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都城是一個國家最後的尊嚴!

隨着楚太子與西楚霸王兩個人的言辭推動,整個楚國文武百官都不由自主的產生了一抹豪情。

當年的楚國意氣奮發,強勢的可怕,要知道在西楚霸王項羽擊破章邯的七十萬囚徒大軍,進而大敗北地軍。

楚國上將軍之名威震寰宇,當時各地諸侯入楚營晉見項羽,都是膝地而行。

在當初西楚霸王項羽聲名赫赫,西楚霸王四個字不是他封的,而是經歷過一場有一場的戰爭打出來的。

這是一種無上的殊榮,當時的楚人以楚霸王而榮耀。

因爲楚南公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箴言,在楚霸王項羽手中完成了,這讓楚人心中充滿了自豪。

項羽就是楚人心目中的英雄!

……

不論是鉅鹿之戰,還是彭城之戰,甚至於鴻門宴,那都是楚霸王項羽的巔峰之時,只是今時不同往日。

垓下一戰以後,不管是楚軍還是楚國文武都失去了那種激情,那種放眼天下,我楚軍即爲天下第一的傲氣。

可以說,楚軍將士甚至於楚國失去了信仰。

對於這一點,項羽與項天父子都清楚的感覺到了,正因爲如此,父子二人才會放下成見,企圖再鑄楚軍信仰。

……

項羽眼底掠過一抹凝重,深深的看了一眼鶴立雞羣的項天以及文武百官,他能夠從項天的身上,感覺到強烈的野心。

這就像是當初他看到始皇帝出行的車架一樣,彼可取而代之,這樣充斥着勃勃野心的話,也會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這一刻,項羽從項天的身上,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正因爲這一點,項羽的目光不由得變得柔和。

“既然太子有如此信心,孤心甚慰,關於劉季小兒設下的二桃殺三士之計,就由太子負責。”

說到這裡,項羽眼底掠過一抹凝重,望着楚太子項天,道:“從今天開始,由太子代孤巡狩整個楚國。”

“與此同時,整個楚國朝廷北上泗水郡,迴歸彭城,孤以楚王之尊坐鎮陪都秣陵,太子鎮彭城,以虎視中原。”

楚霸王項羽從來都不是無智之輩,以前他的失敗不過是因爲自負,以往他對於自己的實力太過於信任。

那個時候楚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項羽自信可以憑藉絕對的實力碾壓一切,橫推一切敵人。

只是垓下之敗,讓項羽忽然看清楚了自己,他心裡清楚相比於成爲一國之主,稱王稱霸,他或許可以。

但是要他進而成爲天下主,如同始皇帝一樣,成爲一個巨大帝國的開創者,他還不夠格。

由於這一段時間的靜養,楚霸王項羽對於自己的成敗以及優缺點做了一個歸納,這讓他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正因爲如此,項羽纔會決定放權,他從項天的身上看到了梟雄的潛質。相比之下,項天更適合爭霸天下。

做出這個決定,是項羽經過深思熟慮的,在他看來,他可以帶領楚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他沒有收拾眼下這個殘局的能力。

通過他對太子項天這段時間的觀察,項羽發現項天遠比自己適合收拾這個亂局。

……

“諾。”

聞言,項天心中大喜,他心裡清楚隨着項羽的這一番話出口,這意味着短時間內不會出現父子相殘的局面。

只要他與項羽不兵戎相見,對於整個楚國無疑是大好事。

而且有了項羽近乎於徹底的放權,這會讓項天更能夠一展胸中所學,按照他的想法重塑楚國。

同時有了楚霸王項羽坐鎮陪都秣陵,這樣一來等於他不需要顧及後方,只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中原戰場。

有了項羽坐鎮陪都秣陵,到時候璋郡,會稽郡,廬江郡三郡之地勢必會穩如泰山,這對於楚國國力的恢復極有好處。

更何況項天率領楚國朝廷鎮壓泗水郡,勢必也會讓周邊諸國爲之色變,對於項天窺視的東海郡,更有了拿下的機會。

……

有時候,機會的來臨,永遠都不是內部,而是來自於你最強大的敵人。

漢王劉季的二桃殺三士,不僅沒有讓楚國陷入萬劫不復,反而讓楚王項羽,太子項天從其中看到了復興楚國的希望。

……

“天道悠悠,事各有本,大才在位,弱可變強,庸才在位,強可變弱,春秋五霸,倏忽沉淪,由此觀之,豈可以一時強弱論最終歸宿。”

太子項天之所以這樣說,就是爲了提起楚國文武百官的信心,只不過最恰當的例子就是楚國。

項天爲了項羽的面子,方纔以春秋五霸論之。

他心裡清楚,這個天下乃大爭之世,眼下諸國爭雄,諸侯圖存,是爲大勢。

爭雄者急功近利,唯重兵爭,卻不思根本之爭,是故爭而難雄,雄而難霸,霸而難王,很難有一統天下的可能。

這個時候,正值中原諸國實力大損,彼此都處於有心而無力之際,這便讓楚國有了再一次復興的可能。

項天心裡清楚,只有喚醒楚國文武百官的野心,他才能在這個大爭之世中,成就一番霸業。

“項雖一丁,大楚必興!”

……

回答項天的只有這一句項雖一丁,大楚必興,這是楚國文武百官的承諾,是他們的信念。

他們相信,有了太子項天與楚王項羽在,楚國一定會再一次大興於世。

“既然如此,諸位愛卿收拾一二,明日北上彭城,如今天下諸侯因爲劉季一紙先入江東者爲楚王而動,孤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說到這裡,項天犀利的目光掠過每一個人,沉默了一會兒,道。

“彭城乃楚國都城,被劉季攻破,這對於楚國而言是最大的恥辱,都城是一個國家最後的尊嚴。”

“絕對不能陷落第二次,要不然楚地百姓也該對楚國失去了信心,一個連都城都守不住的國家,又如何能夠凝聚軍心,民心。”

隨着項天的一番話出口,整個楚國朝廷之中,充滿了一種名爲悲憤,同時又有一種羞愧在蔓延。

太子項天的話,就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每一個人的臉上。

第115章 楚國需要一個梟雄!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畫徐徐展開第148章 殺!第188章 伐閩越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35章 子房先生,孤有一事不解。第176章 二十軍功爵位制第100章 一時間,漢王劉季腦門上都是冷汗。第50章 江東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第55章 秦人三寶(求收藏,求推薦)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125章 亂世用重典第129章 二桃殺三士第200章 徵兵二十萬,以鎮楚地。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137章 臣願爲使者,入城勸降。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30章 殺樊噲、欲留十萬漢軍。第19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7章 本軍師當真是小覷了楚太子!(求收藏,求推薦。)第46章 兵入南陽(求收藏,求推薦)第73章 楚軍揚威草原(求收藏,術推薦)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畫徐徐展開第184章 諸越第172章 楚地士族中的明白人第63章 漢軍的憋屈(求收藏,求推薦。)第87章 增竈計(求推薦,求收藏)第63章 漢軍的憋屈(求收藏,求推薦。)第172章 楚地士族中的明白人第20章 殺退伏兵、李左車又至。(求收藏,求推薦)第128章 太宰相第185章 編戶齊民第164章 循序漸進第187章 以太子爲帥第20章 殺退伏兵、李左車又至。(求收藏,求推薦)第149章 蒯徹的勸諫第134章 東海郡的重要性第89章 一朝脫困,水龍肆虐九原。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46章 兵入南陽(求收藏,求推薦)第204章 河北山東皆定,項羽入關中第161章 蒼生塗塗,天下繚繚。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93章 西楚危機 (求推薦求收藏)第140章 淮陰第6章 楚歌傳來,垓下驚局起。(求推薦,求收藏。)第188章 伐閩越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畫徐徐展開第69章 十二連城中的秦軍第168章 哪怕是舉國動盪,孤也在所不惜!第41章 生在帝王之苑,這便是與生俱來的罪。第111章 一言退齊軍(1)第25章 擊破齊軍,李左車降。(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80章 若他不能剋制仇恨,豈能用一個莽夫。(求推薦求收藏)第137章 臣願爲使者,入城勸降。第59章 祭拜始皇陵(1)求收藏,求推薦第74章 禿鷹(求推薦,求收藏)第178章 孤終究不及你!第26章 伏兵之計(求收藏,求推薦)第135章 兩路同伐東海第120章 國事堂中的項天第109章 十里長亭中,與齊王一唔。第141章 韓信的開誠佈公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139章 臣拜見太子第175章 齊頭並進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173章 衝突再起第98章 善心大發的後果(求推薦,求收藏)第114章 楚地絕不能亂!第126章 這一世,天下當姓項,天下皆楚。第140章 淮陰第15章 十面埋伏之放火燒山第18章 半渡而擊第83章 以匈奴騎兵首級築此京觀,慰兄弟姐妹!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76章 重燃秦軍魂第162章 國事堂中的問答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68章 九原風雲起(求收藏,求推薦)第109章 十里長亭中,與齊王一唔。第155章 共商國是第180章 唯一的路!第167章 空蕩蕩的朝堂!第45章 臨江一脈與國同休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27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74章 滾滾人頭祭變法第136章 不同的選擇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93章 西楚危機 (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戰爭充滿變數,唯有身處其中才能無敵。(求收藏,求推薦)第34章 楚在則爲王(求收藏,求推薦。)第203章 田橫請降!第116章 父子相談,太子監國。第151章 戰爭起,楚太子之威!第199章風起雲涌,天下大變。第6章 楚歌傳來,垓下驚局起。(求推薦,求收藏。)第202章 齊王韓信連下五郡,楚霸王劍指函谷關,張良欲盟約。
第115章 楚國需要一個梟雄!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畫徐徐展開第148章 殺!第188章 伐閩越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35章 子房先生,孤有一事不解。第176章 二十軍功爵位制第100章 一時間,漢王劉季腦門上都是冷汗。第50章 江東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第55章 秦人三寶(求收藏,求推薦)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125章 亂世用重典第129章 二桃殺三士第200章 徵兵二十萬,以鎮楚地。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137章 臣願爲使者,入城勸降。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30章 殺樊噲、欲留十萬漢軍。第19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7章 本軍師當真是小覷了楚太子!(求收藏,求推薦。)第46章 兵入南陽(求收藏,求推薦)第73章 楚軍揚威草原(求收藏,術推薦)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畫徐徐展開第184章 諸越第172章 楚地士族中的明白人第63章 漢軍的憋屈(求收藏,求推薦。)第87章 增竈計(求推薦,求收藏)第63章 漢軍的憋屈(求收藏,求推薦。)第172章 楚地士族中的明白人第20章 殺退伏兵、李左車又至。(求收藏,求推薦)第128章 太宰相第185章 編戶齊民第164章 循序漸進第187章 以太子爲帥第20章 殺退伏兵、李左車又至。(求收藏,求推薦)第149章 蒯徹的勸諫第134章 東海郡的重要性第89章 一朝脫困,水龍肆虐九原。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46章 兵入南陽(求收藏,求推薦)第204章 河北山東皆定,項羽入關中第161章 蒼生塗塗,天下繚繚。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93章 西楚危機 (求推薦求收藏)第140章 淮陰第6章 楚歌傳來,垓下驚局起。(求推薦,求收藏。)第188章 伐閩越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畫徐徐展開第69章 十二連城中的秦軍第168章 哪怕是舉國動盪,孤也在所不惜!第41章 生在帝王之苑,這便是與生俱來的罪。第111章 一言退齊軍(1)第25章 擊破齊軍,李左車降。(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80章 若他不能剋制仇恨,豈能用一個莽夫。(求推薦求收藏)第137章 臣願爲使者,入城勸降。第59章 祭拜始皇陵(1)求收藏,求推薦第74章 禿鷹(求推薦,求收藏)第178章 孤終究不及你!第26章 伏兵之計(求收藏,求推薦)第135章 兩路同伐東海第120章 國事堂中的項天第109章 十里長亭中,與齊王一唔。第141章 韓信的開誠佈公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139章 臣拜見太子第175章 齊頭並進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173章 衝突再起第98章 善心大發的後果(求推薦,求收藏)第114章 楚地絕不能亂!第126章 這一世,天下當姓項,天下皆楚。第140章 淮陰第15章 十面埋伏之放火燒山第18章 半渡而擊第83章 以匈奴騎兵首級築此京觀,慰兄弟姐妹!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76章 重燃秦軍魂第162章 國事堂中的問答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68章 九原風雲起(求收藏,求推薦)第109章 十里長亭中,與齊王一唔。第155章 共商國是第180章 唯一的路!第167章 空蕩蕩的朝堂!第45章 臨江一脈與國同休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27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74章 滾滾人頭祭變法第136章 不同的選擇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93章 西楚危機 (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戰爭充滿變數,唯有身處其中才能無敵。(求收藏,求推薦)第34章 楚在則爲王(求收藏,求推薦。)第203章 田橫請降!第116章 父子相談,太子監國。第151章 戰爭起,楚太子之威!第199章風起雲涌,天下大變。第6章 楚歌傳來,垓下驚局起。(求推薦,求收藏。)第202章 齊王韓信連下五郡,楚霸王劍指函谷關,張良欲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