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

【恭喜宿主擊敗敵軍,獲得1000枚氣運幣。】

李察看着得到的獎勵,無語的撇了撇嘴:“沒想到這些吐蕃人部落戰士看着挺能打,在系統裡評價這麼低,不過他們的軍事素養和裝備確實很差勁,看來系統評價中勇武所佔的比重並不是很高啊。”

李察掃了眼聲望任務的(1/3)進度條,滿意的點了點頭,只要聲望等級夠高,解鎖的兵種等階高,打勝仗就不算困難,敵人數量再多,也不過是送氣運幣的‘野怪’!

“大人,那些吐番俘虜怎麼處理?”

韓立滿臉敬畏的神色半跪在李察身前。

此時此刻,不光是韓立,所有明軍營和被俘虜的吐番部落戰士,都對李察充滿敬畏和恐懼,那3500在外圍巡弋的明朝邊軍精騎,讓衆人意識到了李察的實力有多麼可怕!

一次性召喚數千身穿鐵甲的精騎,這種修爲絕對是大唐帝國中巔峰的那一小撮人!

要知道,道士和佛門弟子這類術士基數遠比武者要少,因爲只要是個健康的人就可以修武,但想要修煉術法卻要看根骨天賦靈根等等一系列天生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這些資質還毫無規律可循!

大唐境內有不少武者世家,但卻沒有道術和佛法世家,因爲靈根天賦等資質無法通過傳宗接代遺傳!

比起修武的門檻,術法的修習更像是上天的一種饋贈,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現象,本來有靈根的人就不多,大部分還很難被發現,因爲只有修爲較高的道家和佛家等專業人士才能發現身具靈根的人類,普通人一輩子都見不到那種大人物,自然無法知道自己是否身具靈根……

雖說道家和佛門通過修建道觀和佛寺等方式吸引普通人主動來測試,但佔據多數的普通平民連路費都支付不起,整日裡爲一日二餐奔波忙碌,更不用說去嘗試虛無縹緲的運氣了……

至於官府朝廷,因爲道士和‘禿驢’的術法太過玄妙,掌握了超自然力量,數量稀少自然無法撼動朝廷根基,但統治階級對他們也有一種本能的防範。

畢竟這些掌握超自然力量的人類比普通武者危險的多!

所以,朝廷對道家佛門招募靈根弟子的事情不會提供任何支持,在這個通訊交通極其落後的時代裡,沒有官府的支持,想要進行大規模測試和發揚門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李察麾下的這些人僅僅聽說過道尊的傳說,根本沒有親眼見識過道尊,所以將李察瞬間召喚數千鐵甲騎兵的道術高估成了道尊的水準。

面對這種超脫人類層次,掌握了超自然力量的強者,韓立當然是發自內心的敬畏!

敬是因爲李察是他的主子,畏則來源於對未知力量的恐懼。

被俘虜的上千名吐番部落戰士也不再有臉上的狂妄之色,一個個如同小白兔一般認同明軍營士兵擺佈,他們算是敗得心服口服,甚至很多人在心裡咒罵自己的部落頭領,爲何要選擇這麼強大的敵手!

李察將這些吐蕃人編爲俘虜營,這些可都是見過血,敢打敢衝的青壯,放在社會中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但用在戰場上確實上等的炮灰!

理所當然的,李察自然要將這些吐番俘虜好好整頓一番。

首先,跟以往一樣,將裡面威望高的軍官之類的頭目甄別出來,然後來一場殺雞儆猴震懾普通的吐番部民俘虜。

然後就是各種許諾加忽悠,在血淋淋的屠刀下,讓這些吐番俘虜認識到,違抗大明將軍的命令只有死路一條!

殺人立威在短期內是最高效的做法。

整頓期間,李察還從吐番俘虜那裡確認詳細詢問了史國府大軍的實力部署。

李察用了一天時間做完這些事情後,押着上千名吐番俘虜向自己的既定目標——史國府大軍的前哨糧草轉運小鎮開去。

正圍攻安國府的史國府大軍統帥昭武狄遮很快得到了攔截隊伍兵敗的消息,他在驚訝於那隻隊伍的戰鬥力同時,不得不做出戰略調整!

昭武狄遮比安國府節度使陶安邦預估的還要有決斷力,收到消息後第二天就帶領大軍開始撤退,只留下數千色目人僕從軍斷後。

安國府的節度使陶安邦派人摸清了斷後部隊的組成後,立馬帶着自己的本部牙兵和唐軍野戰部隊出城,總數不到兩千人的隊伍,將殿後的足足5000色目人僕從軍打的大敗虧輸,光是投降的就足足有4000……

可以說,殿後部隊在陶安邦的隊伍一個衝鋒之下,就全軍潰敗,跪地投降了……

色目人僕從軍可沒有爲昭武狄遮賣命的覺悟。

不過,擊敗了史國府殿後部隊的陶安邦並沒有乘勝追擊,若是追得遠了,惹惱了昭武狄遮,帶着主力轉身野戰,剛剛被一場勝利鼓舞起來的安國府軍心士氣可就又要歸零了……

因爲陶安邦是不可能帶着自己的老底跟昭武狄遮拼命的,壓根就拼不過!

他出來打殿後的色目人僕從軍不過是爲了恢復自己在安國府喪失的威信。

在安國府被圍攻後,安國府的那些士紳世家對陶安邦的堅壁清野的政策可是相當不滿,陶安邦需要一場勝利來修復自己損失的威望。

威望這東西看似無形,但很多時候卻決定了一個人的成敗!

想要當一個上位者,首先要讓下面人畏懼自己,然後才能施展自己的仁義寬容,否則只能被下面人視爲懦弱!

就這樣,打了一場勝仗的陶安邦喜滋滋的帶着數千色目人青壯勞力回到安國府,這些俘虜的色目人青壯一部分會衝入安國府的色目人僕從軍,另一部分則會交易給缺少農奴的漢人士紳階級。

色目人青壯在安國府高層相當於一種實用的資源。

陶安邦自然知曉昭武狄遮撤軍的原因,不過他此時腦子裡想的卻不是幫助李察,他甚至在等待李察兵敗的消息,以便最快速度接管高象縣!

085 色目人僕從軍士氣崩潰389 組建280 攔截崑崙派096 擴編明軍營321 消耗戰185 亡靈大軍101 掌控高象縣116 以少擊多321 消耗戰200 與龍家的妥協399 背嵬498 超時空打擊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113 昭武狄遮的驚訝415 恐明症110 嚇壞的吐蕃人261 斬草除根496 大潰敗068 整編降兵322 綠皮圍攻長安124 神機營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222 政治包裝264 西域危機210 死循環036 震驚357 火炮的威力054 強大的官府501 不服就核彈洗地018 孤家寡人272 教官與軍械採購146 前鋒之戰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117 昭武要逃286 打不下去了393 控制戰場視野036 震驚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031 3階兵241 武林門派481 旁觀的歐陸各國504 星際爭霸時代降臨196 唐幣020 瞬間崩潰449 蒙古帝國230 正義和解放者118 務必全殲504 星際爭霸時代降臨456 詭異的光頭037 忌憚339 迴歸501 不服就核彈洗地236 陷入重圍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081 十一抽殺律146 前鋒之戰399 背嵬314 爲了部落136 選擇陣營102 婚娶政策077 一萬三千平叛大軍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396 八萬俘虜486 巴伐利亞落幕314 爲了部落480 奧斯曼出手279 圍殺288 新科舉436 100比1的戰損227 難以置信的夜襲395 阻擊預備隊017 新兵種出現484 奧地利亡國196 唐幣377 林登萬之死049 韓立的瘋狂(爲第一個舵主加更!)023 招安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384 選擇210 死循環006 老子反了!135 主動投降227 難以置信的夜襲296 不宣而戰397 改編戰俘068 整編降兵426 剿滅藩鎮135 主動投降383 李察的戰略構想109 靠氣勢打仗(求訂閱)001 險死還生500 一百發核彈238 統治瓦解261 斬草除根208 收權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364 傀儡政權162 吐番禁衛軍
085 色目人僕從軍士氣崩潰389 組建280 攔截崑崙派096 擴編明軍營321 消耗戰185 亡靈大軍101 掌控高象縣116 以少擊多321 消耗戰200 與龍家的妥協399 背嵬498 超時空打擊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113 昭武狄遮的驚訝415 恐明症110 嚇壞的吐蕃人261 斬草除根496 大潰敗068 整編降兵322 綠皮圍攻長安124 神機營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222 政治包裝264 西域危機210 死循環036 震驚357 火炮的威力054 強大的官府501 不服就核彈洗地018 孤家寡人272 教官與軍械採購146 前鋒之戰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117 昭武要逃286 打不下去了393 控制戰場視野036 震驚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031 3階兵241 武林門派481 旁觀的歐陸各國504 星際爭霸時代降臨196 唐幣020 瞬間崩潰449 蒙古帝國230 正義和解放者118 務必全殲504 星際爭霸時代降臨456 詭異的光頭037 忌憚339 迴歸501 不服就核彈洗地236 陷入重圍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081 十一抽殺律146 前鋒之戰399 背嵬314 爲了部落136 選擇陣營102 婚娶政策077 一萬三千平叛大軍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396 八萬俘虜486 巴伐利亞落幕314 爲了部落480 奧斯曼出手279 圍殺288 新科舉436 100比1的戰損227 難以置信的夜襲395 阻擊預備隊017 新兵種出現484 奧地利亡國196 唐幣377 林登萬之死049 韓立的瘋狂(爲第一個舵主加更!)023 招安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384 選擇210 死循環006 老子反了!135 主動投降227 難以置信的夜襲296 不宣而戰397 改編戰俘068 整編降兵426 剿滅藩鎮135 主動投降383 李察的戰略構想109 靠氣勢打仗(求訂閱)001 險死還生500 一百發核彈238 統治瓦解261 斬草除根208 收權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364 傀儡政權162 吐番禁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