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大廈,作爲怡和洋行的總部所在地,其大班辦公室內,亨利·凱瑟克與西門·凱瑟克正相對而坐,室內瀰漫着一種壓抑的沉默。
特別是亨利·凱瑟克,他的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擠出水來。
儘管在與總督府的艱難談判後,他們成功避免了更嚴重的法律追究,但這勝利的代價卻是高達五億港元的鉅額罰款。
這筆費用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
此刻,兩人都陷入了沉思,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不承擔這筆罰款是不可能的,總督府已經下定決心要追究他們的損失。
經過多輪談判,五億港元已經是他們能夠爭取到的最低罰款額度了。
然而,這個後果並非只由怡和洋行承擔。
羅斯柴爾德家族作爲怡和洋行重要股東之一,雖然最終勉強接受了這一決定,但卻要求凱瑟克家族承擔其中五成的責任,也就是其中的2.5億港元需要凱瑟克家族自己出。
這意味着,不僅僅是怡和洋行遭受了重創,凱瑟克家族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此刻的亨利·凱瑟克,內心充滿了無奈與忿怒。
誰曾想到,只是想要暗中報復林浩然而已,最終他們凱瑟克家族居然受到如此重的懲罰。
反觀林浩然那邊,不僅僅沒有什麼損失,聲譽也沒有下降,反而以很小的代價便收購了五塊如此優質的地皮。
最重要的是,林浩然的影響力,在此次事件中,又再一次有了提升。
真可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啊。
羅斯柴爾德家族提出的條件苛刻至極,凱瑟克家族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爲一旦拒絕,他們在怡和洋行的控股權極有可能被羅斯柴爾德家族趁機巧取豪奪。
過了漫長的沉默之後,西門·凱瑟克終於開口,聲音中帶着一絲歉意:“哥哥,對不起,我讓你感到失望了。”
亨利·凱瑟克緩緩擡起頭,目光落在自己親弟弟的臉上,最終只化作一聲沉重的嘆息。
他心裡明白,這件事不能全怪西門,決策是由他做出的,只是執行過程中鮑富達未能妥善處理細節罷了。
“我們得加速怡和洋行撤出香江的步伐了,”亨利·凱瑟克沉思片刻後說道,“回到英國後,有我在背後支持和指導,怡和洋行的發展可能會更加順利。說實話,你還是欠缺一些經驗。”
原本,他們就已計劃在1981年內將總部遷回英國。
但經過這次的波折,亨利·凱瑟克更加堅定了要提前完成這一部署的決心。
“好,我爭取這個月內就徹底搬離香江!”西門·凱瑟克對於大哥的這個決定很認同。
香江這邊,他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了。
“另外,我們需要將香江境內剩餘的所有業務悉數拋售,以前,怡和洋行之所以能成爲洋行之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總督府的支持。
但此次事件後,我們與總督府的關係已然緊張,再想獲得他們的助力,恐怕是難上加難了。”亨利·凱瑟克面色凝重地補充道。
目前,怡和洋行在香江的業務板塊已大幅縮減,核心業務僅剩下怡和證券公司,其餘多爲物業資產。
“大哥,您的意思是……連怡和證券公司也要出手嗎?”西門·凱瑟克滿臉驚愕,顯然難以接受這一決定。
作爲香江首屈一指的證券公司,怡和證券公司無疑是一家表現卓越的企業,其市值在1979年之前長期穩居上市企業前三十強之列。
儘管這兩年因地產行業的迅猛增長導致競爭加劇,怡和證券公司市值略有下滑,退出了前三十的行列,但它依然穩健地保持着香江上市企業中前五十的位置,市值約達十五億港元之巨。
如此傲人的市值背後,是怡和證券公司連續多年穩健的營收與可觀的利潤支撐。
在怡和洋行的整體業務版圖中,怡和證券公司的營收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收入來源。
可如今,大哥居然說要把怡和證券公司拋售?
“沒錯,怡和證券公司在香江證券界的地位確實顯赫,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怡和洋行的全力支持。
但一旦我們撤離香江,對怡和證券公司的支持自然大不如前,其業績和收入勢必會受到嚴重衝擊,市值也必將隨之縮水。
因此,趁着現在怡和證券公司市值還處於較高水平,將其出售,無疑是我們回籠資金減輕損失的最佳時機!”亨利·凱瑟克語重心長地解釋道。
“可是,大哥,怡和證券公司是我們怡和洋行數十年來的心血結晶,就這樣輕易放棄,我……”西門·凱瑟克的話語中充滿了不捨與掙扎,怡和證券對他而言,已不僅僅是一項業務,更是承載着家族榮耀與情感的重要存在。 “西門,我明白你的不捨,但我們必須着眼未來。這次的挫敗已經讓我們遭受重創,繼續糾纏於香江,只會讓我們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羅斯柴爾德家族雖然暫時接受了我們的條件,但他們的眼神裡充滿了算計,我們必須爲自己留好後路,不能再給他們抓到把柄。”亨利·凱瑟克不容置疑地說道。
之前將羅斯柴爾德家族引入怡和洋行的股東行列,實屬萬般無奈下的選擇。
然而,如今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怡和洋行董事會中的存在,卻成爲了凱瑟克家族的一大隱患。
起初,羅斯柴爾德家族曾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覬覦怡和洋行的控股權。
但近期的一系列舉動,讓亨利·凱瑟克愈發感到,他們的真實意圖或許正是奪取怡和洋行的控制權。
魷魚資本,果然都信不過!
然而,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
凱瑟克家族想要穩固怡和洋行的控股地位,就要減少犯錯。
否則一旦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抓住機會,那麼他們凱瑟克家族可能就此徹底失去對怡和洋行的掌控了。
“好,我明白了,那關於我們在香江的這些物業,包括怡和大廈,是否也要考慮拋售呢?”西門·凱瑟克緊接着問道。
儘管他身爲怡和洋行的現任大班,但在大哥亨利面前,他還是更願意傾聽並遵循大哥的意見。
“香江的樓市目前來看仍有上漲的空間,物業方面我們暫且保留,等待其價值進一步提升吧。”亨利·凱瑟克略作思考後,搖了搖頭,給出了這樣的答覆。
這幾天香江樓市的瘋狂程度,他心裡十分清楚。
正因如此,他對失去置地集團感到更加痛心疾首。
原本,作爲香江地產業的龍頭,怡和洋行應當是這場盛宴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九龍倉被包裕剛強勢奪走,置地集團也落入了林浩然之手,他們在香江的地產業幾乎全軍覆沒。
這樣的結果,怎能不讓他感到肉痛呢!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這個決定,在兩年後就會後悔了。
一年多之後,真正的香江地產泡沫危機來臨,到時候,物業商廈價格自然也大幅度下跌。
可到那時候,他後悔也晚了。
“既然如此,那儘快爲怡和證券公司找合適的買家,但是,以怡和證券公司如今的市值,想要找個合適的買家,可不容易。”西門·凱瑟克面露難色地說道。
怡和證券公司的總市值高達15億港元,而怡和洋行持有的股份佔比約爲40%,這意味着他們手中的股份價值大約6億港元。
如此龐大的金額,要找到一個既願意出價又符合我們利益需求的買家,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六億港元,在如今的香江,許多財團都具備這樣的資金實力。
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投資熱點主要集中在如火如荼的地產業上。
相比之下,證券商就顯得有些冷門,找到合適的買家自然也更加困難。
若只是幾千萬港元,或許還能較爲容易地找到接手方,但六億港元這樣的鉅額,無疑大大增加了交易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匯灃銀行會有意收購嗎?”亨利·凱瑟克想了想,說道。
他雖然是前任怡和洋行大班,可卸任已久,對香江如今的商界已經瞭解不多了。
“大哥,匯灃銀行那邊就別考慮了,他們有自己的獲多利公司,實力與我們怡和證券公司相當,怎麼可能再花6億港元來收購我們呢?”西門·凱瑟克搖了搖頭說道。
“好吧,那你覺得在香江,還有哪些財團有可能買下我們的股份?”亨利·凱瑟克再次提出了問題。
“最有可能收購我們的財團……”西門·凱瑟克重複着這句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亨利·凱瑟克靜靜地坐着,沒有去打擾西門·凱瑟克的思考,只是輕輕攪拌着手中的咖啡,耐心等待着。
過了許久,西門·凱瑟克終於再次擡起頭,眼神中帶着一絲無奈。
“大哥,如果要在香江找出一個既有可能又有能力收購怡和證券公司的人,那隻能是林浩然了。”西門·凱瑟克最終還是說出了那個他並不太想提及的名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