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五年計劃

光緒十二年十二月,在關緒清的要求下,以恭親王爲首的內閣遞上了《統籌規劃五年鄒議折》,雖然新政在關緒清的潛移默化下已經實施了好幾年,但真正作爲文獻、系統地出現,這是第一次。所以後世的史學家,也把這道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領域的奏摺作爲“光緒改革”的起始文獻,雖然它只能算作一篇五年計劃。從這一年起,中國正式進入了“光緒新政”時期。

所以第一個五年計劃,除了推行六年義務教育,像明年光緒十三年,接受六年義務的省份將再擴大九個省,分別是:越南、越北、緬甸、臺灣、河南、山西、陝西、吉林和黑龍江,還有就是降低成人的文盲比例。這個關緒清打算靠近幾年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來推行,藉機也可以擴大清華大學的羣衆基礎和影響力。

關緒清的計劃是,通過這五年時間,把識字率提高到30%本完成在全國所有省份內的基礎義務教育普及。爲此,他甚至強硬地把教育經費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並且硬性不管出現什麼情況。教育支出都不能低於這個比例。

而地方省、府、縣各級財政也都必須嚴格按照這個比例執行,吏部將把教育推行列入官員的考覈範圍內。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相信這在不管哪個朝代都不會過時,而在清華大學一批接着一批的大學生畢業後,就想春天的種子一樣在各省播下,希望將來能夠滿地開花。只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國家纔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

在加大教育投入方面,關緒清還想到了後世地一些方法。像建立非義務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及貸款機制;重構稅種,徵收教育稅;發行教育彩票;發展各類民辦學校和私立學校。關緒清打算採取的是第一條和第四條。當然這並不是說第二條和第三條措施不好。

徵收教育稅這在西方早已有之,像美國有28個州設教育開稅種少的有12種,多的設幾種源。這不僅有利於足額徵收教育費用,而且有利於教育經費的逐年穩定增長。但在中國。幾千年私有制文化的薰陶下,百姓對稅沒有多高的認識,在他們看來,輕徭薄賦的就是仁君。

徵收重稅的就是暴君,要想改變對稅地錯誤認識,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在中國,要想維持國家的凝聚力。

統治者的個人聲望是一件很重要地事情,尤其是人民已經開始覺醒的時候,關緒清並不打算爲了教育稅而破壞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來的政府形象。

同理,發行教育彩票暫時也只可能是鏡中影、水中月的事情。雖在整個國家教育投入不足而財政壓力又很大地背景下,發行教育彩票是一條可行的投入渠道。

像後世英國每週彩票售額已達1億英磅,美國僅德克薩斯州的年彩票銷售就達到32億美元。美國有13個州部分或全部把彩票收入投入到教育中。加利弗尼亞1美元的彩票就有34分用於教育。發行專門地教育彩票。能更好地吸收利用社會閒散資金。發展教育事業。是遠比那種希望工程要好的多。

所以關緒清只能把擴大教育投入的希望寄託在另外兩條措施上,好在這兩條都十分切合中國的國情。

建立非義務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及貸款機制,就是國家把主要的投入放在義務教育上,而非義務教育在明確國家擔負一定培養費用的情況下,按照“誰受益,誰承擔”和成本分擔的原則進行收費。

考慮到高等教育成本甚高,保證受教育機會平等原則及百姓的實際承受能力,最後關緒清把大學的學雜費定在了佔培養一個學生總經費成本的5O%~65%這個範圍內。

對於特別困難者,國家通過建立學生貸款、獎學金等多元化資助體系保障有才華但家境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這正是國際慣例。如美國執行“學費折扣”,對那些不能負擔全部教育費用的學生提供教育資助。

澳大利亞從1989年開始正式實施‘高等教育獻方案‘的學生資助政策和澳學助學金。

除了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教育的規劃也是這次五年計劃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確定教育經費分配的問題。一般來說,國際上教育經費分配的變化是與經濟、教育發展變化相適應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以義務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階段)爲重心。

隨着經濟的發展,逐步轉向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經費分配也相應調整。曾滿超在《發展中國家教育成本研究》中指出:“發展中國家初等教育公共經費佔整個經費的一半,中等教育佔13,15。這種公共教育經費的分配情形是穩定國家投資主要用於普及義務教育,年義務教育佔總經費的59%,開設私立學校。集聚民間財力加以實現。這對一切教育經費短缺而又奉行“追趕戰略”的中國來說,不無參考意義。

自親政以來,關緒清對教育方面地投入,主要集中在建設大學上面。這種“精英教育”與關緒清迅速聚攏一批有用之才,以進行社會經濟政治改革的願望是分不開的。

不過受到關緒清重用的容閎對這樣的教育政策很不以爲然,在他看來,這樣或許能很快把一些接受過教育的人轉變成新式人才,但沒有基礎教育,就等於斷絕了這些人才的源頭。這無異於拔苗助長,最終也會得不償失。

所以在他的主持下,禮部拿出的教育方案,把六年義務教育列爲教育經費投入地“重中之重”。

教育經費應向義務教育傾斜。進一步強化政府在義務教育經費負擔方面的責任和行爲。戶部財政應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扶植力度。既要提高義務教育在總教育經費的比例,也要提高學生平均經費水平。

最後,這份計劃定下初等教育佔總教育經費地70%左右,非義務教育階段的經費。逐步建立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合理分擔的機制。高等教育擴大學生、家長,對教育成本的分擔力度,增大高校自籌經費地比例。

如果第一項是出自關緒清重視教育的本願,而儒學精通的內閣官員也都能接受的話,第二項無疑就是軍事規劃。

光緒七年以來,軍事上的投入就佔到了大清財政收入50%以上,這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罕見的,就算那個與大清一衣帶水、整條叫囂着窮兵黷武的“鄰邦”也沒有達到這個比例。還有就是現在險峻地國際形勢。

關緒清手下這些內閣大臣人品道德各異,也不排除有私心的,但論起能力都可謂是一時之選,尤其在與列強打交道上。都是經驗豐富。

如今英、法、俄三國是徹底得罪了,雖然短期內佔盡了便宜。但是將來如何還真不好說,能夠仰仗的德國和美國,一個空有天下無敵地陸軍。卻受困於歐洲羣雄,還無力把觸角伸到遙遠的遠東,而另一個則空有世界第一的工業實力,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軍事實力。同樣在關鍵時候幫不上忙。所以只有自身強大了,纔可以傲視全球。

所以對軍事上規劃可以說是這份奏摺中最詳細地了。

首先是在保留現100萬常規的職業軍人之外,再增加100萬預備兵。由國內18至20歲的適齡男子來服兵役,週期爲兩年。特別優秀者可以轉爲職業軍人,這支預備兵負責內陸大多數城市的二線防衛。像大清這樣縱深極大的國家,有兩道防禦線應該講就可以相對穩定點了。

爲此還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將陸軍院校增加到五座,分別是雲南武備學堂、西北軍事大學、黃埔軍官學校、保定士官學校和京師陸軍學院。

其中,京師陸軍學院由於在京師附近不便於*練(主要是炮兵訓練經常把城裡的官員給嚇着了,引得羣情激奮),將搬往上京奉天。至於海軍院校也將增加一所,除了原來的福建船政學堂和位於吳淞的江南水師學堂,再增加了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除此之外,規劃還預計在此期間仿效西方制定出第一部《兵役法》,正式確定義務兵役制。

除了軍隊體制的完善,國防設施的建設也是這份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海防方面,大清水師北洋艦隊將以渤海海峽爲防禦重點,威海煙臺、旅順大連兩大海軍基地將得到擴建,光旅順的炮臺就預計增加兩百多門克虜伯海防炮。

擴建後的兩大基地都將成爲亞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堅固要塞。這樣就形成了護住心臟的兩個拳頭,在沒有打敗這兩個拳頭前。任何艦隊都不敢深入渤海攻擊北京這顆心臟。

而實際上,只要防衛要塞地陸軍不犯甲午戰爭那樣不戰而逃的愚蠢錯誤,又或者像俄國軍隊那樣孤立無援,這兩個要塞幾乎是不可攻陷的。此外,大清水師還得到了原屬南洋水師的鎮海炮臺,這裡將成爲大清水師遠洋作戰的訓練基地。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大清水師將縱橫馳騁在東海乃至西太平洋上,目的自然是震懾英法的走狗日本。

而大清水師之南洋艦隊的防衛重心則是臺灣海峽。馬尾、澎湖、基隆三位一體地防禦體系足以屏蔽整個臺灣海峽,這三地原本就有岸防炮臺,這一次不過是把它們變成綜合性的海軍基地。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防禦列強由此北上,還可以掐住日本的脖子。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日本地生命線上,臺灣海峽都是重中之重。

越南省西哈努克灣的軍港建設也會在三年內完工。到時,大清南洋艦隊就可以深入到北緯10度以南,直接威脅英國統治下的馬來亞或許現在看起來中國還沒有這個實力扼取兩地。但或許在將來地某個時候,這種威脅將成爲平衡局勢的一個重要砝碼。

當然,這樣的作用是不足以說服人的。所以西哈努克港在建成後幾年地主要作用還是爲海軍遠赴南洋訓練提供一個基地。本來關緒清還打算在緬甸毛淡棉修建軍港。

但被彭玉麟、李鴻章等人勸阻了。現在通行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鑰匙還把握在英國人的手中,艦隊想自由通行只怕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而且關緒清也考慮還是不要過份刺激英國人,否則說不上哪天英國議會就會發布些什麼中國威脅論之類的文章,或者直接對緬甸用兵。

至於陸上防衛方面,也是一南一北兩大重點。南線是緬甸,好不容易把緬甸收復,就是要把它變成中國內陸地一道屏障,所以它地防衛自然要好好謀劃一番。

好在緬甸與印度交界的地區是由高大地若開山脈和深不見底的欽敦江河谷組成,這裡是廣袤的無人區,僅有兩條道路可以通行。

一條是從密支那出發經達加邦、欣貝延到達印度的的迪布魯格爾,這條是茶馬古道的原路,而在它南面的那條道路,是從曼德勒經葛禮瓦到達印度的錫爾傑爾。所以兵部擬定的奏對便是在印貝延和葛禮瓦附近的山口修建兩座關卡,只要控制住了這兩條道路,就等於控制了英軍從陸上進出緬甸的大門。

而北面的防禦就不像緬甸這樣簡單了,相比漠北和西北的曠野千里、無遮無攔,東北還算有險可守,況且不論是作爲滿族的龍興之地的政治地位,還是其潛在的經濟地位都不是西北和漠北可比,所以北面的防禦重點就放在了東北。

只是一年之間要上凍數個月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遠不能成爲阻擋俄軍的天險,而平坦的東北平原正是俄國哥薩克騎兵自由馳騁的疆場。

東北的防禦是個綜合性的措施,除了大範圍堡壘要塞的修建,還要大規模的移民到這一地區,實現藏兵於民的戰略。

進兵俄國時大清鐵騎一路高歌猛進,其實相反的將來的某一天如果俄國回過來也對大清來這麼一手還真是不太好防禦,所以在背面大清的防禦是最讓關緒清頭疼的。

奪回這片土地,不說別的,就爲了東北這個世界級的工業基地。東北是世界上少有的,煤、鐵、石油、有色金屬儲量都很豐富的地區,它還有廣袤的黑土,能提供大量的農產品,而且它地靠沿海,周邊有大連、海參威這樣的良港,海運便利,地勢又平坦,修建鐵路和公路都十分便利。然而這樣一個天賜的工業基地卻時時刻刻處於別人威脅之下,這怎麼不叫人惱火。更何況外興安嶺以南地區的黃金儲量可是後世整個中國的四倍以上,在現在實行了金本位結算後,這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吧。

所以,不論多艱難,要付出多少代價也一定要把已經奪回來的土地守住。

至於軍事裝備方面,九大兵工廠將逐步脫離各省各督的掌握,劃歸到工部的治下,而各個兵工廠也將開始實行獨立覈算,也就是說以後要換什麼裝備,都得拿錢來買。而要買哪一家的武器,那就看誰的東西價廉物美了。這樣做自然是爲了提高各兵工廠的能動性。

在用迫擊炮和手榴彈的技術同克虜伯再換了一批設備,金陵機器局和漢陽兵工廠終於有了點小克虜伯的樣子,或許是德國人爲了照顧他的奧地利盟友,又或者出於其他目的,德國人在徵得大清的同意後,向奧匈帝國開放了迫擊炮和手榴彈技術,而關緒清當然不會介意奧地利人幫助中國在北方再建立一家兵工廠的誠意,畢竟奧地利波希米亞的斯科達兵工廠可是與德國克虜伯齊名的存在。最終,奧地利人選定的是山東機器局在山東聊城的一處廠房。

這樣,大清就擁有了三家亞洲一流、在世界也排得上二流的軍火工廠。漢陽兵工廠已經開始研究大清的第一代步槍,參照物自然是新軍使用最多,技術也瞭解最深的老毛瑟,只不過德國人正在研究毛瑟。關緒清授意漢陽兵工廠總辦蔡勇不妨與德國人聯繫聯繫,看能不能學習到些最新技術。至於金陵機器局,據說正在仿造馬克沁機槍,歷史上中國仿造的第一挺馬克沁機槍誕生於1888,應該也爲時不遠了。

未來五年,陸軍的裝備就以統一制式爲主,中英戰爭期間,關緒清已經深刻體會到使用“萬國牌”武器給後勤帶來的巨大負擔,兵部幾乎是用了與作戰部隊相同的後勤人員去配給各種不同型號的子彈和炮彈。

而且不同制式的武器也加大了指揮人員的指揮難度,這在火力協同的時候尤其明顯。所以這份由兵部制定的計劃中,強烈提出了這個問題,並拿出瞭解決方案,輕武器方面,如步槍、機槍、手榴彈和迫擊炮這些已經能夠自制,挑選好一種型號後,接下去的問題不過就是擴大產量,難度在於火炮的選擇,兵部傾向於價廉物美的格魯森炮,關緒清則更喜歡後世赫赫有名的克虜伯炮,最終雙方妥協,在小口徑的行營炮和山炮上採用格魯森炮,而在大口徑榴彈炮和加農炮上則採用克虜伯炮。

畢竟在中英緬甸戰爭時期,新軍使用的美國裝備彈藥補充太困難,西南集團軍

使用的清一色德國裝備補充起來就比較方便。後來又有繳獲的英式裝備打完就打完了,根本沒地方補充。

而軍備的統一也使得將來的戰爭中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第305章 目標:聖彼得堡3第268章 怒海爭鋒5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88章 陰謀第1362章 俄羅斯的地標—冬宮!第1343章 地獄之火第267章 怒海爭鋒4第882章 無上皇權第39章 臺灣保衛戰(下)第1章 穿越第872章 無法阻止的野心第720章 兼職運動員第1141章 史上最大黑鍋第999章 大空戰(1)第310章 喪鐘爲誰而鳴(下)第105章 出訪德國第1063章 圈套!都是圈套!第248章 海蘭泡血案第223章 海上爭霸4第749章 意外的收穫第793章 投奔怒海第822章 震驚世界第394章 會見明治第533章 鴨綠江大捷第83章 欺騙全世界第878章 欽定大婚第579章 長崎大屠殺第679章 皇家海軍的驕傲第834章 單方面屠殺第741章 遊戲結束第314章 航空母艦第748章 堅壁清野第813章 揚州鹽幫第73章 選秀第508章 逃出昇天第853章 槍王之王第321章 通往歐洲的鑰匙第1098章 潛龍勿用第563章 海軍的至高榮譽第760章 挺進喀布爾第217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919章 掌控哥倫比亞第141章 自掘墳墓第162章 東海殲滅戰(五)第726章 誕生奇蹟的地方第355章 飛行學院第917章 黃雀在後第1072章 三千里鋼鉗1第801章 毒蛇的紅芯第1093章 幽暗的叢林第793章 投奔怒海第63章 強攻要塞第125章 異軍突起第611章 訣別第775章 帝國的代言人第203章 漢中之亂第269章 羣狼的屠殺第1235章 海空的歸屬第753章 援助?還是陷阱?第711章 阿三的覆滅第428章 會見興登堡第826章 庫爾德人的禮物第1224章 亂成一鍋粥第330章 一個人的戰爭2第603章 紅色政權的危機第1186章 歡送酒會第684章 帝國擴張計劃第774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136章 無形的羅網第1061章 變種戰士第449章 治水三策第836章 超級單兵第559章 重創聯合艦隊第810章 永遠有多遠第375章 宿敵偶遇第908章 熱血冰鋒(上)第264章 怒海爭鋒1第496章 攻心戰術第687章 全世界的棄兒第839章 突如其來的政變第1182章 出訪德國第119章 朝鮮之亂第747章 無法逾越的鴻溝第650章 佛堂偷情第540章 最後的戰役第753章 援助?還是陷阱?第656章 出給唐紹儀的難題第745章 兩情難第268章 怒海爭鋒5第745章 兩情難第969章 遠東聯合艦隊第607章 成王敗寇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730章 美色與石油第482章 魏瑪共和國第195章 落網第593章 滅絕計劃第671章 王者的對決(上)第763章 西北偏北
第305章 目標:聖彼得堡3第268章 怒海爭鋒5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88章 陰謀第1362章 俄羅斯的地標—冬宮!第1343章 地獄之火第267章 怒海爭鋒4第882章 無上皇權第39章 臺灣保衛戰(下)第1章 穿越第872章 無法阻止的野心第720章 兼職運動員第1141章 史上最大黑鍋第999章 大空戰(1)第310章 喪鐘爲誰而鳴(下)第105章 出訪德國第1063章 圈套!都是圈套!第248章 海蘭泡血案第223章 海上爭霸4第749章 意外的收穫第793章 投奔怒海第822章 震驚世界第394章 會見明治第533章 鴨綠江大捷第83章 欺騙全世界第878章 欽定大婚第579章 長崎大屠殺第679章 皇家海軍的驕傲第834章 單方面屠殺第741章 遊戲結束第314章 航空母艦第748章 堅壁清野第813章 揚州鹽幫第73章 選秀第508章 逃出昇天第853章 槍王之王第321章 通往歐洲的鑰匙第1098章 潛龍勿用第563章 海軍的至高榮譽第760章 挺進喀布爾第217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919章 掌控哥倫比亞第141章 自掘墳墓第162章 東海殲滅戰(五)第726章 誕生奇蹟的地方第355章 飛行學院第917章 黃雀在後第1072章 三千里鋼鉗1第801章 毒蛇的紅芯第1093章 幽暗的叢林第793章 投奔怒海第63章 強攻要塞第125章 異軍突起第611章 訣別第775章 帝國的代言人第203章 漢中之亂第269章 羣狼的屠殺第1235章 海空的歸屬第753章 援助?還是陷阱?第711章 阿三的覆滅第428章 會見興登堡第826章 庫爾德人的禮物第1224章 亂成一鍋粥第330章 一個人的戰爭2第603章 紅色政權的危機第1186章 歡送酒會第684章 帝國擴張計劃第774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136章 無形的羅網第1061章 變種戰士第449章 治水三策第836章 超級單兵第559章 重創聯合艦隊第810章 永遠有多遠第375章 宿敵偶遇第908章 熱血冰鋒(上)第264章 怒海爭鋒1第496章 攻心戰術第687章 全世界的棄兒第839章 突如其來的政變第1182章 出訪德國第119章 朝鮮之亂第747章 無法逾越的鴻溝第650章 佛堂偷情第540章 最後的戰役第753章 援助?還是陷阱?第656章 出給唐紹儀的難題第745章 兩情難第268章 怒海爭鋒5第745章 兩情難第969章 遠東聯合艦隊第607章 成王敗寇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730章 美色與石油第482章 魏瑪共和國第195章 落網第593章 滅絕計劃第671章 王者的對決(上)第763章 西北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