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

鄭仁基是洛州曹掾,掌倉谷財貨。

如今,洛州已納入河南尹之下,鄭仁基的官位和職權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洛陽分治於河南尹,鄭仁基想必也能說得上話。

自從三年前,鄭仁基在將軍堂外爲鄭言慶說了一句公道話之後,竹園和洛陽鄭府之間的關係,也獲得了明顯的改善。雖說雙方在明面上還是一副不相往來的樣子,但私下裡,徐世績與鄭宏毅經常跑來玩耍,也算是表明了鄭仁基的態度。

畢竟公子哥嘛,這臉面拉不下來。

要說起來,應該是鄭世安去鄭府打聽消息。但鄭世安也清楚,鄭仁基對他不是很感冒。與其跑過來熱臉貼冷屁股,倒不如讓言慶出面,辦理起來更容易一些。

反正鄭仁基對言慶的才華,的確是很看重。

鄭言慶當下答應,立刻讓毛旺牽馬過來。

馬是白龍馬,配有薛舉讓人從西域送來的銀質鞍轡。白馬銀鞍,倒是極爲般配。

鄭言慶認鐙搬鞍,翻身上馬後,往洛陽趕去。

新洛城建好,距離竹園的路程倒是減少了很多。不一會兒的功夫,言慶就來到洛陽長夏門外。守城的門卒,上前攔住了鄭言慶,準備檢驗言慶的身份。不成想門伯上前,一把推開那門卒,笑眯眯的拱手道:“鄭公子,怎地這是要進城嗎?”

鄭言慶連忙在馬上拱手,“老門軍,可是要下馬檢驗?”

“呵呵,不用了,不用了!”門伯擺手笑道:“旁人的話自然要檢驗,可鄭公子入城,何需檢驗,請入城吧。”

言慶又一拱手,打馬揚鞭進入城門。

“老門軍,那是什麼人?”有年輕門卒上前詢問。

門伯說:“虧你們天天唸叨他的文章,怎地當面相見,還要攔他的去路?”

“您是說……”

門伯笑呵呵的說:“剛纔過去的就是半緣君。三年前我倒是常與他相見,只是這幾年他很少出來,新洛城營造完畢,他也只來過兩三次。還是和當年一樣,彬彬有禮啊。”

門卒忍不住說:“久聞半緣君乃天縱奇才,年紀不大。

今日一見,果不其然。看半緣君的模樣,也就十四五歲,怎地會有如此驚人文才?”

“哪有十四五,不過十二三罷了!”

老門伯似乎來了興趣,“想當年他應對王通之時,年紀更小。那時候,他的才華……”

不管士林中如何評價言慶,在這些普通門卒老軍的眼中,半緣君依舊是才華出衆。江郎才盡嗎?若真是江郎才盡,如何能寫得出《三國演義》那麼動人的故事?

在普通人眼中,言慶的三國演義,無疑較之顏師古的三國注強百倍。原因無他,故事脈絡清晰,引人入勝。比之那三國注的什麼本紀世家,更容易被人接受。也許在士林當中,三國演義屬於粗鄙的市井俚文,可老百姓喜歡,這就足夠了!

鄭家坐落於正俗坊,從長夏門進入,臨近長夏門大街的第二個裡坊。

鄭言慶直接進入了正俗坊大門,沿着裡坊中的長街一路東去,很快就來到鄭府門前。

一輛油篷車停在鄭府外,鄭宏毅帶着一個三四歲模樣的小丫頭,從府門中走出來。

“言慶哥哥!”

看見鄭言慶,鄭宏毅非常驚奇。

他年紀漸漸大了,多多少少也瞭解了一些鄭言慶和自家之間的恩怨。自從言慶在龍門竹園定居之後,就沒有來過鄭府。今天言慶突然到來,鄭宏毅如何不奇怪。

“宏毅公子!”

鄭言慶挽住了繮繩,從馬上下來。

崔夫人和兩個年輕少婦,正從府中往外走。看見鄭言慶,崔夫人明顯是一怔,臉上流露出尷尬之色。想退,又退不得,好像躲着鄭言慶似地;想進,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想當初她處心積慮想要對付言慶,而如今,鄭言慶已非她能動搖。

鄭言慶一手挽着繮繩,拱手向崔夫人行禮,“嬸嬸,小侄給您請安了!”

論輩分,鄭仁基算是言慶的叔叔,這一聲嬸嬸,倒也不算過分。崔夫人的臉色立刻好多了,露出一抹笑意,“言慶來了……是來找宏毅和世績嗎?”

“哦……小侄今日前來,是有事想要拜見叔父。”

“原來如此,他倒是在家中。宏毅,你帶着言慶去見你父親吧,就不用陪我去白馬寺了。”

鄭宏毅大概是本就不願意去白馬寺,聞聽連忙答應。

自有鄭府下人過來,從鄭言慶手中接過馬繮繩。言慶拍了拍白龍馬的腦袋,和鄭宏毅走進府中。

“妹子,剛纔那小後生是什麼人?怎麼沒有在你家中見過?”

不知爲何,崔夫人一挺高聳酥胸,笑呵呵的說:“哦,那是鄭言慶,是夫君的本家族侄。”

“鄭言慶?”一個婦人顯然知道言慶的名字,“他就是半緣君?”

“是啊!”

“啊呀呀,沒想到我竟然在這裡見到了半緣君……可恨,可惱!”

這新洛城興建以後,長安許多權貴大臣的家眷,都紛紛搬來了洛陽。只是她們搬來的時候,鄭言慶已經閉門謝客,很少拋頭露面。以至於許多人都知道半緣君的名號,卻無緣見到半緣君。即便是有那權貴大臣有心強迫,可裴世矩曾私下裡說:半緣君意欲讀書,此乃好事情。還請諸君,不要去做那個仲永之父。

傷仲永中,仲永之父貪好財貨,令仲永無法讀書。

裴世矩的意思很明白:你們別去打攪半緣君。讓他好好求學,好好讀書,莫將來泯然衆人。

楊廣登基以來,裴世矩權勢日盛。

大業二年,他以黃門侍郎的身份出使西域,作三卷《西域圖記》,分化合縱西域諸國,被楊廣封爵以光祿大夫,掌府省事務,權利越來越重。只是裴世矩很會做人,不收受賄賂,潔身自好。楊素的兒孫們,封爵的封爵,掌權的掌權。

裴世矩四個兒子,官職最大的,也不過是從五品。

就這一點而言,裴世矩比楊素會做人。他一般不會輕易的說什麼狠話,但若要說出口來,那滿朝文武大臣,都得要思忖一番。否則,言慶也難落得一個清閒。

越是不容易見到,就越是好奇……

久而久之,這半緣君竟成爲許多權貴家中時常談及的話題。

看着兩個婦人一臉羨慕之色,崔夫人心情大好:“咱們先去白馬寺,等有機會了,我再讓他給你們寫兩副字。”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可要有勞姐姐。”

崔夫人抱起女兒,登上了馬車。言慶和鄭宏毅則往後院走,穿過中堂夾道,就到了鄭仁基書房門口。

“父親,言慶哥哥求見。”

鄭仁基昨日恰逢酒會,喝得有點高了,正坐在書房裡揉腦袋。

“哪個言慶哥哥?”鄭仁基昏沉沉的,沒有反應過來。

“就是竹園的言慶哥哥!”

鄭言慶也連忙上前,“小侄冒昧,還請叔父莫要見怪。”

“啊,鄭言慶?”

鄭仁基驀地清醒過來,站起身走到門口,拉開房門向外看去。說實話,他也有很久沒見過鄭言慶了……自從王通事件之後,他也僅僅是在去年鄭大士病倒後,在滎陽和鄭言慶見了一面。那一次,是鄭大士派人,將鄭世安祖孫請去滎陽。

————————————————————————————

兄弟們,眼看着就要被爆菊了,大家多幫忙啊!

老新可是一直沒偷懶,還在努力的更新,兩更連發,後面還有一更。

所以請大家把推薦都砸向老新吧,拜託了!!!!!!!!!!!!!

第73章 身世大白第50章 被姑姑痛恨的男人第58章 君何人?(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卌章 新羅五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85章 紅土坡鄭善願歸天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下第18章 別惹我!第7章 無垢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80章 投名狀第80章 兩駙馬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卅九章 遇襲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15章 金堤關(一)第69章 末日(一)第63章 裴世矩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3章 海門鎮(一)第56章 入榖第11章 僚亂(四)第83章 真兇第17章 金堤關(三)第51章 喜盈門(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13章 詠鵝(上)第61章 武邑故人第82章 河南王(中)第6章 長安好第71章 花郎隱者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四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66章 蹊蹺第廿三章 借糧第90章 伊人遠去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18章 別惹我!第57章 東都(三)第87章 多事之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上第11章 武德年間的官二代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57章 東都(一)第85章 各懷心機第8章 李基來信第57章 漢家兒郎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54章 天下大勢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卅八章 父與子上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64章 李神通(三)第8章 李基來信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9章 無間道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69章 末日(三)第51章 屍山血海(七)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卌七章 漁人下第卌三章 女兒心思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卌二章 竹園深深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64章 胡馬第17章 金堤關(三)第9章 無間道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三)第57章 東都(八)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
第73章 身世大白第50章 被姑姑痛恨的男人第58章 君何人?(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卌章 新羅五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85章 紅土坡鄭善願歸天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下第18章 別惹我!第7章 無垢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80章 投名狀第80章 兩駙馬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卅九章 遇襲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15章 金堤關(一)第69章 末日(一)第63章 裴世矩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3章 海門鎮(一)第56章 入榖第11章 僚亂(四)第83章 真兇第17章 金堤關(三)第51章 喜盈門(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13章 詠鵝(上)第61章 武邑故人第82章 河南王(中)第6章 長安好第71章 花郎隱者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四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66章 蹊蹺第廿三章 借糧第90章 伊人遠去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18章 別惹我!第57章 東都(三)第87章 多事之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上第11章 武德年間的官二代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57章 東都(一)第85章 各懷心機第8章 李基來信第57章 漢家兒郎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54章 天下大勢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卅八章 父與子上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64章 李神通(三)第8章 李基來信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9章 無間道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69章 末日(三)第51章 屍山血海(七)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卌七章 漁人下第卌三章 女兒心思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卌二章 竹園深深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64章 胡馬第17章 金堤關(三)第9章 無間道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三)第57章 東都(八)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