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有人說媒(求收藏,求推薦)
讓他在這裡學習,學什麼,難道學電影拍攝,或者當演員?
周文亮委婉的拒絕了,說實話,有一瞬間心動,但想到這時候他沒錢,主要是以後藝術家都不安全,還不如老實點當工人,自在點。
老師有點可惜,“你有天賦,不學可惜了……
這樣吧,你有時間就過來旁聽,往後不懂的單獨問我。”
周文亮連忙感激涕零的樣子,“謝謝老師栽培,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了,你真是我……”
“行了行了。我叫徐龍剛,你以後叫我徐老師或者徐副主任,我教的是導演系……”
周文亮聽的驚訝了下,沒想到這個其貌不揚的老師居然是導演系副主任!
周文亮跟徐龍剛老師聊了很多電影方面的知識,問了很多這時候拍電影的問題,最後迷糊的走出教學樓,內心感慨萬千。
今天是遇到貴人了,不但讓他可以旁聽電影學院的課程,還給他解決了工作問題。
旁聽課程倒是簡單,他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檢修過導演課,倒是沒多在乎。
可工作名額幫他解決了,這倒是省了他不少事。
“亮子,亮子,等等我,你剛纔去哪了?”許大茂氣喘吁吁的從後面跑了過來。
周文亮奇怪看着他:“你怎麼還沒走,專門等我了?”
“那你看看,我就是專門等你呢。”
“有事?”
許大茂也不說啥事,拉着周文亮就往前走:“走走,今天哥們請你喝酒。”
周文亮:“今天不行,家裡等着呢。明天吧。”
周母還在家等他考試的消息呢。
許大茂:“那行吧,咱就不下館子了,直接去我家。”
周文亮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兩人坐着電車到了鼓樓大街,周文亮先是去了一趟宏仁診所。
周文亮一進診所門,看到一個穿白大褂的醫生坐在桌子邊,正在給老人號脈。
沒看錯,就是號脈,這是位老中醫了,叫什麼不知道,知道姓李。
以前就是一名郎中,解放後被果家招募了,在這小小診所裡坐診。
那時候到處都在破舊立新,像土郎中就爲舊。
但當時缺醫生呀,別說那時了,就現在還缺醫生呢。
鄉下公社有個會治療頭疼腦熱江湖郎中那都能當寶貝供着。
誰讓缺這玩意呢。
這時候赤腳醫生手冊還沒出版,要到70年以後了。
赤腳醫生手冊可是全科醫療醫藥寶典,有圖有真相,識字就會。
當時解決了醫生缺乏的問題,爲幾億人解決了治病難的問題立下了汗馬功勞,讓農村也可以養的起醫生。
“小亮來了,你媽在財務室,你過去吧。”女護士看到門口的周文亮,笑着指了指診室後面。
“知道了,鄭大媽你忙,我自己去就行。”周文亮招呼了一聲,往後方財務室走去。
財務室內,周母真跟一箇中年婦女聊天呢,看中年婦女拉着周母嘀嘀咕咕,手比劃,活靈活現的樣子,跟親眼看到什麼一樣。
周文亮知道,這附近一定有一個人在此時身敗名裂了!
“吆,小亮來了,剛還說你呢,你來的正好。”中年婦女看到他進來,立馬興奮衝他招了招手。
周文亮臉猛的僵住,原來說的是自己呀!
“小亮,你回來了,考的怎麼樣?”
“考完了,那什麼,我放映員證考下來了,我過來給你說一下,我晚上不在家吃飯了,許大茂要請我喝酒……”
周母聞言,激動又高興的拉着他的手:“考下來了呀!哎呀,我就說呀,我兒子不笨,你看你姐姐都是高中畢業,我兒子沒道里考不上……”
中年婦女:“哎吆,恭喜恭喜了,真是雙喜臨門呀!小亮當了放映員,往後你周家可餓不到了。”
“郭大嬸子,什麼雙喜臨門?你知道我有兩件喜事要說?”
在電影學院旁聽的事兒,周文亮還準備說出來讓周母高興一下呢。
周母:“還有喜事?還有什麼。”
周文亮隨後說了一下可以去旁聽的事兒,周母聽完果然很高興,兒子去旁聽,如果一以後考下畢業證,那就成大學生了嗎,哎吆,周家祖墳要冒青煙了嗎!
如果周文亮知道周母的想法,一定對她說,想多了,畢業證不可能給了!
他高中都沒畢業,怎麼可能給他大學證,這又不是以後的成人高考,只是徐龍剛欣賞他對電影的知識天賦罷了。
郭大嬸:“那就更要恭喜了,這以後是大學生,沒準還能看到你拍的電影呢!”
“翠兒呀,我跟你說,小亮小的時候我就說這孩子長大指定有出息,你看我說的怎麼樣兒,一點沒錯……”郭大嬸嘴叭叭的,這能說會道誇獎,讓周母聽的臉上笑容就沒斷過。
她最喜歡別人誇她兒子了,只不過以前兒子不爭氣,聽的少,這次可算是有出息了。
周文亮聽的都不好意思,招呼一聲轉頭就要走。
郭大嬸連忙叫住:“小亮等一下,郭嬸給你說個好事兒。”
周文亮一頓,奇怪看了過去。
“小亮,我有個侄女兒,跟你差不多大,今年十八了,長的是美若天仙,就跟天女下凡似的,那在我孃家公社是十里八鄉的大美人,來提親的都要把門檻……”
周文亮後退了一步,不過別的,郭大嬸傳八卦的能力強,原來當媒人的能力也這麼強,瞅着說的,真跟天女下凡一樣。
不過,瞧了瞧郭大嬸這副刻薄顯瘦臉型,周文亮都能想象到她的哥哥或者弟弟的長啥樣,在聯想到他們的下一代,周文亮打了個寒顫。
連忙對周母發眼色,周母還沒說話,郭大嬸可能看到周文亮擠眉弄眼了,不高興說道:“小亮,你別瞅翠兒了,她剛纔答應了,現在就看你的意思。”
周母一陣尷尬的笑了笑,剛纔她確實答應了。
周文亮就很無語,幹啥呢!怎麼就答應了!賣兒子也不能這麼快呀!
郭大嬸是想親侄女兒嫁進城裡,物色很久,發現附近條件最好的,還能接受鄉下戶口的也就周家了。
爲啥說周家能接受鄉下戶口呢,一個是郭大嬸能說會道,讓想抱孫子的周母心動,在一個就是周文亮到現在還沒個正經工作,整天跟個街溜子一樣,好姑娘看不上。
說條件好,那就是周家的大閨女都嫁出去了,往後小閨女在嫁出去,家裡兩套房子不就成周文亮的了,侄女嫁過來,也不用擔心住的地方,不像別家,老老少少三幾代人擠在一個屋子住。
在一個就是大閨女還是糧站主任的媳婦,那還能餓到了,周母還有工資,多好的條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