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真邪?假邪?

一場小雨過後,令天氣格外涼爽。初夏時節。卻未讓人感到太過於燥熱。接連不斷的雨水,也讓豪陽百姓的心裡,多多少少安定下來。只這幾場雨水,想今年這收成,也不會太壞吧。

楊慶站在平臺上,看着遠處洞林湖的湖光山色,心情格外舒暢。

身後有腳步聲傳來,楊慶沒有回頭。

能這個時候過來,整個郡守府中除了柳周臣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人選。在楊慶看來,柳周臣不僅僅是他的謀士,還是他的兄弟。從小生長於深宅大院,受父親楊似的影響,使得楊慶做人謹小慎微。哪怕是結髮的妻子,他也不太相信。這些上。除了他自己之外,只有兩個人可以信賴。一個是楊慶的母親元太妃,另一個就是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發柳周臣。

“鄭善果鄭老兒走了?。

“呵呵,走了”。

楊慶轉過身。擺手示意柳周臣坐下。

這偌大的平臺上,只有他兩個人而已。柳周臣也不客氣。徑自在石桌旁的墩子上坐下,神色格外輕鬆。

“那老兒過來,可有事情?”

晌午時,鄭善果登門求見。

不過楊慶卻沒有出面。而是讓柳周臣出面打發。

倒不是楊慶拿架子,而是他已經猜出了鄭善果的來意。

柳周臣笑道:“主公猜的不錯。那鄭善果登門,正是爲了李郎君前日說出那些言語而來,呵呵,看樣子鄭家對李郎君的那些話頗爲不滿。鄭善果今天找來,就是請殿下主持公道。”

“主持公道?”

楊慶忍不住笑了,“李郎君不過是隨口說那麼兩句,孤總不成下令。不讓李郎君開口說話吧。”

“鄭善果的意思是,李郎君這分明是嫉妒徐郎君的功績。

還說李郎君的那些話,令虎牢關上下將士非常不滿。若非徐郎君識得大體,恐盧祖尚等人早就鬧將開來。而且時值此等舉國歡慶的大捷。李郎君說的這些言語,不免有些不合時宜

楊慶坐下來,託着下巴沉吟不語。

許久,他突然問道:“周臣,徐李兩家,果真勢同水火嗎?”

柳周臣想了想。“應該不會有假。”

李言慶在虎牢大捷之後,曾私下與人說,徐世績缺乏大局觀,雖然大勝瓦崗軍,卻不足掛齒。他還說,徐世績麾下無人與之相謀。盧祖尚之流皆短視之輩,只知眼前,而不明將來。

這些數語的核心意思,卻又是因爲李言慶認爲,徐世績把瓦崗打得太狠,會令蟻賊同仇敵愾。

總之,李言慶是對虎牢關大勝表示出不屑一顧的態度。

還認爲徐世績之所以能勝瓦崗。不是他有多厲害的本領,而是因爲得鄭家之助,幾乎傾豪陽之力才獲得了勝利。而他李言慶,憑藉一座孤城,在沒有得到豪陽太多幫助下獲勝,纔是真正的本事”言語中。不免流露出一絲對楊慶的不滿,認爲楊慶在兩方戰事上,厚此薄彼。

而且徐世績獲勝,還是靠着從他手中搶走了裴行儼,蕭懷靜和蘇定方三人。

這話也不知怎地就被傳了出來。立時引起軒然大波。鄭氏自然不能容忍李言慶的這種說法,認爲李言慶是嫉妒徐世績的功勞比他大,害怕徐世績和他掙功,着實不是大丈夫的行爲。

徐世績利表現的很淡然,冷冷的回了句:“豎子不足與爲謀。”

那言下之意,對李言慶也頗爲不爽。不過咎竟他挖角在先,徐世績也不好說出太激烈的言語。

只是盧祖尚李玄道等人,卻非常不快

柳周臣不禁詫異道:“殿下何以做此問?”

楊慶嘆了口氣,看了一眼柳周臣道:“周臣,孤生平所信者不多,你即其一,所以我也不瞞你。

孤雖未邸王,乃皇室宗親,看似風光,實則這皇室之中。殺機暗藏。

想當初,先皇膝下也僅有五子。可到最後,唯陛下一支”自先皇登基之後,先父又是如何渡過那日日夜夜,想來你也清楚。先父寧可被人恥笑,也不敢妄自集頭,以免受到猜忌。可即便如此,仍不免”他人都說先父乃自盡,可孤卻清楚,先父並非那種會自盡的人。說實話,孤最初並不願出任豪陽郡守之職,只因坐在這裡,責任重大。做的好了,被人猜忌。做的不好,被人彈劾。孤每日戰戰兢施,如履薄冰一般,生怕某一日。陛下會責問於我”孤不求名留史冊,只求能平平安安,做好這豪陽太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吧!”

柳周臣從小在王府長大,自然清楚。楊慶所言非虛。

只是這時候,他不好開口,就靜靜的坐在一旁,聆聽楊慶嘮叨。

“說實話,孤對李言慶很滿意。

但孤也明白。孤無降龍伏虎的手段,而那李言慶,卻非池中之物。他每戰必勝,號李無敵,…市施粥棚,被稱!爲李大善人:他文采飛揚,隱隱有宗眸,我六這樣一個人,你以爲能輕易臣服嗎?孤從見李言慶第一面,就對此子頗有顧忌。明明尚未成丁,可處事圓滑,猶如混跡官場幾十年的老狐狸。你真以爲他會對我尊敬?呵呵。他哪種人,豈能看重我這等庸碌之輩?

只是他李言慶心裡明白,無法和孤王相爭。

所以才刻意迎合,孤想什麼,他做什麼”這份心思,又豈是等閒人可具有?

我欣賞他,是因爲他懂得是非,不會令孤爲難。可是長久下去,一旦他有了足夠資本,孤又豈能再束縛於他?所以在河南討捕大使一事上。我始終不肯表態,甚至暗地裡支持王世充出任。不過現在看來,王世充也非他對手。而徐世績和他反目,說實話也正是我心中所想。

徐世績背後有豪陽鄭氏扶持,論根基,論出身,論才能,不遜色於李言知…”

“如此,徐李之爭,豈非正合了殿下心意?”

楊慶苦笑道:“可你就不覺得奇怪嗎?孤想什麼,就出現了什麼狀況,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孤聽聞,那徐世績早年與李言慶頗爲交好,還聯手與麥家小子擊鞠,已爭裴家美人。

可怎麼突然間。就反目成仇?爲官之道,在於一個平衡。

爲什麼孤網想找人平衡那李言慶,徐世績就站了出來?按道理說,鄭家和李言慶也不是沒有交情?又爲何突然間相互攻擊?

這一切來的太突然,突然到讓孤不得不去考慮,這其中的真僞啊。”

柳周臣沉默了!

他想了片玄,輕聲回答:“徐李是否真的反目,卑職也說不準。不過從剛纔鄭老兒的反應來看,似乎到不像是作假。如殿下所言,此二人皆有爲之輩。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就只看殿下有沒有足夠的誘餌,令這二虎相爭”若真反目,他二人定會鬥得頭破血流;若是假的。定然虛以爲蛇,殿下到時候自然能一目瞭然。

卑職也見過李言慶,此子的確是不同尋常。

勿論從氣度還是從膽略,恐與徐郎君不祖上下,乃至略勝一籌,殿下言,李言慶老成,卑職倒以爲,這可能和他經歷有關。徐郎君雖然出身不比李郎君好,可卻生在富庶之家,一路有家人扶持,拜師學藝。皆一路順暢。哪怕是爲官之後。也未有挫折,這一點確無法和李郎君相比。

李郎君雖是三品出身,可實則爲鄭家一閹奴所抱養,本身和鄭家並無關聯。

我曾聽說,早年他被送去洛恥時,是老鄭大人想要讓他做小鄭郎君的書童。不成想小鄭大人對他祖孫極爲不滿,甚至還險些取了那李郎君祖孫性命。若非他當時做詠鵝詩,得鵝公子美名,只怕如今已經變成冢中枯骨”李郎君的老師,不過是實家學舍裡一普通的啓蒙先生。後來他也不知怎地就一下子發跡起來。更拜了長孫大將軍爲老師。這纔算站穩了腳跟。”

楊慶啞然道:“周臣,這些事情。你是如何知曉?”

柳周臣呵呵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卑職平日裡無事,喜歡混跡於酒肆勾欄之中,時常會與一些鄭家的人相遇。他們不知道我的身份,故而酒醉時也沒有顧及,卑職也是偶然得知。

似李郎君這種經歷,必善於察言觀色,辨別他人心思,否則他恐怕也活不到現在。

所以爲人老成一些,也算不得什麼稀棄的事情。不過他再老成,也終究是個少年郎,這火氣甚壯口他不是想做河南討捕大使嗎?之前他和王世充相爭。而今黑石關他大勝而歸,王世充卻損兵折將,估計想要做這討捕使的可能已經不大。李郎君現在怕是以爲這討捕使,屬他囊中之物吧。”

楊慶眼睛一亮,頓時明白了柳周臣的意思。

“你是叭,

“如果徐李是真的反目,想來鄭家是不會願意,看李郎君輕鬆獲取這討捕使的職務吧。李王即已息戰,何不令徐李相爭?不管李郎君當不當得這討捕使,殿下的平衡之策,豈非夫功告成?

順便,還能一探其中真僞

楊慶連連點頭,不過眼珠子一轉。又不免有些擔憂道:“話是這麼說,若徐李真的反目,而李言慶又錯失討捕使之職的話,該如何是好?如果被他知曉這出自孤王之意。定會心生怨念。”

“他若失了討捕使,殿下還可以再行設法彌補就是。

可如果他沒有和徐世績反目,而是做戲的話,殿下您可就危險了”再者說,徐世績得了討捕使,也只會心向鄭家;李言慶若失了討捕使,到時候就只能依靠殿下您的護佑了!”

一席話點醒夢中人,楊慶聽完了柳周臣這番話,頓時喜出望外。連連叫好

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六)第卅九章 新羅四第93章 夜談第9章 種子(上)第16章 崔道林(下)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6章 山雨欲來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75章 河東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5章 父子情(下)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6章 朵朵失蹤第12章 班底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卌八章 李道玄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60章 大業十四年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廿五章 招攬第56章 辛文禮新文禮?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卌五章 鳩殺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一第卅七章 囚徒上第54章 小風口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8章 李基來信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3章 希譙道長第65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第6章 山雨欲來第72章 新年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7章 哈士奇(上)第卌四章 王白牛上第廿一章 衝突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9章 僚亂(二)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7章 遇故人第74章 化工產業雛形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卌三章 女兒心思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2章 禮物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52章 破題:原道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一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57章 東都(六)第6章 山雨欲來第17章 長命鎖第4章 七學士(一)第64章 胡馬第61章 武邑故人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74章 化工產業雛形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廿二章 緣由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91章 蝴蝶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廿一章 衝突第廿一章 衝突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9章 僚亂(二)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卅章 坦白第1章 雨霖鈴
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六)第卅九章 新羅四第93章 夜談第9章 種子(上)第16章 崔道林(下)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6章 山雨欲來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75章 河東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5章 父子情(下)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6章 朵朵失蹤第12章 班底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卌八章 李道玄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60章 大業十四年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廿五章 招攬第56章 辛文禮新文禮?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卌五章 鳩殺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一第卅七章 囚徒上第54章 小風口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8章 李基來信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3章 希譙道長第65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第6章 山雨欲來第72章 新年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7章 哈士奇(上)第卌四章 王白牛上第廿一章 衝突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9章 僚亂(二)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7章 遇故人第74章 化工產業雛形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卌三章 女兒心思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2章 禮物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52章 破題:原道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一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57章 東都(六)第6章 山雨欲來第17章 長命鎖第4章 七學士(一)第64章 胡馬第61章 武邑故人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74章 化工產業雛形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廿二章 緣由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91章 蝴蝶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廿一章 衝突第廿一章 衝突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9章 僚亂(二)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卅章 坦白第1章 雨霖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