政fǔ工作,還加入了歐洲的馬克思聯合團體,專‘門’發表政論強烈抨擊俄政fǔ的軟弱和無能。要不是這次事件爆發出來,我們還不知道列寧已經悄然回到了俄羅斯。”

關緒清沉默不語,良久之後才說:“這次事件絕不是一次簡單的羣衆遊行示威活動,而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反政fǔ活動,俄國人自己的事我們本來不便‘插’手,但是如今的臨時政fǔ與帝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況且帝國已經在俄羅斯尤其是西伯利亞地區佈置下了龐大的工業產業佈局,俄國政局一旦動‘蕩’起來,說不定會對帝國在那裡的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後果啊。這次事件從一個側面也暴‘露’出來俄羅斯的反政fǔ組織已經形成了體系,因此安全局要採取斷然措施,對這些人進行嚴密監控,一旦有變要立即予以制止,甚至不惜採取非常的手段。特別是要重點找到並監控住列寧,決不能讓他繼續呆在俄國境內,要想方設法讓他離開那裡,否則他將是帝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麻煩,懂嗎?”

“皇上,臣不明白,一個列寧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反動文人而已,量他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吧。”

“‘混’帳!朕讓你怎麼做就怎麼做,這件事決不能兒戲,不然朕的脾氣你是知道的。”關緒清的表情嚴肅的可怕!

“喳。”趙秉鈞戰戰兢兢的答道。

回到棋亭時,關緒清的臉‘色’顯得很難看,康有爲早就看了出來,覺得不便在這裡再耽下去於是起身向皇上告退。關緒清勉強笑道:“朕說過這盤棋必須要下完,來吧。”

君臣重新對坐,繼續剛纔的棋局下了起來。但這一次,關緒清一改方纔穩健的棋風,白棋的棋路變得異常凌厲,而且奇招百出,甚至有時候只攻不守,令黑棋左支右絀,四處封堵,顯得非常狼狽。康有爲時不時偷眼看看皇上,頭上‘蒙’着一層油亮的汗水,執起的手都已變得無比沉重起來了。到”

關緒清並沒有擡頭:“哪裡輸了,這不是還有很多活路嗎?”

康有爲苦笑道:“皇上,臣在庚位、申位、戌位上的棋路都已被皇上封堵,臣確實是輸了。”

關緒清嗯了一聲,把棋子丟在棋盤上,長長出了一口氣,顯然異常疲憊。

康有爲乾咳了一下說:“皇上,臣從方纔的棋風來看,您心裡似乎很‘亂’……”

“是啊。國事冗繁,千頭萬緒,雖然這幾年通過政體改革,帝國官制體系相比從前已經大爲縝密了,但是許多事還是需要朕事必躬親啊。朕有時候也覺得累啊。”關緒清靠在椅背上,神情顯得從未有過的疲憊。

康有爲心中一酸,對皇上說:“微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該說的話還是一定要說的。這個國家光是靠着朕一個人現在還行,但以後朕要是老了,身體虛弱了,哪裡還管得了上上下下這麼多事啊。”

“皇上爲何不考慮帝國將來實行君主立憲制,學習一下西方的政體形式呢?”康有爲壯着膽子說出了心裡的話。

“朕不是沒有想過,但中國封建體制已經存在了幾千年,這一下子變成西方式的政體,不是一兩句話那麼簡單的。況且幾年來朕遍觀世界各國的政體,五‘花’八‘門’,似乎也沒有一個很適合我國的可以採納。”

“皇上,臣雖然在治國理政上能力淺薄,但是多年來臣一直在考究這個問題,也曾經去過歐美甚至是日本,對西方的這一政體有所瞭解……”

“說說你的見解是什麼?”

康有爲放下手中的棋子,說道:“據臣所觀察,君主立憲制在西方人那裡亦稱‘有限君主制’,是君主權力受憲法限制的政體形式,主要分爲二元制和議會制兩種。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和議會分掌政權,君主任命內閣,內閣對君主負責,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權,而議會則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如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則爲當前大多數歐美國家所採用,如英國、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等。這其中又以英國的政”

“你說的不錯,英國實行這一政體以來正是他們最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說明這種政體形式給英國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關緒清深有感觸的說。

康有爲頷首道:“先說這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吧。據臣來看,英國的這一政體實質就是資本家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英國的議會制度奠基於中世紀的‘自由大憲章’‘牛津條例’等封建法律文獻。它們所確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權基本原則,成了英國立憲政治的政治基礎。英國人通過‘光榮革命’讓資本家政黨掌握了議會據臣所知,維多利亞‘女’王現在是英國的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而且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行政事務的實權還是在內閣。英國議會上院一般又稱爲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英國的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從百姓普遍選舉中產生,任期是5年。”

康有爲停頓了一下,看到皇上在聽的非常專注,於是繼續說道:“政fǔ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併組閣,向議會負責。總得說來,英國政體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各方面都已經非常完備了,但是據臣所看,他們的制度雖然完備,但是在實際運用當中還是需要靈活掌握的,英國政體也可以說是法理與情理結合在一起的制度設計。依臣的愚見來看,制度和法律固然是社會關係的調節器,但法有限而情無窮,英國人在這方面普遍存在着機械執法、無視情理的現象,這也給他們的治國帶來了很多麻煩。”

“你說的這一點很好,中國曆來就是一個人情大於法的社會,所以說很多西方的東西並不能照搬過來。”關緒清若有所思的說道。

“皇上,還有一個距離咱明治政fǔ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絕對權威,建立‘華族’制度以維護舊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並把維新功臣、財閥列入華族,培植特權組織;在經濟上扶植財閥和地主;在思想上宣揚神道、皇道、儒學,並引進德國很多哲學思想。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從幕藩領主統治的愚弱國家一舉走上了資本家主導的社會道路。資本家們的崛起使日本發生了反對**政治、爭取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明治政fǔ通過**和政治分化瓦解了這一運動,並頒佈了《明治憲法》,後來開設國會,從而確立了**的君主立憲制。與英國相比,日本屬於是改良型政體,改革的並不徹底,當然,這也和當時日本的國情有很大關係。”

第486章 中華汽車公司第97章 中英新約第1368章 號角已吹響第453章 捐款第二章修改版第1353章 世界反響第362章 生死狙擊第28章 一網打盡第717章 奧林匹克精神新卷啓航第170章 大清特種兵第506章 代號雷霆第764章 鐵血藍鷹第762章 傘兵出擊第990章 狡猾的北極熊第1050章 詭異的任務第1185章 中德戰略合作條約第460章 鴻門宴下第743章 出兵前的危機第311章 戰後經濟第184章 黨爭第150章 東京大屠殺第545章 西線無戰事第104章 聰明的外交第992章 關島戰役2第266章 怒海爭鋒3第508章 逃出昇天第7章 學堂下第344章 鉅額交易第910章 熱血冰鋒下月底第681章 共同的焦點馬納爾第937章 消失的電波第407章 震驚香港第668章 叢林法則第710章 未完成的畫像第678章 首都淪陷第953章 大演習第365章 誰來挽救第837章 鉗形攻勢第893章 天才的方案第304章 目標聖彼得堡2第1003章 大空戰5第606章 真實的謊言第884章 風暴漩渦第180章 德國皇貴妃第778章 中伊間諜事件第285章 英國的斡旋第324章 新聞發佈會第969章 遠東聯合艦隊第46章 四面之敵第76章 蒙古小勝三第284章 內閣總理第980章 帝國的亞洲第124章 正式宣戰第828章 全線開花第952章 空前的挑戰第625章 命運第372章 魚香樓慶功第1169章 投降是最好的選擇第1014章 相對論之謎第342章 作戰方案第61章 軍港混戰二第805章 午夜奇襲給點花行不第725章 百米賽跑第78章 中俄關系第224章 海上爭霸5第103章 埋頭三年第1082章 冷酷的戰爭思維第1081章 戰神與屠夫第833章 烈焰焚城第398章 西伯利亞大開發第230章 大閱兵第1003章 大空戰5第1119章 皇帝的一躬第500章 結束戰列艦時代第90章 炮戰第478章 進兵壘固第662章 藏南秘密行動第841章 傀儡是怎樣煉成的第963章 美國做好準備了嗎第794章 街區死角第611章 訣別第857章 氣象戰第949章 總統之死上第21章 意外之財第359章 鐵拳計劃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311章 戰後經濟第778章 中伊間諜事件第1016章 黃金水道第1148章 小針頭大工業第944章 曉月的秘密第232章 最高機密第177章 德國獻禮第287章 孫逸仙第939章 鋒利的尖刀第1004章 遠東第一堡壘上第1012章 時空機器第692章 日落印度洋第691章 最後一擊下第226章 亞洲生命線1第697章 戰果輝煌
第486章 中華汽車公司第97章 中英新約第1368章 號角已吹響第453章 捐款第二章修改版第1353章 世界反響第362章 生死狙擊第28章 一網打盡第717章 奧林匹克精神新卷啓航第170章 大清特種兵第506章 代號雷霆第764章 鐵血藍鷹第762章 傘兵出擊第990章 狡猾的北極熊第1050章 詭異的任務第1185章 中德戰略合作條約第460章 鴻門宴下第743章 出兵前的危機第311章 戰後經濟第184章 黨爭第150章 東京大屠殺第545章 西線無戰事第104章 聰明的外交第992章 關島戰役2第266章 怒海爭鋒3第508章 逃出昇天第7章 學堂下第344章 鉅額交易第910章 熱血冰鋒下月底第681章 共同的焦點馬納爾第937章 消失的電波第407章 震驚香港第668章 叢林法則第710章 未完成的畫像第678章 首都淪陷第953章 大演習第365章 誰來挽救第837章 鉗形攻勢第893章 天才的方案第304章 目標聖彼得堡2第1003章 大空戰5第606章 真實的謊言第884章 風暴漩渦第180章 德國皇貴妃第778章 中伊間諜事件第285章 英國的斡旋第324章 新聞發佈會第969章 遠東聯合艦隊第46章 四面之敵第76章 蒙古小勝三第284章 內閣總理第980章 帝國的亞洲第124章 正式宣戰第828章 全線開花第952章 空前的挑戰第625章 命運第372章 魚香樓慶功第1169章 投降是最好的選擇第1014章 相對論之謎第342章 作戰方案第61章 軍港混戰二第805章 午夜奇襲給點花行不第725章 百米賽跑第78章 中俄關系第224章 海上爭霸5第103章 埋頭三年第1082章 冷酷的戰爭思維第1081章 戰神與屠夫第833章 烈焰焚城第398章 西伯利亞大開發第230章 大閱兵第1003章 大空戰5第1119章 皇帝的一躬第500章 結束戰列艦時代第90章 炮戰第478章 進兵壘固第662章 藏南秘密行動第841章 傀儡是怎樣煉成的第963章 美國做好準備了嗎第794章 街區死角第611章 訣別第857章 氣象戰第949章 總統之死上第21章 意外之財第359章 鐵拳計劃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311章 戰後經濟第778章 中伊間諜事件第1016章 黃金水道第1148章 小針頭大工業第944章 曉月的秘密第232章 最高機密第177章 德國獻禮第287章 孫逸仙第939章 鋒利的尖刀第1004章 遠東第一堡壘上第1012章 時空機器第692章 日落印度洋第691章 最後一擊下第226章 亞洲生命線1第697章 戰果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