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

雖然妙兒兄妹對張光很是不恥,但張光終究是他們的父親,他們不可能聽到他的噩耗後對他不聞不問。因此得了消息後妙兒三兄妹馬上趕到了張光出事地點,並迅速的請了遊醫來救治張光,可惜張光做的壞事太多終究受到了報應,遊醫替他把了脈、探了鼻息後,直接說沒救了、讓妙兒兄妹準備後事。

妙兒兄妹只能先把張光擡回家,到隔壁給張老爺子和張耀報了信,第二天便都換了孝衣開始準備張光的後事。而一直到尤大牛接到消息趕到張家,妙兒兄妹才知道張光失足落水溺死前,竟藉着喝醉酒去尤家大鬧了一場!

幸虧當晚尤大牛兄弟正巧都在家裡,於是張光雖然借酒裝瘋的去尤家討要尤氏的嫁妝,但最終還是一點好處都沒撈到、只能灰溜溜的打道回府。而張光落水的那個池塘,也的確是在去尤家村的必經之路上,想必是因天色昏暗、且張光喝得醉醺醺的,他纔會不慎落入池塘招來如此橫禍。

得知張光溺死的前因後果後,妙兒心裡那最後一絲憐憫立刻煙消雲散,只覺得張光最終落了這樣的下場只能送給他兩個字———活該!畢竟張光要是不貪心去尤家索要尤氏的嫁妝,也就沒機會經過那處大水塘、更不會失足跌進去淹死了。

張光死後,張家便由張大郎這個大哥撐了起來,妙兒三兄妹也總算是脫離了混賬爹的掌控。不過因張大郎兄弟都還年少,因此妙兒他們在尤家村置辦的產業還是沒有大肆宣揚、依舊是悄悄的進行,免得諸如馬氏那樣的親戚知道了,會打妙兒三兄妹產業的主意,畢竟妙兒一家眼下可是一個長輩都沒。

話說從妙兒買了田挖塘養魚到現下,屈指一數已有兩年了,當初撒下的魚苗也都長成了活潑亂跳的大肥魚,開始進入收穫期了!

因妙兒家魚塘養的魚,都是從魚苗就開始用蠶沙餵養,這蠶沙比別的飼料更適合餵魚、對魚也更有營養價值,因此妙兒家養的魚條條都比別人家養的要鮮肥許多,煮熟後口感也比當時市面上賣的魚要好上不少,這點可以算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加上妙兒家的那幾口魚塘都是桑基魚塘,幾樣物事都可以循環利用、產生經濟效益,這讓妙兒家養魚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了許多,也讓妙兒可以大膽的把魚的價錢定得很低。且妙兒一開始就不打算零售,而是直接把魚挑到城裡各大酒樓,先讓酒樓掌櫃的挑條肥魚煮了嚐了味道,把自家養的肥魚味道鮮美的特點突出來後,妙兒再開出相對而言較低的“批發價”,以價格的優勢打敗所有的競爭者……

妙兒家的魚“貨好價低”,但凡有點生意頭腦的老闆,自然都會爭先恐後的搶着入貨!而妙兒則藉着這些優勢和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城裡各大酒肆、魚行定下了長期供魚的契約,讓自家魚塘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這魚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後,不但妙兒一家很快就賺了個滿盆鉢,連當初被妙兒拉入夥、一直盡心盡力幫妙兒兄妹打理魚塘的尤大牛,也跟着賺了不少銀錢、把他樂得成天合不攏嘴,更是直誇妙兒是大家夥兒的小福星!

這討厭的繼母被趕走了、混賬自私的爹也去世了,現下妙兒家的日子又慢慢的紅火起來、一家人再也不用爲生計發愁了!

這些種種都表明妙兒家的小日子是越過越好、並且逐步步入正軌往小康大道奔去,而生活躍上另外一個層次後,也讓妙兒開始有了新的目標———鞭策張大郎兄弟讀書,爭取讓他們早日金榜題名、讓尤氏在九泉之下能夠感到欣慰。

重新定了新的目標後,緊接着妙兒很快就做出了一個大膽、讓所有人都十分震驚的決定———離鄉上京,到京城去大展拳腳!

妙兒把這個決定告訴張大郎兄弟後,一向愛玩、且總是會和妙兒想到一塊兒的張三郎自是馬上表示贊同,但做事穩重的張大郎卻不解的問了妙兒一句:“妙兒,咱家現在已是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愁沒銀子花,沒必要再上京城去掙錢去啊!再說了,京城是什麼地方?哪能隨隨便便就讓我們掙到錢?”

而妙兒卻是自有一番打算———她都穿越到北宋十幾年了,最遠的地方卻只去過泉州府、再遠的地方都沒機會去!這讓妙兒覺得十分可惜和不甘,於是她纔會提出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大展拳腳這個提議,打算借這個機會好好的領略下北宋都城的繁華,纔不枉穿到北宋當了一回北宋小娘子!

當然,妙兒也不是單純爲了滿足自己的願望才提出上京,而是把張大郎兄弟未來的前程也一併考慮進去了,因此張大郎一發問、妙兒馬上就細細的解釋道:“大哥,我就是不想像村裡的那些小娘子一樣,從出世到死都只拘在一小塊地方里,我想大膽的出去走走、長長見識,也想試着在那繁華的汴京城闖一闖……”

“哪怕我們去京城後不能賺到錢,那多少也能開闊眼界不是?再說了,就算我們去了掙不到錢,到時再打道回府也沒什麼損失啊!反正我們家的那幾畝魚塘有大舅父幫忙打理,我們就是不在也日日都能有進項啊!難道大舅父大哥還信不過?”

“妙兒,大哥知道你打小就是個有主意、和別的小娘子不同的人,可千里迢迢北上上京、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我還是不贊同你離鄉北上,”張大郎說着頓了頓,才苦口婆心的繼續勸道:“妙兒你要真想出去長長見識,那就選個離鄉近些的地方去走走便是,沒必要北上汴京啊!”

妙兒聞言不依不饒的拉着張大郎的衣袖撒嬌,並老老實實的說道:“我之所以選擇去汴京,完全是爲了大哥和三哥將來的前程啊!反正我們眼下加上巧娘也就四個人,我們四個人到了汴京城後,我和巧娘可以一起尋些小本買賣來做,大哥和三哥則可以找間有名的學府入讀……”

“我聽說天子腳下的學府裡的夫子,學問可是比別處地方州學的夫子要好上不少哩!我還聽說只要能到汴京城最好的學府裡就讀,那將來參考科舉、十有八九都能榜上有名,最差也能考個秀才回來呢!我也是希望大哥和三哥將來能有出息,纔會吵着要去汴京城!”

張大郎見妙兒事事都爲他和張三郎考慮,心裡頓時十分感動、也越發不想妙兒北上奔波,因此馬上另外尋了個法子,道:“要是妙兒你真想我和小三到汴京城求學,那我和小三兩人獨自北上汴京就行,你還是乖乖的留在家裡比較好。”

妙兒一見張大郎竟然想把她一個人撇開,當下就不樂意的扁了嘴、嘟嚷道:“難不成大哥就放心把我一個人留在家鄉?我要是跟你們一塊兒去了,不但能一直在你們的眼皮底下讓你們看着、還能順道照顧你們,最重要的是也能跟着出去長長見識,這樣不是更好?”

妙兒說着拉了拉張三郎的衣袖,撒嬌道:“三哥你說是不是?”

張三郎對妙兒一向是有求必應,且他也不像張大郎那樣瞻前顧後、事事都不想冒險,於是他馬上幫着妙兒說了句好話:“大哥,你就讓妙兒跟我們一塊兒上京吧!把她一人留在家裡,你能放心、我還不放心呢!”

沒想到張大郎卻異常固執,堅持道:“不行,汴京城離泉州府,路途實在是太遙遠了!眼下爹孃都不在了,我這個大哥便有責任照顧好弟妹,不能讓妙兒魯莽行事、長途跋涉……”

妙兒聽了頓覺無奈,只能使出了張大郎最在意的“殺手鐗”:“大哥,我其實之所以想去汴京城,還有另外一件事想做———去拜訪下許久不曾見面的徐伯父和徐伯母,還有小四哥哥和小五哥哥……”

妙兒邊說邊飛快的掃了張大郎一眼,見她的話果然引起了張大郎的重視,馬上趁熱打鐵的繼續說道:“唉,我們張徐兩家人都這麼多年沒碰面了,徐家人不會都把我們給忘了吧?就算徐家以前和爹偶爾還會有書信來往,但小四哥哥估計已經不記得我長什麼樣兒了!”

妙兒說着偷偷的扯了張三郎一下,張三郎一被扯、馬上心領神會的誇大事實:“對啊,我們是該找個機會到徐家拜訪長輩,委婉的提一提我們妙兒和徐四郎的親事啊!我們妙兒今年都已經十三歲了,再過兩年就是大姑娘、也可以出嫁了……”

“要是到時候齊家因太久沒和我們家聯繫,偷偷的重新給徐四郎挑了別的小娘子,那我們妙兒該怎麼辦?”張三郎說着臉色故意逐漸凝重起來,語氣也變得有些嚴肅:“大哥,徐伯母一直都不怎麼待見我們家妙兒,這點你沒忘記吧?”

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板寸頭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一百章 開襠羅褲第十五章 榜下捉婿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六十一章 馬氏做媒(下)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三十四章 我要隱私權!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七十六章 噩夢疊加第十七章 崔黃使壞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十三章 再遇波折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八十四章 張家敗落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六章 掩護“道具”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七十二章 尤氏的另一面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六章 安置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二十章 事成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一章 偷親記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五十九章 甜蜜(三)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十八章 重逢第十章 後孃進門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六章 考驗(一)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二十一章 智退饑民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
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板寸頭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一百章 開襠羅褲第十五章 榜下捉婿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六十一章 馬氏做媒(下)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三十四章 我要隱私權!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七十六章 噩夢疊加第十七章 崔黃使壞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十三章 再遇波折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八十四章 張家敗落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六章 掩護“道具”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七十二章 尤氏的另一面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六章 安置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二十章 事成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一章 偷親記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五十九章 甜蜜(三)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十八章 重逢第十章 後孃進門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六章 考驗(一)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二十一章 智退饑民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