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浮山所!糧食豐收!

十月份的浮山城,糧食第一次豐收。

這次豐收的主要是水稻,其他的雜糧不算。

水稻開始收割的時候,張準來到了老田頭家。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拿到第一手的姿料。聽取報告什麼的,不如親眼所見實在。爲人上者,必須瞭解最基層的情況,才能做出相應的決策。

作爲農科司的管事,老田頭是浮山所遠近聞名的種田能手。他的叔伯兄弟,加起來有七人,加上各自的兒女子孫,整個家族總共還有四十八口人。每個人都分到了五畝水田,總共是二百四十畝水田。加上自己拓荒,整個家族的田地,超過四百畝。

不過,拓荒的田地,由於錯過了季節,無法播種水稻,暫時只能種些雜糧,產量都不大。九月種下的冬小麥。要等到明年的六月份才能收穫。因爲田地非常多,收割任務重,整個家族,除了兩個參軍的孫,子,其他人都在忙碌着。

“不打擾你吧。”張準來到田頭,笑呵呵的說道。

“大人這是說什麼話呢?你能親自來看看,是老田頭的光榮啊!幹活更加的有勁!”老田頭的心情非常的暢快,說話居然也有幾分官味了。“這麼多的田地,你們全家忙得過來嗎?”張準沒有客套寒暄的意思,直截了當的問道。

糧食豐收,收穫也是關鍵的環節。落到口袋裡的,纔算是自己的,長在地裡的,都還不完全算。尤其是在這樣不穩定的環境下,儘快的將糧食收割完畢,曬乾儲藏起來,是第一要務。

要說十月糧食豐收的時節,最緊張的是什麼人?當然是虎賁軍的戰士了。戰爭年代。糧食要比金銀更加的重要。浮山所的糧食豐收,的確引起了不少人的凱覦之心。要不是虎賁軍剛網收拾了田橫島的教子,威震四方,說不定,都有一些宵想要打浮山城糧食的主意了。

根據張準的命令,在整個十月,虎賁軍都處於戰備狀態。尤其是雄崖所和鰲山城一線。同時,水軍唯一的一艘戰艦,也加強了在沿海海域的巡邏。情報司和貓眼司,也都在密切的檢測着各方的動靜。

“全家人辛苦一點,六天的時間,應該可以收割完畢。”老田頭對此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我等你的好消息。”張準也樂呵呵的說道。

所謂的好消息,就是畝產量究竟有多少。

由於山東連年大早,局勢動盪不安,水稻的種植,受到嚴重的影響。水稻水稻,沒有水。就沒有稻。相對於小麥而言,水稻的生長髮育,需要消耗的水資源,是小麥的好幾倍。因此,山東並不是所有地區,都能種植水稻的。在張準目前控制的鰲山衛和靈山衛區域,也只有浮山所可以種植水稻,其他的地方,都是種植冬小麥。

爲了給水稻的生產,提供必要的水資源,張準是投放了幾千兩銀子,興修水利,保證水資源供應的。基本上可以說,來自鼻山的水源,都被張準充分的利用起來了。很多主幹渠,甚至是用水泥修築的,成本那是相當的高,在別的地方,是絕對無法複製的。投入如此的巨大,要是沒有不錯的收成,張準是要失望的。

張準想要親自看看,老田頭這個最有技術的種田能手。在最好的田地上,究竟能種出多少糧食來。然後和其他的田地互相比對一下。就算是有了最基本的原始數據。說實話,這年頭的水稻產量,的確不怎麼樂觀。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即使是在江南最好的水田,稻穀的畝產量也就是五六百斤。在山東本地。有四百斤左右,就算很不錯了。

老田頭自然明白張準的心思小專門挑了一塊田。這塊田處於一片大田的中間位置,基本上算是最好的。張準到田地裡面去轉了一圈,發現稻穀的生長正常,禾苗的間距,基本上和自己後世的認識差不多。沒有大躍進時候的各種怪事。

大躍進的時候,將幾十塊田的水稻,都擁擠到一片田來,密不透風,層層疊疊,從而編造出畝產幾千斤甚至是幾萬斤的衛星數字。導致中央做出完全錯誤的決策。這個血的教用,不可謂不深。張準可不想明朝的人,爲了得到獎賞,也想出這樣的歪門邪道來。

“動手吧!”

確認見到的都是真實的以後小張準揮揮手,下令開始收割。

老田家的十幾口人,一起努力,這一畝地,在半個時辰的時間裡,就全部收割完畢。所有的稻穀。都堆放在一起,總共是九個籮筐。最終逐一稱重,總重量是六百三十三斤。曬乾以後,大概是四百四十三斤左右。這個數字,和後世當然不能相比。但是在當時,很不錯了。須知道,這裡是山東地面,不是富饒的江南。

一般而言,每百斤稻穀,可以碾米六十八斤。四百四十三斤的幹稻穀,可以碾米三百零一斤。換言之,最好的田地,大概每畝地可以收穫三百斤的大米。扣掉四十斤幹稻穀作爲賦稅,還有四百零三斤幹稻穀,可以碾米二百七十四斤。這些大米。完全是屬於老田頭一家人支配了。

“還可以。”老田頭很謙虛。

“不錯了。”張準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最好的田地每畝地可以打三百斤的大米,只要兩畝地,在繳稅以後,也肯定可以養活一個人了。換言之,其他三畝地,還可以做其他的用途。即使是差一點的田地,三畝地也可以養活一個人了。這年頭種田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賦稅、種子三大塊。肥料都是農家肥。成本不算高。

張準幫老田頭一家,粗略的算了一筆賬。按照平均畝產量四百斥來計算,二百四十畝的田地,可以收穫幹稻穀九萬六千斤。每個人每年的消耗,大約是七百斤。

四十八口人,就是三萬三幹多斤。另外扣掉需要繳納的賦稅九千六百斤幹稻穀,還有五萬多斤的幹稻穀可以自由處理。要是賣錢的話,按照每石大約鰓8斤一舊姚卜計算。可以賣差不多三百兩銀子。“隨州

除了農忙季節,在別的時間裡,老田頭全家的勞動力,還經常出去幫忙幹活,賺取工錢。加上老田頭在農科司有工錢,兩個孫子參軍,也各有糧餉打零工的,每個月也有差不多六七錢銀子。一年下來,整個家族的額外收入,超過一百兩銀子。集合賣稻穀的收入,就是四百兩銀子。在當時。四百多兩銀子,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難怪老田頭笑得合不攏嘴。四百兩銀子的收入,要是放在以前。整個家族就算是累死累活的,五十年都掙不到。說不定,中間還得餓死幾個人。因爲糧食不夠吃,被活活餓死的軍戶,在過去數十年的時間裡,大家早就看得麻木了。只要想到自己家族有八萬斤的存糧,老田頭渾身充滿了幹勁。

有了足夠的糧食,幹活自然會更加的有勁,生產效率會更高。同時,在耕種田地之外,農戶也會養殖更多的家禽和牲畜。雞鴨牛羊這些,單單依靠大自然放養,是不可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的。在日常的飼養中,必須添加一定的糧食。才能讓家畜儘快的生長起來。

賣掉這些家禽牲畜,農戶又有更多的銀子,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他們可以購置更好的生產工具,學習更先進的耕種技術,養殖更多的家禽和牲畜。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只要糧食搞好了,其他的下游環節,就不需要張準操心了。相信聰明的農戶,自己會做出決定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農業生產中,同樣是適用的。

其實,在分田到戶以後,各家的收成,不會相差很多。分到屬於自己的田地以後,誰不是盡心盡力,起早摸黑的擺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啊。有了這麼好的條件,你要是還偷懶,就算是白白餓死,也沒有人可憐。再說,《均田令》還有明確規定,田地是不能丟荒的。否則,就要收回。因此,在浮山所周邊地區,是絕對看不到丟荒的田地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楊映菡的母親黃氏。其實,楊家的收入,足可以買米過日子,根本不需要種地了。但是,她不願意。她就是願意到地頭去幹活。每天都忙到胡天混地的。楊銳鋒結婚的那天,黃氏也就休息了半天的功夫。因爲人手不夠,她還將楊敢生和楊凌雪兩個半大不小的孩子也抓去了。

黃氏的田地收成也不錯,平均下來,每畝三百五十斤幹稻穀是肯定有的。楊家的田地也很多,張准以前的幾十畝地,也都在這邊。全部田地加起來,也有上百畝。因此,黃氏一年的收成,也相當的不錯,三四萬斤稻穀肯定是有的,足可以裝滿楊凱德修建的小糧倉。

大概是以前餓壞了,鄉親們收成以後,除了繳稅,其他的稻穀。都全部藏起來的。本來張准以爲,糧食豐收以後,肯定有很多人會賣糧的。結果,數天的時間過去了,一個賣糧的都沒有。看來大家對以前捱餓的日子實在是太深,有了糧食,寧願放在地窖或糧倉裡,也不願意拿出來賣。

整個十月份,最忙碌的,除了收割稻穀的農戶。應該就是修建糧倉的工人了。公家的糧倉需要修,私人的糧倉也要修。因爲活兒多,這些工匠忙不過來,工錢也是水漲船高。以前是三十文錢一天,現在要漲到四十文了。有些急於修建糧倉的家庭,甚至開出五十文一天的高價。

同時,水泥的銷售,也是意外的火爆。鄉親們無意中發現,用水泥來修建地窖,無論是安全程度,還是防水的功能,都要比一般的材料好得幕此外,煤磚、紅磚、青磚的銷售,也被帶動起來。由於沒有足夠的石頭,這些磚頭就被用來和水泥混合在一起,成爲修建地窖的主要材料。有些聰明的工匠,還發明瞭瓷磚,用來鋪設地窖的地面,據說防水的性能非常好。

總之,隨着浮山所糧食的豐收,這邊的各種生意,都被帶動起來了。除了糧食商人挨家挨戶的上門,希望收到糧食之外,其他的商販,也是挨家挨戶,販賣各色貨品。在這段時間裡,即使是浮山所最偏僻的角落。都有貨郎的叫賣聲。對於貨郎的到來,最歡喜的,自然是各家各戶的小孩了。

大人們有了足夠的糧食,對小孩的要求,自然是慷慨了很多,新衣服、新玩具都非常的暢銷。什麼麥芽糖、棒棒糖、四色千果、柿餅、鬆糕之類的小吃,也大受歡迎。比如說,楊凱德就提前買了不少的新奇玩具,準備等孫子出世的時候小送給孫子玩。楊銳鋒才結婚一個多月,媳婦的肚子還沒有動靜呢,老人家已經是迫不及待了。

好像楊凱德這樣的老人,在浮山所還有很多。甚至,還能看到不少老人家,拿着小孩子的玩具,啃着小孩子才吃的零食,一個人玩的樂呵呵的。沒辦法小的時候,沒條件,從來沒有玩過,現在老了,有條件了,要抓緊時間補回來,這纔算是不枉此生。十月二十八,浮山城水稻的收割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九成以上的水稻,都已經收割完畢。部分的水稻,已經曬乾入倉了。張準出現在浮山城的千戶官廳,聽取有關農業收成的總體報告。

和張準一樣,在過去數天的時間裡,王銘宇、劉航、劉寶玉、侯江平、楊立仁等內政管事,全部都到田頭監督收割工作去了。他們掌握的,也是第一手資料。毫無疑問,他們對於十月份的豐收,也是充滿了興奮之情的。

王銘宇興放放的報告說。浮山所十月份收穫稻穀的,總共是五萬畝地,平均畝產量大概是三百三十斤都是按照曬乾以後的重量計算左右,總產量是一千六百五十萬斤。折算成石,就是八萬七千三百多石。平均畝產在一石七以上。

月票又被人爆菊花,兄弟們拉我一把啊!謝謝!我會努力更新,回報大,

第375章 出兵!淮安府!第650章 血,汩汩在流……第404章 破城!破王府!第746章 剿賊,剿賊,剿的到底是哪個賊?第18章 貝殼風鈴和蘋果樹種子第244章 多生孩子多養豬第275章 鰲拜的逆襲!第189章 葡萄彈,鏈彈第122章 換人,礦產,糧食第116章 開闢第二條財路第169章 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面!第920章 皇太極不能這樣就死了第139章 紅娘子要見張準第541章 我只要你死,這是毒藥!第24章 錦衣衛背景?第534章 山東軍務必須聽我的!第634章 燙手的山芋來了,張嫣要來主婚第566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746章 剿賊,剿賊,剿的到底是哪個賊?第984章 陝西起義軍何去何從?第1047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2)第691章 重炮鉅艦的年代!第711章 要的是技術,不是小聰明第739章 海軍第一、第二、第三艦隊成立!第1017章 炮火就像是梳子,來回的梳理……第640章 皇太極到了董家堡第1046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1)第522章 雷神!第107章 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來了!第196章 王健不得不棄城而走,楊偉國的新發現第847章 蒙古騎兵出城反擊!第956章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第19章 有鹽梟到楊家屯來搶掠第419章 熬就熬唄第263章 槍炮聲響了足足兩天第528章 抓軍工,促生產,備戰備荒爲人民!第489章 一個吐血,一個流血第630章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第266章 全體人員就位!第848章 義州衛已經拿下來了,廣寧城還遠嗎?第354章 開工!第1028章 槍手決鬥,荷蘭人全軍覆沒第1046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1)第1061章 華夏帝國開國典禮(4)第797章 整個遼東,就要燃燒起來了!第716章 皇太極的有人提議和真正目的第866章 重組的暗影司,肩負特殊任務第55章 萬一你們是壞人怎麼辦?第134章 被凌遲的獵手第645章 他的對手是皇太極第193章 送你鷹眼銃,殺回夏河寨第460章 操!第632章 虎賁軍的海洋戰略第926章 虎賁軍要進攻南京了?第309章 一頭努爾哈赤!第287章 擴軍!第283章 還俗第49章 無恥!下流!卑鄙!第542章 毒不死?禁錮她!第414章 夜幕降臨第245章 狙擊手冒出了冷汗……第809章 主力對主力,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06章 大開殺戒第916章 遷都?不遷都?糾結中……第205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921章 韃子孤注一擲,虎賁軍大挖地道!第225章 有韃子的奸細混進了鰲山城?第642章 目標!董家堡!第546章 不服?那就拉出來練練!第337章 炮轟南京城!第767章 第一,管好手裡的槍;第二, 管好胯下的槍第602章 都是張準惹的禍!第98章 官兵要對我們動手了第879章 該殺的要殺,絕不手軟!第212章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第656章 拿破崙VS戚繼光第225章 有韃子的奸細混進了鰲山城?第234章 出城去追!第955章 南京城外,針尖對麥芒第223章 韃子也殺向鰲山城!第331章 連人帶圖紙,全部拐走第310章 五人狙擊小組第269章 韃子死光了,戰鬥就勝利了第673章 皇太極準備退路第844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334章 南京三巨頭的怨念第79章 鋼鐵生產要兼顧數量和質量第598章 黃縣,青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653章 一燈如豆,還是要吐血……第199章 繳獲,分田分地第174章 水軍,牌坊,大練兵第908章 遼陽,不遠了。瀋陽,也不遠了。第1006章 用軍事手段解決後宮問題第641章 豪格要搶頭功!第420章 明軍撐不住了第398章 再見紅娘子第249章 寧姑娘?第738章 濟南四月落梅花第763章 不能襲擊,那就強攻!前進!第262章 楊文嶽這個老匹夫!
第375章 出兵!淮安府!第650章 血,汩汩在流……第404章 破城!破王府!第746章 剿賊,剿賊,剿的到底是哪個賊?第18章 貝殼風鈴和蘋果樹種子第244章 多生孩子多養豬第275章 鰲拜的逆襲!第189章 葡萄彈,鏈彈第122章 換人,礦產,糧食第116章 開闢第二條財路第169章 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面!第920章 皇太極不能這樣就死了第139章 紅娘子要見張準第541章 我只要你死,這是毒藥!第24章 錦衣衛背景?第534章 山東軍務必須聽我的!第634章 燙手的山芋來了,張嫣要來主婚第566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746章 剿賊,剿賊,剿的到底是哪個賊?第984章 陝西起義軍何去何從?第1047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2)第691章 重炮鉅艦的年代!第711章 要的是技術,不是小聰明第739章 海軍第一、第二、第三艦隊成立!第1017章 炮火就像是梳子,來回的梳理……第640章 皇太極到了董家堡第1046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1)第522章 雷神!第107章 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來了!第196章 王健不得不棄城而走,楊偉國的新發現第847章 蒙古騎兵出城反擊!第956章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第19章 有鹽梟到楊家屯來搶掠第419章 熬就熬唄第263章 槍炮聲響了足足兩天第528章 抓軍工,促生產,備戰備荒爲人民!第489章 一個吐血,一個流血第630章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第266章 全體人員就位!第848章 義州衛已經拿下來了,廣寧城還遠嗎?第354章 開工!第1028章 槍手決鬥,荷蘭人全軍覆沒第1046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1)第1061章 華夏帝國開國典禮(4)第797章 整個遼東,就要燃燒起來了!第716章 皇太極的有人提議和真正目的第866章 重組的暗影司,肩負特殊任務第55章 萬一你們是壞人怎麼辦?第134章 被凌遲的獵手第645章 他的對手是皇太極第193章 送你鷹眼銃,殺回夏河寨第460章 操!第632章 虎賁軍的海洋戰略第926章 虎賁軍要進攻南京了?第309章 一頭努爾哈赤!第287章 擴軍!第283章 還俗第49章 無恥!下流!卑鄙!第542章 毒不死?禁錮她!第414章 夜幕降臨第245章 狙擊手冒出了冷汗……第809章 主力對主力,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06章 大開殺戒第916章 遷都?不遷都?糾結中……第205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921章 韃子孤注一擲,虎賁軍大挖地道!第225章 有韃子的奸細混進了鰲山城?第642章 目標!董家堡!第546章 不服?那就拉出來練練!第337章 炮轟南京城!第767章 第一,管好手裡的槍;第二, 管好胯下的槍第602章 都是張準惹的禍!第98章 官兵要對我們動手了第879章 該殺的要殺,絕不手軟!第212章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第656章 拿破崙VS戚繼光第225章 有韃子的奸細混進了鰲山城?第234章 出城去追!第955章 南京城外,針尖對麥芒第223章 韃子也殺向鰲山城!第331章 連人帶圖紙,全部拐走第310章 五人狙擊小組第269章 韃子死光了,戰鬥就勝利了第673章 皇太極準備退路第844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334章 南京三巨頭的怨念第79章 鋼鐵生產要兼顧數量和質量第598章 黃縣,青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653章 一燈如豆,還是要吐血……第199章 繳獲,分田分地第174章 水軍,牌坊,大練兵第908章 遼陽,不遠了。瀋陽,也不遠了。第1006章 用軍事手段解決後宮問題第641章 豪格要搶頭功!第420章 明軍撐不住了第398章 再見紅娘子第249章 寧姑娘?第738章 濟南四月落梅花第763章 不能襲擊,那就強攻!前進!第262章 楊文嶽這個老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