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值陰曆癸酉年,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上元時分,天官賜福。在雲棲市,陽間是元宵燈會,陰府是揚州大會。每年陰魂出來活動的時間有三個,分別是:上元節,中元節那個月還有下元節。三個節日合稱“三元”,上元節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也叫七月半,而農曆七月叫做鬼月;下元節是農曆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
這一日,雲棲市一個小孩出生,正逢當日極陰時。那孩子出生時,乃陰年陽月陰日陰時,其八字雖不是全陰,但極陰時碰到上元節,對那些東西來講,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元宵燈會上不只有好人,同樣,揚州大會上也不只有善魂。
夜幕降臨,百鬼夜行。那孩子在家中哭了兩個多小時,一直從下午六點哭到了晚上八點。此時門外,一個老人匆匆趕來,身後還跟着一個長袍男人,屋裡一箇中年人看到老人後起身叫道:“爸!”老人對中年人擺了擺手,來到孩子的旁邊,伸手摸了摸孩子,但還是無濟於事。
老人側身,長袍男人從身後過來,看了看襁褓中的孩子,在老人身邊耳語了幾句。老人聽完後臉色發白,忙開口道:“還請道長救我孫子!”長袍道士擺擺手說自己也沒有辦法,但是隨後想了想,從懷裡掏出一塊玉佩來,遞給老人,說道:“秦嶺一線天那兒有個靈婆,我曾經救過她一次,你拿着這玉佩去,她看到了自然會幫你的。”
這長袍道士年輕時碰上wen;ge,被打成了右派,紅衛兵想掏槍直接代表人民掃除封建迷信,不過老人在當時是村委書記,心善把道士救了下來,也纔有了今天這一幕。老人接過玉佩,有些遲疑.道士看出老人的心情,笑道:“老先生不必擔心,我在那個時期前救過靈婆,只不過現如今我修爲下降,無能爲力,這才叫你去找她。”
老人這才明白過來,連忙向道士躬身道謝,長袍道士閃身一避,沒受老人的禮,開口道:“老先生不必多說,趕快收拾收拾帶孩子去吧!”
“對對對...”老人嘴裡唸叨着,回屋收拾行李去了,屋裡的中年男人見狀就要跟上老人,卻被道士攔下來了,“孩子他母親還需要人照顧。”道士一句話打消了中年男人的念頭。沒多久,老人收拾好東西,抱着孩子來到道士面前,道士從袖裡拿出一道黃符,掛在孩子身上,說道:“老先生,這道符是路上保你們平安的,在符自燃之前邪祟一物都不可近身。”道士收回手道:“老先生速去!”“爸,路上小心!”中年男人在一旁道,老人點點頭,帶着孩子出了門。
在那個年代,交通是不怎麼發達的,就算老人帶着孩子坐上特快列車,也在車上晃悠的大半天猜到秦嶺。抵達秦嶺是已經是元宵過後了,也就是說,今天是正月十六,此時陽間的元宵燈會結束了,可陰府的揚州大會並沒有結束。
在老人趕路的途中,列車每停一站,孩子身上的黃符便黑一分,老人看到這情況嚇得渾身僵硬,幸好,在黃符完全黑掉之前,他們到了秦嶺。
老人已是六十餘歲,一夜的顛簸,早就讓他疲憊不已,但他還是強打起精神,抱着孩子趕往一線天。一線天兩邊是高聳的大山,中間是一個極爲狹窄的峽谷,峽谷的寬度僅能勉強讓兩個人並排而行,走在峽谷裡擡頭望天只能看到一條線,故得名:一線天。
老人進入一線天后,按着道士所說的路徑,找到一條小道,小道直上右邊的高山。山中多山精靈怪,更別說秦嶺這種深山老林,老人上山時,孩子身上的符黑得越發的深邃,但沒有燃起來,只能說道士功力深厚,黃符異常的管用。
越到山頂,老人的心越慌,等到了山頂後,那股心慌的感覺彷彿要化爲實質一般。到了山頂後,老人打探着周圍,發現不遠處有一座木屋,心裡一喜向那兒走去,但剛走兩步,孩子身上的黃符便“逢”的一聲燃了起來,老人心中大驚,與此同時,他身邊還有些東西在窸窸窣窣的靠近。
老人看了看前面的木屋,那應該就是道士口中靈婆的住處了,咬咬牙,老人擡腳向前,剛準備走去,一個沙啞蒼老的聲音響起:“何方妖孽在我老婆子這鬧事啊。還不退下!”那最後四個字是用力喝出來的。
在那聲音出來後,老人頓時覺得身子一鬆,那股心慌的感覺也沒了,身邊靠近的東西也如同潮水一般退去。周圍的景象發生改變,這時老人才發現,面前的哪是什麼木屋,分明是不見底的萬丈深淵!老人瞬間嚇出一身冷汗,收回懸在半空的腳,轉頭一看,那木屋在自己的身後呢。於是抱着孩子向木屋跑去。
“篤篤”老人敲了兩下門,“遠來即是客,請進吧。”沙啞蒼老的聲音從屋裡發出,隨後門打開了一條縫,老人往周圍看了看,又用點了點腳下的地,這才推門而入。進入木屋,木屋裡昏暗陰沉,屋裡中央坐着一個老太太,老人立馬高興起來,想必這就是靈婆了。
“靈婆,還請救救我孫子!”老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靈婆見狀趕緊起身,說道:“大兄弟沒必要這樣,你我這把身子骨可經不起這樣折騰,我看你火急火燎的來,也不差這會兒,不如先談談這小娃娃的情況吧。”話還沒說完,外面陰風大作,陰森的哭聲包圍着木屋,靈婆眉頭一挑,拿過旁邊桌上的手杖,一把杵在地面,隨着手杖與地面碰撞的聲音發出,外面的陰風和哭聲小了起來,靈婆這時候對老人道:“大兄弟先說說孩子的情況吧。”
老人點點頭,說起了懷中孩子的情況,靈婆聽完後詫異地看向孩子,隨後叫道:“天生靈眼,極致陰身!”老人聽不懂靈婆在說些什麼,但是他記得道士說拿玉佩給靈婆看,於是拿出玉佩交給靈婆,靈婆一看玉佩,臉上出現了笑意。拿起玉佩,靈婆自言自語道:“要不是那十年浩劫,加上這娃子太特殊,他李司冥可不會找到我身上。”收好玉佩,靈婆背手走進裡面的堂屋,不一會兒走了出來,手裡拿着四樣東西:筆墨紙尺。
筆是毛筆,墨是黑墨,紙是紅紙,尺是鎮尺。靈婆把東西撞到一個袋子裡,佝僂着身子走向門外,快出門的時候說道:“帶娃子跟着來吧。”老人連忙抱着孩子跟在靈婆身後出了木屋。
在山上走了八九分鐘,靈婆帶着老人來到一方樹林,走進樹林後又繞了五六分鐘,最後來到一棵松樹前。
那松樹約有五人合抱那樣粗壯,高聳入雲,枝幹虯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