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齊王韓信連下五郡,楚霸王劍指函谷關,張良欲盟約。

巴蜀之地與漢中郡的喪失,讓漢國的戰略優勢蕩然無存,漢王劉季重病在牀,無力處理朝政。

軍師張良與丞相蕭何不得不維持漢國朝廷的運轉,未央宮中,軍師張良,丞相蕭何,呂臺三個人臉色都不好看。

整個未央宮中氣氛凝聚,這一刻沒有人願意率先開口,因爲他們都清楚,如今漢國面臨的危機纔剛剛開始。

“呂臺,漢王的情況如何?”

面對諸呂,軍師張良眼底掠過一抹沉重,他心裡清楚,如今的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不僅有楚國與齊國的大肆進攻,更有諸呂勢力滔天。

“稟軍師,王上已過不惑之年,這一次病體加重,情況並不樂觀!”

……

“諸位,王上病重,大漢社稷岌岌可危,對於此,爾等可有解救之法?”

丞相蕭何一開口,整個未央宮頓時安靜了下來,此事關係到大漢的安危,也關係到他們自身。

沒有人敢開口,打破這一刻的沉默。

……

“臨江,衡山國滅,梅絹,百里屠蘇攻佔漢中,巴蜀二郡投降李左車,如今故道之側,擁兵十萬蓄勢待發。”

“楚太子項天以李左車爲帥,鍾離昧,虞子期,百里屠蘇爲將,很顯然想要兵出故道進攻關中。”

“與此同時臨江王共尉出兵南陽郡,楚霸王項羽於龍川擊敗南越王趙佗,趙佗投降,如今整個南方都併入楚國。”

“對於我大漢而言,楚國的威脅不減反增,特別是巴蜀與漢中的喪失,讓我們的戰略優勢蕩然無存。”

“偏偏這個關鍵時刻,王上病重……”

隨着軍師張良開口,整個未央宮中的氣氛越發凝重,他們都清楚連戰連敗的打擊,再加上丟城士地的影響。

這個時候的漢國本來就一蹶不振,如今漢王病重,對於漢國朝廷而言,不亞於雪上加霜。

“丞相,軍師,出事了!”

就在這個時候,中軍督尉陳平神色慌張而入,他們都對於陳平極其瞭解,這樣的陳平自然讓他們清楚事態的嚴重。

“陳平,發生了何事,可是關東有變?”

迎着軍師張良的目光,陳平沉聲,道:“剛剛得到消息,齊王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軍兵出代郡。”

“其連戰連捷,短短七日,雁門,太原,河東,上黨,河內五郡皆降,齊王韓信韓信已經兵臨城下。”

“與此同時,楚霸王項羽與南越王趙佗率領三十萬精銳大軍,攜大勝之威,攻破潁川,三川郡,東郡,碭郡郡守請降。”

“臨江王共尉率軍攻破南陽郡,楚太子項天以楚王項羽的名義邀請齊王韓信共同滅漢!”

……

短短六年時間,中原局勢大變,如今楚國五十萬大軍陳兵漢國邊境,更有齊王韓信三十萬大軍直指長安。

如今的漢國,已經從如日中天,變得日落西山,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論沙場爭雄,這個天下又有何人能夠比得了齊王韓信,楚霸王項羽以及楚太子項天。

漢國岌岌可危,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呂臺眼底掠過一抹凝重,朝着軍師張良,道。

“軍師,如今漢國岌岌可危,漢王更是病重,是不是聯合齊王,一同大破楚國……”

聞言,張良嘴角掠過一抹苦澀,道:“如今的齊王又豈是當初的齊王,手握秦王玉璽的齊王,他看中的是關中之地。”

“他要做始皇帝一般的帝王,而不是一介諸侯,在這個時候,他絕對不會聯合漢國,共同伐楚。”

“畢竟如今的楚國國勢大增,成了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國,更何況就算是韓信親至,也未必能夠大敗楚霸王項羽。”

……

雖然楚霸王項羽在政治上幼稚,但是有一個楚太子項天這樣的雄才大略之輩在,楚國早已經今非昔比。

“如今楚霸王項羽率軍征戰,身先士卒,而楚太子項天一直隱身幕後,由此可見這一切背後的推手,就是楚太子項天。”

“這也就是說,如今的楚國由太子項天決斷,這樣的楚國,又豈會再演當年之事。”

……

“陳平,我國大軍尚有多少?”

陳平眼底掠過一抹凝重,沉聲,道:“稟軍師,由於不斷的戰敗,此時此刻我國大軍不足二十萬。”

“其中周勃率軍十萬南下陳倉,如今整個漢國最多隻能調集十萬大軍。”

……

“命令周勃防守陳倉,防止楚軍北上內史,同時丞相坐鎮長安,維持朝廷運轉,中軍督尉隨我出函谷關與齊王楚王會晤。”

張良眼中露出一抹堅定,看了一眼蕭何等人:“爭取能夠締結三國盟約,爭取一段時間來恢復國力。”

……

函谷關。

此刻的函谷關外,三國大軍分三面而據,中間有一個擂土鑄就的高臺,上面有四個人。

在他們的身後擁有着爲數不多的死士跟隨,楚霸王項羽,齊王韓信,楚太子項天,漢軍師張良。

這一刻是安靜的,齊王韓信與張良以及楚霸王項羽都相熟,只有楚太子項天年幼,但是他對張良很感興趣。

“漢軍師張良,見過楚王,齊王,太子!”

“子房先生,你此來有何貴幹?”

楚太子項天與齊王韓信都沒有開口,楚霸王項羽深深的看了一眼張良,道。

他心裡清楚,眼前這個人,是一個不下於亞父范增的智者。

“漢王欲締結盟約,以函谷關爲界,與齊王,楚王三分天下,從此休兵止戈,三國並存!”

……

“哈哈……”

大笑一聲,楚太子項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當年鴻溝之盟,我軍南下楚地,漢王劉季公然違背盟約,今日子房先生又要盟約?”

“再說了,對於孤而言,只有真正的實力纔是王道,當年齊王若不是擁兵二十萬,坐鎮齊地,漢王又豈會封爲齊王。”

“如今齊楚大軍五十萬兵臨城下,漢王劉季只有區區六郡之地,又有什麼資格提盟約!”

“亞父曾經說過一句話,人心不足蛇吞象,而孤認爲盟約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來撕毀的。”

……

第50章 江東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第150章 變卦!第135章 兩路同伐東海第123章 一貧如洗的楚國朝廷第73章 楚軍揚威草原(求收藏,術推薦)第60章 祭拜始皇陵(2)第49章 漢王劉季低頭不語(求收藏,求推薦)第122章 國事堂中公然買官第87章 增竈計(求推薦,求收藏)第125章 亂世用重典第104章 孤會一視同仁第39章 襲邾(求收藏,求推薦)第87章 增竈計(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一朝脫困,水龍肆虐九原。第4章 信、敗了。第12章 殺出一條血路(求推薦,求收藏)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23章 一貧如洗的楚國朝廷第1章 垓下第93章 西楚危機 (求推薦求收藏)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35章 子房先生,孤有一事不解。第170章 錦衣衛第142章 十萬淮南軍劍指淮陰!第7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雖一丁,大楚必興。第12章 殺出一條血路(求推薦,求收藏)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67章 空蕩蕩的朝堂!第45章 臨江一脈與國同休第71章 孤有一個要求(求收藏,求推薦)第162章 國事堂中的問答第118章 外和諸侯,內輕徭役。第69章 十二連城中的秦軍第116章 父子相談,太子監國。第23章 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求收藏,求推薦。)第58章軍法如山,這便是交代。(求收藏,求推薦)第37章 本軍師當真是小覷了楚太子!(求收藏,求推薦。)第156章 求賢令第154章 與楚霸王項羽的會晤第62章 因爲你不可以敗!(求收藏,求推薦)第126章 這一世,天下當姓項,天下皆楚。第1章 垓下第49章 漢王劉季低頭不語(求收藏,求推薦)第167章 空蕩蕩的朝堂!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194章 東甌降、閩越亡。第43章 大軍入臨江,謀聖一眼破虛妄。第103章 商洛孤身入彭城。第126章 這一世,天下當姓項,天下皆楚。第45章 臨江一脈與國同休第102章 隱憂第121章 朝議第36章 一夜襲破六縣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114章 楚地絕不能亂!第188章 伐閩越第34章 楚在則爲王(求收藏,求推薦。)第70章 匈奴的野心《求收藏,求推薦。》第152章 淮南王兵敗!第202章 齊王韓信連下五郡,楚霸王劍指函谷關,張良欲盟約。第13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98章 善心大發的後果(求推薦,求收藏)第96章 戰起(求收藏,求推薦。)第156章 求賢令第184章 諸越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88章 五更北上第15章 十面埋伏之放火燒山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29章 不斷刺激(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191章 上兵伐謀第26章 伏兵之計(求收藏,求推薦)第98章 善心大發的後果(求推薦,求收藏)第161章 蒼生塗塗,天下繚繚。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第18章 半渡而擊第95章 孤去,纔是最佳的選擇。(求推薦,求收藏。)第64章 涇水肆虐,楚軍入北地。(求收藏,求推薦)第39章 襲邾(求收藏,求推薦)第155章 共商國是第127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26章 伏兵之計(求收藏,求推薦)第135章 兩路同伐東海第100章 一時間,漢王劉季腦門上都是冷汗。第70章 匈奴的野心《求收藏,求推薦。》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1章 垓下第88章 五更北上第83章 以匈奴騎兵首級築此京觀,慰兄弟姐妹!第166章 王者絕不低頭第95章 孤去,纔是最佳的選擇。(求推薦,求收藏。)第150章 變卦!第161章 蒼生塗塗,天下繚繚。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第116章 父子相談,太子監國。第131章 放眼整個中原,何人可堪一戰。第27章 請將軍不吝食之(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84章 犯我中原者,雖遠必誅!第86章 決黃河之水 (求推薦求收藏)
第50章 江東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第150章 變卦!第135章 兩路同伐東海第123章 一貧如洗的楚國朝廷第73章 楚軍揚威草原(求收藏,術推薦)第60章 祭拜始皇陵(2)第49章 漢王劉季低頭不語(求收藏,求推薦)第122章 國事堂中公然買官第87章 增竈計(求推薦,求收藏)第125章 亂世用重典第104章 孤會一視同仁第39章 襲邾(求收藏,求推薦)第87章 增竈計(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一朝脫困,水龍肆虐九原。第4章 信、敗了。第12章 殺出一條血路(求推薦,求收藏)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23章 一貧如洗的楚國朝廷第1章 垓下第93章 西楚危機 (求推薦求收藏)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35章 子房先生,孤有一事不解。第170章 錦衣衛第142章 十萬淮南軍劍指淮陰!第7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雖一丁,大楚必興。第12章 殺出一條血路(求推薦,求收藏)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67章 空蕩蕩的朝堂!第45章 臨江一脈與國同休第71章 孤有一個要求(求收藏,求推薦)第162章 國事堂中的問答第118章 外和諸侯,內輕徭役。第69章 十二連城中的秦軍第116章 父子相談,太子監國。第23章 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求收藏,求推薦。)第58章軍法如山,這便是交代。(求收藏,求推薦)第37章 本軍師當真是小覷了楚太子!(求收藏,求推薦。)第156章 求賢令第154章 與楚霸王項羽的會晤第62章 因爲你不可以敗!(求收藏,求推薦)第126章 這一世,天下當姓項,天下皆楚。第1章 垓下第49章 漢王劉季低頭不語(求收藏,求推薦)第167章 空蕩蕩的朝堂!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194章 東甌降、閩越亡。第43章 大軍入臨江,謀聖一眼破虛妄。第103章 商洛孤身入彭城。第126章 這一世,天下當姓項,天下皆楚。第45章 臨江一脈與國同休第102章 隱憂第121章 朝議第36章 一夜襲破六縣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114章 楚地絕不能亂!第188章 伐閩越第34章 楚在則爲王(求收藏,求推薦。)第70章 匈奴的野心《求收藏,求推薦。》第152章 淮南王兵敗!第202章 齊王韓信連下五郡,楚霸王劍指函谷關,張良欲盟約。第13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98章 善心大發的後果(求推薦,求收藏)第96章 戰起(求收藏,求推薦。)第156章 求賢令第184章 諸越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88章 五更北上第15章 十面埋伏之放火燒山第143章 攜驚天之勇,戰淮南王英布。第29章 不斷刺激(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191章 上兵伐謀第26章 伏兵之計(求收藏,求推薦)第98章 善心大發的後果(求推薦,求收藏)第161章 蒼生塗塗,天下繚繚。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第18章 半渡而擊第95章 孤去,纔是最佳的選擇。(求推薦,求收藏。)第64章 涇水肆虐,楚軍入北地。(求收藏,求推薦)第39章 襲邾(求收藏,求推薦)第155章 共商國是第127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26章 伏兵之計(求收藏,求推薦)第135章 兩路同伐東海第100章 一時間,漢王劉季腦門上都是冷汗。第70章 匈奴的野心《求收藏,求推薦。》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1章 垓下第88章 五更北上第83章 以匈奴騎兵首級築此京觀,慰兄弟姐妹!第166章 王者絕不低頭第95章 孤去,纔是最佳的選擇。(求推薦,求收藏。)第150章 變卦!第161章 蒼生塗塗,天下繚繚。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第116章 父子相談,太子監國。第131章 放眼整個中原,何人可堪一戰。第27章 請將軍不吝食之(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84章 犯我中原者,雖遠必誅!第86章 決黃河之水 (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