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

三國志裡有這麼一句話,後來在三國演義中,由劉備說出。

當時張飛丟了徐州,失陷了劉備的家被關羽說了兩句之後,急得想要自別。劉備上前抱住,奪劍擲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劉備說出這句話,安撫的性質居多。

可是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反映了女性在當時的社會地位。

也許在所有梟雄眼中,陪伴着他們打江山的兄弟最爲重要。而且這也是一件習以爲常的事情。君不見漢高祖彰城兵敗時,連兒子女兒都能踹下車仗,面對項羽烹殺其父的威脅,安然說出“分我一杯羹。的話語。沒有人去責怪他,反而極力稱讚。相反情深意重的項羽,似乎成了婦人之仁的代名詞。

可是在普通百姓眼裡,漢高祖果真威武嗎?

成王敗寇,李密如果此時已平定天下,說不愕人們會稱讚他如何了的。可是現在,李密在榮陽人眼裡。不過一介草寇而已。如此他的種種作爲,都會被人關注。沒有人提及也就罷了,一旦提及,就是一大敗筆。好在此前,大家心有靈犀,或故意或無意,將這些事忘卻。

如今李言慶舊話重提,李密如何能受得了這種羞辱。

隨着他一聲令下,瓦崗軍列陣,緩緩逼向黑石關。與此同時,擋箭牌,雲梯紛紛出動,向黑石關撲來。

而黑石關上的軍卒,也正因爲李密那句“雞犬不留”而生出同仇敵愾之心。

你要讓我們全家死光光嗎?老子就算是死了,也不會讓你們得逞。於是,一邊是長途跋涉的驕兵悍卒。一邊是萬衆一心,誓死要守住黑石關的鄉勇。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在黑石關下,拉開序幕,

就在李密對黑石關發動攻擊的時候王世充率領本部四萬人,抵達偃師城外。

得知李密在那嶺大敗龐玉霍世舉之後,王世充立刻敏銳的覺察到,自己佔領蒙陽的機會來了。

他備下重金厚禮,派人送至元文都的府邸中。

王世充很清楚,他在洛陽的底子薄,如果沒有朝中大員的支持。很難站穩腳跟。太原王氏的力量。多集中在山西河北地區,對洛陽的影響力非常所以,背靠家族固然不可缺少,聯絡這洛陽的權貴世胄。同樣非常重要。爲了河南討捕大使這個職務,王世充算是豁出去了。

想當初,他信誓旦旦來到洛陽,一心想要建立功業。

可沒想到,出來了一個李言慶,把他諸般計劃,全都破壞。

做不成河南討捕大使,他就無法出兵榮陽;佔領不到榮陽,他就難以獲得足夠的兵員和輻重;沒有足夠的兵員和輻重,他又如何在河洛立足?這本就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以至於從他進入洛陽的第一天開始。就和李言慶不可避免的要發生衝突。即便,他並不願意如此。

王世充也知道,李言慶同樣甚得楊廣喜愛。

他通過種種手段,獲取了楊廣的信任;可是李言慶除了楊廣之外,還有蕭皇后默默在支持。

對李言慶用手段喲

只怕這最終的結果。難以預料!

而且,言慶也的確是有資本和他爭鋒。

王世充心裡很清楚,除非有意外發生,他和李言慶之間的榮陽之爭。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沒想到,意外真的出現了,,

李密攻取新鄭、陽城和莫山,又在邸嶺擊潰龐玉霍世舉,使得榮陽郡的南大門,頓時洞開。

他進可以攻取鞏縣,退可以轉戰江淮,亦或者直取棄都,並非沒有

能。

出現這樣的局面,絕非李言慶之過。

天曉得新鄭、陽城竟然被李密兵不刃血的奪取;天曉得龐玉霍世舉。竟然是如此不堪一擊?

但不管和李言慶有沒有關係。對王世充而言。機會,來了!

不過王世充也知道,單憑段達一個人的支持,他很難成功。三大輔臣的意見很重要。可是盧楚又不願意幫助他。思來想去,元文都倒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在王世充玄意的迎奉下,再加上重金賄賠。纔有了元文都存朝堂上明裡陰陽兩持,暗的裡還是偏向王世充的舉動。

再加上王世充請劉良姊爲王太后。使得楊侗對他好感倍增。

盧楚呢,也說不出個理由。

其實在盧楚而言,李言慶也好。王世充也罷,和他關係都不大。他所要做的,就是看好東都,輔佐好楊侗。如果王世充出鎮偃師,和李言慶相互牽制的話,說不定會令東都更加安全。

“叔父,咱們不去黑石關嗎?”

在王世充的大帳裡,一個牛山濯濯的青年男子,疑惑的向王世充

道。

王世充雖則抵達偃師,但並未入城駐紮。相反,他還嚴令麾下人馬。不得擅自入城擾民,極…提升了偃師人對他的好師具令鄭乾象,是榮陽乘代雁的知王世充不進城,他立刻派人送去足夠的輻重糧草。正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不入城,我就配合你。

丘八們的習性,鄭乾象再瞭解不過。

能少一事則少一事,大家兩下相安無事,纔是最妥當的辦法。

王世充的帳下,共分兩個陣營。

一個是王氏族人,其中又以王世充的三個兄弟爲核心,形成了王世充最初的班底;還有一個陣營,則是王世充征討格謙盧明同時,所招攬的各路豪傑。這裡面。則是以河北悍匪,曾經劫掠過隋爍帝飛黃上廄御馬而聞名天下的楊公卿爲首的草莽出身,雙方之間。涇渭分明。

此次出鎮偃師,王世充決意以王氏族人爲主。

青年名叫王仁則,是王世充三兄王世揮的獨生子。從小就跟隨王世充。曾拜西域奇人爲師,練就一身好武藝。**馬。善使一杆一百八十斤的青銅長錘,有萬夫不擋之勇。也是王世充帳下的第一好漢。

王世充笑道:“去黑石關作甚?”

“李密不是馬上就要兵臨黑石關,我們前去救援?”

“錯!”

王世充笑道:“陛下的詔令上明明寫着,讓我們探聽情況,伺機而動。

如今黑石關情況尚不明朗,我們怎能冒然出擊?還是先派出探馬,打聽清楚情況再做主張。”

王仁則不是傻子,王世充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怎能不明白叔父的心意?

“如此。侄兒還要恭喜叔父纔是。”

“哦,喜從何來?”

“此次叔父入主豪陽,這河南討捕大使之職,非叔父莫屬,侄兒又如何不能恭喜叔父得償所願?”

“不不不,聖上一日沒有下詔,此事就一日當不得準。

再者說,如今榮陽危在旦夕,我也沒有那精神考慮這許多瑣事。國事爲重,一切以國事爲重。”

不管王世充說的多麼冠冕堂皇,可他的心思。王仁則已經明白。

“叔父這一招,可是鵑蚌相卓,漁翁得利?”

王世充哈哈大笑,而後壓低聲音,“錯,應當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讓他們鬥吧。鬥得越慘烈越好。不如此,我焉能光明正大進入蒙陽郡?我要李言慶這一次,把他手中的實力,全都消耗掉。到時候我倒要看他,還能否硬氣起來。他如果聰明的話。自然該知道如何選擇。”

王仁則聞聽,眉頭一蹙。

從王世充話語中,王仁則聽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叔父似乎挺看重那個李言慶!

自到了洛陽以後,王仁則就經常聽到人們提起這個名字。他沒有見過李言慶。但也聽說了。當初王世充入洛陽時,和李言慶之間的那場衝突。後來時常會有人在他面前誇讚李言慶,包括王世充在內,哪怕李言慶和他之間有矛盾,但提起這個人的時候,同樣是讚不絕口。

這讓王仁則心裡很不舒服,,

如今聽王世充再次提起這個名字。言語中似乎還想招攬李芊慶。

王仁則立刻趕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重壓。

不行,不能讓李言慶投到叔父帳下。此人名聲顯赫,若走過來了。定然會成爲我王氏族人的大敵。

幾乎是本能,王仁則感受到了來自李言慶的威脅。

不過在表面上,他還是一臉恭敬的模樣,連連點頭,表示贊成。

“叔父,那咱們何時可以出兵?”

“不着急,先看看再說”等李密和李言慶見了分曉,咱們在出兵也不王世充說罷。起集來到帳中的廊柱旁,將懸掛在廊柱上的一柄寶劍摘下,鏘的拔劍出鞘,寒光閃動。

此一戰,無比要使李言慶和李密兩敗俱傷。

可是李密一旦知道自己抵達偃師,難保不會有所顧忌。

所以,我必須要讓李密知道,我無意插手他二李之間的爭鬥

,唯有如此,他二人才能斗的更兇。

“仁則!”

“喏!”

“傳我命令,兒郎們自今日起。勿需操演,可自行出入軍營。不過有一點,不要惹事生非。”

王仁則一怔,“叔父的意思是,”

王世充微微一笑,“我要讓李言慶日夜期盼援軍而不愕,我要讓李密放心大膽的攻擊黑石關。

“侄兒明白,這就下去安排。”

王仁則連忙拱手應命,轉身走出大帳。

王世充則用手指輕輕抹過劍脊。彷彿自言自語道:“李言慶”兒!我且看你這一次,如何與我相爭?”

說完,他擡手一劍劈在長案上。

那結實的長安,頓時被劈成了兩半!

第5章 父子情(上)第廿四章 長孫召見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69章 末日(六)第57章 東都(四)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90章 伊人遠去第7章 哈士奇(下)第79章 滎陽之變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18章 昔日老軍第96章 洛陽求救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66章 李道彥第54章 暗涌(二)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6章 七學士(三)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卅九章 遇襲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2章 禮物第卌二章 武僧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17章 金堤關(三)第64章 胡馬第18章 別惹我!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80章 投名狀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85章 紅土坡鄭善願歸天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88章 皇泰主第55章 孝文之殤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下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63章 裴世矩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中第73章 身世大白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廿二章 緣由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69章 末日(六)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77章 何人死期?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廿章 啓程第57章 俱傷第69章 末日(五)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廿二章 緣由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卌章 新羅五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73章 三槍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61章 風滿樓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58章 迴歸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4章 隋楊安在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69章 末日(六)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卌四章 絕境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1章 血案第19章 言慶就學第19章 金堤關(完)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19章 言慶就學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二第51章 喜盈門(六)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卌四章 絕境
第5章 父子情(上)第廿四章 長孫召見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69章 末日(六)第57章 東都(四)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90章 伊人遠去第7章 哈士奇(下)第79章 滎陽之變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18章 昔日老軍第96章 洛陽求救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66章 李道彥第54章 暗涌(二)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6章 七學士(三)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卅九章 遇襲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2章 禮物第卌二章 武僧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17章 金堤關(三)第64章 胡馬第18章 別惹我!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80章 投名狀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85章 紅土坡鄭善願歸天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88章 皇泰主第55章 孝文之殤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下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63章 裴世矩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中第73章 身世大白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廿二章 緣由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69章 末日(六)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77章 何人死期?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廿章 啓程第57章 俱傷第69章 末日(五)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廿二章 緣由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卌章 新羅五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73章 三槍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61章 風滿樓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58章 迴歸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4章 隋楊安在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69章 末日(六)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卌四章 絕境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1章 血案第19章 言慶就學第19章 金堤關(完)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19章 言慶就學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二第51章 喜盈門(六)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卌四章 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