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仙軼事 2.

“鬆老,靈丫頭來看您了。”靈婆放下袋子,跪在松樹面前,“本不應該來打擾您的,但我見這娃子挺討人喜的,想讓這小傢伙跟您結個緣,保他過了這些時日。”靈婆把話說完,卻沒得到任何迴應,但她也沒動,就靜靜地跪在那裡。

靈婆在松樹前跪了一天一夜,可能是鬆老不忍,枝幹抖動了些許,良久,一個古樸而蒼老的嘆息迴盪在樹林裡,靈婆臉上出現笑容,從旁邊地上的袋子裡拿出那四樣東西,邊拿邊說道:“我就知道鬆老您心疼我。”

靈婆取出筆墨紙尺,用鎮尺壓好紙,毛筆在紙上疾書,然後叫老人把孩子的手指刺破,取了一滴血滴在紅紙上,血滴上了紙沒多久後,一枚松針自鬆頂而下,紮在了紅紙上。

“成了!”靈婆欣喜道,隨後帶着老人和孩子回了木屋。靈婆所做的這些叫認親,紅紙上寫的是認親書,取孩子一滴血叫做血親連,做完這些後,那鬆老便是孩子的長輩,可以對其庇佑。

寒來暑往,年復一年。那孩子長大了,他姓張,單名一個尋,這名字是靈婆給他取的,張尋也時常來看靈婆,靈婆告訴他,是他外公千里迢迢抱着他來找自己,尋了鬆老這門親,所以給他取名張尋。“那爲什麼不叫我張鬆呢?”年幼的張尋問道,靈婆笑而不語。

張尋十二歲那年,靈婆去世了。靈婆去世前兩三天,帶着張尋來到鬆老面前球了一截松枝,臨逝前,又把張尋叫道面前來,叫他以後有機會,去長白山看看鬆老。張尋猛地點頭,表示記在心裡,給靈婆辦完喪事後,張尋一家人回了雲棲。

雲棲坐落在滇南的東北角上,回到雲棲的張尋把松枝種在院子裡,說來也怪,那松枝種下去後,一天一個樣,一個月後長得比張尋還高。張尋把這事兒告訴他師父,問爲什麼,他師父笑着摸了摸他的頭,說道:“那松枝就是鬆老啊!”“哎?那靈婆婆那兒的呢?”張尋問道,“也是鬆老啊。”“長白山的呢?”“還是鬆老啊。”張尋撓了撓頭,表示不解。哦對了,張尋的師父是他外公救下來的長袍道士,也就是靈婆口中的李司冥。

據靈婆說,李司冥年輕時候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要不是碰上那十年浩劫,說不得有張尋他師祖的修爲了,張尋當時問靈婆師祖是誰,靈婆告訴他是李淳風,但當時的張尋不知道李淳風是誰,也沒當回事,只知道他師父是個了不得的人物,轉身就去問他師父去了,但他師父卻啥都不告訴他。

靈婆去世後六年,張尋上高二,那年發生了一件讓他苦笑不得的是,他師父跑了。是的,跑了,留下一封信說自己雲遊四方後就走了,要不是每年都寄三封信給張尋,他還真擔心自己的師父失蹤了。

現在的張尋在上大學,金陵的一所不出名大學,歷史專業,大二老油子一個。

“明天又是週末啊!”學校教室裡,慶瑜伸了個懶腰,轉過頭對張尋說道:“尋子,週末打算安排啥啊。”“還能幹嘛啊,宿舍待着唄。”張尋瞥了瞥他,“可我想出去玩啊!”慶瑜仰天長嘆,“哎!”張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省省吧老瑜,兩條單身狗是沒資格出去玩的。”“不,是一條半。”

......張尋沉默了兩秒,隨後道:“你特麼揹着我偷偷找小姑娘?”“沒沒沒...你聽我...”慶瑜趕忙解釋道,“枉我幫你當作好大兒,還想着退位以後讓你登基,沒想到哇,你....”“狗賊,納命來!”慶瑜突然暴起,張尋一個閃身溜出了教室。

他逃,他追,他插翅難飛。最終在操場上張尋被慶瑜攆上了,兩人打鬧了會兒後,張尋問道:“那姑娘哪個系的啊?”“音樂系的。”“嗯?”張尋側頭看了看慶瑜,說道:“可以啊老瑜,學音樂的姑娘可不錯。”“那是自然”慶瑜臉上帶着笑意,“進展如何?”“還行,待會兒去宿舍樓底下等她。”“土賊受死!”

慶瑜去的是三號宿舍樓,正好是兩人回宿舍要經過的地方,張尋也就陪着慶瑜一起去了。

“一會兒到樓底下我就溜啊!”張尋說到,“不看看那姑娘長得咋樣麼?”慶瑜賤兮兮的說到,“我有一記螺旋十字昇天掌你看不看?”張尋默默舉起自己的手,“你自己留着欣賞吧。”慶瑜連忙道。“想撒我狗糧?不可能的!”張尋一挑眉。

走了七八分鐘,兩人才快到三號樓,但越往前走,張尋的心裡就愈發不安,等走到三號樓底下時,張尋胸前的玉佩發出嗡鳴,三號樓裡投出一道不懷好意的眼光盯着他,張尋瞬間渾身發毛,他擡頭看向宿舍樓,卻只看到五樓一道黑影一閃而過。

“不對勁,很不對勁,三號樓有東西。”張尋內心想到,他胸前的玉是靈婆給的,但不是他外公去找靈婆時的那塊,而是靈婆自己隨身而帶的。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普通人身上的玉都能如此,那靈婆這修道者身上帶的玉就更是厲害,其自身都養出一絲靈性來,等閒邪祟都不敢近身。

張尋天生靈眼和極致陰身,對陰氣敏感程度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一般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額頭上都會有一隻天眼,到了十二歲之時就會合上,這就是爲什麼說小孩子容易看到髒東西的原因。張尋老家那兒在小孩十二歲之前是不能進入廟堂的,怕天眼看到,衝撞了神靈。

而張尋在出生那年受陰氣所衝,天眼轉靈眼,又在極陰時辰降世,極致陰身,對遊魂野靈更爲敏感。剛剛三號樓裡閃過的黑影讓他有一種心悸的感覺。

“老瑜,我先走了。”那股感覺讓張尋很不舒服,所以他跟慶瑜說了一聲後就離開了,但慶瑜正在等那姑娘,應了一聲後就沒話了,張尋趕緊離開回宿舍去了。

回到宿舍後,張尋打開電腦進入學校論壇裡,搜索了“三號宿舍樓”關鍵詞,可奇怪的是,什麼事兒都有,但就是沒有他想要的。

張尋一直在論壇裡逛了三個多小時,這時天已經黑了,慶瑜也從外面回來了。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
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一、筆仙軼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