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和離不易

這張光可以說是無恥男人中的極品,因此尤氏的質問他依舊沒當一回事,且這錢花了也就花了,尤氏一時也拿張光沒有法子,更是不能好端端的把禾花給賣了,因此尤氏最終也只能徒勞無功的回屋獨自生悶氣……

像張光這樣的男人,尤氏看清他的真面目後、自是恨不得立馬和他一刀兩斷,不再和他有任何瓜葛,免得日日噁心自己!

因此尤氏一回到屋裡,就拉着劉嬸大倒心裡的苦水:“怎麼有他那樣的父親?孩子都被他害得不言不語、日漸消瘦了,他竟還有心情專門上城裡挑丫鬟!且還把給閨女治病買藥的錢拿去花了!這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了,我要馬上和他和離,帶着幾個孩子回孃家住去!”

一旁的劉嬸聽了臉上有了欲言又止的神色、似乎想要勸尤氏幾句,但不等劉嬸下定決心開口、尤氏就已經自顧自的往下說道:“劉嬸,你說我是不是乾脆現在就把細軟收拾、收拾,然後馬上帶着幾個孩子回孃家去?”

“那姓張的一會兒和崔氏那小蹄子鬼混,一會兒摟着那新買的小丫鬟快活,這家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也呆不下去了!且我既已經決定和他和離,何不索性早早的離了張家回孃家去,來個眼不見爲淨?”

尤氏說着竟真的動手收拾起細軟來,劉嬸見了只能硬着頭皮開口勸了她一句:“夫人你先冷靜、冷靜,別因太過氣憤而做了那讓親者痛仇者快的決定!明明是大老爺和那崔氏對不住夫人,夫人你怎地反而要回孃家去、主動給他們騰地方?是他們該躲着夫人你纔對!”

“你指望張光那不知羞恥的男人主動躲到一旁去?你太小看他的無恥了,你沒見他事後不但不知悔改,還偷了我的錢、買了個如花似玉的丫鬟回來!這樣的男人我還跟他過什麼日子?早早的和他和離、各過各的纔是正理兒!”

張光有多無恥、劉嬸心裡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但劉嬸畢竟比尤氏年長,遇事考慮的也比尤氏多,因此她其實並不贊同尤氏爲圖一時之快、真的和張光和離。

因此劉氏聽了尤氏的話後先是語塞、一時說不出話來,多年她沉默了一小會兒、就重新開了口,才斟詞酌句的勸起尤氏來:“大老爺這次的確是做得有些臺過分了,可和離一事夫人你卻是萬萬提不得啊!沒錯,這四鄉八里日子過不下去、最終和離的夫妻的確是有不少,可夫人你見過哪個婦人和離後、能把孩子從夫家帶走?”

“咱家的三位少爺和四娘可都是上了張家的族譜、冠了張家的姓,生是張家的人、死是張家的鬼!夫人你就算是幾個孩子的生母,和離後也不可能把他們帶回尤家,且他們都姓張、真回到尤家去身份也尷尬———他們只是個外姓人、算不上是尤家人啊!”

劉嬸可謂是一言就把尤氏給驚醒了,讓她清楚的看到一直被她忽視的問題———劉嬸說的沒錯,婦人和離大歸孃家時、是不能把生下的孩子帶走的!畢竟宋人十分重視血脈的繼承和傳承,尤其是張家這種曾經風光過的家族、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自家血脈脫離張氏一族的。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形,但想要出現例外的情形、只能除非女方的身份十分尊貴,是皇帝親封的公主、縣主、郡主等等。身份如此尊貴的女方,和離後就有權利把生下的孩子都帶走,但即便她們把孩子帶在身邊,也不可能給孩子改姓———皇親國戚的姓,也不是你一外嫁女生的孩子想冠就冠的。

也就是說,尤氏要是堅持要和張光和離,那就只能放棄四個孩子的撫養權,孤身一人的回尤家去……

尤氏自然是捨不得和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拉扯大的孩子分離,因此聽了劉嬸的勸解後,尤氏便陷入了沉思、重新思考和離一事,想用更合適的辦法來解決她和張光之間的問題,當然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條件是———尤氏絕不能和四個孩子分開!

且先不說尤氏最終做了什麼樣的決定,卻說張大郎兄弟見妙兒打從撞見張光偷人後,就把自己封閉起來、再也沒開口說過話,心裡着急過後便有些病急亂投醫,決定好好的整治崔氏一番、替妙兒和尤氏出氣,心裡也期望他們替妙兒出了心裡的那口惡氣後,妙兒能夠恢復正常。

而那崔氏倒也是個有眼勁、沉得住氣的人,她一見張光爲了和尤氏賭氣、故意買了個如花似玉的丫鬟回來,便聰明的以“沒臉再在張家呆下去爲由”、一臉羞愧的提出辭別,說是哪怕會被小叔子逮個正着、也要回自個兒的孃家。

當然,既然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崔氏臨走前自是又偷偷的和張光溫存了一番,並善解人意的表示願意等張光,等張光把一切事情都處理好再到崔家接她。

這張光眼下正爲尤氏固執要和離而氣惱,因此一見崔氏如此通情達理、對尤氏的喜歡當下便又多了幾分,並信誓旦旦的承諾等他把尤氏擺平了、就把崔氏擡進門當妾,讓崔氏只管在孃家等他。

崔氏雖然心裡壓根就沒想過要當妾,但面上卻還是笑吟吟的應了,隨後依依不捨的同張光話別,把張光撩撥得心癢難耐時才動身離開了張家。

張大郎兄弟早就在私底下商量好、打算好好的教訓崔氏一頓,因此崔氏前腳纔剛走、他們後腳就追了出去,但他們一路跟着崔氏回到了崔家,也沒想出用什麼法子來教訓崔氏……

一直到崔氏進了自家大門、張大郎才悶悶的說了句:“我們跟了她一路、就這樣放她回去?”

這一路上,張大郎兄弟其實也不是沒想過用石子丟崔氏、或是故意想個法子把崔氏絆倒,甚至連蒙面打劫的招數都想出來了。但最終他們都覺得這樣做有些太幼稚、也不夠解氣,於是他們纔會悄悄的跟了崔氏一路,最終去沒有動手教訓她。

這張大郎的性子一向都較爲沉着穩重,也因書讀得多、讀得好讓他的爲人有了幾分古板和嚴肅。因此自詡是知書達理、正派人士的張大郎,一時還真想不出用什麼法子來教訓尤氏,只能把自個兒平日裡對付張三郎的手段提了出來:“不如我們拿個麻袋衝上去,套住那個女人的頭後狠狠的揍她一頓?”

張三郎聞言一臉鄙夷的掃了張大郎一眼,道:“大哥,你是想把那個女人當成我來揍嗎?我們是男子漢,不能隨隨便便動手打女人!不然就算我們替妙兒出了心裡的惡氣,妙兒也會看不起我們的!”

一想到自家小妹雖然才五歲,但卻天天嚷嚷着什麼“事事都必須女娃優先”、“小子必須保持風度、事事讓着女娃”、“欺負女娃的小子最可恥”等話,張大郎馬上就把自己的提議給否決了———教訓崔氏雖然要緊,但在小妹面前保持紳士風度同樣要緊!

可張大郎從小到大、除了整張三郎和揍張三郎外,還真沒整過別人,因此他的提議被張三郎否決後,他絞盡腦汁的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麼好法子來,於是他索性把手一攤、把這“苦差事”推給了張三郎:“這些下三濫的招數我這個讀書人實在是想不出來,我看還是你來想吧,你的鬼點子一向比我多!”

——————————————————6.8號第一更,晚點會有第二更————————————————

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二十三章 妙兒釀酒(一)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三十四章 憂慮第三章 骨氣第二十三章 妙兒釀酒(一)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十章 感動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四十七章 買妾贈父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十一章 珠分九品第五十八章 甜蜜(二)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十四章 借宿第九十九章 睚眥必報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十八章 重逢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三十九章 缺了門牙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三十九章 喜悅(大結局)第二十章 趕巧遇見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七十六章 噩夢疊加第一百章 開襠羅褲第十八章 重逢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遺願(一)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九十一章 賣妾(二)第二章 家敗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五章 故意添堵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三十九章 缺了門牙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二十九章 自力更生第四章 話癆小正太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二十章 事成第二十章 事成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
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二十三章 妙兒釀酒(一)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三十四章 憂慮第三章 骨氣第二十三章 妙兒釀酒(一)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十章 感動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四十七章 買妾贈父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十一章 珠分九品第五十八章 甜蜜(二)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十四章 借宿第九十九章 睚眥必報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三十八章 全民皆撲賣(一)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十八章 重逢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三十九章 缺了門牙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三十九章 喜悅(大結局)第二十章 趕巧遇見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七十六章 噩夢疊加第一百章 開襠羅褲第十八章 重逢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遺願(一)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九十一章 賣妾(二)第二章 家敗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五章 故意添堵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三十九章 缺了門牙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二十九章 自力更生第四章 話癆小正太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二十章 事成第二十章 事成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