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貴客

他們先請了周老先生。

周老爺子六十多歲,是延陵府名氣不少的大夫。

可是周老爺子看完胡婕的情況就走了。

第二天,胡澤逾又請了夏老先生。夏老先生同樣沒有號脈開方子,看了眼就擺手說不行,他也走了。

“腫成這般,滴水不入,藥劑不得下,如何治病?”兩位老大夫都這樣說,“老朽才疏學淺,不能救治小姐,太守令聘他人吧!”

胡太太就捂住嘴,嗚嗚哭了起來。

內傷卻不能服下藥劑,這如何治病?

胡澤逾送了大夫,又去請其他大夫。

只可惜那些大夫耳尖,都聽聞了胡小姐病情詭異且兇險,連周老先生和夏老先生都不敢號脈,就個個都沒有把握,就不肯出手。

半個月前宋大太太的病,讓延陵府的大夫們都長了記性:這種疑難雜症,千萬別出手,治得好沒有功勞,治不好卻砸招牌,吃力不討好!

滴水不能進,這就是絕症!

胡澤逾一臉愁色回了太守府。

胡太太問怎麼回事:“大夫呢?”

胡澤逾把情況說了一遍。

胡太太就放聲大哭:“這些庸醫,一個個做縮頭烏龜,見死不救,該斷子斷孫的!宋大太太的病就是顧家老爺子治好的,你去求他!要是婕兒不中用,我也跟着去了!”

“可是那位老爺子已經不出診了…….”胡澤逾爲難。

人家大夫不問診,也是自保,胡太太詛咒人家斷子斷孫,有點過分了。不過她也是情急之下口不擇言,胡澤逾沒有計較太多。

可是請顧家老爺子…….

胡澤逾直覺他是請不動的。

“這不是出診,這是救命!”胡太太哭得更加淒厲,“你快去,他若是真的不救,我就撞死在他們顧家門前。”

胡澤逾看着牀上的女兒,原本那麼美麗,如今面目全非,臉腫的不像樣子,脣色青烏,似垂死之人。

他心底大痛!

有一絲希望,就該去試試的。

想着,他起身要去顧家。

“…….其實,端午節那天,顧家七小姐看過婕兒。”一旁沉默不語的胡卓突然道,“她說婕兒要小心,應該認真看個大夫,吃些牛黃麝香,否則就有喉痹之證。”

胡澤逾腳步猛然停了下來。

胡太太也不哭了。

夫妻倆目光緊緊盯着胡卓。

“你怎麼今日才說?”胡太太大怒,“倘若你早告訴娘,娘給你妹妹請了大夫,也不至於如今這般兇險!要是妹妹有個三長兩短,都是你的不是!”

她怪兒子不頂用!

胡卓心裡就腹誹:妹妹那麼健朗,看不出絲毫病態,讓你給她找大夫,你定又要罵我詛咒妹妹的。到時候還說我被顧家七小姐迷了心竅,聽信她的胡說八道,又是一番嘮叨。

這些話,胡卓不敢說。他只是道:“顧家七小姐沒有號脈,她就是那麼看了眼妹妹,就說了那麼一番話。我只當她戲弄妹妹…….”

胡太太又是一愣。

她眼底亮起的精光緩緩黯了下去。

像趙道元那樣的神醫,都要號脈問診,看幾眼就說出病症?那不是胡說八道?

居然胡說八道都說準了,顧家七小姐那張烏鴉嘴!

胡太太在心裡大罵顧瑾之!

“你快去請顧老爺子來!”胡太太見胡澤逾還在那裡思量着什麼,就大聲道,“婕兒這病,許就是顧家那個小蹄子詛咒的!要是婕兒有事,我跟他們顧家沒完!”

胡澤逾就快步往外走。

他倒不是被胡太太威脅的。

他精明過人,從兒子胡卓的話裡聽出了幾分不同尋常:顧家七小姐不用號脈就能看準病因,這等本事,哪怕是趙道元也要讓幾分吧?

前些日子傳言說顧家七小姐治好了宋大太太的頑疾,大家都只當是玩笑話,胡澤逾也當玩笑。

直到這一刻,他才驚愕:也許,真的是事實!

宋大太太的病,滿延陵的大夫都治不好,若真是被顧家七小姐看好了,這份醫術當真了得!

顧家七小姐知道病因,自有法子治婕兒!

他恨不能肋下生翅,立馬飛到馬原巷顧家去。

——————

馬原巷顧家,顧瑾之正跟祖父唸書。

父親顧延臻身邊的小廝司箋跑了來,跟祖父說:“…….來了兩位貴客,三爺請在外院喝茶,他們想見見國公爺。”

老爺子是說過不見客的。

顧延臻知道老爺子的脾氣,要不是那兩位貴客身份特殊,也不會遣了小廝來問。

老爺子半晌沒有接話。

司箋忐忑站在一旁,給顧瑾之使眼色,讓她幫着說說好話。

顧瑾之就笑,並不開口。

“貴客從哪裡來的?”而後,老爺子才問。

“一個從南昌府來的,一個從廬州府來的。”司箋立馬道。這肯定是顧延臻提前交代過的。

南昌就是後世江西南昌,廬州是安徽合肥。

這兩個地方的人,怎麼湊到了一起?

應該是從借道延陵,往京城去吧?

“那請過來吧。”顧老爺子又是猶豫,最後才勉強說道。那勉強聲中,帶着暗暗嘆氣。

能讓顧老爺子不得不見的人,來頭不小。

是南昌王和廬陽王嗎?

顧瑾之闔上書,準備告辭,老爺子卻瞪了她一眼,藤條戒尺揮過來,戳她的書:“繼續背書!”

她雖然快滿十二了,大姑娘的特徵卻沒有育,所以梳着雙髻,像個小丫頭。看到她,只會覺得她是個清秀的小丫頭片子,而不是個美麗姑娘。

祖父不像母親那麼敏感,總覺得她還是懵懂幼童,不需要避男女之嫌。

況且她將來從醫…….

顧瑾之就重新坐下,翻了書來默默背誦。

過了兩刻鐘,父親顧延臻帶着兩個男子進了祖父的小院。顧瑾之坐在書案前,一擡頭就能看到。

她擱在花梨木書案上的手指倏然一緊,一雙手緊緊攥了起來。

然後,她又快速放開。

她看到了一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臉。

第246節 病因第492節 小兒夜啼第334節 發冊第86節 較量第126節 重劑第287節 良藥第25節 酬謝第234節 眼線第442節 發瘋第70節 猜測第183節 添喜第381節 姐姐第517節 攏才第167節 各有心思第521節 護子第394節 奶爸第148節 甩袖第473節 喜歡第509節 寵妾第463節 服軟第95節 父權第90節 園子第178節 坐堂先生第542節 風聲第7節 激將第224節 討情第56節 二虎第355節 拉攏第217節 喜歡第344節 口不擇言第238節 選擇第120節 天意第164節 袁家第275節 遣送第182節 點鴛鴦第392節 生機第395節 話裡有話第332節 回家第7節 激將第24節 侮辱第542節 風聲第192節 急促第46節 揚聲第415節 報應第95節 父權第164節 袁家第423節 起效第479節 新人第247節 信仰第240節 幫忙第280節 小祥第156節 送匾第474節 誰的錯第406節 戀情第268節 操心第457節 癲狂第141節 換爵位第351節 探私密第384節 長子第127節 滿月第231節 賠禮第303節 站隊第525節 驚風第469節 煙火第14節 寬容第291節 送信第19節 數落第448節 慈母第177節 其樂融融第434節 主動第370節 夫妻同心第162節 逃不開第508節 駕崩第99節 香一口第300節 漏洞百出第324節 出擊第423節 起效第439節 嬌氣第334節 發冊第21節 選擇第144節 逼迫第524節 提拔第458節 要挾第464節 半真半假第518節 相依第16節 心思第68節 誅殺第517節 攏才第219節 燙手第532節 暗戀第142節 臘八第223節 溫病第312節 夜請第401上當第515節 千般願第329節 諷刺第337節 暗示第4節 仁心第370節 夫妻同心第503節 撒潑
第246節 病因第492節 小兒夜啼第334節 發冊第86節 較量第126節 重劑第287節 良藥第25節 酬謝第234節 眼線第442節 發瘋第70節 猜測第183節 添喜第381節 姐姐第517節 攏才第167節 各有心思第521節 護子第394節 奶爸第148節 甩袖第473節 喜歡第509節 寵妾第463節 服軟第95節 父權第90節 園子第178節 坐堂先生第542節 風聲第7節 激將第224節 討情第56節 二虎第355節 拉攏第217節 喜歡第344節 口不擇言第238節 選擇第120節 天意第164節 袁家第275節 遣送第182節 點鴛鴦第392節 生機第395節 話裡有話第332節 回家第7節 激將第24節 侮辱第542節 風聲第192節 急促第46節 揚聲第415節 報應第95節 父權第164節 袁家第423節 起效第479節 新人第247節 信仰第240節 幫忙第280節 小祥第156節 送匾第474節 誰的錯第406節 戀情第268節 操心第457節 癲狂第141節 換爵位第351節 探私密第384節 長子第127節 滿月第231節 賠禮第303節 站隊第525節 驚風第469節 煙火第14節 寬容第291節 送信第19節 數落第448節 慈母第177節 其樂融融第434節 主動第370節 夫妻同心第162節 逃不開第508節 駕崩第99節 香一口第300節 漏洞百出第324節 出擊第423節 起效第439節 嬌氣第334節 發冊第21節 選擇第144節 逼迫第524節 提拔第458節 要挾第464節 半真半假第518節 相依第16節 心思第68節 誅殺第517節 攏才第219節 燙手第532節 暗戀第142節 臘八第223節 溫病第312節 夜請第401上當第515節 千般願第329節 諷刺第337節 暗示第4節 仁心第370節 夫妻同心第503節 撒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