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 奇遇

大夫人不知道袁家是什麼緣故,就忙問。

袁裕業忙把袁太太生病的事,說給了大夫人聽。

“七妹果然是醫術了得,一劑白虎湯,家慈的病就緩了大半,人也不怎麼冷了;喝了兩天,怕冷怕風的症狀就消失。如今只是有點虛,明日應該能下地了……”袁裕業大肆褒獎顧瑾之。

在場衆人,聽了之後,目光都落在顧瑾之身上。

顧瑾之就道:“原不是大病,正好我碰到了……”

二夫人則在想,宋盼兒和顧瑾之爲什麼去拜訪袁家?

是不是家裡的金子全部捐了出去,如今想弄點錢花,就開始打袁家的主意?

想到這裡,二夫人使勁給四姑娘顧珊之使眼色。

顧珊之是個沒用的,很容易上當,二夫人很擔心她。

顧珊之卻站在三奶奶身邊,細聲和三奶奶說着什麼,並不看自己的親孃和胞妹五姑娘。

大夫人笑着道:“咱們家瑾姐兒越發謙虛了,有世外名醫的風範了。”然後又對袁裕業道,“我們明日去看看你母親。”

袁裕業道是。

大夫人知道袁裕業下個月要下場考學,就問他:“書都溫好了嗎?”

“都溫好了。”袁裕業信道。

“要用心考。”大夫人叮囑道,“金榜題名,將來做官了,替珊姐兒掙個誥命回來。”

袁裕業道:“小婿定當盡力而爲!”

顧珊之的臉就微紅。

宋盼兒又叫宋媽媽去廚下,再添幾個菜。

又吩咐人去把西花廳收拾出來,擺了屏風隔開。等會兒男女隔開坐席。

怕吃了飯沒趣兒,又叫外頭的司箋去請了個女瞽目先生來說書解悶。

宋媽媽和海棠一一去安排。

大家難道這麼齊全出來,自然就打了好好說說話兒。

大夫人問完了袁裕業的話,袁裕業看到了兩位舅兄。忙上前行禮。

顧辰之就和顧晴之、袁裕業到了東梢間裡說話。

“三嬸,我去看看十弟和十一弟。”顧珊之拉着三奶奶的手,對宋盼兒道。

宋盼兒就笑:“去吧。”她喊了慕青來,帶顧珊之和三奶奶夏氏過去。

小十和小十一都醒了。乳孃剛剛餵了奶,正在暖閣裡抱着遛彎。

顧珊之和三奶奶夏氏上前,一個抱了一個。

小十不聲不響,卻很沉手,白白胖胖的;小十一很機靈,偏偏瘦,不及小十討喜。

三奶奶夏氏手裡抱着小十一,眼裡倏然有淚。

她壓力太大了。

她過門整整一年了,丈夫連個通房都沒有。偏偏她的肚子就是不爭氣。婆婆不熱心替她求子。只是冷嘲熱諷;而大伯母又太慷慨了。總跟她說,大嫂進門兩年才生了惜姐兒,不用太急。

只是她孃家的母親。每次她歸寧,孃家的母親總要念叨半日。還在家裡替她請了尊送子觀音,日夜焚香禮拜,爲她祈福。

丈夫顧晴之也不多言,只是有次夏氏半日醒來,發現顧晴之未睡,手在她的肚子來摸來摸去,然後默默嘆了口氣。

她心裡跟針扎似的。

夏氏覺得今日不適合情緒太過,就忙斂了情緒,擡眸去和顧珊之說話。

而顧珊之抱着小十,也是久久的沉默。

顧珊之是九月份嫁到袁家去的,如今也小半年了……她心裡更急!

袁家不像顧家。

袁家的大奶奶和二奶奶,都是進門就有了身子,大奶奶一兒兩女,二奶奶兩個兒子。

婆婆從來不說,反而讓顧珊之心裡生疑。

她總暗恨自己的肚子不爭氣。

上個月不知怎麼了,小日子到了時候沒來,把顧珊之高興壞了,以爲懷了。她等了兩天,確定了小日子仍沒來,就叫人去告訴婆婆,請大夫來號脈。

袁太太大喜,忙去請了大夫。

請大夫的人尚未回來,顧珊之如廁的時候,內衣紅了一片。

她坐在馬桶哭,就是不起來。

鬧了個大笑話!

婆婆沒說什麼,還安穩她:“不用心急……”

可家裡的下人和妯娌暗地裡笑她,她是知道的。

想起那事,她恨不能一頭撞死。

她眼底就浮動了霧氣。

姑嫂倆將孩子給乳孃抱了,三奶奶夏氏就拉了顧珊之的手:“三嬸這院子,我來了好幾次,從未盡心逛過。咱們走走,看看精緻,可好?”

顧珊之抹了抹眼睛的溼潤,道:“好啊……”

姑嫂倆就往外走了,不準丫鬟近身跟着,只讓遠遠尾隨。

身邊一個人都沒了,三奶奶夏氏就對顧珊之道:“四妹,我心裡跟貓爪撓似的,日夜不安。”

顧珊之嚇了一跳,忙問:“三嫂怎麼了?”

“還不是子嗣……”三奶奶重重嘆了口氣,“我過門都一年了。”

顧珊之一聽這話,說到了她的心坎上。上次鬧的笑話,她也想找個人開解說道。

聽着三奶奶的話,顧珊之眼眶一紅,道:“我心裡更不好受。上次,我丟盡了臉……”

然後就把她告訴婆婆去請大夫來號脈,然後小日子又來了的事,告訴了三奶奶。

三奶奶握住了她的手,笑道:“你也是心急。不妨事,你自己能知道着急,你婆婆也高興……”

然後想了想,道,“咱們得想個法兒,不能這樣不作爲,讓家裡人跟着着急。”

姑嫂倆同病相憐。

顧珊之就忙問:“你有什麼好主意?”

“我能有什麼好主意?”三奶奶笑了笑,“不過,我娘說。城西有個觀音廟,求子最靈驗,非要自己去拜,請尊白玉觀音回來。自己供奉才靈。不過等過些日子,咱們倆去?”

“好啊好啊。”顧珊之大喜,“你定日子。定好了日子,告訴我一聲。”

三奶奶笑了笑。點頭說好。

姑嫂倆說了半日的話,都是相互安慰。

而後,纔有小丫鬟找來,說午膳的時辰到了,到處找她們呢。

吃了飯,大夫人又要派人去看看老爺子,能不能見一面。

老爺子依舊不肯見他們。

宋盼兒留他們坐,讓女瞽目先生說書。

大夫人覺得取樂不合適,帶着衆人起身告辭了。

回到了家裡。三奶奶叫身邊的媽媽翻了黃日。得知正月二十八是個好日子。她就定了正月二十八。

她自己去告訴了大夫人。

大夫人一聽這話。沒有不喜歡的。

她道:“我那天正好沒事,陪你去吧!”

子嗣乃是宗族大事。

三奶奶不好推脫,就道:“勞煩大伯母。”

正好大奶奶林蔓菁進來。問怎麼回事。

大夫人就說了去觀音廟的話。

大奶奶忙道:“我也想去。”

五姑娘很久沒出門。觀音廟旁邊有廟會,她想溜去瞧瞧。就拉着大夫人的袖子撒嬌:“大伯母,我也去,我也去!”

大夫人大笑:“你做什麼?傻姑娘,送子觀音廟,你可知道是做什麼的?”

五姑娘當然知道。

她臉紅了起來,只是不依,道:“我去逛逛廟會。大伯母,帶着我去吧!求您了!”

大夫人只得答應了。

三奶奶又說四姑奶奶也要去。

“不妨事,那日我派人去接珊姐兒。”大夫人笑道。

袁太太的病好了之後,先到了三房送謝禮,又去了顧家老宅答謝大夫人探望之情,還說驚動了親戚,要請大夫人去家裡熱鬧熱鬧。

大夫人就笑道:“還有幾日就是四姑爺下場的日子。等得了喜報,到時候大熱鬧一場,咱們再去,豈不是更加盡興?”

袁太太想,也是個盼頭,就沒有堅持。

大夫人又把二十八去城西送子觀音廟的話,說給了袁太太聽。

袁太太連忙說好。

等到了二十八,袁太太親自陪了顧珊之來。

大房那邊熱熱鬧鬧出門,二夫人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她派人去打聽,才知道是大夫人領了三奶奶去觀音廟,卻單單不告訴二夫人。

二夫人氣了一回,大罵三奶奶不把她這個正經婆婆放在眼裡,只一味的巴結大房。

“看將來她大伯母給她個什麼寶貝!”二夫人啐了一口,“眼高過頂的賤蹄子!”

從顧家到城西的觀音廟,一個半時辰的車程。

顧家的下人早就來打點過來,請了間安靜的廂房。

大家下車,有姑子迎了出來。

到了廂房歇下,衆人整頓了一番,大夫人就領了大奶奶幾個去拜菩薩。

五姑娘故意在後頭磨磨蹭蹭的。

等大夫人等人走遠了,她就悄悄帶了遮帽,帶了丫鬟迎夏,從偏門溜了出去。

今日逢集,城裡的商家早早趕過來,搭了敞篷起市。

因爲來觀音廟的大部分是女客,買的也是胭脂水粉、下珠玉墜、團扇絲帕,眼花繚亂。

成色都是中下品,樣式卻多不勝數。

圍着看的,都是女人。

五姑娘逛得起勁,索性將遮帽的帷幔挑了起來,每個攤位都要挑上一挑。

人越來越多,有些摩肩擦踵,推推搡搡的。

迎夏很害怕,對五姑娘道:“姑娘,咱們回去吧。大夫人知道了,又該罰您。”

五姑娘瞪她:“就你多事!大伯母是同意我來逛逛的,要不然來我來做什麼呢?”

迎夏又要將她的遮帽絲幔放下來。

“你瞧瞧這四周,都是姑娘小媳婦,就你多心!”五姑娘避開她的手,往後連退了兩步。

她退得急,差點撞到了人身上。

五姑娘心裡暗怒誰擋路,轉身一瞧,居然是個年輕的公子。

這公子被人撞了,心情也不好,正要發作,擡眼卻看到位容貌絕美的女子,衣着華麗,舉止高貴。

他愣住了。

顧珀之心裡大驚。

迎夏忙上來,將她的遮帽絲帷放下來,拉了她的手:“姑娘快走!”

顧珀之出來逛,也不怕遇到男子。

可這樣撞上了別人,總覺得不妥,就隨了迎夏,忙往寺廟裡去。

大夫人此刻正在到處找她們倆。

“去了哪裡?”大夫人聲音不愉快,“說了我等會兒帶着你去逛。你莫不是自己逛去了?”

“沒有啊!”五姑娘支吾,“我……我逛到了後面的園子裡。您不信,問迎夏嘛!”

她把丫鬟推了出來。

迎夏就忙道:“大夫人,奴婢只是陪着五小姐去了後面的院子裡逛了逛。”

大夫人將信將疑,還要盤問,大奶奶快步走了過來,笑着對大夫人道:“方纔遇着了蘇家的二夫人。聽說您也在這裡,二夫人還說過來說說話兒。”

大夫人一聽是蘇家,就知道是宮裡那位蘇嬪的孃家建寧侯蘇家。

“蘇二夫人也來拜菩薩嗎?”大夫人笑了笑。

——————

從一號開始我就在想打賞加更的問題。一開始想好好休息一下,就打算把這個問題往後放放。如今也休息夠了,不能裝聾作啞。上個月號到現在,有好幾位親們打賞了和氏璧,還有xiuxiulian親的仙葩(這是我收到過最高的打賞了)。想了想,還是一塊和氏璧加更一次吧。仙葩等於五塊和氏璧,我會加更五次。從明天開始,會陸續加更出來……

第357節 拜謁第180節 依靠第259節 驚豔第426節 失竊(2)第179節 鬧情緒第61節 普渡第89節 答應第114節 盤問第479節 新人第156節 送匾第466節 認知第486節 審訊第199節 第一位第74節 許諾第356節 出城第396節 至親第119節 吹牛第365節 胎瘤第214節 敗血衝肺第304節 警惕第39節 謠言第153節 管束第15節 故友第50節 羨慕第266節 害怕第263節 回去第498節 運籌第153節 管束第509節 寵妾第10節 病除第11節 發火第396節 至親第329節 諷刺第229節 唱戲第254節 尊卑第489節 畫影第375節 診金第364節 勒索第223節 溫病第468節 道歉第6節 撐腰第522節 討要第355節 拉攏第349節 得勝第291節 送信第288節 玄機第546節 尾聲(2)第482節 雙喜第204節 戰書第539節 耍賴第493節 肯定第448節 慈母第467節 騙小孩第389節 回家第188節 反調戲第356節 出城第15節 故友第155節 除夕第373節 告狀第447節 革去第208節 堅持第493節 肯定第442節 發瘋第182節 點鴛鴦第445節 離巢第207節 手心手背第161節 首飾第150節 請旨第75節 喜事第157節 不要憾妒第193節 惹氣第528節 頓悟第237節 譚宥第56節 二虎第295節 回京第370節 夫妻同心第361節 暴雪第395節 話裡有話第13節 肯定第55節 威脅第129節 擁抱第323節 打聽第196節 登門第470節 偷會第170節 藥材第195節 天殘或毒第157節 不要憾妒第174節 真情第471節 密謀第187節 和好第100節 出行第69節 逐客第224節 討情第445節 離巢第361節 暴雪第32節 實在第477節 竹馬第223節 溫病第227節 紫玉第518節 相依
第357節 拜謁第180節 依靠第259節 驚豔第426節 失竊(2)第179節 鬧情緒第61節 普渡第89節 答應第114節 盤問第479節 新人第156節 送匾第466節 認知第486節 審訊第199節 第一位第74節 許諾第356節 出城第396節 至親第119節 吹牛第365節 胎瘤第214節 敗血衝肺第304節 警惕第39節 謠言第153節 管束第15節 故友第50節 羨慕第266節 害怕第263節 回去第498節 運籌第153節 管束第509節 寵妾第10節 病除第11節 發火第396節 至親第329節 諷刺第229節 唱戲第254節 尊卑第489節 畫影第375節 診金第364節 勒索第223節 溫病第468節 道歉第6節 撐腰第522節 討要第355節 拉攏第349節 得勝第291節 送信第288節 玄機第546節 尾聲(2)第482節 雙喜第204節 戰書第539節 耍賴第493節 肯定第448節 慈母第467節 騙小孩第389節 回家第188節 反調戲第356節 出城第15節 故友第155節 除夕第373節 告狀第447節 革去第208節 堅持第493節 肯定第442節 發瘋第182節 點鴛鴦第445節 離巢第207節 手心手背第161節 首飾第150節 請旨第75節 喜事第157節 不要憾妒第193節 惹氣第528節 頓悟第237節 譚宥第56節 二虎第295節 回京第370節 夫妻同心第361節 暴雪第395節 話裡有話第13節 肯定第55節 威脅第129節 擁抱第323節 打聽第196節 登門第470節 偷會第170節 藥材第195節 天殘或毒第157節 不要憾妒第174節 真情第471節 密謀第187節 和好第100節 出行第69節 逐客第224節 討情第445節 離巢第361節 暴雪第32節 實在第477節 竹馬第223節 溫病第227節 紫玉第518節 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