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危機四伏

韓謙驚坐在那裡,額頭的汗珠子潺潺而下,披在身上的薄裳,幾乎傾刻間就讓汗水浸溼!

前夜之前,韓謙還滿心怨恨父親韓道勳對他的管束。

將他趕到秋湖山別院來不說,還命令範錫程那條老雜狗盯住他的一舉一動,生活起居由臉上有胎斑覆蓋、瘦弱不堪的醜婢晴雲照顧,整日關在書齋之中,半點不得自由,令他滿心懷念在宣州無拘無束、仗勢欺人的日子。

他被關在別院一個多月,心情暴躁無比,無時不想着離開、逃回宣州,但在這一刻,想到荊娘是二伯韓道昌從身邊派給他的奴婢,想到趙志是二伯韓道昌從身邊派給他的家奴,甚至三年前他撞破荊娘與堂兄韓鈞苟且之事,也是狗奴才趙志看似無意的說破。

韓謙的手腳則是冰涼一片,倒吸幾口涼氣都沒有辦法壓住內心的震驚。

夢境中人翟辛平,不僅短短一生就經歷太多的爾虞我詐,平時所喜歡讀的史書之中也是充滿着種種匪夷所思的陰謀詭計。

也許是夢境太過真實,真實到就像是韓謙在夢境裡度過另類的一生,真實到就像夢境中人翟辛平的人生記憶已經融入他的骨髓,令他也下意識的會用以往絕沒有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令他第一次認真反省過去六年在宣州的日子,就驚嚇得手腳冰冷。

二伯韓道昌待他絕沒有想象中溫良無害。

年僅十二歲的他,自然未曾見識過人性的險惡,在此之前又哪裡會想到他六年的荒廢、此時的頑劣不改,實是他二伯韓道昌有意而爲之?

…………

…………

韓謙怔坐了半天,天光大亮,此時隱約聽到遠處傳來吆喝聲,他知道這是住在山莊裡的家兵清晨出來練習拳腳、騎射。

天佑帝依賴大將及豪族成事,奠定楚國的基業,楚國新創,四周強敵未滅,天佑帝輕易不敢改部兵制,甚至還不時將兵戶拿出來作爲獎賞賜給手下的有功將臣。

因此世家豪族擁有家兵,這在當世實爲常態。

韓氏當然也不例外。

韓氏的家兵,除了少數留在宣州,聽從他二伯韓道昌調遣外,更多的則追隨在此時出任池州刺史的大伯韓道銘身邊。

不過,他父親韓道勳這些年出仕地方,個人也積功受賞二十兵戶。

這些人都是近年陸續追隨韓道勳的老卒。

他父親韓道勳到京中任職,金陵城內所置的宅子狹小,安置不了太多人,纔在城外購置了一座山莊,將大多數家兵及家眷老小都安頓到這邊來……

家兵!

“往祖地宣州欲起兵,於途中爲家兵執送有司,車裂於市……”

想到夢境裡的這段話,韓謙額頭青筋禁不住暴跳起來,心想平日罵範錫程這些老雜狗,果真是一點都沒有罵錯。

這些家兵,此時吃他家的,用他家的,最後在韓家經歷劇變,不說忠心耿耿將他護送到宣州,竟然於途中將他執送到官府處刑,不是養不熟、亂咬主人的雜狗,又是什麼?

韓謙這一刻,恨不得手執黑雲弓,跑出去將山莊的家兵一一射殺。

韓謙氣得心口難平,恨不得將書齋裡的一切都砸碎掉,才稍解心頭之恨。

過了許久,韓謙才漸漸冷靜下來。

此時他家裡還沒有發生劇變,家兵還沒有背叛他,不要說將這些最終不頂屁用的家兵都射殺了,他就算是想將這些家兵都趕出韓家,他父親韓道勳也絕不可能同意。

他這時候能說什麼,說未來四年內的一天,他父親會被天佑帝杖殺文英殿前,他會在逃往宣州的途中,被這些家兵出賣?

甚至是不是所有的家兵,將來都會出賣他,他也搞不清楚啊!

想到這裡,韓謙又禁不住細想起姚惜水登門毒殺他那夜所發生的諸多細節來。

那天夜裡,醜婢晴雲先是被他發脾氣趕出去,入夜後,姚惜水就突然登門來,備好酒水在書齋裡與他相飲,之後他中毒趴到書案上失去知覺,陷入那古怪夢境之中。

他醒來時,意識還有些模糊,但也聽到關鍵的幾句話。

姚惜水與那男的,費這些心機,並非單純的要毒殺他,還是要製造他暴病而亡的假象?

姚惜水與那男的被聽到動靜趕過來的範錫程等人驚走,從之後範錫程的反應來看,他們似乎又完全不知道姚惜水登門造訪一事?

在山莊,韓謙獨居東院,又因爲他父親怕他沉迷男女之事,即便是醜婢晴雲,夜裡也禁止進入東院,所以只要不大聲喧譁,範錫程他們確實有可能不知道姚惜水夜裡登門。

然而,姚惜水怎麼會知道這些,以致她敢從容不迫的走進書齋跟他飲酒,而不怕驚動山莊裡的其他人?

山莊的家兵或奴婢中,有人跟姚惜水通風報信?

他父親還是朝中大臣,還沒有被天佑帝杖殺殿前,韓謙不相信所有的家兵都已經背叛了他家,但到底誰膽大妄爲,與姚惜水暗中勾結、通風報信?

韓謙吸了一口氣,暗感此時憂慮以後的事情也無益,總要先將眼下的危機解除掉!

他的心思不知不覺間變得沉靜、細膩起來,不復之前的急躁、莽魯……

…………

…………

入秋後,清晨有些微涼,韓謙披了一件薄裳推門而出,拿了黑雲弓循着家兵操練傳來的聲音穿過西跨院。

院子西邊,清出一片三四畝地大小的空場地,用石碾子滾壓過。

這裡就是山莊家兵平時操訓的練武場,場地邊的兵器架擺放有槍棒戟槊長弓等兵器,還有幾隻練力的石鎖。

練武場的南北側還建有兩座院落,與韓謙所住的東院,共同組成秋湖山別院。

東院最爲精緻,二三十間房子乃是主人房以及貼身奴婢所住,但到夜裡,只有韓謙住在那裡。

北院規模最大,有五六十間屋舍,是家兵及家小所住以及後廚、馬廄等附屬建築所在,但都相當的簡陋,皆是茅棚土牆。

依照楚律,這些家兵依附於他的父親韓道勳,家兵的家人也併入韓氏家籍,充當奴婢。

南院只有五間倒座房,也是進山莊的門庭,擋住進出山莊的谷口,平時有家兵守着。

秋湖山別院雖然距離京城金陵僅三四十里,但這年頭盜匪橫行,金陵城附近也不安寧,山莊附近的田莊大宅,常遭劫匪洗掠,不小心提防,實在不行。

範錫程這時候正安排人修築護牆,要將整座山莊都圍起來,只是工程頗大,能用的人手又少,目前纔在南院,沿練武場南側邊緣修出一道黃土牆,防備有大羣盜匪從山谷外闖進來。

而這裡雖然說是山莊,實際位於寶華山南麓的一座山谷裡。

練武場的西邊有一條溪河從山裡流淌下來,竹樹夾映,亂石堆壘,將山谷分成兩塊,東邊是山莊別院,西邊地勢要更開闊些,開墾出三四百畝田地,那些田地以及山莊後面的山頭,也都屬於山莊,散亂建有一些茅草屋棚,供依附山莊的佃戶居住。

而小溪從南院土牆穿過去,地勢頗急促的降下去,到兩三裡地外,則是一片煙波浩淼的大湖,遠遠眺望有十三四里縱橫。

這座大湖是金陵城東南的赤山湖,匯聚從寶華山南麓出來的溪河,又有河道往西北引出,自金陵城的西南角匯入秋浦河,經水關進入金陵城,最終從北城水關流入揚子江……

韓謙站在練武場的邊緣,視線越過黃土夯成的矮牆,能看到赤山湖中停泊不少舟船,還有幾艘彩漆塗裝的畫舫甚是惹眼,心想姚惜水乃是晚紅樓的花魁,會不會就藏身那幾艘畫舫之中並沒有離開,等着再找機會對他下手?

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七百六十章 洛陽(一)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九十四章 純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第一百四十章 增減第四百章 計劃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謀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五章 淮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六百二十一章 北上(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宮禁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七十四章 相贈佳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十七章 皇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六章 山居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揚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荊子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戰之過第一百一十七章 謠言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談(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長信宮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嫁(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條件
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七百六十章 洛陽(一)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九十四章 純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第一百四十章 增減第四百章 計劃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謀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五章 淮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六百二十一章 北上(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宮禁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七十四章 相贈佳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十七章 皇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六章 山居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揚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荊子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戰之過第一百一十七章 謠言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談(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長信宮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嫁(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