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

上庸城內的謠言幾乎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

劉邦、張良、陳平、白墨他們一覺醒來,就發現城內已經謠言四起了,有說周勃擁兵自重,準備在奪取樑國之後自立爲樑王,有說三川郡守呂澤已經在洛陽稱王,這還不算,還有更誇張的,說是呂氏已經奪取了咸陽,擁立太子劉盈爲漢王了。

初時,劉邦、張良他們還沒怎麼在意,可是幾天之後,城內的謠言非但沒有平息,而且傳得更加的有鼻子有眼的,更加要命的是,咸陽、洛陽、宛城等各地的眼線也紛紛傳回來驚人的消息,漢國境內竟然一下子就冒出了五個王,全是項莊封的。

劉邦才意識到大事不妙,趕緊召集蕭何、張良、陳平還有白墨議事。

這會兒,劉邦正在行轅大堂裡大發雷霆:“無恥,簡直就是無恥之尤,項莊小兒太無恥了,他怎麼能這麼做?他有什麼資格敕封寡人的臣子?咹?!”劉邦卻忘了,是他封高初在先,這潘多拉魔盒是他劉邦先打開的。

陳平的表情便有些不自然,這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蕭何捋了捋頷下柳須,道:“大王,謠言終究是謠言,大可不必理會。”

“不理會,這能行嗎?”劉邦蹙了蹙眉,以徵詢的目光望向了張良、白墨。

“恐怕不行。”白墨搖了搖頭,表情嚴肅地說道,“如果僅僅只是楚國奸細散佈謠言,如果僅僅只是項莊的挑撥離間,大王的確可以不理會,可是,現在的局面恐怕沒這麼簡單,搞不好有些人就會參與其中、推波助瀾。”

劉邦的臉上霎時便籠上了一層陰霾。

劉邦雖然已經年近古稀,可他的腦子並不糊塗,他當然聽得出來,白墨口中所說的“有些人”是誰?白墨所說的有些人,指的其實就是王后呂雉,最近幾年,劉邦跟呂雉之間的矛盾是越來越深了,甚至已經爆發了好幾次爭執。(《》)

更重要的是,論功勞呂澤也的確應該封王了。

蕭何、張良、陳平便有些惻目,這話也就白墨敢說了。

三人中間,蕭何、陳平明顯跟呂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雖然對劉邦忠心耿耿,可對呂氏也沒什麼惡感,至於張良,隨着年歲漸長,已經漸漸淡了爭心,除了國事上偶爾會對劉邦建言一二,其餘的事情,卻是不怎麼發表意見了。

也就白墨,不僅年富力強,而且能力出衆,在劍閣伏擊項莊一戰,更是讓他名聲大噪,加上又有劉邦不遺餘力的支持,白墨當真是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情都敢做,尤其是跟呂氏集團之間,頗有些針鋒相對之勢。

“罷了,先不說這個。”劉邦終覺呂氏的事情極爲棘手,便本能地選擇了逃避,當下轉移話題道,“先說伐樑之事,項莊小兒敕封周勃爲樑王,其心極爲陰毒險惡哪,縱然周勃沒什麼異心,可他的部曲呢?不可不防哪。”

白墨道:“要不將上將軍召回,另派大將前往?”

張良道:“卻是不必了,以臣對上將軍的瞭解,上將軍現在只怕已經自解兵權,並且親自押着楚使前來上庸向大王解釋來了。”

“自解兵權?”白墨道,“那樑地之爭……”

張良搖了搖頭,嘆息道:“樑地只怕是屬於齊國的了。”

“嗯,會有這事?!”劉邦的一顆心霎時便懸了起來,真要是出現這種情形,荊襄荊襄拿不下來,樑地樑地又奪不到手,那這次徵發二十萬大軍又耗費無數糧草的出征,豈不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了?這怎麼成?!

劉邦正驚疑不定時,劉濞忽然大步入內,昂然道:“大王,上將軍急報!”

“快呈上來!”劉邦心頭頓時咚的一跳,急伸手從劉濞手中接過周勃的飛報,匆匆看完頓時便頹然癱坐在了席上,好半晌才嘆息道,“完了,全完了,周勃自解兵權了,樑地肯定便宜韓信了,白白便宜韓信那白眼狼了,唉……”

此時此刻,秭陵楚王宮上書房內,卻是笑聲一片。(《》)

“哈哈哈。”項莊仰天大笑三聲,這才得意地道,“劉邦老兒怕是氣壞了吧?”

“那還用說?就算不氣個半死,至少也得臥牀三日!”武涉微微一笑,又道,“據說劉邦老兒早早就放出話來,樑地五郡他是勢在必得,現在好了,大王只是一紙封王令,就直接將周勃大軍逼回了宛縣,樑地卻是沒劉邦什麼事了。”

項他搖搖頭,道:“拿不下樑地劉邦雖然生氣,卻無損於漢國根本,不過,大王敕封呂澤爲三川王,卻真是要了劉邦老命了。”

百里賢也道:“是啊,劉氏跟呂氏之間的這場較量,怕是免不了啦。”

畢書點點頭,也道:“劉氏、呂氏之爭,一直都是漢國最大的隱患,只是以前太子劉盈的地位穩如磐石,兩家才相安無事,現在劉盈的身體每況愈下,根據烏木崖的情報,恐怕今年都撐不過去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兩家的爭端就無可避免了。”

項莊深以爲然,在真實的華夏曆史上,縱觀東西兩漢,外戚始終都是皇家的大患,究其原因,就是開國之初的呂氏開了個很惡劣的先河,因爲漢高帝劉邦直到老死,都沒有消除呂氏對劉漢的威脅,這纔有了後來的呂后篡權以及諸呂之亂。

事實上,劉邦並非不想剷除呂氏,而是他根本撼動不了呂氏集團。

劉邦跟呂氏集團的較量焦點就是太子的廢立之爭,劉邦幾次想要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爲太子,最終都沒能如願,史書中記載,呂后是請出了商山四皓替劉盈求情,這才免了被廢的結局,項莊卻知道這不過是史家之言,根本不能採信。

試問,劉邦這麼個市井無賴出身的平民皇帝,都可以當着十幾萬部曲的面向項羽索要自己父親的人肉羹,你說他會在乎四個白鬍子老頭的幾句廢話?顯然,劉邦不敢廢掉劉盈的真正原因就是呂氏集團的勢力太大,大到劉邦這個人皇都無法撼動。

正因爲劉邦始終無法剷除呂氏集團,這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協退讓,直到一命嗚呼都沒能把他心目當中選定的繼承人推上太子大位,這不能不說是劉邦的悲哀,更是東西兩漢的悲哀,此後直到東漢滅亡,外戚專權始終都是劉漢的心腹之患。

現在,項莊一紙封王令等同於挑開了這個膿包,劉邦跟呂氏集團之間的這場較量,只怕是很難避免了,現在,就看劉邦怎麼跟呂氏集團鬥法了,不管最終的結果是劉邦勝出,還是呂氏集團掌權,至少短時間內,漢國是絕對消停不了啦。

這就給了楚國可趁之機,雖說現在楚國已經吞下巴蜀、荊襄,三五年內光是消化吸收就已經夠忙活的了,但這並不意味着楚國就不能夠有所作爲,不能繼續兼併領土,到樑地、或者再到南越掠奪些人口回來總是可以的吧?

在這個時代,人口就是國力,就是軍力,更是生產力啊!

當下項莊說道:“諸位,劉邦現在是自顧不遐了,不過讓齊國吞併樑地,也不見得就是什麼好事啊,自從淮南失利後,據說韓信大受刺激,不僅政治上成熟了許多,對婁敬更是言聽計從,而且還頒發了求賢令,其志不小哪。”

本來,項莊還真沒怎麼把韓信放在心上,因爲歷史上的韓信,軍事上是個天才,政治上卻是個白癡,這樣的人物,讓他當個統帥可以,可讓他當國君,那就是勉爲其難了,所以最後竟然死在了呂雉這個女人的手裡。

對於這樣一個韓信,項莊根本不必從軍事上去擊敗他,項莊只需採取政治手腕,就足夠讓他死無葬身之地了。

不過現在,由於他項莊的穿越,歷史早已經錯亂了。

首先,最大的錯亂就是楚國沒有滅亡,然後,劉邦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再然後,在征伐淮南失利之後,韓信似乎是真的受了刺激,政治上似乎也成熟了,這一來,齊國還真就對楚國構成了威脅,其威脅程度甚至不在漢國之下。

畢書道:“齊國的確是不能小覷,尤其是吞併樑地之後,齊國的人口、國力、軍力都會驟然間猛增,再加上韓信的領兵能力,遲早是我大楚勁敵!”

項莊環顧衆人,道:“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

百里賢跟畢書對視了一眼,兩人幾乎是同時說道:“掠奪人口!”

對於楚國來說,掠奪人口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好幾年前,楚國就幹過一回,足足從南越掠奪了二十萬壯丁,把南越王趙佗氣得夠戧。

項他道:“現在從樑地掠奪人口,倒還真是時候。”

此前樑王彭越大舉興兵,可不是從國庫裡支的錢糧,而是直接從百姓手裡搶的,樑軍不僅搶敵國的,本國百姓也搶,樑地百姓的夏糧已經讓樑軍擄掠一空,甚至連秋糧的種子都沒了着落,此時只需稍加煽動,樑地百姓就會蜂擁南下。

事實上,楚地百姓豐衣足食的傳說早已經傳遍整個中原了。

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98章 離間計(下)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458章 瘟疫(下)第48章 楚軍退了第265章 紅鸞劫第65章 連下五城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15章 斬使第55章 范陽辯士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64章 傳檄可下第556章 激將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82章 趙地狼煙第96章 離間計(上)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32章 銳不可擋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18章 這纔像支軍隊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214章 長樂營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84章 網中之魚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1章 仍在掌握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540章 反間計第190章 鬥將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40章 死戰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57章 陰謀?陽謀!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88章 破軍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91章 什一稅第563章 詐降第59章 大魏公主第98章 離間計(下)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64章 傳檄可下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280章 鄶子手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564章 廢立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8章 烏江悲歌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7章 禍事了!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1章 單挑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405章 免戰牌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506章 分封風波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78章 以退爲進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336章 巔峰對決(九)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341章 奇襲江陵
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98章 離間計(下)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458章 瘟疫(下)第48章 楚軍退了第265章 紅鸞劫第65章 連下五城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15章 斬使第55章 范陽辯士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64章 傳檄可下第556章 激將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82章 趙地狼煙第96章 離間計(上)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32章 銳不可擋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18章 這纔像支軍隊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214章 長樂營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84章 網中之魚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1章 仍在掌握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540章 反間計第190章 鬥將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40章 死戰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57章 陰謀?陽謀!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88章 破軍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91章 什一稅第563章 詐降第59章 大魏公主第98章 離間計(下)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64章 傳檄可下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280章 鄶子手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564章 廢立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8章 烏江悲歌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7章 禍事了!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1章 單挑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405章 免戰牌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506章 分封風波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78章 以退爲進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336章 巔峰對決(九)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341章 奇襲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