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落定

097 落定

宋弈坐在望月樓的雅間中,敞開的窗戶下是望月樓的中堂,靡靡的絲竹之聲縈繞在耳邊,廳堂正中有四位戴着面紗身材妖冶的異族女子正在扭腰擺肢極盡嫵媚挑逗的跳着舞,引得食客們一陣陣的拍手叫好,場面熱鬧非凡。

“這可真是好地方。”宋弈對面,身着墨綠杭綢長袍面色白淨的約莫三十左右的男子笑盈盈的道,“不虧有肉值千金之說。”他話落,視線就落在擺在自己面前的一盤烤的色香四溢的牛肉,“宋大人常來?”

“錢公公取笑了。”宋弈微微搖頭,道,“我那點俸祿還不夠公公面前的這盤肉,可不敢常來。”說完輕輕一笑。

宋弈的話不假,他的俸祿確實買不起這盤牛肉,可是錢寧不相信,因爲他看不透這個人,明明是庶吉士出身,卻被人擠進行人司。其實這樣的沒有背景被擠壓的人很多,可大抵都是逢迎巴結之流,一心想要結交高官權貴,爲自己謀得個前程,可宋弈卻沒有,非但沒有他還求外放,外放也就罷了,還要去鞏昌那種荒無人煙的地方……

如今到是看出他有留作京官的打算了,可他卻又不鑽營,不動如山的待在行人司,這樣的人也有,卻都是些頑固不化的榆木腦袋,但,要有人說宋弈是榆木腦袋,他第一個扇那人的耳光,他要是榆木腦袋,能救出周允來?他要是榆木腦袋,能讓賴恩聽他的話?他要是榆木腦袋,能三言兩語讓聖上順着他的思路走?他要是榆木腦袋,這世上就沒有聰明人了。

一個官位不顯的人,卻能不聲不響的做這麼多事情,說出去,鬼都不信!

錢寧腹誹了許多,可還是很苦惱,他是真猜不透宋弈的心思,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是有目的的,哪怕他想做清官好官,那也是一種目的,只有目的有慾望那就好辦。可宋弈他愣是沒看出來,他做的事就好像都是不相干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一會兒關心這事兒,一會兒在那件事中撈點小利,都連不起來,讓人迷惑不已。

他做事,向來是知己知彼,所以他不喜歡宋弈,因爲和他相處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說不定一不留神,就會被這位毫不起眼的芝麻小官給暗算了一把,又或者漏了什麼,讓他抓在手裡,將來就成了他的傀儡!

“宋大人謙虛了。”錢寧哈哈一笑,笑容裡展出幾分柔美來,“雜家雖算不得官,可也知道這官是什麼,宋大人如今雖官位不顯,可耐不住您在聖上面前得臉啊,這求着辦事傳話的自然就紛沓而來……”說着一頓,指了指面前的肉,“這肉啊,美人啊,自然也就用不着那微薄的俸祿了。”

宋弈爽朗一笑,引爲知己似的端着酒盅敬錢寧:“這話可說不得,若是叫聖上知道,恐怕連這微薄的俸祿也保不住了,莫說吃肉,湯也喝不上。”就算是變相承認了錢寧的話是對的。

“非也,非也。”錢寧端着酒盅,露出神秘的樣子來,“宋大人這等人才,不出十年,俸祿定然會翻上好幾番,到時候只怕雜家也要求着您辦事傳話了。”說着想起什麼來,笑着道,“不對,咱家這會兒可不就求着你辦事了嗎。雜家的手可沒有宋大人的長,往後有來有往啊。”話落,喝完了杯中酒。

樓下又換了首曲子,有女子的豔腔小調勾着人似的飄了上來,錢寧瞟了一眼,對守在門邊的常隨打了個眼色,常隨無聲無息的過來將窗戶關上,房間裡頓時安靜下來。

宋弈漫不經心的喝着酒,面上一派輕鬆享受的樣子。

“宋大人信守承諾,雜家也不能壞了規矩。”他從常隨手裡接了紅木匣子擺在桌子上,“宋大人想要的東西都在匣子裡,還請你過目。”

宋弈掃了眼匣子,並不在意的道:“錢公公辦事宋某放心,不看也罷。”他端了酒接着敬錢寧,錢寧一愣又忍不住打量了宋弈一眼,喝了酒又反過來敬宋弈,一來二去半壺酒下肚後,錢寧眼睛一轉,問道,“雜家到是好奇,宋大人要這些東西做什麼,即便查出來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處吧。”

“我要這些作甚。”宋弈半真半假,讓人猜不透,“託錢公公吉言,十年內我的俸祿會翻上幾番,可現在我依舊是個八品末官,這些大事自然和我無關,我也不過是替他人辦事,掙口活命的飯罷了!”說的情真意切。

錢寧一愣,打量着宋弈,在辨別他話中的真假。

“不說此事,喝酒罷!”宋弈話落,親自給錢寧斟酒!

錢寧心頭打起了鼓,面上卻是不顯,笑着岔開了話題:“以宋大人看,皇陵一事最終會如何?”

“宋某可不知道。”宋弈撇的乾乾淨淨,“此事錢公公應該是最清楚的,東廠密探無處不在,宋某還要向錢公公打聽呢。”

真是狡猾多端,嘴裡聽不出一句真話,錢寧心裡想着,面上哈哈一笑:“我不過奉聖命辦事,聖上未下令我們可不敢擅自揣測,更何況,我等就是有這心,也沒力啊,還得靠宋大人這樣的能人才行。”

“東廠如猛虎,錢公公的能耐滿朝文武有目共睹,錢公公太謙虛了!”宋弈誇的真誠,露出敬佩之色,“往後還望公公多加提攜。”

“不敢,不敢!”錢寧擺着手。

兩人兜着圈子,說來說去一句得用的話都沒有,卻都是一副興致很高的樣子,錢寧話鋒一轉,又露出一副女人家的面容來:“近日都是些糟心事。雜家可是聽說薛侍郎和陳大人要結兩姓之好,可盼着能去喝杯喜酒沾沾喜氣呢。”

宋弈眉梢一挑,就想到方幼清,她那芝蘭玉樹般的大表哥定了親事,小丫頭約莫會失落傷心吧,會不會張牙舞爪的搶奪一番?想到這裡他輕輕笑了起來,搖了搖頭,那丫頭要是對薛季行有心思,大概也輪不到他和別人定親。

“宋大人想到什麼有趣的事情?”錢寧見他眼露笑意,便湊着趣道,“可是想到了那未過門的佳人了。”

宋弈哈哈一笑,擺着手道:“鄉下婦人,不止一提!”

“宋大人這副好相貌,怎可配鄉下婦人?我看你這是明珠暗藏,怕被人惦記着奪去吧。”錢寧話落,就興致高昂的和宋弈論起京中風月來。

直到子時夜深,才乘興出了望月樓,宋弈親自將半醉的錢寧送至他在外開的宅邸中才告辭而去,等宋弈一走,錢寧就清醒過來,吩咐常隨:“去跟着他!”

常隨聞聲而去,不動聲色的跟在宋弈身後。

轎子吱吱嘎嘎的響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宋弈歪在轎壁上打着盹兒,直到到了家門他才由下人攙扶着進去,都沒有梳洗便倒在牀榻上,一覺到寅時才起身梳洗換了官服精神萎靡的去衙門。

而錢寧給的那個匣子,他連開都沒有開過。

錢甯越發不明白,宋弈拿到了東西,怎麼又不看呢,難道他真的是替別人辦事?錢寧下意識的搖搖頭,這個宋九歌精的跟狐狸似的,他的話根本不能信。

難道是因爲昨晚喝醉了,所以將這件事忘記了?

“他人呢,去西苑了,還是在行人司?”錢寧問自己的常隨,常隨答道,“宋大人和陶然之一起去西苑祭臺了,奉的是聖上的旨意。”

宋弈怎麼又和陶然之在一起了?錢寧一愣,站了起來往外走:“走,去看看!”就朝祭臺那邊而去。

薛鎮揚正坐在撫廊下陪同工部尚書錢大人喝茶,祭臺約莫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就能竣工,時間上比他們預想的要早些日子,這樣一來,等到九月初九也就能順利交給聖上了……

工部也算了了一樁大事。

錢大人瘦瘦小小的,很精明的樣子,正一臉適然的喝着茶,薛鎮揚卻是心不在焉,他昨天和夏閣老提起鳳陽巡撫之事,夏閣老果然如他所料,對巡撫之位既感興趣又存着顧忌。

魯直此人沒什麼能力,那邊又糟了水患。那邊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爛攤子,收拾爛攤子也就罷了,可爲了這件事成了衆矢之的吃力不討好,夏閣老便猶豫起來。

薛鎮揚頭疼不已,若他不走,等薛靄自翰林院散官就要外放出去,父子同朝爲官雖是好事,可他還是怕阻了薛靄的仕途,所以他謀算好了鳳陽巡撫之職,卻沒有想到竟出了這樣的事情。

進退兩難。

薛鎮揚心不在焉的喝着茶,視線中就發現陶然之和宋弈並肩而來,有說有笑,他微微一愣轉目和錢璋錢大人道:“……陶真人來了。”

錢璋聽着一愣,忙放了杯子站起來朝那邊迎了過去,老遠就朝陶然之抱拳:“不知陶真人要來,有失遠迎,莫怪,莫怪!”滿臉的笑容。

陶然之生的矮胖,養着一撮飄逸的長髯,眼睛不大聚着精光,一身青灰道袍套在身上沒有仙風道骨,到有幾分市井商賈的氣質,和站在他身邊纖長俊逸的宋弈一比,越發沒了出家人的清高。

“錢大人!”陶然之回禮,笑着道,“聖上命貧道和宋大人一起來走看走看,錢大人不必在意,您儘管忙您的事。”

錢璋就看了眼宋弈,宋弈負着手笑盈盈的很和氣,可他剛纔分明就沒有給自己行禮,這個人實在太目中無人了,也只有和陶然之這樣的人混在一處了,錢璋心裡不屑,面上卻是笑着道:“那陶真人四處走走。”又道,“不過亦要多擔心飛濺的碎屍,真人雖有仙法護體,可宋大人沒有啊,還是謹慎些比較好。”錢璋說着話,視線一轉撇了眼宋弈,卻看見宋弈不知何時已經過去和薛鎮揚在說話,全然沒有聽他在說什麼。

錢璋暗怒。

宋弈正笑着和薛鎮揚聊着:“聽說薛侍郎要和陳大人結兩姓之好,今日休德還與我提過,過幾日下定,在下一定要登門討杯水酒吃。”

薛鎮揚就想起來,這件事他一直沒有得空去和陳大人談,聞言就笑着道:“宋大人儘管去,窖中酒任你喜好挑選。”

宋弈淡淡笑着,道:“那宋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話落告辭,卻又彷彿想起什麼來,望着薛鎮揚,“今兒一早聽說湖廣幾處也連降暴雨,各處堤壩岌岌可危,薛大人爲何不乘此機會求一道監工的手諭?這放眼朝中,水利河工一事也就薛大人您最爲精通了。”說完,抱了抱拳和陶然之一起走了。

薛鎮揚聞言頓了頓,宋九歌這是在提醒他,不要繼續監工祭臺?

爲什麼不要,祭臺眼見就要竣工了,他爲什麼要半途而廢,讓他人冒認領功,若鳳陽巡撫一職他真沒了可能,那就只有仔細鑽研這兩年內能挪一個適當的位置。

薛鎮揚在西苑一直待到酉時,才和衆人辭了回了棋盤街,又轉到去了順天府衙尋找了陳大人,便說起定婚之事,陳大人一聽頓時慚愧的將薛鎮揚請到歇息的裡間了,關了門抱歉的道:“致遠,婚事只怕是……”

“怎麼?”薛鎮揚疑惑的看着陳大人,“可是出了什麼意外,你且說來,我們一起商量便是。”

陳大人慚愧,可她又不能把長女大逆不道的話告訴薛鎮揚,可是家中夫人已經點頭同意了,孃兒倆一陣傷春悲秋的哭,他心煩意亂的就點了頭,等出了門他就後悔了,不爲別的,就怕薛鎮揚會生他的氣。

薛靄多好的孩子,不說和鈴蘭,他無論去說誰家的女兒,也不會有人不願意的,如今,她們反而嫌棄上了,這讓他情何以堪。

其實,說來說去,哪個父母不想兒女過的好,她只有兩個女兒,不說寶貝似的疼着,但絕不想她爲了順遂父母的意思,而委屈了自己。

薛靄再好,可是她女兒不喜歡啊,他也沒有辦法。

但是這話還不能告訴薛鎮揚,他也沒臉說,但他又沒有好的理由,陳大人糾結了許久,決定還是如實相告:“致遠啊……我家那不成器的長女,實在是配不上季行啊。她……她執意要招贅夫婿,說若是將來實在招不到合適的男子,她再外嫁也不遲,我和她娘勸過罵過,可不管我們說什麼,她就跟鐵了心似的,我們……我們實在是沒有法子了。”

薛鎮揚愣住,他是知道陳尚宇曾經有過招贅的打算,但他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他又兩個女兒,更何況,夏二奶奶去說項時,陳家可是一口就答應了,他就覺得陳尚宇肯定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沒有想到,現在鈴蘭那孩子竟然動了這個心思。

“不是還有個素蘭嗎。”薛鎮揚並未大怒或是不悅,陳大人就道,“我也是這麼打算的,可是鈴蘭不願意,說讓她妹妹仔細選個適合的人家,她自己執意要留在家裡伺奉我們。”

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薛鎮揚緊緊蹙了眉頭,道:“你我幾十年的交情,也不是外人,要不然讓兩個孩子見上一面?”

“還是不要再給季行添堵了。”陳大人無奈的搖着頭,“以季行的優秀,想找個什麼樣的婚事都可以,何必讓他自降身份去迎合鈴蘭,反而挫敗了那孩子的銳氣,若真如此,我心裡可真要過意不去了。”

薛鎮揚露出深思的樣子,道:“既然你這麼說,我也不勉強,索性大家也就私底下說了說,我回去和夫人說一下,具體的事你我也是外行,就讓他們女人去操持。”

“慚愧,我實在羞於見你。”陳大人起來朝薛鎮揚作揖行禮,薛鎮揚避開,擺手道,“你何必如此,兩個孩子都是好的,就當他們沒有緣分罷了,你我兩家的交情卻不可因此就生了罅隙。”

陳大人連連應是。

晚上,方氏得知後驚訝的半天回不過來神,喃喃的道:“……可是,我和娘都選好日子了,怎麼會突然又說招贅了呢。”薛靄是長子,怎麼也不可能給人招贅的,這事兒要是陳家不改,就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你也別和季行說,就當沒有這事。”薛鎮揚疲憊的道,“明兒你就去喊上夏二奶奶一起去一趟陳家,陳夫人羞於見你,你也不必拿着喬,這事兒就翻篇好了,你再費點心思給季行重選合適的婚事吧。”

“老爺!”方氏不怪陳家,人家沒有兒子,想讓長女招贅也無可厚非,雖說沒有早講,可她也沒往心裡,只嘆道,“我們季行的婚事,怎麼就這麼多波折,這麼不順呢!”說完,心疼的拿帕子擦着眼淚。

薛鎮揚安慰方氏道:“你別胡思亂想,婚姻大事也講究個緣分,順其自然最好。”

現在也沒有其它辦法了,就看明天陳夫人會不會改變主意了,鈴蘭那孩子她是真的喜歡,又孝順又乖巧,做薛家的宗婦長媳是再合適不過了。

“妾身知道了。”方氏垂頭喪氣的,“那……娘那邊要怎麼說,她老人今兒還高興的和我說這件事呢。”

薛鎮揚拍了拍方氏的手:“我去說,正好也有別的事情要一併告訴她。”薛鎮揚說着站起來,“你歇着吧!”便出了門。

那天在趙府,陳鈴蘭一走趙芫就將陳鈴蘭和她說的話告訴了幼清,這兩日幼清一直在想這件事,陳鈴蘭的樣子太反常了,若不是知道她不是那衝動的人,否則,幼清真的會擔心她做出什麼事情來。

兩天過去了,陳家依舊風平浪靜,陳鈴蘭也沒有和趙芫聯繫,趙芫派了丫鬟去探她,陳鈴蘭也是淡淡的說她很好,更多的時候她只在房裡待着,也不出門甚至不見客。

幼清隱隱感覺到什麼。

直到第二天,方氏說要去夏府時,她就更加確定了,試探的問道:“姑母不是說定的時間和夏二奶奶說過了嗎,怎麼又去了,可是出了什麼事。”

“沒事,沒事。”幼清畢竟還是孩子,方氏也不好和她商量,道,“你在家裡,我去去就來。”就由陸媽媽幾個人簇擁着坐車去了夏府。

薛思琪沉聲和幼清道:“你說,陳姐姐會不會覺得心裡過不去這坎,想要退親?”退親也算不上,兩家還沒有定呢。

“你也感覺到了?!”幼清蹙眉道,“是不是這個事,等姑母回來就知道了。”

薛思琪應是,一直等到下午方氏終於回來了,她疲累的回房梳洗換了衣裳,端着茶坐在暖閣裡發呆,幼清和薛思琪結伴而去,方氏見她們來,勉強展了笑顏:“你們來了?我回來見時間早就去了一趟三井坊看你們大姐了,你們中午吃飯了吧?”

“我們吃了,大姐挺好的吧?”幼清說完,方氏回道,“挺好的,你姐夫待她也不錯,祝家的幾個僕婦也算是盡心,我去的時候爐子上還煨着湯,你姐姐也長胖了些。”

幼清笑着點頭,道:“姐夫人是很好,可見姑父和姑母的當初選人眼光好,才能給大姐挑個像姐夫這樣穩重可靠的夫婿。”

“可惜,季行的婚事卻……”方氏想到這些心裡就難受,今兒她和夏二奶奶去陳家了,陳夫人連連賠罪,將所有的錯都認下來,任打任罰的樣子,讓她不知道說什麼好,結親當然要和和氣氣的,現在她們不願意,她也不能強求人家。

就是可惜了薛靄。

幼清和薛思琪對視一眼,薛思琪直言問道:“娘,陳家是不是悔婚了?”

“別胡說。”方氏擺手道,“還沒有定親那來的悔婚一說,以後就當這事兒從來沒有過,你們可別出去說,讓你大哥和鈴蘭尷尬!”

果然是悔了,那天陳鈴蘭和趙芫說那番話時就是帶着這個目的的嗎?陳鈴蘭這是要成全趙芫嗎?幼清心頭五味雜陳,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失落……

等出了智袖院的門,薛思琪和幼清道:“依我看,就算陳家悔婚了,母親想和趙家結親,大哥也不一定能看得上趙芫,這事兒你和趙芫說一聲吧,看她怎麼個打算好了。”薛思琪說完,鬱鬱寡歡的先行一步。

幼清就讓綠珠去將陳家退婚的事告訴了趙芫,綠珠回來回道:“趙小姐好像已經知道了,奴婢去的時候,她正收拾好,要出門的樣子,奴婢留了心就和她身邊的丫頭打聽了一句,才知道趙小姐是去陳家。”

趙芫心裡肯定以爲陳鈴蘭是因爲她才退婚的,以她的性子肯定要去找陳鈴蘭問清楚的。

過了兩天,幼清在房裡做針線,綠珠就興高采烈的回來和幼清道:“夏二奶奶又來了,小姐,您看會不會是給趙家提親的?”

“夏二奶奶來了?”幼清也期待起來,“你偷偷去找春柳問問。”

綠珠應是而去,到了晚上她就知道了,夏二奶奶果然是得了趙家的託付來提親的!

幼清高興之餘,又擔心薛靄會不願意,可薛靄那邊是一點異常都沒有,每日早出晚歸作息正常,見到她也是笑着打招呼,沒有半點不對勁的地方?

反倒是薛老太太找方氏過去先去鬧了一通:“趙家門第雖比陳家好,可我瞧着趙家那丫頭卻不怎麼樣,這事你別不過腦子就答應,還是問問季行比較好。”她是覺得薛靄不會喜歡瘋瘋癲癲的姑娘家。

“娘。”方氏解釋道,“老爺和我也不是那不開明,兩樁婚事我都私下裡問過季行的,就是因爲那孩子沒有反對,我纔來和您商量的。”她聽夏二奶奶說的時候也驚訝了半天,她還真沒有往趙芫身上想過,一來趙芫的性子讓她一直覺得是個沒長大的孩子,二來,她也覺得趙芫太愛玩了,將來持家恐怕不易。

所以她就想問問薛靄的意思,沒想到薛靄沒有反對。

不但薛靄沒有反對,薛鎮揚也覺得合適,還說趙家家風正派,趙芫雖不似一般的大家閨秀,但也毫不遜色。

薛老太太驚訝的不得了:“季行是不是沒見過趙家那丫頭?你想辦法讓他見一見,也好心裡有個數。那孩子太實誠了,只知道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從來不敢擅自說出自己的主張,你且讓他放心大膽的去選選。”

“見過。”方氏也不瞞老太太,“前段時間趙家丫頭不是常來家中找幼清玩嗎,她和季行也見過幾次,我估摸着,大約就是因爲見過,季行纔會點頭,娘,您讓季行自己主張,可這京城裡適齡的小姐雖不少,但和我們門當戶對條件合適也沒有幾個。趙芫的性子雖有些張揚,可也是個懂事守禮的孩子,等成了親肯定就沉靜下來了。”更何況是趙家來提的親,以趙夫人的性子,不定是下了多大的決定才託的夏二奶奶。

她斷沒有回絕的道理。

“京城沒有,那就回泰和找,回臨安找。”薛老太太固執的道,“總比娶個什麼都不會的回來要好,將來這家裡的中饋,府外的鋪子可都要她打理的,她若是做不了,到時候你找誰哭去。”有一個方氏這樣的兒媳婦她已經受夠了,那趙芫還不如方氏,畢竟方氏很乖巧聽話,趙芫是肯定最不到的。

方氏解釋了半天,薛老太太是一口咬定趙芫配不上薛靄,方氏無奈只得薛鎮揚回來說這件事。

薛鎮揚晚上果然去勸了薛老太太,此後薛老太太也沒有再鬧着說反對。

兩家人一來二去的商量着親事,幼清和趙芫也沒有再說,直到過了七月,幼清就聽陸媽媽說,婚事要定下來了,幼清高興的寫信給趙芫,第二日趙芫就帶信給她。

趙芫的信中,講了那天她去車陳府找陳鈴蘭的事情,她以爲陳鈴蘭是因爲她的緣故,纔要退親的,沒有想到陳鈴蘭告訴她,這件事根本和她無關,是陳鈴蘭自己不滿意,想要找個一心一意待她好的,哪怕門第出身差點都沒有關係!

趙芫追問了許久,陳鈴蘭都是這個回答,趙芫這纔信了,回家輾轉想了一夜,第二天她就避開趙夫人,和趙大人說了薛陳兩家的事,又說起她的心意來,沒想到父親不但沒有責罵她,還贊她有膽有識,勇氣可嘉,回去就和趙夫人說了這話,她不知道趙大人如何和趙夫人說的,反正第二天趙夫人讓趙芫在祠堂跪了一天,她自己則去了夏府。

趙芫心裡依舊忐忑不安,和幼清道:“你表哥那裡能不能幫我問問,他會不會怪我將他的婚事攪亂了,是不是不願意和我成親,若他不願意她也不會死皮賴臉的粘着不放,就像陳鈴蘭說的,有時候退一步,對自己對別人都是好事。”

幼清看完信心裡感動,提筆給趙芫回信:“這件事姑母是問過表哥的意思,表哥當時雖沒有點頭,卻也沒有反對。以他的性子,大約就是認同了,可想讓他再多些反應那是也不可能的,他的性子也只會這樣了。”

趙芫收到信時長長的鬆了口氣。

八月初五,在夏二奶奶的主持下,兩家交換了庚帖,八月十二納吉,定了八月二十過大禮,親事便算是定下來了。

幼清高興的和薛思琪道:“可見阿芫和大表哥還是有緣分的,一波三折後,總算是成了。”前一世趙家也曾提過親事,可是薛家卻拒絕了,如今端看薛趙兩家的關係,按理說姑父和姑母是不可能不同意的,更何況,薛靄那時候落榜又身有殘疾,趙家肯提前已經是非常難得。

可是姑父和姑母還是拒絕了,現在來看,只有可能是薛靄自己拒絕了,

這一次,薛靄沒有反對,在她看來,薛靄不反對就是同意,他也沒有趙芫所想的那樣討厭趙芫,或者說,他會不會有可能被趙芫打動了,也對她起了一絲不同尋常的關注呢?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都是可喜的。

“你大哥的婚事定了,我也了了一樁大事。”方氏笑着道,“等過了中秋節,就要把家裡拾掇拾掇,我的意思,是想着再建個院子出來給你大哥住,可你姑父說讓老太太搬去疏雲閣,將煙雲閣讓給他們住,可老太太那邊……”方氏嘆了口氣,老太太本來就不喜歡趙家這門親事,如今還讓她把煙雲閣讓出來給趙芫住,不用問,她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那您讓姑父去說好了。”幼清笑着道,“老太太一向都聽姑父的話,仔細說說她肯定會理解的。”只是這樣一來,就和她住的近了,也不知會不會……

方氏嘆了口氣,道:“這事兒也是你姑父提出來的,我去說,老太太定然是不會點頭的。”頓了頓又道,“先放一放吧,索性也不急着這麼幾天,等過了中秋再說不遲!”

幼清點了頭,剛要出去,陸媽媽在外頭喊了聲:“太太。”隨即掀了簾子進來,看了眼幼清,回道,“廣東的中秋節禮到了!”

方氏一怔,問道:“確定是廣東來的?”

陸媽媽頷首:“千真萬確是廣東來的,太太要不然將跟車來的婆子喊進來問問?”

“好!”方氏點了頭讓陸媽媽去喊周家的婆子,過了一刻,幼清就看到一個穿着秋香色對襟短卦的婆子進來,圓臉龐打扮的很利索,進來就給方式和她行了禮,笑着道,“奴婢佘陶氏給太太還有方小姐請安。”也沒有解釋,一眼就認出了幼清。

幼清微微皺眉,方氏已經問道:“你們是幾時出門的?出門時你們夫人和小姐可到家了?”

“奴婢是七月初二出的門,出門時夫人和小姐還沒有到家,不過等入了運河,就收到了家中的來信,說是夫人和小姐已經安全到家了。”佘陶氏笑着道,“夫人還讓奴婢給老太太還有太太磕頭,她們母女一切都好,讓你們不要惦記。”

方氏嗯了一聲,她們不打招呼就走了,一走幾個月一封信都沒有捎回來,如今人能到家就好,其他的事她也不必多問了。

“那讓陸媽媽陪着你去給老太太磕頭去。”方氏笑着吩咐陸媽媽,“將車上的東西卸了,將人都安頓下來,再準備幾桌席面,一路勞頓讓她們好好休息休息。”

陸媽媽應是,佘陶氏回道:“太太不必麻煩了,我們在外頭租了客棧,一會兒就去客棧住,也只住兩天,八月二十那天我們就要往回趕,小姐十月十六定親,要是遲了我們就趕不上了。”

方氏聽到前面說她們定了客棧就不高興,待聽到周文茵定親時,她便凝眉問道:“文茵定親了?”佘陶氏就看了眼幼清,拔高了聲音,像是有意炫耀似的,道,“是啊,我們小姐一回去正好就碰到了粵安侯夫人,她非常喜歡我們小姐,來回走動了幾次,就請媒人上門說媒了,這些還是奴婢在路上時家裡那口子寫信來說的,要不然奴婢還不知道,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奴婢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去的。”

幼清根本就不在乎佘陶氏有意的炫耀,她奇怪的是周文茵竟然這麼快就和粵安侯的次子定親了,前一世她是中秋節後走的,回去後第二年才定的親事,沒有想到這世足足提前了一年!

她垂頭喝着茶,佘陶氏正和方氏說着粵安侯門第如何如何顯赫,粵安侯次子相貌如何爲人如何……大有出一口氣的意思。

幼清失笑,佘陶氏說這些事是她當家的寫信告訴她的,可真是難爲她當家的了,將事情寫的這麼仔細,還交代她來薛家一定要大肆渲染一番,就像要給周家找回場子似的!

不過,好不好的,光看門第有什麼用,就去做了皇后,也不代表就一定幸福美滿。

倫是方氏脾氣再好也聽出了佘陶氏的意思,冷笑着道:“那可真是要恭喜姑太太了。既然媽媽住在客棧,那我也不強留你了,稍後你將客棧的地址留下來,明兒我將賀禮和禮金一併讓人送過去,到時候我們也不用再差人多跑一趟了。”

佘陶氏一愣,方氏已經和陸媽媽道:“送這位媽媽去煙雲閣吧。”

佘陶氏還想再說,卻被陸媽媽就故作親熱的拉着出了門。

“姑太太也真是,她怎麼不想想婚事不成難不成是我們的錯?文茵那孩子做了什麼……”她說不下去,氣的道,“還好季行也定了親了,要不然她還不知說出什麼難聽的話呢。”

“您不用在意這些,周表姐定親了也是好事,往後也不會再因爲婚事而和大表哥有什麼瓜葛,一清二白的,各自婚嫁,以後如何就聽天由命,看各自造化了。”幼清笑着給方氏倒茶,“老太太那邊還不樂意呢,這位佘陶氏去指不定就被趕了出來。”她話剛落,就看到陸媽媽笑眯眯的進來了,壓着聲音道,“……老太太一聽到周表小姐要定親了,就抓了桌上的青花茶盅丟了出去,說往後她沒有這個女兒,讓佘陶氏有多遠滾多遠!”

當晚,佘陶氏就帶着從廣東來的押車的人住去了客棧,第二日方氏真的讓人將賀禮和禮金送過去了,之後就再沒有過問一行人的衣食住行。

八月十五那日,一大早方氏就派轎子去三井坊接薛思琴和祝士林,祝家在京城也沒有旁人,這中秋節自然就要回孃家過了,不到中午夫妻二人就一同來了,祝士林給薛鎮揚還有方氏請安,笑着道:“九歌也是一個人在京城,這萬家團圓的日子,他獨自在家中未免太過孤單了,小婿能不能將他請來,與我們一起度中秋?”

“自是可以。”方氏聽到宋弈就高興的道,“你派車去接,免得他不好意思,若是不成,就讓周長貴親自跑一趟。這大過節的,自是人越多越熱鬧,儘管讓他來!”

祝士林笑着應是,薛鎮揚頷首道:“你岳母說的對,今日不議旁事,一心賞月!”

------題外話------

月票什麼的,我就不提醒了吧,哈哈哈哈。

029 疼愛018 宋策番外044 對立186 相救020 宋錦繡番外之二179 責罰222 廖氏061 惡果166 家事162 過年188 家人115 三叔113 添人056 分家175 謀算014 番外之鄭轅130 矛盾067 不成209 佈局184 行船225 政策122 是誰026 比較158 夫君220 矛盾062 格局199 解釋006 主僕007 情話006 主僕031 滅口073 鴛鴦102 可能016 不及107 求親128 結舌245 婚後149 笑鬧069 名聲008 日子166 家事198 生氣136 驚愕181 最後110 截胡128 結舌224 心思015 打架114 開端176 舊人073 鴛鴦240 私奔245 婚後072 百態198 生氣047 翻臉137 請走165 契合241 仗勢017 表哥055 結果094 意外070 猶豫014 番外之鄭轅172 報應138 心結090 反應173 生死034 求證007 情話001 重生076 出嫁135 要求147 驚動086 結怨003 苦熬222 廖氏016 不同017 表哥218 過年245 婚後113 添人201 翻臉012 猶豫164 辜負007 疑心040 疑惑193 進府017 幾年138 心結160 昭雪006 鬧騰146 反撲244 欣喜080 相遇034 求證112 定親008 日子105 出氣
029 疼愛018 宋策番外044 對立186 相救020 宋錦繡番外之二179 責罰222 廖氏061 惡果166 家事162 過年188 家人115 三叔113 添人056 分家175 謀算014 番外之鄭轅130 矛盾067 不成209 佈局184 行船225 政策122 是誰026 比較158 夫君220 矛盾062 格局199 解釋006 主僕007 情話006 主僕031 滅口073 鴛鴦102 可能016 不及107 求親128 結舌245 婚後149 笑鬧069 名聲008 日子166 家事198 生氣136 驚愕181 最後110 截胡128 結舌224 心思015 打架114 開端176 舊人073 鴛鴦240 私奔245 婚後072 百態198 生氣047 翻臉137 請走165 契合241 仗勢017 表哥055 結果094 意外070 猶豫014 番外之鄭轅172 報應138 心結090 反應173 生死034 求證007 情話001 重生076 出嫁135 要求147 驚動086 結怨003 苦熬222 廖氏016 不同017 表哥218 過年245 婚後113 添人201 翻臉012 猶豫164 辜負007 疑心040 疑惑193 進府017 幾年138 心結160 昭雪006 鬧騰146 反撲244 欣喜080 相遇034 求證112 定親008 日子105 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