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控制戰場視野

從邊境線出發的十萬宋軍並不是岳飛的直屬岳家軍,而是南宋開國以來收編的各路義軍唐軍和當地招募的民兵整合而來。

也就是俗稱的雜牌軍!

然而,即便是雜牌軍,經歷了與綠皮的血戰後能倖存下來的也堪稱老兵了,更何況他們也算是職業軍人。

由於南宋開國以來連年征戰,宋太祖也算是與時俱進,創立了類似常備軍的職業軍隊,也就是宋軍的主力。

江南水田的富庶讓南宋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自然也能組建規模龐大的常備軍。

伴隨着唐國徹底崩潰,接受了唐國大部分遺產的南宋常備軍急劇擴張,綠皮的入侵又爲南宋練出了一支支可堪一戰的老兵,再加上火器的大規模武裝,對兵員身體素質的要求也逐步降低。

畢竟一個普通農夫就能使用火繩槍,訓練一個農夫的成本遠低於一個強壯士兵!

如果是使用冷兵器的話,無論是使用弓箭還是弩弓,都需要一定的身體素質,畢竟開弩也需要一些氣力,如果身體太虛,上弦都費勁……

使用冷兵器和披甲更不用說了,沒有硬朗的身子骨根本玩不轉冷兵器的裝備,除非只拿一把刀或一杆長矛上陣……

如果只拿這點武器,上了戰場就是炮灰的命,連士兵都稱不上!

連年的戰爭間接的拉昇了軍隊平均戰力的檔次,大唐剛剛內亂李察開始在西域崛起的那一會,民兵還能拉上前線當個炮灰啥的,現在當兵的哪個手裡沒有幾條人命或綠皮命?

戰亂時代是最容易出強兵的時候,因爲戰亂本身的環境就逼着那些成年男性甚至是少年不得不去習武健身以求自保!

別看東亞大陸的南方被宋國統一,在南宋崛起之前,南方可是最亂的地方,各路節度使互相攻殺吞併,不知多少黎民百姓爲此葬身荒野!

因此,現在的南宋不缺強兵,哪怕是這十萬理論上的雜牌軍,實際戰鬥力也能達到這個時代的合格線,而且這十萬雜牌軍半數都裝備了火繩槍與突火槍!

火繩槍是最近幾年纔在宋軍中列裝,所以這支雜牌軍中還有很多人仍然使用宋國主力淘汰下來的突火槍。

突火槍雖然裝填複雜射程近威力不如火繩槍,但好歹也是火器,離近了一槍蹦過去同樣能射穿制式鐵甲。

破甲能力比強弓硬弩還要出色!

這就是火器的先進性,即便是最原始的突火槍同樣有可取之處!

同樣的道理,伴隨着火器列裝和性能發展,甲冑漸漸從士兵身上離開,當防具連敵人一槍都擋不住時,就徹底失去了意義,還不如換上輕便的軍服減輕負重節省體力!

一隊數十人的宋軍偵騎在荒野中前行時,突然出現幾聲槍響,這些宋軍偵騎隨着緊密的排槍聲接連落馬,剩餘的偵騎沒等查清敵人的虛實就勒馬轉向打算逃離!

因爲他們知道自己中了埋伏!

當最後十幾個宋軍偵騎逃出火槍有效射程後,數十個槍騎兵迎面而來,挺着長槍狠狠的撞向來不及調頭的宋軍偵騎!

一輪交錯後,這隊宋軍偵騎全軍覆沒!

而之前開火的那些人也騎上戰馬慢跑而來,正是提前下馬埋伏的龍騎兵!

龍騎兵負責用火槍伏擊,槍騎兵負責最後收尾,這兩個精英兵種的配合率先與十萬宋軍前鋒的偵騎部隊交火,並瞬間佔據了上風!

即便宋軍偵騎提前發現伏擊的龍騎兵,手裡的火繩槍也無法對龍騎兵造成傷害,原因就在於雙方的射程差距!

如果宋軍偵騎直接發起馬刀衝鋒,則會有一隊槍騎兵迎面而來,顯而易見的,宋軍偵騎是衝不過專業衝鋒的槍騎兵……

當然,有時候槍騎兵也會換做胸甲騎兵!

李察將大隊的龍騎兵、槍騎兵、胸甲騎兵拆分爲一個個偵查戰鬥小組,就這麼在雙方前沿偵騎接觸戰中取得了絕對優勢!

讓十萬宋軍徹底變成了瞎子!

南宋的騎兵本就不多,如果不是南宋接受了唐國大部分遺產,甚至連偵騎的戰馬都配不足。

南宋主力部隊的騎兵都不多,更何況是這十萬宋國雜牌軍?

因此,當十萬宋國雜牌軍的偵騎遭遇慘重損失後,宋軍就再也無力跟李察爭奪戰場視野控制權。

沒有了戰場視野布控權,自然也就無法摸清楚敵軍的具體位置和動向,很容易在前進過程中遭遇伏擊。

宋國雜牌軍的將領們也不是傻子,當然不願意一頭撞進去,而且他們本就是先鋒,現在已經佔據了大量州府超額完成了任務,不用急於求成。

南宋可是打算跟北明打長期國戰的!

畢竟論富裕程度和財政壓力,南宋可以輕鬆完爆北明!

如果不是李察得到大批系統軍隊,將土著人類組成的一線職業軍隊降格爲治安性質的低成本屯田兵,明國的財政早就崩潰了!

不是破產是崩潰!

崩潰的意思就是連最基本的軍糧都發不起……

現在明國的地方治安部隊無論是衛戍性質的還是普通巡捕,都是自給自足,中央財政不會撥去一分錢,全靠劃分的軍田職田自力更生……

然後明國中央財政還要從地方收稅!

可想而知給李察當小弟有多麼苦逼……

這也就不奇怪爲何南宋大軍一到,地方官府紛紛投降沒有一座府縣頑抗……

都是貧窮惹的禍!

不過李察並不擔心這一點,只要他的系統大軍殺回去,那些州縣也無法抵擋自己的兵鋒,上面的官僚們或許會因爲害怕被明國清算而抵抗,但下面的民衆和大頭兵卻不會甘願犧牲自己!

畢竟對民衆和大頭兵而言,爲誰賣力都一個鳥樣,吃了上頓還要努力賺下頓……

南宋官府只是保留了明國舊制,沒有侵佔民衆已經分到手的田產,可沒有頒佈什麼惠民政策!

自然而然的,民衆也沒有那個主觀能動性爲南宋賣命,就跟他們不會爲明國賣命一個道理。

畢竟明軍的赫赫威名是打出來的!

065 自殺式衝鋒300 犯規的攻城戰352 決戰來臨前224 填坑068 整編降兵465 碾壓002 系統上線401 全面戰爭127 第一野戰軍團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284 堅定抗明立場088 心氣100 兵不血刃246 平定叛亂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061 可憐的色目人壯丁399 背嵬421 民心389 組建086 過分了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136 選擇陣營063 官兵要撤退497 奧斯曼遷都175 西域強者418 再次抵達四川492 向蒙古宣戰315 先天境保鏢105 出征507 初來乍到325 混編183 吉納維芙023 招安019 巡邏隊到455 奧斯曼的頑固098 破罐子破摔323 火器時代到來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478 外交努力455 奧斯曼的頑固361 土地是源動力088 心氣238 統治瓦解372 龍立果之死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223 色目人倒黴蛋478 外交努力075 輔助軍預備役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075 輔助軍預備役045 打還是不打262 會做人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473 盟軍119 正面衝鋒104 合作(求首訂)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037 忌憚196 唐幣146 前鋒之戰295 降服雙頭巨人065 自殺式衝鋒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461 開啓紅警權限106 邵武世家103 吐番獨立431 無屬性先天387 南宋的危機感222 政治包裝168 陽謀294 解決382 帝國根基261 斬草除根292 雙頭巨人030 炸崩了273 人力的消耗036 震驚484 奧地利亡國229 擊敗龍家軍318 狠人內閣394 單方面炮擊390 主力標準347 惡劣的政治影響089 犯錯的縣令022 安祿山造反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168 陽謀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303 拿下涼州城291 異變突起158 守備軍團277 沒得談462 動員兵226 被高估的民勇042 暴起殺人420 毀天滅地088 心氣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229 擊敗龍家軍
065 自殺式衝鋒300 犯規的攻城戰352 決戰來臨前224 填坑068 整編降兵465 碾壓002 系統上線401 全面戰爭127 第一野戰軍團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284 堅定抗明立場088 心氣100 兵不血刃246 平定叛亂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061 可憐的色目人壯丁399 背嵬421 民心389 組建086 過分了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136 選擇陣營063 官兵要撤退497 奧斯曼遷都175 西域強者418 再次抵達四川492 向蒙古宣戰315 先天境保鏢105 出征507 初來乍到325 混編183 吉納維芙023 招安019 巡邏隊到455 奧斯曼的頑固098 破罐子破摔323 火器時代到來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478 外交努力455 奧斯曼的頑固361 土地是源動力088 心氣238 統治瓦解372 龍立果之死320 三面開打的綠皮223 色目人倒黴蛋478 外交努力075 輔助軍預備役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075 輔助軍預備役045 打還是不打262 會做人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473 盟軍119 正面衝鋒104 合作(求首訂)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037 忌憚196 唐幣146 前鋒之戰295 降服雙頭巨人065 自殺式衝鋒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461 開啓紅警權限106 邵武世家103 吐番獨立431 無屬性先天387 南宋的危機感222 政治包裝168 陽謀294 解決382 帝國根基261 斬草除根292 雙頭巨人030 炸崩了273 人力的消耗036 震驚484 奧地利亡國229 擊敗龍家軍318 狠人內閣394 單方面炮擊390 主力標準347 惡劣的政治影響089 犯錯的縣令022 安祿山造反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168 陽謀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303 拿下涼州城291 異變突起158 守備軍團277 沒得談462 動員兵226 被高估的民勇042 暴起殺人420 毀天滅地088 心氣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229 擊敗龍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