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蝴蝶sodu
一百四十一、官軍總動員!征討關東的大號令!?(上
一百四十一、官軍總動員征討關東的大號令?(上
“……諸位愛卿請起,朕准奏”
通過宮廷陰陽師的法術,仁孝天皇的口諭被傳遍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頓時激起一片紛亂的嘈雜聲。
――至少從法理上講,那個屬於江戶幕府的太平盛世,已經正式宣告結束了。
但接下來會出現一個怎樣的新時代,截止到此刻爲止,依然無人知曉。
帶着幾分彷徨與迷茫的情緒,人們有些麻木地默然注視着幾位幕府舊臣從地上站起,轉移到黃絲御輦旁邊臨時搭設的涼棚就坐……直到文武百官在內侍的引導下,再一次向天皇陛下跪拜朝賀。
“……恭賀陛下聖君臨朝,大政奉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賀陛下聖君臨朝,大政奉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廣場上的軍民萬衆頓時醒悟,立即整齊地跪伏在地,連聲應和着山呼萬歲。而宮廷樂隊也再次一齊高聲吹奏,嘹亮的樂聲一時間響徹九霄。
然後,伴隨着禮官的高聲喝令,黃絲御輦再次起駕回轉,還有一場盛大的宴會即將在宮中舉辦……當然,這都和外面的普通庶民沒什麼關係了。
公卿貴族們固然可以彈冠相慶,祝賀篡奪朝政千年之久的武家幕府就此終結。但那些心存野望的軍閥豪強,卻只會暗地裡偷笑朝廷的一廂情願。曾經在幕府體制下受益的既得權利者,同樣也不會因爲幕府將軍的辭官納地而放棄垂死掙扎……這個國家的動亂烽煙,還遠遠沒有到能夠平息的時候。
但是,對於此刻躊躇滿志、心潮澎湃的仁孝天皇來說,只要實現了大政奉還,聖君臨朝,那麼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至少他的心中確實是這麼想的。
正如同某句諺語:當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時,偉大的心智就會消失――而且,在很多情況之下,並不需要真正地將所有權力集中到一個人身上,而只要讓這個人以爲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就能把他變成一個瘋狂的腦殘……
總之,按照這位陛下的預先安排,這一天除了形式上的接受幕府“大政奉還”之外,還有一件更加神聖的大事需要宣佈,一幅更加宏偉的藍圖需要展示――那就是……發兵征討關東,一統天下
――――――――――――分――割――線――――――――――――
鐘磬叮噹,笙管齊鳴。燈紅酒綠,佳人笑靨。
京都皇宮大內,剛剛落成的紫宸殿中,一場皇家宴會正在舉行。仁孝天皇端坐在竹簾後的御座上,遵循着平安時代的古老禮儀,用很寒酸的食物和很精彩的歌舞來招待文武百官……
――在這個飲食文化頗爲悲催的貧瘠島國,非但普通庶民的日常伙食很是糟糕,“常帶三分飢與寒”,一般只有麥、粟、稗、芋或蘿蔔等粗糧充飢,基本沒有葷菜,一年到頭連大米都難得吃上幾回。就算是最頂級的宮廷宴會,似乎也沒什麼能夠稱得上美味佳餚的東西,甚至連吃飽都很困難。
譬如此時的紫宸殿內,諸位公卿和武士們面前的小方桌上,就只有很可憐的三菜一湯,再加一碗飯、一隻酒盞而已――之所以要維持三菜一湯的超節約標準,據說根據傳統的貴族禮法,極端忌諱四與死諧音,因此宴會上每一桌最多隻能擺三道菜,再多就招晦氣了……讓人感到很奇怪的是,他們如果確實只是爲了要避諱的話,爲什麼不索性擺上五六道甚至十幾道菜?
嗯,以此來判斷,估計那些所謂的名門公卿、貴族世家,其實也沒多少像樣的財產收入,同樣要數着米粒過日子,所以纔想出這種冠冕堂皇的詭異藉口,來掩飾自家的貧窮寒酸……
更悲催的是,就連這僅有的三道菜色,還都是用淺碟子裝的,其中包括一碟醬蘿蔔、一碟鹹梅乾,湯是放了一點兒蔥花、海帶和豆腐的醬湯。唯一的珍貴葷菜,是一尾二寸長、手指粗細的鹹魚幹……
――因爲在昔日朝廷崇尚佛法的時候,下達過嚴厲的肉類禁食令,導致一切飛禽走獸、豬牛雞鴨都不能在正規宴席上出現,最多隻能私下裡偷偷吃一點兒,所以御廚只能做些魚蝦或貝類的菜餚。而且,爲了節儉起見,魚蝦和貝類基本上不會同時在餐桌上出現,每餐的葷菜只能出現一種……如此寒酸的所謂“宮廷御膳”,實在是讓人感覺悲催的無以復加。
更有甚者,因爲京都位於內陸,遠離大海,最近郊區又戰亂動盪不堪,商旅徹底斷絕。而各路軍頭雖然進貢錢財珍玩頗爲勤快,卻沒有誰想到要進獻些不值錢的水產蔬果……因此,就連宮裡的御廚房也弄不到鮮魚和新鮮蔬菜,只能端出些魚乾和醬菜來將就着對付,順便用色澤華麗的鑲金鏤銀彩瓷餐具,以及雕琢精美的檀香木案几,來掩飾食物的菲薄……
事實上,眼下的京都公卿,雖然從各路“義軍領袖”與“勤王諸侯”那裡收到了不少孝敬賄賂,以致於開始夜夜笙歌,歡宴達旦,醉生夢死,互相攀比着揮霍享樂,但實際上就算舉行宴會,也就是吃些魚乾、醬菜和醃漬的貝類而已。如果有人能弄到鮮魚的話,赴宴的人回去都能大大地炫耀一番。
在這寒酸到催人淚下的“宮廷御宴”中,不僅菜色已經是如此悲催,甚至連米飯都很悲催――在古代平安朝的宮廷菜譜中,米飯被分爲“姬飯”與“強飯”。前者就是常見的用鍋放水去煮,因爲比較軟,所以被認爲是女人吃的。而“強飯”則是用瓦制、圓形、底層有許多細孔的蒸籠蒸制,蒸出來的米飯很硬,基本沒有黏性,纔是男性貴族公卿的標準伙食,也是此次嚴格遵循古禮的宮廷宴會提供的主食……大致可以類比成最堅硬的那種夾生飯,具體是什麼滋味就甭提了,總之絕對是既傷牙齒又傷胃……
――每天吃着這樣損害健康的東西,也難怪公卿貴族的平均壽命居然比賤民還要短暫……
幸好,與寒酸的“宮廷御膳”形成鮮明對比,殿內的歌舞多少還算有些看頭。
――――――――――――分――割――線――――――――――――
帝臨中壇,四方承宇,繩繩意變,備得其所。
清和制數以五。海內安寧,興文?武。
後土富媼,昭明三光。穆穆優遊,嘉服上黃。
……
經始宗廟,神明戾止。申錫無疆,祗承享祀。
假我皇祖,綏予孫子。燕及後昆,錫茲繁祉。
……
伴隨着抒發宛轉的樂聲,三十餘名打扮成白拍子的祗園藝伎,身穿白色的公卿袍服,戴着黑色的立烏帽子,佩帶裹着金箔的木刀,甩動寬大的白袖子在殿內翩躚起舞,一舉一動之間,都洋溢着優雅而颯爽的古風。又有二十餘名濃妝豔抹的古裝歌姬,同聲高唱宮廷雅樂,歌聲時而徘徊往復,莊重感人,時而節奏鏗鏘,跌宕起伏。而舞者的動作步履,亦隨之或柔和舒緩,或狂放激烈……不愧爲以平安朝角色扮演爲賣點的特色高級青樓ji女,果然是一派高雅悠然的古典風韻
至於真正的宮廷歌姬舞女……嗯嗯,朝廷已經有多少年養不起這種超級奢侈的吞金獸了?
鑑於菜色的粗陋和歌舞的精彩,在座的諸位公卿武士,大多都只是象徵性地動了幾下筷子,便舉着酒盞,把注意力全都放到了這些豔光四射、顧盼生姿的舞姬身上。雖然除了極少數幾個飽學之士以外,這些人大多學識有限,聽不懂這些文縐縐的歌詞,但光是這些美人兒千嬌百媚的容顏,娉娉婷婷的身姿,以及那誘人的美乳、皓腕、纖腰、曲臀、玉肌、秀髮……就足以讓他們看得如癡如醉了。
身穿十二章袞冕的仁孝天皇,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手持酒盞,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衆人神魂顛倒的癡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就喜歡上了這種俯視衆生、傲然自得的高姿態……或許是對自己長期皇權旁落,淪爲傀儡君主的一種特殊形式反彈和發泄吧
不過,能夠賓主盡歡固然是好事,但他還有一道更加重要的旨意,必須在衆臣酒醉之前宣佈――否則就變成獨角戲和大笑話了……雖然在外人眼裡,今天這場“大政奉還”的鬧劇本身就是個大笑話……
因此,伴隨着天皇悄悄打出的一個手勢,殿內的悠揚樂聲戛然而止,諸位容姿豔麗的祗園藝伎,也隨即各自斂衽施禮,姍姍退下……接着又過了半響之後,才從賓客坐席上傳來一陣意猶未盡的嘆息聲。
仁孝天皇很有耐心地又繼續等候了片刻,直到幾名內侍從殿外匆匆奔來,將一卷兩丈方圓的全國地圖在殿內青磚上鋪開,這才一把掀起垂簾,邁下御座,慢慢地踱到了毛氈材質的巨型地圖邊上,擺出一副自認爲非常帥氣的姿勢,大聲地宣告說。
“……近世以來,西夷入侵,奸賊跳梁,皇綱失統。天下遭蒙千古未曾有之國難,百姓陷於水火之中。德川幕府應對無策,禍患日重……爲挽救吾國社稷,再開富強之盛世,故而朕欲實行王政復古,御宇海內,蕩清外夷內寇,樹立挽回國危之基
而今幸有諸位愛卿,心懷忠義。提兵上洛,擊破朝敵,掃靖近畿,奉還京都,朕深感欣慰。又幸得徵夷大將軍德川家鳴棄暗投明,主動上表辭官納地,遂成此番大政奉還之盛事,實在可喜可賀
然天下尚未安定,奸賊西夷依舊盤踞四境要害,蠢蠢欲動。朕和天下億兆黎庶,都對諸位愛卿寄以厚望。不知殿內諸位愛卿,可願再度掛帥出征,爲朕討伐關東,取得朝敵首級嗎?”
――――――――――――分――割――線――――――――――――
PS:排名又跌了啊,老老王於睏倦眼花之中繼續求票。先發這點,傍晚左右還有一更。
另:三路東征即將發動,兩路偏師統帥已經確定,但還有一路公卿或皇族領兵的主力,還沒構思好人名,有誰願意跑個龍套?報名請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