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節 警惕

太后留顧瑾之和朱仲鈞在坤寧宮說了半日的話。

朱仲鈞“恢復”之後,曾經在坤寧宮住過四五日,太后已經能接受這樣的他。

她知道朱仲鈞是怎麼變傻的。

那時他跟着太子去騎馬,從馬上摔了下來。

可太后半句都沒有提當年之事。

她沒問朱仲鈞記得不記得當年。

她只是告訴朱仲鈞,皇帝很疼他,太后也很疼他,讓他以後要忠君上進,爲皇帝分憂。

“你只有皇上這麼一個親哥哥。”太后拉着朱仲鈞的手,語重心長道,“等母后百年,就是你們兄弟倆相依爲命。你要記住母后這話。”

她是擔心,萬一當年朱仲鈞傻了,真的是皇帝害的,兄弟倆反目,所以用話來壓制仲鈞想復仇的心。

太后只有兩個兒子,這是她全部的依靠和寄託。

“是,母后放心。”朱仲鈞道。

太后點點頭。

而後,她又拉了顧瑾之的手,讓她好好照顧朱仲鈞:“……這些日子不用再進宮來。哀家知道有你照顧仲鈞,就放心了。”

顧瑾之道是。

太后怕留他們時間太長,皇帝的不悅又添了一層。

她又叮囑了幾句,最終仍怕顧瑾之不開心,將自己手上的一隻綠翡翠戒指送給了顧瑾之。

那隻戒指,是太后常年戴的。

顧瑾之戴着有點鬆。

她知道這隻戒指,內外命婦大部分都是見過的。乃是太后心愛之物。送給了顧瑾之,代表着太后對顧瑾之的讚許。

她高興接下了。

“有點鬆。”太后親自替她戴上,笑着道,“留着以後戴吧。這是仲鈞三歲的時候,在先皇面前背了論語裡的‘雍也’,一共三十章,他背的流利,先皇大喜,說仲鈞天生而聰敏,是哀家的功勞。賞了好些東西。這個翡翠戒指。哀家最喜歡,就帶了這麼十幾年……”

顧瑾之就忙推辭。

“君子不奪人所愛。”顧瑾之笑道,“太后娘娘的美意,小七心領了。這戒指意義不同尋常。小七不敢收。”

太后硬是塞到了她手裡。道:“就是不同尋常。才賞了小七的。若是平常東西,怎麼配得上小七?”

這是高度讚揚了顧瑾之這次的功勞。

顧瑾之又道了謝。

而後,她和朱仲鈞從宮裡告辭。

成姑姑親自送他們倆。

送走了顧瑾之和顧瑾之。成姑姑依舊回了坤寧宮。

在路上,她偶遇了來請安的張淑妃。

太后娘娘之前很器重張淑妃,想培養她來制衡譚貴妃,成姑姑是知道。可後來,張淑妃似乎覺得太后娘娘太過於清靜無爲,雖然皇帝孝順,太后卻不作爲,太后的話也沒什麼用,她就不再依靠太后,反而和譚貴妃狼狽爲奸。

她想自力更生去爭。

這幾年,她行事,越來越叫太后不滿意了。

成姑姑是太后的心腹。

她對每個人的態度,都是暗示太后的意思。

宮裡的人喜歡揣測太后的心意,自從上次和皇帝交談過皇后的人選,知道皇帝不再中意張淑妃,太后也不介意讓人知道,她億不太滿意張淑妃了。

所以,看到張淑妃,成姑姑第一次有點冷淡。

“……天氣漸熱,不知太后娘娘鳳體安好?”張淑妃笑盈盈問成姑姑。

成姑姑平常對這些妃嬪們就很疏離,跟誰相處都是獨善其身,不捲入是非,所以她態度的改變,只是她自己心裡明白,表面上是不太明顯的。

張淑妃心裡有點警惕,想了想,又沒有太在意,以爲是自己多心了。

成姑姑不冷不熱:“娘娘鳳體祥和,淑妃費心了。”

張淑妃依舊在笑,親切和她寒暄:“那就好,臣妾也安心了。”

問完了太后娘娘,她又問了問大公主。

大公主和二公主幾年前被太后接到了身邊養,至今仍在坤寧宮的偏殿。

相處的時間很長,太后非常疼愛那兩個孫女。年紀越大,兩位公主越來越懂事,太后就越捨不得她們搬回各自的宮殿。

張淑妃就是大公主的生母。

“大公主也好。”成姑姑道。

兩人慢慢往坤寧宮走,成姑姑並不主動說什麼,張淑妃沒話找話,和成姑姑套近乎。

“……方纔是送哪位夫人出宮,寧夫人嗎?”張淑妃又問。

成姑姑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就道:“太后娘娘還等着奴婢辦差,娘娘,奴婢先行一步。”

就快步回了坤寧宮。

張淑妃愣了愣。

她終於肯定,方纔感覺成姑姑有點冷淡,不是她的錯覺。

她的腳步虛浮了下。

張淑妃慢一步纔到。

太后表面上總是慈祥和藹。她對每個妃子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所以宮裡人無法從她的態度來分辨出她喜歡誰、不喜歡誰。

像方纔,成姑姑對張淑妃的冷漠,張淑妃就知道太后可能不喜歡她。

她心裡有點發憷,仍是笑着和太后寒暄。

說了半日的話,張淑妃說要去偏殿看看大公主:“聽說大公主開始唸書了,臣妾好久沒來瞧瞧她。”

太后娘娘笑着對成姑姑道:“去把大公主領過來……”

她沒有讓張淑妃單獨去看大公主。

這是個非常不好的信號,讓張淑妃心裡警鈴大作。

她有點意外。

太后這是第一次如此對她,成姑姑也是。

在地龍翻身之前,太后和皇帝沒有通過氣,到底封誰爲後。

之前太后提議過張淑妃。皇帝也同意過的。後來張淑妃所作所爲,完全沒有半點母儀天下的氣度,讓太后很失望。

雖然失望,沒有得到準確的信,太后不想輕待張淑妃,弄得人心惶惶。

如今,已經和皇帝說過了後位另選的話,她就沒那麼多顧忌了。

今日她對張淑妃的態度,明日就會傳遍禁宮的。

太后也無所謂了。

看着張淑妃微變的臉,太后仍是一臉和藹。

成姑姑親自去把大公主領了過來。

大公主生下來第三天。就有自己的宮殿。餵養她和照料她的,都是宮裡的嬤嬤。

她三歲的時候,就被太后接到了坤寧宮。祖母是她最親的人。

如今她已經快六歲了。

張淑妃一年也看不了大公主幾次。

這個生母對於大公主,和宮裡其他妃子沒什麼兩樣。她甚至不太喜歡張淑妃嬌媚的樣子。

她叫了聲母妃。就緊緊拉着成姑姑的手。往成姑姑身邊靠。帶着幾分戒備和客氣。

可能她從小就這樣,張淑妃並未察覺孩子跟她不親。

她此刻滿心都是太后的態度。

她笑着,問了問大公主最近的功課。

大公主今年纔開始讀書、識字。開始沒還沒兩個月,又遇着了地龍翻身。

她的功課也停了下來。

“……只是描紅。”她低聲道,“勞母妃掛念了。”

張淑妃又問了問她身體好不好。

孩子不習慣拉家常,大公主只是間接回答了句好。

張淑妃的話也接不下去了。

她只得起身告辭。

她這次,只是突發其意,想借着看看大公主,到太后跟前走動,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

結果卻讓她大爲意外。

回自己宮殿的路上,張淑妃走得很慢。

她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太后的態度,成姑姑不經意間表露出來的情緒,仍讓她意外。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讓太后這樣反感。

這些年,她可是步步算計的。

她是想既不得罪譚貴妃,換取她的信任,又不得罪太后。

若是八面玲瓏,這宮裡非她張氏莫屬了。

連譚貴妃也不及她。

譚貴妃過得比她好,不過是她孃家權勢滔天,她姐姐又是先皇后,大皇子是她的外甥。

若沒有這些,譚貴妃哪裡是張淑妃的對手?

回到宮裡,張淑妃獨坐了半晌。

她喊了自己宮裡的太監李平,問他:“上次寧家四小姐,不是給本宮送了些她自制的胭脂?你去庫房裡找一找,尋件合手的物件兒,本宮要給寧死小姐還禮。”

寧家四小姐,是指太后的孃家侄女兒寧媗。

她已經和譚家八少爺定親,年後出嫁。

自從訂了親,寧媗就嘗試着和譚貴妃走得近。

同時,她又對張淑妃示好。

對寧媗這種兩頭曖昧不明的態度,張淑妃很不喜歡,所以上次寧媗給譚貴妃送了她自制的胭脂,也給太后和張淑妃送了,張淑妃只是輕描淡寫叫太監去道了句謝,送了對金手鐲作爲還禮。

是不是得罪了寧家?

可張淑妃之前明明聽說,太后不喜歡寧家和宮裡走得近。

寧媗送過一次禮物之後,被太后嚴訓了一番,而後也沒敢了。張淑妃知道自己做得不錯,怎麼如今又得罪了太后?

她想從寧媗身上,看看是不是有點什麼苗頭。

“娘娘,上次不是送了還禮?”李平低聲道,“再送物件兒,寧四小姐未必喜歡。奴婢聽說,寧家四小姐上次跟太后身邊的常公公打聽顧小姐的事。奴婢又聽說,寧家四小姐和顧家七小姐不和。今天估計七小姐又進宮了。她來做什麼,寧家四小姐怕是最關心了……”

張淑妃的眼睛微亮。

“如今顧家七小姐進宮做什麼?”張淑妃道,“你去打聽打聽。”

李平道是。

等李平出去打聽事,張淑妃猛然想:太后和成姑姑那態度,是針對她張氏,還是因爲在生顧小姐的氣,正好被張氏趕上了?

上次顧家七小姐和皇帝在乾清宮,獨處了半個時辰,卻查不到是做了什麼,連譚貴妃要查不到,成了宮裡最大的秘密。

張淑妃幡然醒悟。

她還是想見見寧媗。

第一更!(未完待續。。

第429節 失戀第422節 勸慰第83節 嫉妒第147節 名節第134節 貪玩第487節 嘲諷第417節 親征第51節 做客第381節 姐姐第357節 拜謁第529節 是夜第4節 仁心第277節 取意第534節 舊債第147節 名節第238節 選擇第68節 誅殺第329節 諷刺第309節 身教第510節 安置女兒第359節 重傷第115節 心酸過往第384節 長子第541節 禮物第288節 玄機第440節 桃花汛第45節 峻劑第401上當第157節 不要憾妒第50節 羨慕第397節 意志力第304節 警惕第330節 金吾第83節 嫉妒第497節 雞飛狗跳第99節 香一口第11節 發火第396節 至親第542節 風聲第331節 重現第102節 原因第55節 威脅第244節 婚期定第298節 改變第322節 福音第538棋子第407節 情史第403節 意第378節 燈謎第350節 臆斷第326節 昏君第508節 駕崩第364節 勒索第207節 手心手背第475節 禮物第84節 商議搬家第543節 新孕第24節 侮辱第487節 嘲諷第454節 不顧第249節 刺激第135節 小瞧第198節 歷史第9節 藥到第106節 怨恨第96節 接招第414節 暗探第193節 惹氣第324節 出擊第341節 花燭夜第109節 毒手第512節 所剩第412節 念頭第83節 嫉妒第395節 話裡有話第141節 換爵位第121節 機靈第9節 藥到第544節 大事第159節 回絕第423節 起效第312節 夜請第393節 有喜第456節 煙癮第470節 偷會第340節 大婚第374節 拜年第421節 秘訣第523節 互利第412節 念頭第367節 重逢第372節 消閒第466節 認知第396節 至親第282節 求學第130節 揚名第23節 轟動第80節 賞賜第242節 同意第406節 戀情
第429節 失戀第422節 勸慰第83節 嫉妒第147節 名節第134節 貪玩第487節 嘲諷第417節 親征第51節 做客第381節 姐姐第357節 拜謁第529節 是夜第4節 仁心第277節 取意第534節 舊債第147節 名節第238節 選擇第68節 誅殺第329節 諷刺第309節 身教第510節 安置女兒第359節 重傷第115節 心酸過往第384節 長子第541節 禮物第288節 玄機第440節 桃花汛第45節 峻劑第401上當第157節 不要憾妒第50節 羨慕第397節 意志力第304節 警惕第330節 金吾第83節 嫉妒第497節 雞飛狗跳第99節 香一口第11節 發火第396節 至親第542節 風聲第331節 重現第102節 原因第55節 威脅第244節 婚期定第298節 改變第322節 福音第538棋子第407節 情史第403節 意第378節 燈謎第350節 臆斷第326節 昏君第508節 駕崩第364節 勒索第207節 手心手背第475節 禮物第84節 商議搬家第543節 新孕第24節 侮辱第487節 嘲諷第454節 不顧第249節 刺激第135節 小瞧第198節 歷史第9節 藥到第106節 怨恨第96節 接招第414節 暗探第193節 惹氣第324節 出擊第341節 花燭夜第109節 毒手第512節 所剩第412節 念頭第83節 嫉妒第395節 話裡有話第141節 換爵位第121節 機靈第9節 藥到第544節 大事第159節 回絕第423節 起效第312節 夜請第393節 有喜第456節 煙癮第470節 偷會第340節 大婚第374節 拜年第421節 秘訣第523節 互利第412節 念頭第367節 重逢第372節 消閒第466節 認知第396節 至親第282節 求學第130節 揚名第23節 轟動第80節 賞賜第242節 同意第406節 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