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在將一衆高層逐一介紹給林浩然認識之後,衆人便紛紛回到各自的崗位上,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了。
轉眼間,偌大的辦公室裡就只剩下林浩然與何善恆二人。
由於管理大權剛剛完成交接,如今有大量需要對接和梳理的工作亟待處理。
此刻,何善恆正坐在辦公桌前,全神貫注地整理着一迭厚厚的資料。
而林浩然則慵懶地半躺半坐在辦公室休息區的沙發上,手中緊緊握着一份恆聲銀行的財務數據報表,認真地逐行閱讀着。
恆聲銀行巔峰的時候,資金規模能達到兩百億港元出頭,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於渣打銀行。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其資金規模卻大幅縮水,僅剩下一百一十多億港元,這般落差,實在令人唏噓。
不得不說,恆聲銀行着實被匯灃銀行拖累得不輕。
這背後的緣由,還得從兩家銀行截然不同的資金來源說起。
匯灃銀行在資金渠道上,主要依賴大企業,像英資企業以及香江本土的巨頭企業都是它的重要資金源。
這些大企業資金雄厚,與匯灃銀行合作穩定,爲其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後盾。
反觀恆聲銀行,它的資金來源則更具“草根”色彩,更多地依賴於香江的普通市民以及中小企業。
普通市民的存款零零散散,中小企業的資金規模也相對有限,而且穩定性遠不如大企業。
這種資金來源結構,使得恆聲銀行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此次匯灃銀行與東亞銀行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商業戰,這場“金融風暴”迅速席捲了整個香江商界。
恆聲銀行由於與匯灃銀行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幸被捲入其中,成爲了這場商業戰的“犧牲品”。
在短短時間內,恆聲銀行的資金規模直接減少了將近一半的份額,這無疑是對它的一次沉重打擊,讓原本就面臨諸多挑戰的恆聲銀行更是雪上加霜。
當然,在這近百億港元流失的資金裡,大部分流向了林浩然旗下的東亞銀行和道亨銀行。
所以,雖然恆聲銀行資金規模大幅減少,但好在有資金流向自家陣營,整體受到的影響也不算太大。
而渣打銀行與匯灃銀行那邊,在受到林浩然的光明正大威脅後,不得不將之前挪用的50億港元資金轉回了恆聲銀行。
這50億港元讓恆聲銀行原本捉襟見肘的資金狀況瞬間得到了極大改善,資金狀況一下子變得健康穩健起來。
“何叔叔,咱們旗下東亞、道亨再加上恆聲這三大銀行,目前的資金規模加起來一共有多少了?”林浩然輕輕放下手中的財務數據報表,擡起頭看向何善恆問道。
“浩然,你稍等片刻,我這就算算。”何善恆邊說邊順手拿起一旁的計算器,手指熟練地在按鍵上啪啪啪地敲擊起來。
沒過多久,何善恆便完成了計算。
“我仔細覈算過了,目前,恆聲銀行的資金規模爲113.8億港元,東亞銀行資金規模達到1251.7億港元,道亨銀行資金規模則是98.4億港元,三家銀行資金規模總計1463.9億港元。
結合之前寰宇調研公司發佈的最新數據,咱們目前在整個香江金融市場的資金規模佔比已經達到62.3%左右。
這市場份額,可比匯灃銀行在其最巔峰時期還要高出一點啊!”何善恆難掩驚喜之色。
這代表着,如今的恆聲集團,實力比巔峰時期的匯灃集團都要強大了。
“什麼?已經超過六成的市場份額了?”林浩然聽聞,也有些意外,臉上也不自覺地浮現出一抹笑意。
匯灃銀行巔峰時期,加上恆聲銀行、有利銀行的市場份額,也不過是勉強達到六成而已,這已經算是匯灃銀行的巔峰期了。
如今,他旗下這個即將成立的恆聲集團,剛準備成立,資金規模就要超過匯灃銀行的巔峰期了,這自然讓林浩然開心不已。
林浩然腦海中不禁開始盤算起來:這一千多億港元的龐大資金,若是從中調動個幾百億港元到日本市場進行投資佈局。
憑藉日本即將到來的經濟泡沫投資機遇,幾年之後,在經濟泡沫結束前迅速抽離資金跑路,又能爲他賺取多少豐厚的利潤啊?
如果選擇貸款來進行投資,那貸款利息成本着實高得離譜,基本上是存款利息的兩倍還多。
如此高昂的利息支出,會壓縮投資收益,而且高額貸款還需要抵押同等價值的東西,比如股票之類的。
與其這樣,倒不如自己掌控銀行,如此一來,便可以充分利用外界存入銀行的資金開展投資活動。
而自己需要付出的,僅僅是那低得可憐的存款利息,這中間的利差空間可就太大了,且還無須任何抵押。
另外,掌控銀行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能讓自己的資金狀況保持足夠的隱秘性。
就如在他收購東亞銀行之前,他旗下的港燈集團、置地集團等公司的資金,全都放在匯灃銀行那邊,可以說,他在香江這邊的資金情況,匯灃銀行幾乎是瞭如指掌。
在這種情況下,他林浩然在匯灃銀行面前,還有什麼秘密可言?
在複雜的商業競爭中,資金信息的保密往往關乎着戰略佈局的成敗,這一點至關重要。
這,正是他當初下定決心收購東亞銀行的兩大核心原因。
只是,世事難料。
他萬萬沒有想到,僅僅入主東亞銀行才三個月的時間,事情的發展就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不僅順帶着把道亨銀行和恆聲銀行收入囊中,還把曾經在香江金融界風光無限的匯灃銀行給搞垮了。
這一切,真的純屬意外,完全不在他原本的計劃之內。
不過,這意外自然是好事。
因爲在匯灃銀行這個商業帝國垮掉的時候,許多利益都被他旗下的銀行吸收了,間接地肥了他。
“主要是這半個月裡在匯灃銀行資金鍊斷裂前,匯灃銀行、恆聲銀行的流出資金大量地進入了東亞銀行以及道亨銀行。
再加上九龍倉那邊還把他們存在匯灃銀行的42億港元的流動資金從匯灃銀行裡轉移出來,還有一些華資大企業也從匯灃銀行轉移過來,如今加上恆聲銀行的資金規模,我們的市場規模超過六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不是後期匯灃銀行因爲沒有資金了,各分行直接關門不營業,我們肯定能吸更多的資金。”何善恆哈哈笑道。
大半個月前,林浩然特意安排人手做了一次詳細統計。
結果顯示,當時東亞銀行與道亨銀行的資金總規模約爲1041.7億港元,在香江金融市場中所佔的市場份額不過44%左右。
誰能想到,僅僅過了短短兩個星期,他旗下銀行的資金規模竟如火箭般飆升,又新增了四百億港元。
而市場份額,也直接從44%漲到了62.3%,這個漲幅,的確誇張。
這多出來的四百億,大多是從香江各大銀行“吸”過來的,其中匯灃銀行更是“貢獻”最大。
恆聲銀行原本因受匯灃銀行牽連,資金大量外流,損失極爲慘重。
不過好在,這些流出的資金大部分都流入了東亞銀行。
如今恆聲銀行已被收購,納入旗下,所以從整體來看,對林浩然的金融版圖影響並不大,說到底,不過是資金在自家銀行體系裡“左手倒右手”罷了。
“不打緊,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已經相當滿足了,就是心裡有點好奇,不知道渣打銀行那邊,現在資金規模到底有多少呢?”林浩然微微側頭,眼中充滿了好奇。
“雖說具體數字我確實不太清楚,但大概估算一下還是沒問題的,渣打銀行本身在香江市場上的份額資金不足兩百億港元;而如今匯灃銀行元氣大傷,剩下的市場份額對應的資金規模大概在470億港元左右。
這麼算下來,渣打銀行和匯灃銀行加在一起,資金規模肯定不會超過670億港元,我估摸着大概在650億港元上下。”
何善恆身爲銀行界資深大佬,對香江銀行業的各種情況,那可謂是瞭如指掌,即便是簡單分析的數據,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650億港元啊,這麼看來,渣打銀行和匯灃銀行加在一起的市場份額資金規模,都已經不足恆聲集團的一半了。”林浩然嘴角上揚,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這代表着,渣打銀行雖然在收購匯灃銀行之後,實力大漲,但已經難以威脅到恆聲集團的地位了。
唯一的霸主地位,穩穩的!
“的確,這成績已然讓人難以想象了,你是業外人可能不清楚,如今香江的金融市場在這兩年間,先是受石油危機的衝擊,經濟局勢動盪;
緊接着樓市又突然急剎車,市場信心受挫;再加上不斷有英資企業將資金外流,在這多重影響下,每年新增的總資金規模十分有限。
而現在,哪怕僅算渣打銀行和匯灃銀行,資金規模達到650億港元,再加上我們這邊東亞、道亨、恆聲這三大銀行的1463.9億港元資金規模,光是這兩大勢力的總資金規模,便已經超過2100億港元了。
而剩下的那兩三百億港元資金市場,要分給數百家銀行,實際上也不少了,本身他們佔據的市場份額也不多。”何善恆微微搖頭,語氣中滿是感慨。
香江確實存在幾百家銀行,但實際情況是,資金規模超過一億的銀行都不算多。
如今,林浩然的恆聲集團與渣打集團那邊,已然將香江規模最大的幾家銀行收入囊中。
曾經,匯灃銀行穩坐香江銀行業頭把交椅,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銀行;
恆聲銀行緊隨其後,位列第二;
渣打銀行排名第三;
東亞銀行排在第四;
還有林浩然前段時間收購的道亨銀行,在以前也同樣排在前十的行列。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若重新對香江銀行業進行排名,局勢實際上已經大變。
東亞銀行一躍成爲第一;
渣打銀行由三進二;元氣大傷的匯灃銀行只能排在第三;
恆聲銀行退到了第四;
道亨銀行則位居第五。
雖說名次來了個徹底大洗牌,但仔細看來,擠進前十的實際上還是那幾家銀行。
而東亞銀行因爲資金規模遠超後面的一衆銀行,有種遙遙領先的味道。
至於爲何渣打銀行能到第二名,很簡單,匯灃銀行那邊不少英資大企業已經在此前表明要將公司金融業務轉移到渣打銀行了,所以匯灃銀行的名次必定會被渣打銀行替代。
而匯灃銀行雖然實力大減,但旗下依然還有和記黃埔、長江實業、環球航運集團等這些資金不會轉移的企業,實力依然不可小覷,暫時排在第三也是理所當然的。
“何叔叔,東亞銀行如今的資金規模太臃腫了,辦事效率極低,等恆聲銀行私有化之後,我會適當地讓部分集團將資金從東亞銀行轉移到恆聲銀行那邊去。
比如置地集團、萬青集團,適當地讓恆聲銀行的資金規模提高至五六百億港元,你看如何?”林浩然笑着說道。
別的不說,僅僅是到時候實行的企業員工轉賬發工資一事,東亞銀行就難以搞定,涉及的員工規模太大了。
但是,如今有了一家運營實力不遜色於東亞銀行的恆聲銀行,那麼銀行轉賬發工資一事,讓恆聲銀行分攤一下壓力,此事會更加順利。
再加上既然集團叫恆聲集團,如果恆聲銀行的資金規模比東亞銀行差太多,那就有些名不言順了。
何善恆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資料,饒有興致地說道:“浩然,你這想法和我不謀而合啊,東亞銀行如今資金規模龐大,業務繁雜,管理起來確實吃力。
將部分資金分流到恆聲銀行,既能減輕東亞銀行的壓力,又能提升恆聲銀行的實力,可謂一舉兩得。”
“行,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我會跟馬世民先生以及伯頓先生說聲,等恆聲銀行私有化完成後,讓這兩大集團的資金找個時間到東亞銀行去辦理資金轉移業務。
東亞銀行還剩下港燈集團、中華煤氣、九龍倉等諸多大企業的資金業務,再加上這段時間吸入的衆多市民存款以及中小企業存款,東亞銀行的實力依然很強,至於道亨銀行,讓它自由發展就好了,以後,三家銀行就良性競爭!”林浩然笑着說道。
東亞銀行雖然歷史悠久,可終究底蘊不足,突然一下子從一家資金規模才幾十億港元的規模一下子漲到上千億港元的規模,其實是非常吃力的。
如果不是有何善恆這樣的大佬坐鎮,說不定東亞銀行早內部出問題了。
所以,如今將一部分資金轉移到恆聲銀行去,降低東亞銀行的壓力,同時也提高恆聲銀行的實力,算是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了。
而且,將一部分市場分到恆聲銀行去後,恆聲銀行與東亞銀行的市場份額將會排在前二名。
如此一來,渣打銀行又只能繼續當回它的老三了。
名次,有時候對口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
與此同時,在薄扶林道的瑪麗醫院,一間靜謐且設施完備的高級療養室內,氣氛顯得格外平和。
此刻,這間療養室裡的沙發上,坐着兩位香江商界大名鼎鼎的大人物。
一位,自然是包裕剛,而另一位,則是李加誠。
“包兄,瞧你如今面色紅潤,身體恢復得相當不錯,應該可以出院了吧?”李加誠一邊將一束鮮花插進花瓶,一邊面帶好奇地問道。
這一個月來,包裕剛在精心調養下,又有世界頂尖醫療團隊保駕護航,身體早已完全康復。
然而,他卻始終沒有出院,而是安心待在這處,若有人想拜訪他,還得先徵得他的同意。
“這兒多清淨啊,不用出去面對那些煩心事!”包裕剛嘴角上揚,意味深長地笑道。
李加誠心思敏銳,瞬間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他不禁對包裕剛投去敬佩的目光,心中暗歎: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前段時間,匯灃銀行與東亞銀行展開商業競爭,包裕剛的處境着實尷尬。
一方面,匯灃銀行一直是他的親密合作夥伴,雙方合作多年,情誼深厚;
另一方面,包裕剛林浩然兩人關係匪淺,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如果其中一方逼迫他做出選擇,他必定左右爲難。
不過,他以手術修養爲由,巧妙地避開了這些棘手的尷尬事,還能暗中操控女婿去處理一些事務。
“看來,你當初的決定,是對的!”李加誠有些感嘆道。
李加誠指的是包裕剛讓林浩然入股九龍倉,從而光明正大地將九龍倉的金融業務從匯灃銀行轉移到東亞銀行,如此一來,這一步直接讓匯灃銀行想要責怪包裕剛,都不知道怎麼責怪。
林浩然是九龍倉第二大股東,九龍倉的金融業務轉移到林浩然旗下的銀行,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三年前,我便瞧出浩然絕非等閒之輩,註定會有大作爲,所以一直與他保持着良好的關係,可誰能想到,如今他取得的成就,遠遠超出了我當初的想象!”包裕剛微微眯眼,臉上滿是感慨。
猶記得,他與林浩然初次見面時,是在深水灣的私人沙灘上。
那時候的林浩然在商界還籍籍無名,尚未嶄露頭角。
後來,他聽聞林浩然竟在暗中佈局九龍倉一事,還提出將手中九龍倉股票賣給他,以此作爲條件,讓他去說服李加誠放棄青洲英坭。
當時,他既驚訝於林浩然的膽識與謀略,又對他這一大膽舉動充滿好奇。
再往後,石油危機爆發前夕,林浩然又果斷囤積原油。
這一系列令人驚歎的操作,包裕剛都看在眼裡。
可以說,他親眼見證了林浩然從初出茅廬到在商界站穩腳跟,一步步崛起的全過程。
而如今,林浩然更是相當於救了他一命。
此前,林浩然便提醒他注意癌症風險,讓他得以在癌症早期就及時干預治療。
這若不算救命之恩,又算什麼呢?
所以,如今包裕剛對林浩然的態度,早已從當初單純看好的前輩對晚輩,轉變爲如同親人般的親暱。
如果不是自己四個女兒都已經找到自己的歸屬,他還真想讓林浩然當自己的女婿,可惜,還是遲了幾年。
“包兄,我此番前來,除了探望你,還有一件事想向你請教!”李加誠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咬了咬牙,開了口。
“李兄,咱們相識多年,情誼深厚,有什麼事但說無妨。”包玉剛爽朗地大笑起來。
李加誠和包裕剛不僅是鄰居,在香江商界更是聲名顯赫的大佬級人物。
多年來,兩人在各種場合多有交集,早已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你也清楚,我和林浩然之間的矛盾已經難以調和,你覺得,我如今該怎麼做,才能獲得他的諒解呢?”李加誠思來想去,終究還是放下了面子,坦誠相告。
自打成功入主和記黃埔後,李加誠在香江商界的地位如日中天。
一時間,除了匯灃銀行、包裕剛等少數勢力外,其他勢力他都沒太放在眼裡。
即便當時林浩然拿下了置地集團,成爲香江公認的首富,李加誠也覺得,自己手握和記黃埔、長江實業這兩大商業巨頭,只要牢牢抱住匯灃銀行這個靠山,超越對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世事難料。
如今,匯灃銀行這個靠山在林浩然的佈局下轟然倒塌,而林浩然更是憑藉一系列手段,成爲了香江金融界乃至整個商業界的霸主。
這讓李加誠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他的命運與匯灃銀行緊密相連,如同被無形的繩索捆在了一起。
所以,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後,此前他不得不做出全力支持匯灃銀行損害東亞銀行利益的舉動。
可這一行爲,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就是在公開站隊。
而站隊往往意味着要付出代價,他心裡也清楚,這無疑會直接得罪林浩然。
如今,匯灃銀行在這場激烈的商業博弈中敗下陣來,而林浩然卻如日中天,實力大增。
他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無奈之下,只好前來向包裕剛請教應對之策。
讓他主動去向林浩然求和,他實在是拉不下這個臉,心裡只盼着能有個其他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哎,李兄啊,當初你決定這麼做之前,我就特意打電話勸過你,只可惜你當時沒聽進去!”包裕剛無奈地嘆了口氣,眼神中滿是惋惜。
雖說包裕剛一直待在醫院養病,但他手下的情報網絡卻十分強大。
得知李加誠打算對匯灃銀行表明忠心後,他第一時間就撥通了李加誠的電話,苦口婆心地勸阻。
只可惜,彼時的李加誠自恃有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兩大商業巨頭撐腰,又怎會輕易聽從他的勸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