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馬鐙

李左車在接到詔命的第一時間便趕到了韓信大帳。

聽完李左車的稟報,韓信蹙眉不信道:“樊噲竟然被楚軍潰兵給打敗了?”

韓信跟劉邦差不多,初聽之下都不肯相信樊噲居然會敗於一股楚軍潰兵之手,不管怎麼說,樊噲也是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了,而那股楚軍就是一股潰兵而已,烏合之衆,又怎麼可能是樊噲所率三千精兵的對手呢?

但是,事實就是樊噲敗了,而且是慘敗!

“對。”李左車點頭道,“末將也以爲那就是一股軍心渙散的潰兵,結果卻全不是這麼回事,樊噲這廝追到壽春後,輕敵之下,結果就一頭就扎進了人家精心佈置的陷阱裡,三千精兵被斬殺大半,最後只帶着不到三百殘兵逃到了曲陽。”

“壽春!?”韓信微微色變道,“楚軍潰兵竟然逃到壽春了?”

“嗯。”李左車再次點頭道,“說起來真是叫人不敢相信,這支楚軍殘部居然在一天之內就急行軍兩百餘里,直接從東城附近跑到了壽春附近,更叫人不敢相信的是,這支楚軍殘部居然還攻下了壽春,據說還沒費什麼手腳,也不知道周殷留了個什麼樣的飯桶在守城!”

“什麼,還有這樣的事情?”韓信當即掩卷起身,揹負雙手在大帳裡來回踱起步來。

韓信不愧是大兵家,他在軍事上的嗅覺是無人能及的,他已經從僅有的蛛絲馬跡中嗅出了一絲危險的氣息,看來這支從東城附近突然冒出來的楚軍殘部很不簡單哪,一日之內狂奔兩百餘里,雖然叫人吃驚卻也能夠想象,畢竟是爲了逃命嘛。

可是,接下來兵不血刃拿下壽春,又設計大破樊噲,就不能不引起警覺了。

僅憑几千軍心渙散、鬥志淪喪的潰兵,卻能夠攻克壽春這樣的堅城,還能夠大破樊噲的三千精兵,這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辦到的!這不僅需要過人的領兵才能,更需要過人的機智以及謀略,這支楚軍殘部,究竟是誰在領兵?

怎麼以前從未曾聽說項羽麾下有如此厲害的大將?

難不成是龍且、或者范增?不,不對,這兩人可都已經死了。

見韓信沉吟不語,李左車又拿出劉邦詔書,問道:“大王,漢王已經下詔,以末將爲主將,以靳歙、樊噲爲副將,合兵五萬進擊壽春,末將奉詔還是不奉詔?”

“既然是漢王的詔命,當然是要遵行的。”韓信頓了頓,又道,“不過,你當帶上項羽人頭前往,大軍進至壽春後,且記不要輕敵冒進,如果對手實在難纏,急切間難以擊破,便趕緊飛騎回報,孤當親提大軍前往征討。”

“諾!”李左車恭恭敬敬地揖了一揖,領命去了。

目送李左車的身影遠去,韓信的思緒卻仍未從剛纔的疑問中解脫出來,這支楚軍殘部的主將究竟會是誰呢?

項莊大步走進鐵匠鋪時,虞子期正親自動手鍛打一樣物件。

看到項莊,虞子期趕緊把手中的小鐵錘交給身邊那名打下手的士卒,然後迎上前來對着項莊長長一揖,說道:“上將軍,您要的物件馬上就好。”

“不急。”項莊擺了擺手,微笑道,“子期將軍你忙。”

虞子期告聲罪,又從士卒手中接過小鐵錘叮叮噹噹地錘打起來,那名士卒則掄起足有幾十斤重的大鐵錘,在虞子期所持小錘的指引下,開始奮力鍛打起來,在兩人你來我往的鍛打之下,鐵砧上的物件逐漸成形,赫然是一隻造形簡陋的青銅馬鐙!

這個時候,匈奴人也許已經發明馬鐙,卻肯定沒有加入推廣,更沒有傳入中原。

馬鐙對騎兵的影響是革命性的,在馬鐙沒有出現之前,騎兵唯一的作用就是騎射,並不能進行短兵相接式的戰鬥。

所謂騎射,其實就是騎馬跑到一個地點,然後停下來放箭,然後再跑到另一個地點,再次停下來放箭,在騎馬奔跑時,騎兵是無法放箭的,因爲那時的戰馬沒配馬鐙,騎兵必須騰出一隻手抓緊馬鞍,否則就會從馬背上掉下來。

既便是天生神力的項羽,在混戰中也只能步戰,因爲馬戰太耗體力。

但是,馬鐙的出現卻改變了這種局面,馬鐙使騎兵和戰馬完美地融爲了一體,從此騎兵的雙手得到了徹底的解放,不僅可以一邊騎馬奔跑一邊挽弓放箭,由於重心穩固,騎兵更可以進行大幅度的劈殺動作,騎兵的戰鬥力從此發生了質的蛻變!

馬鐙,徹底地顛覆了騎兵的地位,一隻小小的馬鐙,使騎兵直接就從無足輕重的輔助兵種變成了決定性的戰略兵種!曾被秦帝國打得潰不成軍的匈奴人,就是因爲革命性地使用了馬鐙,結果一下就成了漢民族揮之不去的陰霾!

作爲一個穿越者,馬鐙對於騎兵有多重要,項莊自然是知道的。

早在垓下之戰前,項莊就曾想過給楚國騎兵大規模地配備馬鐙,可惜垓下之戰很快就爆發了,接着又是大敗,然後就是帶着殘兵敗將一路逃命,項莊根本就抽不出時間來籌備打造馬鐙,直到攻下壽春之後,才總算是騰出了一點時間。

第88章 破軍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237章 大勝第311章 劍閣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70章 遍地狼煙第45章 王的號角第52章 奪兵權第381章 驚退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12章 智取壽春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540章 反間計第291章 什一稅第22章 過江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67章 禍事了!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229章 這就是戰爭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155章 聯姻第160章 屠殺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544章 滅火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538章 瓜分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75章 北貂胡商第233章 鬥智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220章 狩獵第8章 烏江悲歌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467章 託孤(下)第51章 項氏宗族第309章 死戰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65章 背盟第504章 姒貴妃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115章 張良計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315章 僵持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25章 攻城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37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滅國棋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115章 張良計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19章 炸營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503章 遷都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3章 四面楚歌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544章 滅火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
第88章 破軍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237章 大勝第311章 劍閣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70章 遍地狼煙第45章 王的號角第52章 奪兵權第381章 驚退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12章 智取壽春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540章 反間計第291章 什一稅第22章 過江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67章 禍事了!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229章 這就是戰爭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155章 聯姻第160章 屠殺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544章 滅火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538章 瓜分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75章 北貂胡商第233章 鬥智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220章 狩獵第8章 烏江悲歌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467章 託孤(下)第51章 項氏宗族第309章 死戰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65章 背盟第504章 姒貴妃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115章 張良計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315章 僵持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25章 攻城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37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滅國棋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115章 張良計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19章 炸營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503章 遷都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3章 四面楚歌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544章 滅火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